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谢天振主编.《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JeremyMunday.《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李德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毕继万.《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蔡基刚.《英汉汉英段降翻译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蔡基刚.《英汉写作对照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蔡基刚.《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曹雪芹、高鄂.《红楼梦》.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陈生保.《英汉翻译津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陈廷祐.《英文汉译技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陈文伯.《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陈中绳、吴娟.《英汉新词新义佳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0.
陈忠诚.《词语翻译丛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程希岚.《修辞学新编》.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程镇球.《翻译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程镇球.《翻译咨询题探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崔刚.《广告英语》.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单其昌.《汉英翻译说评》.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
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范勇主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汉译英实践与技巧》.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方梦之.《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
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冯庆华.《文体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冯志杰.《汉英科技翻译指要》.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耿占春.《隐喻》.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古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汉英经贸手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何炳威.《容易误译的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何刚强.《现代英汉翻译操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何刚强.《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何刚强.《英汉口笔译技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何刚强.《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照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何兆熊.《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现代英语语法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侯维瑞.《英语语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胡庚申.《怎么样起草与翻译合同协议》.合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胡晓吉.《有用英汉对照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胡燕平,张容建.《有用英汉翻译类典》.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胡兆云.《美学理论视野中的文学翻译研究》(第2版).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胡兆云.《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黄龙.《翻译技巧指导》.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黄雨石.《英汉文学翻译探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黄振定.《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黄振定.《翻译学的语言哲学基础》.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黄忠廉.《变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贾尔斯英译.《孙子兵法》.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政治经济汉译英300句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金隄.《等效翻译探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金惠康.《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金惠康.《跨文华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金惠康.《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金立鑫.《语法的多视角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居祖纯.《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柯平.《对照语言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李定坤.《汉英辞格对照与翻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李国南.《辞格与词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照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李明编著.《英汉互动翻译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李瑞华(主编).《英汉语言文化对照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兰慧.《科技翻译论著集萃》.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李正栓.《英美诗歌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李正中.《国际经贸英汉翻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理雅各英译.《四书》.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连淑能.《英汉对照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林大津等主编.《修辞学大视野》.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
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刘士聪等.《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刘英凯.《英汉语音修辞》.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说》.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陆钰明.《汉英翻译指导》.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吕淑湘,王海棻.《马氏文通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吕煦.《有用英语修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罗贯中.《三国演义》.
罗选民.《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马红军.《翻译批判散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往常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2.
毛荣贵.《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倪宝元.《大学修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潘文国.《汉英语对照纲要》.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照》.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钞票歌川.《现代英语表现法》.XXX:中外出版社,1975.
钞票冠连.《美学语言学》.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钞票乃荣等.《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0.
钞票维潘.《英语应用文》.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乔海清.《翻译新论》.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邵志洪.《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照》.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申丹.《文学文体学与小讲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
申小龙.《汉语句型研究》.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申小龙.《文化语言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申雨平(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沈少华.《英语趣味修辞格》.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施耐庵.《水浒传》.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司马迁.《史记》.
思果.《译道探微》.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孙全洲.《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孙晓丽.《广告英语与实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谭载喜.《翻译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倜西、董乐山等(编).《英汉翻译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2.
汪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王大伟.《现代汉英翻译技巧》.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王德春.《语言学通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王还(主编).《汉英对照论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王令坤(主编).《英汉翻译技巧》.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王希杰.《修辞学导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王佐良.《翻译:考虑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魏志成.《英汉语比较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魏志成.《英汉语比较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翁显良.《意态由来画别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吴承恩.《西游记》.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吴敬梓.《儒林外史》.
武力、赵栓科编著.《科技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吴伟雄、方凡泉.《有用英语翻译技巧》.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伍谦光.《语义学导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萧立明.《新译学论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肖辉、汪晓毛主编.《汉译英教程》.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肖君石.AnApproachtoTranslationfromChineseintoEnglishandViceVersa(《汉英、英汉翻译初探》).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谢祖钧.《英语修辞漫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熊文华.《汉英应用对照概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许国烈.《中英文学名著译文比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许建忠.《工商企业翻译实务》.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许钧等.《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许余龙.《对照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唐诗三百首新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许渊冲.《汉英对比唐诗三百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许渊冲.《文学与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许仲琳.《封神演义》.
杨自俭(主编).《译学新探》.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杨自俭(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青岛:青岛出版社
杨自俭(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杨自俭(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杨自俭(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杨自俭、李瑞华(主编).《英汉对照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杨自俭、刘学云(编).《翻译新论(1983-1992)》.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于岚.《英汉实例翻译技巧》.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
喻云根.《英汉对照语言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喻云根.《英美名著翻译比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臧克和.《讲文解字的文化讲解》.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余立三.《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张柏然、许钧(主编).《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张斌.《汉语语法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张道真.《现代英语用法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张德禄.《功能文体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张经浩.《译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张鸾铃.《有用英汉翻译技巧》.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ChristianeNord.《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张美芳、王克菲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张梦井,杜耀文.《汉英科技翻译指南》.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张廷琛,魏博思.《唐诗一百首:汉英对比》.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张宗美.《科技汉英翻译技巧》.北京:宇航出版社,1992.
章和升、王云桥.《英汉翻译技巧》.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赵静.《广告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赵世开(主编).《汉英对照语法论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联合国翻译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论英汉翻译技巧》.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84.《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钟述孔.《英汉翻译手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周方珠.《英汉翻译原理》.合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周煦良.《诗词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周志培.《汉英对照与翻译中的转换》.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朱诗向.《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照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二、翻译教材书目
连淑能.《英译汉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陈宏薇、李亚丹主编(陈宏薇、陈浪、李亚丹、谢瑾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贺军主编.《英语翻译实务基础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陈宏薇.《新有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魏志成.《汉英比较翻译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刘宓庆主编.《翻译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张春柏.《汉英英汉翻译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陈茂松.《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陈廷佑.《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北京:华龄出版社.1994.
陈新.《英汉文体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范仲英.《有用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冯庆华.《有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有用教程》(修订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郭著章、黄粉保、毛新耕编著.《文言英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黄振定.《英汉互译实践教程》.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靳梅琳.《英汉翻译概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居祖纯.《汉英语篇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居祖纯.《高级汉英语篇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居祖纯.《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李辛.《有用汉译英手册》.北京:中国货物出版社.1993.
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刘季春.《有用翻译教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吕瑞昌、喻云根、张复星、李嘉祜、张燮泉.《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彭长江主编.《英汉-汉英翻译教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单其昌.《汉英翻译入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
申雨平、戴宁.《有用英汉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孙万彪、王恩铭.《高级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王宏印.《英汉翻译综合教程》.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王治奎主编.《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第四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王治奎主编.《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四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温秀颖、马红旗、王振平、孙建成.《英语翻译教程(英汉?汉英)》.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吴冰.《汉译英口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许建忠.《有用英汉互译技巧》.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杨莉藜.《英汉互译教程》(上、下册).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曾诚.《有用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张蓓.《汉英时文翻译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朱徽主编.《汉英翻译教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三、国内外英文翻译理论与实践书目
Ariel,M.AccessingNoun-phraseAntecedents.London:Routledge.1990.
Baker,Mona.InOtherWords:ACoursebookonTranslation.London:Routledge,1992.Bassnett,Susan&AndréLefevere.ConstructingCultures:EssaysonLiteraryTranslation.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1998.
Bell,RogerT.TranslationandTranslating:TheoryandPractice.London:Longman,1991.Cao,Xueqin&Gao,E.ADreamofRedMansions.trans.YangHsien-yi&GladysYang.Beijing:ForeignLanguagePress.1978.
Cao,Xueqin&Gao,E.TheStoryoftheStone.trans.David.Hawkes.NewZealand:PenguinBooksLtd.1986.
Catford,J.C.ALinguisticTheoryofTransla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65.(ChinesetranslationpublishedbyTourismEducationPress,1991)
Celce-Murcia,M.&Larson-Freeman,D.TheGrammarBookAnESL/EFLTeacher’sCourse.Rowley,Mass.:NewburyHousePublishers.1983.
Chafe,W.Givenness,contrastiveness,definiteness,subjects,topicsandpointofview.InCharlesN.Li(ed.)SubjectandTopic.London/NewYork:AcademicPress.1976.
ChaoYuenRen.AGrammarofSpokenChinese.Berk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9.ChengZhenqiu.MyviewsofC-Etranslationofpoliticalwritings,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1.
Chomsky,N.AMinimalistProgramforLinguisticTheory.TheMinimalistProgram.CambridgeMASS:MITPress.1996.
Haiman,J.Conditionalsaretopics.Language.1978(54):564-589.
Halliday,M.A.K.&Hasan,R.1976.CohesioninEnglish.London&NewYork:Longman.1976.
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London:EdwardArnoldLtd.1985.
Hartwell,P.OpentoLanguag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2.
Hatim,Basil&IanMason.DiscourseandtheTranslator.London:Longman,1990.
Hatim,Basil.CommunicationacrossCultures:TranslationTheoryandContrastiveTextLinguistics.Devon:UniversityofExeterPress,1997.
Hewson,Lance&JackyMartin.RedefiningTranslation:TheVariationalApproach.London:Routledge,1991.ReprintedbyWorldBookPublishingCorp.in1992.
Hickey,Leo.(ed.)ThePragmaticsofTranslation.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1998.Hodges,J.C.&Whitten,M.E.HarbraceCollegeHandbook.NewYork:HarbraceJovanovich.1982.
Hopper,P.J.&Traugott,E.C.Grammaticaliza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ResearchPre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Kahn,J.E.TheRightWordattheRightTime.London:TheReader’sDigestAssociation.1985.Kelly,JeanneandNathanK.Mao.FortressBesieged.Indiana:IndianaUniv.Press.1979.Landers,CliffordE.LiteraryTranslation:APracticalGuide.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8.
Lao,She.CamelXiangzi.trans.ShiXiaoqing.Beijing:ForeignLanguagesPress.1981.
Leech,G.N.StyleinFiction.NewYork:Longman.1983.
Li,C.N.&S.A.Thompson.Subjectandtopic:anewtypologyoflanguage.InCharlesN.Li(ed.)SubjectandTopic.London/NewYork:AcademicPress,1976.457-490.
Newmark,Peter.ATextbookofTranslation.Hertfordshire:Prentice-Hall,1988.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Oxford:Pergamon,1982.
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1.(BilingualeditionwithChinesetranslationpublishedbyInnerMongoliaUniversityPressin1998,alsoappearsinNida2001)
Nida,EugeneA.TheSociolinguisticsofInterlingualCommunication.Bruxelles:LeséditionsduHazard,1996.(BilingualeditionwithChinesetranslationpublishedbyInnerMongoliaUniversityPress,1999)
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Manchester:St.Jerome,1997.
Quirk,R.etal.AGrammarofContemporaryEnglish.Longman.1973.
Robinson,D.WesternTranslationTheory:fromHerodotustoNietzsche.Cornwall:St.JeromePublishing.2002.
Snell-Hornby,Mary.TranslationStudies:AnIntegratedApproach.Reviseded.Amsterdam:JohnBenjamins,1995.
Steiner,George.AfterBabel:AspectsofLanguageandTranslation.3rded.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
Swan,M.PracticalEnglishUsag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0.
Toury,Gideon.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iesandBeyond.Amsterdam:JohnBenjamins,1995.Venuti,L.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London&NewYork:Routledge.1995.
Wilss,W.TheScienceofTranslation:ProblemsandMethods.Shanghai:Shanghai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Zeiger,A.EncyclopaediaofEnglish.NewYork:ArcoPublishingCompany.1978.
四、学术期刊翻译相关论文举例
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中国翻译,2000(6).
蔡春露.论《木匠的哥特式古屋》叙述的别确定性.外国文学研究,2004(4).
蔡春露.论悲剧《李尔王》中的意象.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4).
丁衡祁.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中国翻译,2002(4).
丁金国.汉英对照研究中的理论原则.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3).
范敏、陈天祥.论汉语成语的英译.山东外语教学,200(5).
封宗颖、邵志洪.英汉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对照与翻译.外语学刊,2004(5).
冯寿农.翻译是“异化”,或是“化异”?法国研究,2002(2).
傅似逸.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
高健.语言个性与翻译.外国语,1999(4).
关坤英.朱自清散文的朦胧美——从《荷塘月群》谈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5).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1998(2).
郭建中.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翻译,1996(2).
韩庆果.“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
何兆熊.英语人称代词使用中的语义模糊.外国语.1986(4).
侯维瑞.文体研究和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3).
胡密密.从思维差异看汉英科技文体与科技论文的英译.中国科技翻译.2002(3).
胡兆云.晚清以来Jury、Juror汉译考察与辨误.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
胡兆云.柏拉图、黑格尔灵感论与文学翻译中灵感现象浅析.外国语言文学,2003(3).
胡兆云.从康德的人类“共通感”看异化翻译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胡兆云.华盛顿交还军权与还权对答翻译探索.外国语言文学,2005(3).
胡兆云.克罗齐表现主义翻译观及其进展浅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
胡兆云.论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借用.山东外语教学,1998(3).
胡兆云.论英语学习中的重要输入法—阅读.山东大学学报,2000(增刊).
胡兆云.中英美四大政法文化词语系统与对应翻译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9).
胡兆云.Administration与GoverXXXent文化语义辨析及其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
胡兆云.自然语法与书本语法浅论.山东大学学报,1995(3).
黄爱华.文学文体的语言特征及其运作.浙江大学学报.1996(3).
黄龙.古诗文英译脞语.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3).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咨询题.中国翻译,2004(6).
纪玉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外国语,2002(2).
江宛棣、闫昕霞.翻译是“文化的翻译”——赵启正谈对外传播之中的翻译事业.对外大传播,2004(10).
金积令.汉英词序对照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分量原则和末端分量原则.外国语.1998
(1).
李正栓.文化背景与学习风格—中国语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调查.中国外语,2007(2).李正栓.徐忠杰的翻译原则研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
李正栓.唐诗宋词英译研究:比较与分析.中国外语,2005(3).
李正栓.实践、理论、比较:翻译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3(4).李正栓.忠实对等:汉诗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
李正栓.汉诗英译中的忠实对等原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2).
林大津.Meme的翻译.外语学刊,2008(10.
林大津.国外英汉对照修辞研究及其启发.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
凌云.汉语类比造词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
刘莉.论法律文体翻译的准确性咨询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3).
刘全福.语境分析与褒贬语义取向.中国科技翻译,1999(3).
刘全福.“批判法”在翻译课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翻译,1996(5).
刘全福.对翻译教材译例的审美性考虑与评价.上海科技翻译,1998(3).
刘全福.试析我国酒类产品简介英译存在的咨询题.上海科技翻译,1997(2).
刘全福.英汉叹词比较与翻译.外国语,1996(4).
刘全福.由一则名言的翻译看语境对译文挑选的双重制约性.中国翻译,1997(2).
刘冷艳、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中国翻译.2002(6).
庞林林.英、汉语拟声词异同浅探.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4).
任晓霏.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中国翻译.2002(5).
邵志洪.近20年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妨碍.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邵志洪.上下文与诗歌翻译.福建外语,1992(1).
邵志洪.英汉平行结构对照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0(1).
田九胜.英汉委婉语的语用翻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王弄笙.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中国翻译,2000(2).
王文松、叶林海,论小讲语言的风格美及其形成与超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2).
吴建平.语言符号对译、言语翻译与跨文化信息.厦门大学学报,2002(6).
吴群.语义贯穿,语句变通——把握“人称”和“物称”的转换.中国翻译,2002(4).
吴顺波.英汉成语比较.上海科技翻译,1997(1).
徐莉娜.委婉语翻译的语用和语篇策略.中国翻译,2003(6).
许余龙.语言类型区不与翻译.外国语.1987(3).
许渊冲.再谈“意美、音美、形美”.外语学刊,1983(4).
杨焯、纪玉华.论互文文本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1).
杨士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播音主持人雇佣协议
- 销售提成奖金合同
- 培训学校专业职业指导培训服务合同
- 终止水泥购销合同协议
- 安全协议与合同
- 招标投标表格部分的内容解读与分析
- 网络营销合同范本版合同协议解读
- 数字风向计仪表采购合同
- 公司总公司与分公司合作合同
- 房屋购买委托协议范本
- 科技论文写作PPTPPT通用课件
- 漆洪波教授解读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妊娠高血压疾病指南2013版”
- 《刘姥姥进大观园》课本剧剧本3篇
- 标准OBD-II故障码
- 连铸机维护及维修标准
- 低压配电室安全操作规程
- 广东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首次备案工作指南
- 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模板
- 安川机器人远程控制总结 机器人端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和治疗
- Aspen换热器详细核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