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_第1页
情境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_第2页
情境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_第3页
情境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_第4页
情境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上、中册情境性默写汇编选择性必修上册一、《〈论语〉[情境性默写]

1.《〈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警戒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论语〉十二章》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欧阳修《朋党论》中“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的思想在《〈论语〉十二章》中表述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论语〉十二章》中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的道理的句子是:“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5.《〈论语〉十二章》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两句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

6.《〈论语〉十二章》中“人而不仁,如礼何”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

7.《〈论语〉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8.《〈论语〉十二章》中“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两句是说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

二、《诗经·秦风·无衣》[情境性默写]

1.《诗经·秦风·无衣》中“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写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2.《诗经·秦风·无衣》中“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写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3.《诗经·秦风·无衣》中“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写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4.《诗经·秦风·无衣》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制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了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5.《诗经·秦风·无衣》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6.《诗经·秦风·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表明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

7.《诗经·秦风·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穿同样战袍的句子是“与子同袍”。

8.《诗经·秦风·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9.《诗经·秦风·无衣》中表现战士们共同对付敌人的句子是“与子同仇”,表现战士们一起行动起来的句子是“与子偕作”,表现战士们一起上战场的句子是“与子偕行”。

10.《诗经·秦风·无衣》中“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表现了战士们同仇敌忾的士气。

1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与子同袍”和“与子同泽”。

三、《春江花月夜》[情境性默写]

1.《春江花月夜》中与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异曲同工的一句是“海上明月共潮生”。诗人张若虚孤身漂泊在外,因此诗中描写的明月给人的感觉也是孤单的,“皎皎空中孤月轮”一句便是明证。

2.《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处处春江皆在明月朗照之中的句子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由江面到天空,描写出辽阔旷远、空明澄澈的景象。

5.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体,其中以人与月比较表达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哲思的诗句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6.《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7.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两句,表面描写春天将尽、江月欲落的景象,实则表现游子在外漂泊时间之久,思归之切。

9.《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两句写月亮照耀在思妇的楼上,月光落在离人的妆镜台。

10.《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写月光无处不在,让人无奈。

四、《将进酒》[情境性默写]

1.《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句写黄河之来,势不可挡;黄河之去,势不可回,显示了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

2.《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两句写出了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

3.《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句表面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而又暂时沉醉酒乡。

4.《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高度自信与狂放的句子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富贵利禄的藐视,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6.《将进酒》中“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两句借用曹植的典故,抒发自己的忧愤不平之气。

7.《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8.《将进酒》中“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两句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作者不再抱有幻想而逃于酒乡。

9.《将进酒》中诗情渐至狂放,酒兴更高,与开篇的“悲”相关合,“万古愁”的含义更显深沉,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的诗句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0.《将进酒》中“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愤慨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五、《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情境性默写]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写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忘。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两句写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顿生悲凉。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作者因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切,而假设的难以认出对方的句子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三句以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妻子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从梦境中更令人感到无限凄凉。

6.《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写作者从梦境落回到现实,料想长眠地下的妻子,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而柔肠寸断。

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尘满面,鬓如霜”两句写妻子死后诗人自己形象的变化,未老先衰,狼狈不堪,感情深沉悲痛而又无奈。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是说生死相隔,逝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的,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

9.《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10.《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明月夜,短松冈”两句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1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直抒胸臆,看似矛盾,实则深情的一句话是:“不思量,自难忘。”

1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刻画了外表,却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情感的一句是:“小轩窗,正梳妆。”

选择性必修中册

六《屈原列传》[情境性默写]1.《屈原列传》中对“离骚”含义进行解释的句子是:“‘离骚’者,犹离忧也。”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道德、国家治理作出了透彻的理论阐述的句子是:“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3.《屈原列传》中阐述屈原“怨”的原由的句子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屈原列传》中阐述《离骚》的文风特点的句子是:“其文约,其辞微。”5.《屈原列传》中作者高度评价屈原光辉人格的句子是:“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6.《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两句认为《离骚》的内容虽然是寻常文字但含意却极为宏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7.《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8.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9.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比喻美德,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其志洁,故其称物芳。10.《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句子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七《过秦论》[情境性默写]

1.《过秦论》中点出秦国的地理形势的两句是:“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2.《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三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3.《过秦论》中写商鞅辅佐秦孝公对内进行一系列改革的措施有:“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命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从而起到震慑作用的句子是:“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过秦论》中用“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6.《过秦论》中用“(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三句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

7.《过秦论》中总结出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这一结论的句子是:“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八、《五代史伶官传序》[情境性默写]

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满招损,谦得益”(《尚书》)作为论据,再结合庄宗的实例,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连用两个反问句“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否定了天下的得失是因为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而是都由人事决定。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文章开头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提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催人警醒。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描绘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欲抑先扬,一盛“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和一衰“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对比,一褒一贬的抒情,力透纸背,给人以强烈的碰撞感、落差感,引起读者心灵的震颤。

5.庄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骄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废朝政,最后众叛亲离、士卒离散,仅有的些许忠臣还被庄宗逼着提刀割发,发誓效忠。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用“(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再现了当时君臣相泣的情景。

6.《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7.《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指出应注重生活中可能导致祸患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物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8.《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矢志复仇的庄宗取得了“(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战绩。

九、《燕歌行并序》[情境性默写]

1.《燕歌行并序》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

2.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的“男儿本自重横行”这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对于敢于为国效力的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天子非常赐颜色”,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

3.在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用对比手法,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4.《燕歌行并序》中“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两句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5.高适《燕歌行并序》中突出表现士兵们英勇杀敌不为功勋,表现他们质朴善良品质的诗句是:“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6.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王昌龄在《出塞》中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对其仰慕与赞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也提到了李广,这两句是“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打仗的将军的不满。

7.《燕歌行并序》中“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两句写兵士们身披盔甲,远离家乡,历经辛苦,时间已很长了,而妻子在家整日以泪洗面。

8.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虚荣傲慢的统帅形象,与下文的战败被困形成反衬。

9.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死离别。在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10.在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校尉羽书飞瀚海”这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胡骑凭陵杂风雨”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

11.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观,而高适的《燕歌行并序》则是“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凄凉与悲壮。

十、《李凭箜篌引》[情境性默写]

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李凭箜篌引》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3.《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两句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回到了音乐的主体情绪。

4.《李凭箜篌引》中“梦入神山教神妪”一句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看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5.《李凭箜篌引》中“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两句,写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6.《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连天上的紫皇都被惊动了。

7.《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震林木,响遏行云;如带露的芙蓉,似盛开的兰花,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8.《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吴丝蜀桐张高秋”,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弹奏地点的诗句是“李凭中国弹箜篌”。

9.《李凭箜篌引》中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这里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落笔,写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诗人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10.《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以声类声,直接描摹音乐。

11.《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十一、《锦瑟》[情境性默写]

1.往事不堪回首,纵使回首也是茫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诗句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追忆的诗句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3.李商隐《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4.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李商隐《锦瑟》一诗中,自问自答,追忆往昔,表现诗人无限痛苦心情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李商隐《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以“海中鲛人”“蓝田美玉”两个典故,含蓄地传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7.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典故写梦蝶和杜鹃,以此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悲戚与怨愤的诗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8.李商隐的《锦瑟》中,写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远去,并且当时就令人茫然,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9.《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句子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0.《锦瑟》中诗人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1.《锦瑟》一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