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变化_第1页
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变化_第2页
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变化_第3页
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变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复习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在新课学习阶段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变化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比较零散、抽象、较难理解,难以把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是化学学习的一个分化点。本节课试图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把零散的知识汇总起来,培养学生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复习目标】1•结合微观示意图,认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本质、物质的分类。学会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3•体会“微观一宏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复习重点】能用微粒的观点认识物质性质、变化及物质的分类。【复习难点】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复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活动方案】一、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观察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图1 图2 图3 图4图1中两种原子分别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图2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为什么不同?图3中的两种物质的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都能和盐酸发生反应,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哪种粒子?图4中的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却很大,原因是什么?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 。(学生先各自独立完成,后小组长组织讨论交流,再请一生展示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在老师的追问点拨之下,归纳出构成物质的微粒与其性质的关系并板书。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力争在师生互动中构建知识框架。)二、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分类用“”和“•”表示不同的原子,根据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B CDB CD上图中A属于混合物的理由是什么?还有哪个图也表示混合物?图B和图C呢?仿照上图画出与上图不同类别的纯净物、混合物示意图,能画几幅就画几幅。上图C所示物质属于单质的理由是什么?图B属于哪类物质?上图中还有哪个图中也含有和B同一类的物质?哪个图中可能含有氧化物?写出初中化学常见用图C能示的物质的化学式。

(学生先各自独立完成,后小组长组织讨论交流,再请一生展示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通过微观示意图的辨析,使学生从微观角度和元素角度认识物质分类,将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通过展示学生所画的图,暴露学生从微观角度对宏观概念的认识的程度。)三、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变化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斡”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1) 从微观角度分析变化I为何是化学变变化?变化II不同于变化I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下列关于变化II的说法中,正确的 (填写序号)。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3) 写出变化I表示的化学方程 (巧妙设计了从微观角度比较一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本质不同的变化,形象直观。)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图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简述氯化钠的形成过程。(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B、C分别表示哪三种粒子?你能再举出一个类似的反应吗?(揭示了产生同种物质的不同微观历程,播放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反应的本质。)(小试牛刀)"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中,“cU”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 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0-氢原子•—氧原子逐一氮原子反应前 反应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巩固练习,增强自信。点评时播放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动画。)【检测反馈】屮氧原子1.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 丙中C、H屮氧原子1.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 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相对原子质量C:12、H:1、0:16)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2.下图是某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后氮氧• 氢请回答下列问题:⑴水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上 ⑵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次生大气主要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次生大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A、B、C、D、E五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3)太阳远紫外辐射能穿透上层大气到达低空,使D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及时了解课堂效果,便于补救措施的跟进。)【课堂小结】附板书设计: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一、结构决定性质(小结以下四小点后归纳板书)1.原子不同,且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性质不同2.分子的构成不同 性质不同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