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章城市设计
1第19章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
第二节城市与城市设计
第三节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四节城市公共空间第19章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
第二节城市与城市2(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2)“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作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大不列颠百科全书》(3)“城市设计是当建筑进一步城市化、城市空间更加丰富多样化时对人类新的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都市问题事典》(4)“城市是有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市镇设计》(F。吉伯特)(5)“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论城市---它的产生、成长与衰败》(E。沙里宁)
本教程中的定义:是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主要因素,对空间要素做出形态的安排,制定出指导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安排。1、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1、城市设32、城市设计的内容----两种形式(1)工程设计性----ConceptualplanProjectdesign特点:规模较小、微观具体(2)政策过程性----PolicycontrolGuide-line特点:规模较大、宏观抽象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2、城市设计的内容----两种形式(1)工程设计性----C43、城市设计的层次----三个层次(1)整体环境城市设计
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构造城市景观体系;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设计城市竖向轮廓。(2)重点片区城市设计
重点片区的城市设计是以总体城市设计为依据,对城市的重点地区在整体空间形态、景观环境特色以及人的活动所进行的综合设计。(3)城市重点地段设计其主要类型包括:街道空间、城市广场、城市滨水空间、重要节点地块。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3、城市设计的层次----三个层次(1)整体环境城市设计城市54、城市设计的类型----三种类型(1)开发型城市设计(UrbanDevelopmentDesign)(2)保护型城市设计(UrbanConservation)和城市更新(UrbanRevitalization)(3)社区设计(CommunityDesign)----唐纳德.爱坡雅(D.Appleyard)(美)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4、城市设计的类型----三种类型(1)开发型城市设计(Ur65、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一般包含三个部分:城市自然景观、城市人工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
从城市范围来说:表现为全体性、轮廓性的东西──如城市建设风格统一、城市空间收放、城市设计主、次轮廓起伏等;
从局部来说:可以具体到一个建筑单体的四周小环境设计──视线、质感、心理趋同等;
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5、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一般包含三个部7凯文•林奇确定了一种全新的城市分析与设计方法:从视觉心理和场所的关系出发,通过居民调查和实地体验,研究使用者认知图式(cognitivemap)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真正实现了“人本主义”的城市设计价值原则。城市意象构成元素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5、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构成元素城市设计5、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8一般可概括为几个方面:①空间组成要求明确空间定义──区域、街坊、单元--空间气氛、意义、用途用地的控制条件──性质、范围、高度、色彩--控规指标②空间组成特点对确定空间的功能、形态及象征意义虚实关系空间的环境质量──建筑、绿化、小品、道路、活动场所③空间的艺术布局空间主次关系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历史文化的体现5、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城市设计第一节城市设计概述一般可概括为几个方面:5、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城市设计9为了研究与管理方便,我们把城市设计用以下图表来表达:
为了研究与管理方便,我们把城市设计用以下图表来表达101、“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城”—是防御性的概念,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形态封闭、内向。
“市”---是贸易、交易的概念,为生产活动、商品交换的目的而形成,边界模糊、形态开放、外向。城市设计第二节城市与城市设计1、“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城”—是防御性的概112、“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的形成一般是以聚落为基础,从不自觉得自然村落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城市没有一个预先构想的目标与形态,依实际发展需要,在自然环境、客观规律做用下长期积累而成,因此也被称为“自然城市”。
特点:城市形态自由灵活、有机多变;体现出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控制规律、“渐进的城市设计”思想;其自由发展的程度也是相对而言的。城市设计第二节城市与城市设计2、“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的形成一般是以聚落为123、“自上而下”----城市设计的发展它通常以一种法定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之下进行建设实施。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城市”,它是一种控制机制下的建设方式,一般在集权统治的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而形成的城市较多。特点: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谨的构图、鲜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何形式很强。
城市设计第二节城市与城市设计3、“自上而下”----城市设计的发展它通常以一种131、城市空间设计理论(1)图底理论
从分析建筑实体和开发虚体之间的对比关系着手,试图通过对城市物质空间的组织加以分析,明确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确定城市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最好诠释的是詹巴蒂斯塔•诺利(GiambattistaNolli)于1748年所绘制的罗马地图。城市设计第三节基本理论和方法诺利地图将城市表现为一个具有清晰界定的建筑实体与空间虚体的系统。建筑实体所覆盖的范围比室外空间更加密集,从而衬托出公共开敞空间的形态。1、城市空间设计理论(1)图底理论城市设计诺利地图将城市表14(2)连接理论
连接理论注重以“线”连接各个城市空间要素。(3)场所理论
核心人物:凯文•林奇,他指出:场所应该有明确的感知特性,可被认知,可记忆,生动,引人注意。黑川纪章:城市的构成要素由以下三方面:“自然要素”,“建筑要素”,“人为要素”场所理论的本质:倡导依据城市实质空间的文化及人文特色进行城市设计。1、城市空间设计理论城市设计第三节基本理论和方法(2)连接理论1、城市空间设计理论城市设计151、调查的方法:基础资料的收集、视觉调查、问卷调查等2、评价的方法:加权、层次、判别、列表等3、空间设计的方法:典范思维设计、程序思维设计、叙事思维设计等4、反馈的方法:政府部门评估、社会评论方式等2、城市设计方法城市设计第三节基本理论和方法1、调查的方法:基础资料的收集、视觉调查、问卷调查等2、城市16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促进社会生活事件发生的社会活动场所,对其特征的理解应从人、活动及场所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PublicSpace)
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与体育场等。广义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滨城区、城市绿地城市设计第四节城市公共空间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促进社会生活事17
1)、自然环境
A、景观休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园、自然文化遗址保护区、观光农业区
B、生态景观区风景林地、滨水生态廊道、自然绿地
2)、人工环境城市中心区、广场、街道等城市设计第四节城市公共空间2、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1)、自然环境城市设计2、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18城市中心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集中的地方。人口相对周边集中,经济和商业相对周边发展的市区地带。1.城市中心区的含义2.城市中心区的历史发展3.城市中心区案例城市中心城市设计第四节城市公共空间城市中心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集中的地方。城市中心城市设计191.城市中心区的含义(公共性、极核性、多样性)
1)城市中心区是指城市中供市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地方。在中心区内一般集中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各种项目,如公共建筑、政府的行政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科研建筑和文化娱乐设施等等。——公共性1.城市中心区的含义(公共性、极核性、多样性)20
2)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核心,其功能构成主要是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通常集中于某一个地区形成单核结构,或者组合在一个较大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带状或十字形结构,甚至进一步分化,形成以某一功能为主体的中心,分散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形成网状结构
——极核性2)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核心,其功能213)城市中心可以是一个具有某种围合效果的开放空间(如一条街道、一个广场、一片特定的地区),同时,也朝着一种功能复合化的趋势发展。不同的国家对城市中心有不同的称谓。(欧洲、美国、中国)通常,城市中心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格面貌和文化特色,是城市建设中的“点睛之处”CBDCRDRBD——多样性3)城市中心可以是一个具有某种围合效果的22城市中心的步行街(1)纯步行街(2)广场空间(3)商业拱廊(4)空中走廊(5)地下街城市中心的步行街23城市广场城市广场24城市广场城市广场25城市商业拱廊(在步行街的上方加建顶棚的一种步行商业街的形式)城市商业拱廊(在步行街的上方加建顶棚的一种步行商业街的形式)26城市空中走廊(一般位于步行街上方的空间层面,是对步行街功能的补充)城市空中走廊(一般位于步行街上方的空间层面,是对步行街功能的27城市中心地下街(扩展了城市的立体空间、如何发展而来?)城市中心地下街(扩展了城市的立体空间、如何发展而来?)28城市仿古街区城市仿古街区292城市中心区的历史发展
城市中心区的演化,是从混合功能(传统城市中心)发展到单一功能(现代城市中心),再向混合功能(当代城市中心)迈进的过程.总的历程是由繁荣到到衰败再到复兴的曲折过程。1.传统城市中心(城市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焦点)两个基本条件:交通枢纽位置土地使用方式2.现代城市中心
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双重变化
经济最大化——经济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当代城市中心改造与更新(1960年代以来)2城市中心区的历史发展城市中心区的演化,是30◆古代传统的城市中心多以政治、宗教活动为主,附带有部分的商业活动。如古罗马的广场群,意大利中世纪城市城镇中的广场。
传统城市中心区之所以能成为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焦点,是因为其一般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它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和系统的枢纽位置;二是复合化和相对紧凑的土地使用方式,具有对城市社区各种活动的吸引作用,从而中心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多样性和集聚性的特点。◆现代城市中心:随着交通方式、社会经济、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发展,传统的城市中心经历了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双重变化。在交通方面:交通工具和方式的更新郊区化在土地利用方面:土地功能结构单一,混合度弱在空间环境方面:“多样性”的失去,机动车道代替人行道、建筑的高层发展◆古代传统的城市中心多以政治、宗教活动为31第一阶段:早期以商品零售业为主的中心商业区。第二阶段:中心商业区包含了中心商业(CR)和中心商务(CB)职能,成为两者的混合区;第三阶段:中心商业区的职能被郊区购物中心所替代,城市中心向中心商务区演替。中心商业区出现了衰退,城市中心变成以办公为主的中心商务区(CBD);第四阶段:中心商业区复兴,主要方式有兴建“办公综合体”;改善交通方式和商业区环境及历史地段的重建和综合文化场所的开发,为城市居民的商业文化及社会交往活动提供场所及条件等中心区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早期以商品零售业为主的中心商业区。中心区发展阶段32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而且已经在事实上成为国内外大公司和商社进驻的首选之地。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在建国门至朝阳门、东二环路至东三环之间,开辟具有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业、文化和商务办公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商务中心区”。同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北京市商务中心区规划》,对上述范围内地区的面积、开发构成、高度、容积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规划。北京CBD的规划范围是:东大桥路(西)——西大望路(东)、朝阳北路(北)——通惠河(南)之间约3.99平方公里的区域。在此范围内,国贸、汉威、嘉里、航华大厦等高档写字楼内早已云集了摩托罗拉、惠普、道琼斯、韩国三星等数家国内外知名大公司。边界的交通条件,浓厚的商务氛围,快速的信息传递渠道,已为北京CBD的崛起构筑了天时与地利。新经济环境赋予CBD新的内涵。未来北京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将在继承传统CBD特点的基础上,向多功能、全方位、网络化、一站式服务的方向发展。案例:北京CBD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是中国的政治、文化33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美国纽约最繁华的商贸金融中心———曼哈顿岛中部,占地8.9公顷,共有建筑19座,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容积率达18。每天在这里上班的总人数达65000人,空间构图生动,环境外部富于变化,中心布局上同时满足了城市景观和人们进行商业、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全美之星——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Center)案例:洛克菲勒中心第五大道第六大道RCA大楼下沉广场步行街国际大厦英国馆法国馆国际大厦美联社大楼无线电音乐厅REO大厦洛克菲勒广场道50街51街49街48街西蒙和舒斯特大厦广场10号时代生活大厦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美国纽约最繁华的商贸金融中心———曼哈顿岛中34集办公、商业、旅游、居住和娱乐于一体的浓缩小社会标准的“城中城”:由于建筑设施完善,具备餐厅,药店,银行、购物中心、电影院、美术馆、学校等所有的城市功能,成为市民公共活动和文化娱乐的城市空间,是一个标准的不夜城。商务形象深入人心:洛克菲勒中心一直被视为美国现代商业文明的象征,许多全球性公司像美国在线时代华纳、GE、NBC新闻网、以及全世界最大的新闻中心——美联社等都在这里设总部,银行、金融机构林立。传承娱乐文化的标志:它是美国城市中公认最有活力、最受人欢迎的公共活动空间之一。很多庆典活动在这里举行,成了美国民众自发聚会的一个地方。承续着70年的传统,是美国圣诞节的一个标志。集办公、商业、旅游、居住和娱乐于一体的浓缩小社会标准的“城中35将广场、大楼、地下空间与街区联成一体的设计使CBD的商业发展与市民的娱乐、休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城市的综合功能发挥到了极致RCA大楼:作为洛克菲勒中心的主体,登上最高层的瞭望厅可以纵览整个纽约城;整个中心有30多位艺术家创作的100多件优美的艺术作品,成为美国最有名、最壮美的公众艺术品展示场所;在65层上有一个名为“彩虹屋”的餐厅,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欣赏夜景。娱乐中心的市无线电音乐厅,拥有世界最大的室内电影剧院,有世界一流的艺术家登台表演。地下空间:洛克菲勒中心前的下沉式广场与中心其他建筑的地下商场、剧场及第五大道相连通。如此的设计制造了人行流动的空间,让一天超过25万的人潮在此穿梭无虞。第五大道:闻名遐迩的第五大道可算得上是流行时尚的同义词,世界当红商品,特色的橱窗设计,著名的大都会博物馆都在这条街上,成为全世界最具魅力的街区。下沉广场:广场虽然规模较小,但使用效率却很高,在夏季是露天咖啡吧、酒吧,冬天则是倍受欢迎的滑冰场,环绕广场的地下层里均设高级餐馆,就餐的游人可透过落地大玻璃窗看到广场上进行的各种活动。将广场、大楼、地下空间与街区联成一体的设计使CBD的商业发展36洛克菲勒中心创造了繁华市中心建筑群中一个富有生气的、多功能复合化的空间形式,是现代综合体的典型范例洛克菲勒中心的实践证明:办公、旅店、购物、居住和娱乐是形成功能协调的基础;在有限区域内打造紧凑的空间,合理的布局景观和环境是开发取得效益的前提。白天是身着高档时装的人士进出玻璃幕墙闪闪发亮的高楼大厦,一幅高雅、时尚的美国现代生活图景;夜晚则是人流涌动、形态各异、欢乐无限的海洋。洛克菲勒中心创造了繁华市中心建筑群中一个富有生气的、多功能复37洛克菲勒中心在纽约人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成为了纽约的城市符号洛克菲勒中心不仅是纽约人圣诞节日开始的标志,而且是美国财富和文化的象征,也是超级都市的图腾物。“在大萧条最低迷的时候为成千上万的纽约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让洛克菲勒赢得了工会和媒体的公开尊敬该项目无意之中使洛克菲勒成为一名主要的房地产开发商。在纽约,从什么时候开始意味着进入圣诞节?
回答是:每年11月30日晚,从洛克菲勒中心进行圣诞树点灯仪式以后开始。从1931年开始,洛克菲勒中心就成为纽约圣诞节欢乐的中心洛克菲勒中心在纽约人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成为了纽约的城市符38城市广场一、广场的起源与定义二、城市广场的分类三、广场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城市广场一、广场的起源与定义39一、广场的起源与定义1、广场的起源
原始部落族居生活布局图
古希腊市政广场鸟瞰图
意大利早期广场 分析可知:城市广场主要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庆典与祭祀活动等,是为人群的公共活动而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生存方式的特征,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广场的起源与定义40上图: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古代的广场环形布置的民居中间空地常为公共活动的空间,举行氏族会议、节日庆祝、供奉祭祀、宗教仪式等上图: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古代的广场环形布置的民居中间空地常41上图:阿索斯中心广场鸟瞰古代广场上图:阿索斯中心广场鸟瞰古代广场42上图:意大利早期广场——锡耶那上图:意大利早期广场——锡耶那432、广场的定义
《城市规划原理》一书中认为: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上可组织集会、供交通集散、组织居民游览休息、组织商业贸易的交流等。 李泽民在《城市道路广场规划与设计》一书中认为:城镇广场是指在城市(镇)总平面布置上,一般未被房屋占领,而与城市道路相连接的社会公共用地部分。
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位,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连通。它应具有可以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2、广场的定义44日本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则认为:广场是强调城市中各类建筑围合的城市空间。一个名副其实的广场,在空间构成上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广场的边界清楚,能成为“图形”; (2)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 (3)铺装面直到广场边界,空间领域明确; (4)周围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宽):H(高)具有良好比例。日本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则认为:广场是强调城市中各类建45
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Nodes)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城市风貌、文化内涵、城市景观等城市空间的核心型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46二、城市广场的分类城市广场的分类,除了从广场的使用功能、尺度关系、空间形态和材料构成等几方面外,还可以从广场的性质、广场的平面组合和广场的剖面形式三个方面来进行分类。
1、按广场性质分类
2、按广场平面组合分类
3、按广场剖面形式分类二、城市广场的分类城市广场的分类,除了从广场的使用功47(一)按广场性质分类1、市政广场2、纪念广场3、交通广场4、商业广场5、休闲娱乐广场(一)按广场性质分类1、市政广场481、市政广场上图:沈阳市政广场1、市政广场上图:沈阳市政广场49
502、纪念广场
上图:华盛顿越战纪念碑2、纪念广场上图:华盛顿越战纪念碑51
上图:华盛顿越战纪念碑上图:华盛顿越战纪念碑523、交通广场
上图:巴黎星型广场鸟瞰城市多种交通会合转换处的广场,如火车站前广场城市多条干道交会处形成的广场,如环岛3、交通广场上图:巴黎星型广场鸟瞰城市多种交通会合转换处的53上图:南京新街口广场上图:南京新街口广场544、商业广场歌本哈根的商业步行系统4、商业广场歌本哈根的商业步行系统55
上图: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图:上海南京路步行街565、休息及娱乐广场
轻松、随意、充满生活气息5、休息及娱乐广场轻松、随意、充满生活气息57(二)按广场平面组合分类1、单一形态广场规整形广场自由形广场2、复合形态广场有序复合形态广场无序复合形态广场(二)按广场平面组合分类1、单一形态广场58规整形广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形等;右图:巴黎旺多姆广场1、单一形态广场规整形广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形等;右图:巴黎59
上图:四川罗城广场
自由形广场:上图:四川罗城广场自由形广场:602、复合形态广场
有序复合形态广场左图:罗马的圣彼得广场2、复合形态广场有序复合形态广场左图:罗马的圣彼61无序复合形态广场——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无序复合形态广场——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62广场面积1.26公顷
呈风车形广场面积1.26公顷
呈风车形63(三)按广场剖面形式分类1、平面型广场2、立体型广场(1)上升式广场(2)下沉式广场(三)按广场剖面形式分类1、平面型广场641、平面型广场
1、平面型广场652、立体型广场(1)上升式广场1865247297773左图:新梅田城大厦平面图1-门厅2-大厅3-休息厅4-中自然之林5-不锈钢喷泉柱6-下沉广场上空7-店铺8-圆鼓雕塑9-中央广场2、立体型广场(1)上升式广场1865247297773左66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67(2)下沉式广场当代城市建设中应用较多的广场形态,它既解决了交通的分流问题,又在喧嚣的城市环境中提供了一个安静、安全、围合有致且具归属感的广场空间,具有点、线、面相结合和空间层次更丰富的特点。下沉式广场大多兼具步行交通功能,也有的与地下商业沟通,落差处往往结合水体,更使空间充满动感。
(2)下沉式广场当代城市建设中应用较多的广场68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69三、广场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一)广场空间的尺度——面积、距离、比例(二)广场空间与周围建筑的关系(三)广场空间与道路的关系(四)广场的序列三、广场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一)广场空间的尺度——面积、距离、70中外城市广场面积比较广场名称面积/公顷广场名称面积/公顷普利也城集会广场0.35大同红旗广场2.9庞贝城中心广场0.39太原“五一”广场6.3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0.54天津海河广场1.6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26南昌“八一”广场5.0巴黎协和广场4.28郑州“二七”广场4.0莫斯科红场5.0北京天安门广场30.0(一)广场空间的尺度——面积、距离、比例中外城市广场面积比较广场名称面积/公顷广场名称面积/公顷普利711、面积人体尺度vs超大尺度最多3~5公顷2、距离
0.9~2.4m;12m;24m;150m;1200m;……“关于外部空间,实际走走就很清楚,每20~25m,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或是材质的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1、面积人体尺度vs超大尺度723、比例D:H=1,即垂直视角为45º时,可看清实体的细部D:H=2,即垂直视角为27º时,可看清实体的整体D:H=3,即垂直视角为18º时,可看清实体的整体及背景一般比例为1~3较好
卡米洛·希特在总结欧洲广场设计的手法中提出,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建筑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建筑高度的两倍3、比例D:H=1,即垂直视角为45º时,可看清实体的细部73(二)广场空间与周围建筑的关系1、四角敞开的广场空间2、四角封闭的广场空间3、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广场空间4、由主要建筑物支配的广场空间(二)广场空间与周围建筑的关系1、四角敞开的广场空间74四角敞开的广场空间四角敞开的广场空间75四角封闭的广场空间四角封闭的广场空间76(三)广场空间与道路的关系1、道路引向、汇聚于广场2、道路穿越广场3、广场位于道路一侧(三)广场空间与道路的关系1、道路引向、汇聚于广场77(四)广场的序列广场空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周围的其他小空间、道路、小巷、庭院等相连接。广场的空间序列可划分为前导、发展、高潮、结尾几个部分。(四)广场的序列广场空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周围的其他小空间、78苏州工业园区世纪广场苏州工业园区世纪广场79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80二、广场要素的分析与设计二、广场要素的分析与设计81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82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83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841、绿化植物和建筑的对比与协调(线条、色彩、体量等)植物的季相变化植物的个体美与群体美植物划分空间植物的文化意境与乡土特色……1、绿化植物和建筑的对比与协调(线条、色彩852、水体
2、水体86洛杉矶好莱坞游乐城广场水景洛杉矶好莱坞游乐城广场水景87达拉斯喷泉广场达拉斯喷泉广场88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89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903、铺装
(1)规范图案重复使用(2)整体图案设计(3)广场边缘的铺装处理(4)广场铺装的多样统一3、铺装(1)规范图案重复使用91上图:罗马市政广场铺地上图:罗马市政广场铺地92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93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944、小品
包括花坛、廊架、坐椅、街灯、时钟、垃圾桶、指示牌、雕塑等上图:巴黎德方斯广场4、小品包括花坛、廊架、坐椅、街灯、时钟95城市区位波茨坦广场位于东边的柏林行政中心与西边的商业中心之间,位于德国柏林市繁华地段布赖特沙伊德广场。波茨坦广场位置示意图案例分析-波茨坦广场
城市区位波茨坦广场位于东边的柏林行政中心与西边的商业中心之间96波茨坦广场北侧是莱内大街,西邻艾希霍恩大街,东侧是莱普齐格广场;广场中心位于波茨塔默大街与埃伯特大街相交处波茨坦广场区位示意波茨坦广场区位示意97波茨坦广场(Potsdame‘platz)与莱比锡广场(kipziger_platz)一起作为一对姊妹广场,历史上是柏林的文化与生活中心。历史背景波茨坦广场(Potsdame‘platz)与莱比锡广场(k9818世纪初期,波茨坦广场还仅仅是波茨坦大门城墙下一个交通分流性质的广场。当波茨坦城铁站竣工后,它逐渐成为城市中人流和商品的集散地。二战之前,它是未经任何规划而发展起来的欧洲最大交通要塞,也是人口高度集中的“混合”型广场。这里曾是1939年原来城市的中心地带。18世纪初期,波茨坦广场还仅仅是波茨坦大99二战后,德国被柏林墙一分为二,而柏林墙正是从波茨坦广场上划过,这片热土顷刻变成了死亡地带。老的波茨坦广场被战火几乎夷为平地,以后28年间无人可以自由通过这一片荒芜之地。波茨坦广场地理位置横跨于西德与东德之间,这意味着它依然是城市的关键部分。但柏林墙的建立使得两边的往来被切断,广场自身也成为了一片被遗弃的荒地。二战后,德国被柏林墙一分为二,而柏林墙正是100东西德统一后,波茨坦广场原址的空地被政府拿出开发,拍卖给了奔驰-克莱斯勒、日本索尼中心、阿西亚·布朗·波威利等国际性巨型民间资本,在他们的参与下,广场迅速成为了新柏林最受瞩目的地区。新广场三个区块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万平米。奔驰区块模型东西德统一后,波茨坦广场原址的空地被政府拿出101重建:东西德统一后,波茨坦广场原址的空地才被开发。他们主要拍卖给了奔驰-克莱斯勒(戴比斯群体)、日本索尼中心、阿西亚·布朗·波威利(A+T综合建筑群)等国际性巨型民间资本。索尼中心A+T综合建筑群戴比斯群体重建:索尼中心A+T综合建筑群戴比斯群体102思路:先总体规划再分块开发总规方案:坚持“建筑的方块分布加短窄街道穿插”的欧洲传统城市模式,这能延续传统城市交融紧凑的结构,同时方案“不赞成高楼”也令其与柏林传统建筑相称。分区规划:在柏林波茨坦广场商业中心内,建筑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由奔驰公司投资建设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建筑群(戴比斯群体);二是索尼公司旗下的索尼中心(SonyCenter);三是ABB公司名下的A+T综合建筑群。这三部分在功能和设计上均各具特色。思路:先总体规划再分块开发分区规划:在柏林波茨坦广场商业中心103戴比斯群体:一个多功能商贸区,其功能主要有办公、居住、购物、餐饮、剧院、旅游住宿等。
负责这一区域的设计师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遵循了希尔默和萨特勒的总体方案构想.并且与地块西南角的现状建筑一国家图书馆形成了良好的对话。它不仅延续了原有的波茨坦大街.而且新老步行街把地块分为几个部分并在老波茨坦大街的尽头形成了一个广场。同时,通过控制建筑的尺度,以缩近建筑与人的距离,希望借此将城市秩序引入人的生活,通过街道把开放的空间串联起来形成了新的混合体。戴比斯群体:一个多功能商贸区,其功能主要有办公、居住、购物、104戴比斯群体平面示意戴比斯群体平面示意105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106索尼中心:赫尔穆特.杨(HelmutJahn)负责规划。包括索尼欧洲中心、办公楼、电影中心、宾馆等等。所有建筑围绕一个4000平方米的内向广场展开,建筑群紧凑鲜明,富于现代感和技术感。其中的建筑以其纯净透明的玻璃立面和“漂浮”在内部广场上的“富士山屋顶”在波茨坦广场地区成为独特的标志。索尼中心:赫尔穆特.杨(HelmutJahn)负责规划。包括107A+T综合建筑群
:格拉西(GiorgioGrassi)担任主要设计者,面向波茨坦广场的建筑有进入广场地铁站的独立入口,与之毗邻的四个小街坊均为八层建筑且都有向附近开放空间敞开的院落。该规划充分体现了对德国建筑传统的尊重。建筑师用了五个u形、H形和水滴形的块体来组织全局,这些建筑体量除了在街角的水滴形办公楼高一些外形象统一、色彩一致,连开窗方式也均衡划一。A+T综合建筑群
:格拉西(GiorgioGrassi)担任108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109城市街道含义:街道(Street)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线性开放空间,“是由其两侧的建筑所界定,由其内部秩序形成的外部空间,具有积极的空间性质,与人关系密切;它作为构成城市空间的主要要素,不只表现于它的物理形态,还表示两点或两区之间是否有关系,表示人的动线和物的活动量等,而且还被普遍看成是人们公共交往及娱乐的场所。”功能:通路(path)与场所(place)城市街道含义:街道(Street)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线性开110街道是城市最明确的空间形式,也是城市较亲切的空间之一。街道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它不单单是街道本身的范畴,周围建筑、环境、功能都在街道设计考虑范围。街道是城市最明确的空间形式,也是城市较亲切的空间之一。111城市街道设计一基本要求满足交通需要:人车关系,宽窄变化;2.恢复街道生活:安心居住、生活;3.进行综合开发:引入街区,增加景深;4.注意街道夜景:照明,装饰。5.突出街道景观:连续,对景,强化层次,识别性,绿化;我们重点讲街景基本要求城市街道设计一基本要求满足交通需要:人车关系,宽窄变化;我112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满足交通人车互不干扰市级交通由总规确定详规注意车行靠外满足交通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满足交通人车互不干扰市级交通由总规确113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相似功能安排在一致的线路上步行连通景观同类主要公共设施集中布置人车合理交接动线合理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相似功能安排在一致的线路上步行连通景114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宽窄变化曲线变化:流动宽窄渐变:透视宽窄突变:节奏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宽窄变化曲线变化:流动宽窄渐变:透视115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景观连续交通连续功能连续界面连续色彩连续绿化连续连续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景观连续交通连续连续116交通功能色彩绿化交通功能色彩绿化117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新旧界面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新旧界面118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节奏与韵律塑造像音乐般的街道景观节奏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节奏与韵律塑造像音乐般的街道景观节奏119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120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宽度还与D:H以及气候、日照、通风有关,冷热差别很大的地方,街道窄一些;特别热的地方宽路周边最好有蔽阴之处;特别冷的地方路就不宜太宽了。D:H是保持良好街墙的尺度,通常,最好不要超过2:1。对于过宽的街道,还可以利用绿化或在中心处布置小建筑物,使街道具有合适的尺度感。因为它将空间再划分开,但又未切割成两条街道。街道尺度线型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宽度还与D:H以及121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纵剖面设计设计要点:1.一般纵坡<8%,否则宜设计成“S”型或梯道步行街2.最小坡度>3%,并使其标高低于两侧建筑标高0.3-0.6m3.与周围道路、建筑平顺衔接,并考虑艺术效果纵剖面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纵剖面设计设计要122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各类建筑形式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各类建筑形式123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各类建筑形式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各类建筑形式124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各类建筑形式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各类建筑形式125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纵剖面设计设计要点:1.一般纵坡<8%,否则宜设计成“S”型或梯道步行街2.最小坡度>3%,并使其标高低于两侧建筑标高0.3-0.6m3.与周围道路、建筑平顺衔接,并考虑艺术效果纵剖面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纵剖面设计设计要126第19章-城市设计ppt课件127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平面设计线型设计直线型:宜形成震撼力,有明确方向感。但不宜过长,容易单调。设计要点是,走向宜适当变化或建筑物凸出(用柱或栱支撑上部)折线型:方向感好,且打破直线单调。设计要点需综合以上两种要求曲线型:流动感强,构图自由流畅,景观丰富,生活性浓厚。设计要点是,注意在弯曲处的建筑应暗示出方向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平面设计线型设计直128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直线型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直线129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曲线型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曲线型130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折线型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尺度线型折线型131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沿街建筑二、沿街建筑布置沿街建筑布置建筑与街道走向关系:平行、成角布置不同性质建筑布置与设计:集中布置
沿街建筑布置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沿街建筑二、沿街建筑布置沿街建筑布置132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沿街建筑沿街建筑与街道走向关系建筑与街道平行布置
建筑与街道平行布置,街道连续感很好,易形成街道气氛,表现建筑正立面和创造室内外结合的条件,多数街道均采用这种方式。但如过长则乏味,且不利日照通风,噪音干扰大。用好这种布置形式关键是适度。平行布置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沿街建筑沿街建筑与街道走向关系建筑与133城市街道设计街道空间设计沿街建筑良好平行布置的方法留够空隙即可:如果空隙太大又伤害了平行布置的优点--连续。当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采取锁口的方式。重要建筑后退:留出空间,可以喘息。退后越多越重要,且为公共活动提供空间,但不宜反反复复退后,让人没重点。点式与板式相结合:可打破过于封闭的状况,且使街道景观丰富有艺术感。建筑架空处理或提供平台广场:架空可使空间不紧逼,平台广场满足人们新的空间需求。
平台广场,即采用悬挑或架空的办法,形成比主要路面高出一层的平台,利用斜坡、梯道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粤教沪科版必修1英语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粤人版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冀少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农户农村电商金融服务合同4篇
- 乳制品2024年新型包装材料采购合同3篇
- 担保合同权利义务协议书(2篇)
- 2025年度木材交易市场入驻经营合同3篇
- 2025版美容养生中心使用权转让合同4篇
-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2024医疗销售年度计划
-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
- 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高二物理题库及答案
- 职业发展展示园林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直接打印
- 2024版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讲稿
- 中学英语教学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项目五 运营效果监测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