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运动说课稿_第1页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_第2页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_第3页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_第4页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说课内容课标认识建议与评价教学方法编写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建议、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国家课程标准内容: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高考课程考试标准内容:大气受热过程《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位于教材第二章的第一节,它是第二章的基础,又是大气运动的理论依据,对后面章节的教与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实际问题的探究。这一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本节课主要讲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这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状态与原理。其内容是继承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又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气压带和风带》打好铺垫。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标编写的意图1.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能量的转换过程。2.明确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根本热源;3.明确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4.下垫面的冷热不均(原因: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纬度差异、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简单的热力环流。5.热力环流中的空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构成热力环流,又是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在不同版本的对比人教版中图版我校目前使用人教版教材《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知识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3)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热力环流形成原理;(3)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亲身经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重点难点重点:(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3)近地面风向的确定方法。难点:(1)大气受热过程;(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3)三种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灵活运用归纳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等教学方法。2、具体运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部分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热力环流实例采用讨论式教学法。3、现代教学手段运用采用多媒体演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这一比较抽象的知识点,针对学生还没有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弱势,比较直观形象的展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学法指导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2、学习地理知识的观察方法;3、掌握地理理性知识的逻辑方法;4、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吸收反射读图:大气受热示意图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BAC等压面引出:热力环流BAC等压线冷却冷却受热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BAC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观察分析:空气的运动方向,构建热力环流的模型学会生活中的地理学会观测、比较、分析、总结陆地海洋白天陆地:增温快海洋:增温慢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海洋陆风市区郊区郊区城市风教学建议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疑点的处理1、从教学要求上讲,学生只要知道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就可以了,不必知道原因。2、引导学生利用图示法直观地呈现大气受热各个环节,落实大气逆辐射的含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热力环流部分建议理解太阳辐射在纬度间分布不均匀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1、大气受热不均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建议复习一年四季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太阳辐射能在不同纬度、不同地区的不均匀分布规律,理解地区间的冷热不均现象。2、建议将“热力环流”的学习思路归纳为: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垂直、水平运动构成地区间的热力环流。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近地面摩擦力的合成决定风的方向。实施地理实验地理实践地理观察地理图的阅读的评价实施地理小论文撰写地理手抄报地理小故事收集的评价地理作业地理测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