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应试技巧_第1页
高考化学应试技巧_第2页
高考化学应试技巧_第3页
高考化学应试技巧_第4页
高考化学应试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应试技巧

高考既是考生知识和能力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

解题策略与技巧的竞争。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非知识因素

失分,建议考生从以下几方面备考:

一、树立信心,克服怯场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没有信心就没有希望,如果

信心不足,在考场上就会心慌意乱,影响自己真实水平

的发挥。所以拿到试卷后先浏览一遍试题,做到心中有

数,对试题的难易不必在意,你认为难的试题,别人同

样也难,大家得分的可能性都不大,因此不必慌乱;反

之,你遇到容易的试题,对别人也同样简单,不要得意

忘形。请牢记考场上的一条话:“难题有耙和,易题藏机

关。

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理科综合能力测

试的化学试题,题目都比较简单,大多数都比平时练习

的题目简单,许多题目都涉及平时练习过的知识或基本

就是练习题的改加,偶尔有个别所谓的难题,其实都是

几个知识点的组合,只要在平时复习时知识条理化、系

统化,平时练习的题目大多数会做,高考时基本上没有

多大的问题,要坚信自己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二、合理分配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近几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化学试题,总的来说

难度较小,有很多属于送分题,因此答卷时,可以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加快速度,后面题目的难度逐渐

增大,但难易题目也可能是波浪式的,很可能在试卷的

中间设置难度较大的题目,最难的题目不一定在最后,

这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考查。只有处变不惊,科学灵

活、合理地分配答题时间,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题,

尽可能地多得分。在答卷中遇到较难的题目时,可以暂

时放一下,将较简单的题目做完后再进行攻克,有时也

会出现平时很熟的知识一下想不起来了,这时千万不要

着急,暂时放一下,也许在某个时候突然想起,这时可

以立即进行解答。否则将会越想越急,导致心慌意乱,

以至于影响后面的答题,因小失大。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卷的时间大致分配为:生物

30分钟,化学、物理各55到60分钟,其中化学的选择

题可用20分钟左右完成,填空题可用35分钟左右完成,

不能太快或太慢,否则会导致有较多的题目未做完或使

得速度上去了而忽略了检验,可能出错的几率也就提高

了,最后还要留5到10分钟的检查时间,以防涂卡错误

或其他失误。

三、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每年高考中均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为审题不仔细

而丢分,因此认真审题非常关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

行审题:

1.抓关键字词

在题目的问题中,通常出现以下一些词语:正确

的是、错误的是;大、小;强、弱;能、不能;由强到

弱的是、由强到弱的是;写出物质的名称、写出物质的

化学式;写出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

简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等,即使题目会做,但不注意题目的要求也会导致失分。

在答题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最熟悉的语言或符号标

出本题的关键和注意事项,这样就不会顾此失彼了。另

外,有个别题干较长的试题,可以采取先读题目的要求

再根据要求进行针对性地读题。

2.知难而进,三思而行

有些试题的题干设置了考生比较陌生的新情景或

给了一些新信息,其实这并不难,“新”仅仅是一种表面

现象,首先考生要明白这些题目都是出给考生本人做的,

题目的设问仍需我们所学的知识回答,只不过要结合题

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而已,所以在审题时应抓住新与旧的

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克新制胜,千万不可

盲目悲观而放弃。

四、规范答题,减少失误

1.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的表达

在做填空题时,特别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的应

用,如: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或

mol•L1)、摩尔质量(g/mol或g・mol1)、气体体积(L)

等。

2.注意常见符号的应用

如方程式中的反应条件、“=="、"=”、“一”、

“I”、“t”等;表示热化学方程式吸热或放热的“+Q”、

“-Q”、物质的状态等;电子式书写时“[]”的应用、

电荷与价标等。

3.注意文字表达准确规范

1、每年阅卷的评分标准都规定化学专用名词中

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

所以在答卷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用错别字,如:脂与酯、

氨与铁、母烟与甘锅、蓝色与兰色、褪色与退色、熔化

与溶化、硝化与消化、苯与笨等。同时在答卷时要严格

规范,认真书写,注意化学用语的有效使用及语言的逻

辑性。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

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

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

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

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

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

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

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年实践经验证明,

该小段不会超过200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略

3: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

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0z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t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

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响声;⑤滴有酚酬的水变红

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2+2H2O=4NaOH+O2t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h+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Zi==Na2cO3+H2O+CO2t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0H+NaHC03=Na2C03+H20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0H=NaC1+NaC10+H20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点燃===2FeCh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

2Cl2+2Ca(OH)2=CaCl2+Ca(CIO)2+2H20

4.氯气与水的反应:C12+H2O=HC1O+HC1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10+CO2+H2O=NaHCO3+HC10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IO)

2+CO2+H2O=CaCO3I+2HC10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N/NA

2.物质的量n(mol)=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LlOOmn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

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

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

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

水等)、氧化物、HCOJ等。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

溶液中:

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与SO4>Ag+与C「等

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T与CO/、HC(V、S0?\S2'

等;OF与NH4+等。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友与H\NO3-与Fe?+等

七、氧化还原反应

1.(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

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

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Fe?+及Fe"离子的检验:

①Fe?+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

后变红褐色。

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Fe"的检验:(黄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f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

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02+2H20=4Fe(0H)

3

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

2FeCl3+Cu=2FeCl2+CuCl2

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12

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13=2Fe+3ZnCL

九、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N2+O2放电===2N0

②2NO+O2=2N()2

③3NO2+H2O2HNO3+NO

2.氨的工业制法: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3.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NH4C1+Ca(OH)2A==2NH3t+CaCh+2H20

②装置:与制Oz相同

③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检验方法: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

NH3+HC1=NH4C1

⑤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

浓硫酸。

-

4.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0,NH3•H2O=NH;+OH

5.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制取硝酸的第

一步)

6.碳酸氢铁受热分解:NH4HCO3=====NH3t+H2O+CO2t

7.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03=CU(N03)2+2N02t+2H20

8.铜与稀硝啦应:3CU+8HNO3=3CU(N03)2+2N0t+4H20

9.碳与贩应:C+4HN03=C02t+4N02t+2H2O

10.氯化铁受热分解:NH4C1=NH3f+HC1t

十、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Zk==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N浓)△==3SO2t+2H2。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应:CU+2H2SO4A==CUSO4+SO2t+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12+2H2O=H2SO4+2HC1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

==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

-2S+2H2O

十一、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点燃===Mg3N2

3.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h点燃===2MgO+C

4.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点燃===MgCL

5.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贝壳燃烧制取熟石灰:CaC03高温===CaO+CO2t

CaO+H2O=Ca(OH)2

②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0H=Mg(OH)2I

③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④电解熔融氟化镁:MgCL通电===Mg+Cbt

十二、Cl\Br\「离子鉴别:

1.分别滴加AgN(h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产

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K

2.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

液为无色的是C「;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下层溶

液为紫红色的为

十三、常见物质俗名

①苏打、纯碱:Na2CO3;②小苏打:NaHCO3;③熟石灰:

Ca(0H)2;④生石灰:CaO;⑤绿矶:FeS04-7H20;⑥硫磺:

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胆矶:

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0;⑩明矶:KAI(S04)

2・12H2O

十四、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与盐酸的反应:2A1+6HC1=2A1C13+3H2t

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t

3.铝在空气中氧化:4A1+3O2==2A12O3

4.氧化铝与酸反应:A12O3+6HC1=2A1C13+3H2O

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

4]

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

4]

3+

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1+3NH3•H2O=A1(OH)

31+3NH;

十五、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t

2.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t

3.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t+2H20

5.制造玻璃主要反应:

SiO2+CaCO3^^===CaSiO3+CO2t

SiOz+Na2cO3高温===Na2Si()3+CO2t

石景山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3个方程式各2分,其余每空1分)

(1)S2->Cr>Na+>Mg2+

(2)&O的沸点高于ILS,原因是液态水分子

间存在氢键

(3)H2(g)+l/202(g)=H20(g)AH=-2QkJ/mol

或者2!Ug)+02(g)=2H2O(g)

AH=-4QkJ/mol

(4)C2H4

3++

A1+3H2OAl(OH)3+3H

2++3+

(6)3Na2O2+6Fe+6H2O=6Na+4Fe(OH)31+2Fe

22.(6分,每空1分)

(1)NH£1、叫喇守武

2+-

(2)2Na202+2C02=2Na2C03+02oCO3'+H=HCO3

(3)剧烈反应,火焰为黄色,生成淡黄色的固

体;

取少量H样品放入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

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证明有钱根离子。

23.(9分,前3空各1分,其余每空2分)

C2(Z)

*123

C(X2)-C(Y2)

(1)K=;增大

(2)=;a=b+c

(3)BC

(4)变大

24.(8分,前6空各1分,最后1空2分)

(1)否。AB

(2)D

(3)D

(4)=

(5)IxlO-13

(6)12

25.(7分,第一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B

(2)02+

2C11SO4+2H2。解2Cu+O2T+2H2SO4-+2H0=

40T

(3)

(4)1

26.(6分,每空1分)

(1)CH2=CH2;nCH2=CH2傕化剂>TCH2—CH^n

H

OHr?\

WH2C=0

(2)6-Ml『CH巾H

HOCH2cH20H和HOOCqrCOOH

(3);

八催化剂r

nH0CHZCH20H+nHOOC-^|j-COOH?^=i(2n-l)H20+H-f0CH2CH2OOC-A-COj-OH

27.(14分,前三空各1分,流程图3分,其余每

空2分)

(1)—0

(2)正丙醇或1—丙醇

H3c-<3^CH=CH-O-CH2cH2CH3

(3)

CH3CH2CH0+2Ag(NH3)20H^—>H20+2AgX+3NH3+CH3CH2C00NH4

CH3网(

-CHOd;-CH0CH3cH写出其中2种

eV

4)

H3c^Z>-CH2CHOH3c^zy-CH2CH2OH^^H3C^Z>-CH=CH2

Br2

H3CYyOCHH3co-科-52

BrBr

(5)

(6)

CHCH

I爵

I+2NaOH—~~►H3C-O>-C=CH+2NaBr+2H20

BrBr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

一、几个常见的热点问题

1.阿伏加德罗常数

(1)条件问题: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增大,不

能使用22.4L/mol0

(2)状态问题:标准状况时,H20、N204、碳原子数大

于4的烧为液态或固态;S03、P2O5等为固态,不能使

用22.4L/moL

(3)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及微粒数目:如D20、1802、

H37C1等。

(4)某些特定组合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Ne、03、

P4等。

(5)某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白磷(31g白磷含

1.5molP-P键)、金刚石(12g金刚石含2molC

-C键)、晶体硅及晶体Si02(60g二氧化硅晶体含4

molSi-0键)、Cn(1molCn含nmol单键,n/2mol

双键)等。

(6)某些特殊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如Na2O2与H20、

C02的反应(1molNa2O2转移1mol电子;C12与H20、

NaOH的反应(1molC12转移1mol电子。若1molC12

作氧化剂,则转移2moi电子);Cu与硫的反应(1mol

Cu反应转移1mol电子或1molS反应转移2mol电子)

等。

(7)电解质溶液中因微粒的电离或水解造成微粒数目

的变化:如强电解质HC1、HN03等因完全电离,不存在

电解质分子;弱电解质CH3C00H、HC10等因部分电离,

而使溶液中CH3C00H、HC10浓度减小;Fe3+、A13+、

CO32-,CH3C00-等因发生水解使该种粒子数目减少;

Fe3+、A13+、CO32-等因发生水解反应而使溶液中阳离

子或阴离子总数增多等。

(8)由于生成小分子的聚集体(胶体)使溶液中的微粒

数减少:如lmolFe3+形成Fe(0H)3胶体时,微粒数目

少于1mol0

(9)此外,还应注意由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微粒时,是

否告知了溶液的体积;计算的是溶质所含分子数,还是

溶液中的所有分子(应考虑溶剂水)数;某些微粒的电

子数计算时应区分是微粒所含的电子总数还是价电子

数,并注意微粒的带电情况(加上所带负电荷总数或减

去所带正电荷总数)。

2.离子共存问题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Fe3+、

A13+、Zn2+、Cu2+、NH4+、Ag+等均与OH-不能大量共

存。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CH3COO-.F-、

CO32-、SO32-、S2-、P043-、A102-均与H+不能

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

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酸分子;

遇虽碱(0H-)会生成正盐和水:HSO3-、HCO3-、HS-、

H2PO4-、HPO42-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

则不能大量共存:Ba2+、Ca2+与CO32-、SO32-、PO43-、

S042-等;Ag+与Cl-、Br-、I-等;Ca2+与F-,

C2O42-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13+与HC03-、CO32-、HS-、S2-、A102-等;Fe3+

与HC03-、CO32-、A102-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

存:Fe3+与I一、S2-;MnO4-(H+)与I一、Br-、

C1-、S2-、SO32-、Fe2+等;N03-(H+)与I-、S2-、

S032-、Fe2+等;CIO-与I-、S2-、SO32-等。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3+与

SCN-;A13+与F-等(A1F63-)。

(8)此外,还有与A1反应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

H+;可能0H-,含H+时一定不含N03-);水电离出的

c(H+)=10-13mol/L(可能为酸溶液或碱溶液)等。

3.热化学方程式

(1)△!!=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反应物中的总键能-生成物中的总键能

注意:①同一热化学方程式用不同计量系数表示时,

值不同;②热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表示物质的量;③

能量与物质的凝聚状态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中需标明物

质的状态;④中用"+”表示吸热;用“一”表示

放热;⑤计算1mol物质中所含化学键数目时,应首先

区分晶体类型,分子晶体应看其分子结构(如P4中含6

个P-P键,C60中含30个C=C键和60个C-C键),

原子晶体应看其晶体结构,特别注意化学键的共用情况

(如1molSi02中含4molSi-0键,1mol晶体Si

中含2molSi-Si键);⑥在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热

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前系数为1,并注意生成的水为

液态

(2)物质分子所含化学键的键能越大,则成键时放出

的能量越多,物质本身的能量越低,分子越稳定。

(3)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

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热效应相同。即反应热只

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所经历的途径无关

(注意:进行相关计算时,热量应带“+”、“-”进

行运算)。

例如:,△H1=Z\H2+Z\H3

4.元素周期率与元素周期表

(1)判断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

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强弱

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

物酸性强弱

②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易难②与H2化合的易

难或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③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③活泼非

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2)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①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大:阳

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

如:H+<H<H-;Fe>Fe2+>Fe3+;Na+<Na;Cl<Cl-

②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小.即具

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则半径越小。

如:①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H->Li+>Be2+

②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02->F->Na+>

Mg2+>A13+

③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S2->C1->K+>

Ca2+

③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

同主族: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论是原子半径还是

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递增。

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

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比较时要把阴阳离子分开。同周

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金属元素形成的

阳离子半径

例如:Na+<C1-;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1,

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13+

(3)元素周期结构

(4)位、构、性间关系

二、无机框图中的题眼

1.中学化学中的颜色

(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钻玻

璃)

(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

色)、MnO4-(紫红色)、Fe(SCN)3(血红色)

(3)有色固体:红色:Cu、Cu20、Fe2O3;红褐色固体:

Fe(OH)3;蓝色固体:Cu(OH)2;黑色固体:CuO、FeO、

FeS、CuS、Cu2S、Ag2S、PbS;浅黄色固体:S、Na202、

AgBr;黄色固体:AgEAg3P04(可溶于稀硝酸);白色

固体:Fe(OH)2.CaC03>BaS04、AgCKBaS03等。

(4)反应中的颜色变化

①Fe2+与0H-反应: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转变成

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②12遇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

③苯酚中加过量浓澳水:产生白色沉淀(三溪苯酚能

溶于苯酚、苯等有机物)。

④苯酚中加FeC13溶液:溶液呈紫色。

⑤Fe3+与SCN-:溶液呈血红色。

⑥蛋白质溶液与浓硝酸:出现黄色浑浊(蛋白质的变

性)。

2.中学化学中的气体

(1)常见气体单质:H2、N2、02、C12

(2)有颜色的气体:C12(黄绿色)、溪蒸气(红棕色)、

N02(红棕色)。

(3)易液化的气体:NH3、C12、S02o

(4)有毒的气体:F2、03、HF、C12、H2S、S02、C0、

NO(NO、CO均能与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N02(制备

时需在通风橱内进行)。

(5)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1、HBr;易溶于水的

气体:N02、S02;能溶于水的气体:C02、C12o

(6)具有漂白性的气体:C12(潮湿)、03、S02o

注意:C12(潮湿)、03因强氧化性而漂白(潮湿C12中存

在HC10);SO2因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无色物质

而漂白;焦碳因多孔结构,吸附有色物质而漂白。

(7)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气体为:C12(SO2

使石蕊试液显红色)。

(8)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02(加热时又恢复红

色)、C12(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9)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气体:水蒸气。

(10)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C12、

Br2、N02、03o

(11)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NH3、H2S、HBr、HL

(12)不能用无水CaC12干燥的气体:NH3(原因:生成:

CaC12?8NH3)o

3.有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反应

(1)单质+化合物1化合物2

2FeC12+C122FeC134Fe(OH)2+02+2H204Fe(OH)3

2Na2SO3+O22Na2S042FeC13+Fe3FeC12

(2)难溶性酸、碱的分解

H2S1O3SiO2+H2OMg(OH)2MgO+H20

2Fe(OH)3Fe203+3H2O2A1(OH)3A12O3+3H2O

(3)不稳定性酸、碱的分解

2HC102HC1+02f4HNO34N02t+02t+2H20

NH37H2ONH3t+H20H2SO3S02f+H20

(4)不稳定性盐的分解

NH4C1NH3t+HC1t2AgBr2Ag+Br2

CaC03CaO+C02f2NaHCO3Na2CO3+CO2f+H20;

(5)金属置换金属:Fe+Cu2+Cu+Fe2+.2A1+Fe?2O3

2Fe+A1203

(6)金属置换非金属:2Na+2H2O2NaOH+H2tZn+

2H+Zn2++H2f

2Mg+C022MgO+C3Fe+4H20Fe304+4H2t

(7)非金属置换非金属:2F2+2H2O4HF+02C12+

H2s(HBr、HI)2HC1+S(Br2.12)

2C+S102Si+2C0fC+H20CO+H2

3C12+2NH3N2+6HC1Si+4HFSiF4+2H2

(8)非金属置换金属:H2+CuOCu+H20C+2CuO2Cu

+C02f

4.一些特殊类型的反应

(1)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C12+H20HC1+HC102H2S+3022SO2+2H20

4NH3+5024N0+6H20CH4+202C02+2H20

(2)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4NH3+6N05N2+6H2O2H2S+S023S+2H20

2Na202+2H204NaOH+02tNaH+H20NaOH+H2t

2Na202+2C022Na2CO3+O2CO+H20C02+H2

(3)一些特殊化合物与水的反应

①金属过氧化物:2Na202+2H204NaOH+02t

②金属氮化物:Mg3N2+3H2O3Mg(OH)2+2NH3t

③金属硫化物:A12S3+6H2O2A1(0H)3+3H2St

CaS+2H20Ca(OH)2+H2St

④金属碳化物:CaC2+2H20Ca(OH)2+C2H2f

A14C3+12H204Al(OH)3+3CH4t

⑤金属氢化物:NaH+H20NaOH+H2t

⑥金属磷化物:Ca3P2+6H203Ca(OH)2+2PH3t

⑦非金属的卤化物:NC13+3H2ONH3+3HC10PC13+

3H2OH3PO3+3HC1

S1C14+3H2OH2SiO3+4HClS0C12+H202HC1+S02t

(4)双水解反应

©Al3+(^.Fe3+).^HC03-,CO32-:A13++3HCO3-

A1(OH)3|+3CO2t

2A13++3CO32-+3H2O2A1(OH)3I+3CO2t

②A13+与HS-、S2-:A13++3HS-+3H2OAl(OH)3I

+3H2St

2A13++3S2-+6H2O2A1(OH)3I+3H2St

③A13+与A1O2-:A13++3A1O2-+6H2O4A1(OH)3I

(5)一些高温下的反应

3Fe+4H20Fe304+4H2t2A1+Fe?2O32Fe+A12O3

C+H20CO+H2CaCO3CaO+C02t

CaCO3+Si02CaSiO3+C02tNa2CO3+S102Na2SiO3+

C02t

(6)能连续被氧化的物质

①单质:NaNa20Na202CCOC02

N2NON02PP2O3P2O5SS02S03

②化合物:CH4COC02NH3NON02

H2SS(或S02)S02S03CH3CH2OCH3CHOCH3COOH

CH3OHHCHOHCOOHC02

5.有机中常见的分离和提纯

(1)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①C2H6(C2H4、C2H2):溪水,洗气(或依次通过酸

性高镒酸钾溶液、NaOH溶液,洗气)

②C6H6(C6H5-CH3):酸性高镒酸钾溶液、NaOH溶液,

分液

③C2H5-Br(Br2):Na2c03溶液,分液(主要考虑

C2H5Br在NaOH条件下能水解)

④C6H5-Br(Br2):NaOH溶液,分液

⑤C2H5-OH(H20):加新制生石灰,蒸僧

@C6H6(C6H5-OH):NaOH溶液,分液(或直接蒸像)

⑦CH3C00C2H5(CH3C00H、C2H5OH):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⑧C2H5OH(CH3C00H):NaOH,蒸—

(2)分离

①C6H6、C6H5OH:NaOH溶液,分液,上层液体为苯;

然后在下层液体中通过量的C02,分液,下层液体为苯

酚(或蒸屈收集不同温度下的僧分)

②C2H50H、CH3C00H:NaOH,蒸僧收集C2H50H;然后在

残留物中加硫酸,蒸僧得CH3C00H。

四、化学实验

1.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

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4)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加

边搅拌。

(5)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

验气体的纯度。

(6)检验卤化姓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

先加稀HN03中和碱液再加AgN03溶液。

(7)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12(用淀粉KI试纸)

等气体时,先用蒸偷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8)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健水洗过的滴定管、移液

管先用待装液润洗。

(9)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销丝应先沾上稀盐

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0)H2还原CuO时,先通H2后加热,反应完毕后先

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1)检验蔗糖、淀粉水解产物时,先加NaOH中和催

化作用的硫酸,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

2.中学化学实验中的温度计

(1)测液体的温度:如测物质溶解度;实验室制乙烯

等。

(2)测蒸气的温度:如实验室蒸僧石油;测定乙醇的

沸点等。

(3)测水浴温度:如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苯

的硝化反应;苯的磺化反应,制酚醛树脂;银镜反应;

酯的水解等

3.常见实验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固(液)、液加热型。

(2)各种防倒吸装置一用于防止液体的倒吸。

(3)常见的净化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

①常见的净化装置——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②常见的尾气吸收装置——用于吸收尾气。

(4)常见的量气装置——通过排液法测量气体的体积。

(5)过滤、蒸僧、分液装置

4.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方法适用范围举例

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粗盐提纯时,将粗

盐溶于水,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结晶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混合物分

离KN03和NaCl的混合物

蒸发除去溶液中的挥发性溶剂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

蒸储分离沸点差别大的液体混合物由普通酒精制取

无水酒精

萃取提取易溶于某种溶剂的物质用CC14提取12水中

的12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水和苯的混合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化学方法

①溶解法:利用特殊的溶剂(或试剂)把杂质溶解而除

去,或提取出被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

②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或

将被提纯物质转化为沉淀而分离出来。

③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而除去的一种方

法。

④加热分解法:通过加热将杂质转化成气体而除去的一

种方法。

⑤酸碱法:通过加酸、碱调节溶液的pH,从而使杂质转

化为沉淀而除去。

⑥氧化还原法:通过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杂质转化为

气体、沉淀或其它物质而除去。

⑦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溶液中的特定离

子。

5.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检验方法主要现象

H+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Zn;碳酸盐等变色,产生氢

气,产生C02气体

Na+、K+焰色反应钠“黄”钾“紫”

A13+0H-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形成无色

溶液

Fe3+KSCN溶液,NaOH溶液溶液变红色,生成红褐色

沉淀

NH4+NaOH溶液、加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的气体

0H-酚酰溶液溶液变红色

Cl-AgNO3、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042-稀HC1、BaC12溶液生成不溶于HC1的白色沉

CO32-盐酸、澄清石灰水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无色无味气体

五、物质结构与性质

1.原子结构与性质

原子核:同位素、原子量——物理性质

(1)原子(AZX)

核外电子一化学性质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

半径决定。

例如: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半径不等(同主族元素),

性质出现递变性;

Li和Mg、Be和A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等,半径相近,性

质相似。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掌握1~36号元素)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排能量低的能层和能级,然

后由里往外排能量高的(能层和能级均影响电子的能

量)。

②泡里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排2个自旋

相反的电子,即原子核外没有2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完全

相同。

③洪特规则: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

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

当轨道上电子呈半满、全满或全空时,体系能量最低。

(4)电离能比较:首先应写出微粒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再根据使体系能量最低去比较;根据用原子的电离能数

据也可推测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电负性: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元素的电

负性越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小,

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电负性相差越大的元素形成化合

物时,化合物的离子性越强(形成离子键)。

2.分子结构与性质

(1)化学键一一化学性质(决定分子的稳定性)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微粒间相互作用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静电作用

成键原因活泼金属(如IA、HA)和活泼非金属(如WA、

VHA)成键原子具有未成对电子金属

(2)化学键理论

①共价键理论(VB):共价键的形成实则是电子的配

对。该理论不能解释碳形成甲烷分子。

②杂化轨道理论:能量相近的轨道可以兼并成能量相

同的几个等价轨道。用以解释碳能形成甲烷分子(实则

是碳原子采取sp3杂化,形成四个兼并轨道,再与氢成

键)。杂化后,原子的成键能力增强。

③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a.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

由于相互排斥,尽可能远离,电子对之间夹角越小,排

斥力越大。

b.由于孤电子对只受一个原子核的吸引,电子云比较

“肥大”,故电子对之间排斥力大小顺序为:孤电子对

与孤电子对大于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大于成键电子

对与成键电子对(因此,均采取sp3杂化,电子对构型

都为正四面体形的CH4、NH3、H20分子中键角依次减小)。

c.微粒中价电子对数为:n=(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十

每个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土微粒所带的电荷数)/

2(微粒带负电荷时取“+”,带正电荷时取“-”)。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氢和卤素作为

配位原子时,提供一个电子,当WA族元素作为配位原

子时,认为不提供电子(由价电子对数可确定中心原子

的杂化形式:电子对数分别为2、3、4时,中心原子分

别采取sp、sp2、sp3杂化).

d.当配位原子不是氢、VIA、VHA族元素时,可运用等

电子原理,寻找其熟悉的等电子体来判断其构型。

④等电子原理

a.具有相同原子数目和相同电子总数(或价电子总数)

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

b.常见等电子体:N2、CO、CN-.C22-(电子总数为

14e-,存在叁键);

C02、CS2、COS、BeC12.N3-、OCN-、SCN-(价电子

数为16e-,均为直线型);

BC13、CO32-、Si032-、N03-(价电子数为24e-,

均为平面正三角形);

NC13、PC13、NF3、PF3、SO32-(价电子数为24e-,

均为三角锥形);

SiC14、CC14、S1044-.S042-、P043-(价电子数为

24e-,均为正四面体形)。

(3)分子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是否重合

①与键的极性有关;②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

类型实例键角键的极性空间构型分子的极性

A2H2、N2、C12等一非极性键直线形非极性分子

ABHC1、NO、CO等?一极性键直线形极性分子

AB2C02、CS2等180°极性键直线形非极性分子

H20、H2s等<180。极性键“V”形极性分子

SO2分子120°极性键三角形极性分子

ABCCOS180°极性键直线形极性分子

AB3BF3分子120°极性键三角形非极性分子

NH3、PC13等分子<109.5°极性键三角锥形极性分

AB4cH4、CC14等分子109.5°极性键正四面体形非

极性分子

(4)相似相溶原理:极性相似,相互溶解,极性相差

越大,则溶解度越小。

如:水为强极性分子,强极性的HX、NH3等易溶于水;

有机物均为弱极性或非极性分子,有机物间可相互溶

解。

(5)共价键的类型

①电子对是否偏移: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②成键方式:头碰头一8键;肩并肩——n键。头

碰头时电子云重叠最大,故8键较冗键稳定。当两原

子间形成多个共价键时,首先形成一个6键,其余则

只能形成兀键。

(6)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物理性质

①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对于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越

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例如:沸点F2<C12<Br2<I2o

②氢键

a.形成氢键的因素:含N、0、F,且含有与N、0、F

直接相连的Ho

b.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物

质在熔化或汽化的过程中,还需克服分子间的氢键,使

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可促进能形

成氢键的物质之间的相互溶解。

3.晶体结构与性质——物理性质

(1)晶体类型及其性质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

组成微粒阴、阳离子分子原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金

属键

是否存在单个分子不存在存在不存在不存在

熔、沸点较高低很高高低悬殊

硬度较大小很大大小悬殊

导电情况晶体不导电,

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导电晶体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溶于水时部分晶体能导电晶体为半导体或绝缘体晶

体导电

(2)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①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则离子键越强,

晶体熔、沸点越高。

晶格能比较:阴、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则

晶格能越大。

例如:MgO>NaCl(Mg2+半径小,所带电荷多)。

FeO>NaCl(Fe2+与Cl-电子层数相同,02-与Na+电

子层数相同,但FeO中离子所带电荷数多)

②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

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例如:F2<C12<Br2<I2o

此外,当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时,分子晶体的熔、沸点

升高。

例如:NH3、H20、HF的熔、沸点均比同主族下一周期的

氢化物来的高。

③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键越牢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例如:金刚石>二氧化硅〉金刚砂>晶体硅。

④金属晶体:金属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金

属键越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例如:Na<Mg<Alo

(3)晶体化学式的确定

①分子结构:分子结构中每一个微粒均属于该分子,

按结构中的微粒数书写的式子即为其化学式。

②晶体结构

分摊法:按晶体结构中各微粒对结构单元的贡献计算出

的微粒数目的最简整数比书写的式子即为其化学式。

紧邻法:按晶体结构中各微粒周围与之距离最近且相等

的另一微粒数目的最简整数比书写的式子即为其化学

式。

(4)金属晶体

①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均与自由电子有关。

②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

六方堆积(Mg、Zn等):配位数为12;面心立方堆积

(Al、Cu等):配位数为12;

体心立方堆积(Na、K等):配位数为8。

4.配合物

Na3AlF6:存在离子键(Na+与A1F63-间)、酣键(A13+

与F-间)。

Ag(NH3)20H:存在离子键(Ag(NH3)2+与0H-间)、配

位键(Ag+与NH3间)。

六、化学与环境

1.臭氧空洞

(1)污染物:CF2C12.NOx等

(2)机理:CF2c12在高空紫外线作用下产生氯原子,

作03分解的催化剂。NOx直接作03分解的催化剂。

(3)危害:紫外辐射增强使患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人增

加;受到过多的紫外线照射还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

发病率;强烈的紫外辐射促使皮肤老化;使城市内的烟

雾加剧,使橡胶、塑料等有机材料加速老化,使油漆褪

色等。

1,低价态的还原性:

4Fe(OH)2+02+2H20===4Fe(OH)3

2,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03

2NaOH+SiO2===NaSiO3+H2O

2Na0H+A1203===2NaA102+H20

2NaOH+C12===NaC1+NaCl0+H20

NaOH+HCl===NaCl+H2O

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3NaOH+AlC13===Al(OH)3+3NaCl

NaOH+Al(OH)3===NaA102+2H20

(A1C13和Al(OH)3哪个酸性强?)

NaOH+NH4Cl===NaC1+NH3+H2O

Mg(OH)2+2NH4C1===MgC12+2NH3.H20

Al(OH)3+NH4C1不溶解

1,氧化性:

2FeC13+Fe===3FeC12

2FeC13+Cu===2FeC12+CuC12

(用于雕刻铜线路版)

2FeC13+Zn===2FeC12+ZnC12

FeC13+Ag===FeC12+AgC

Fe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