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能力提升练(解析版)_第1页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能力提升练(解析版)_第2页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能力提升练(解析版)_第3页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能力提升练(解析版)_第4页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能力提升练(解析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能力提升练(解析版)1.《通典·食货》载:“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材料表明商鞅“诱三晋之人”的直接目的是()A.完成统一目标B.增强军事实力C.鼓励商业活动D.发展农业生产答案:D解析:从材料“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使其)务本于内”可知秦国地广人稀,商鞅通过“诱三晋之人”耕秦地,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故均排除。2.北魏孝文帝的心腹大臣拓跋澄在与其讨论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都城粮食供应问题B.减少阻力,继续推行封建化改革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答案:D解析:根据“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可知洛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迁都洛阳有利于加强北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故选D项;解决都城粮食供应问题、推行封建化改革和防止柔然的骚扰也是推动迁都的因素,但都不是根本目的,故排除A、B、C三项。3.钱穆先生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由此可知,王安石变法()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可知,钱穆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王安石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分析王安石变法和北宋灭亡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王安石在财政方面的改革的不足,与社会管控无关,故D项错误。4.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指出康有为的观点是借鉴各国变法经验,通过“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为变法凝聚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康梁已经认识到了启发民智的重要性,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康有为认为“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说明戊戌变法借鉴了外国经验,B项错误;康梁领导的戊戌变法是依靠光绪皇帝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变法,C、D两项错误。5.雷海宗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帝制先取消了科举,象征传统文化大崩溃的开始;然后帝制自己也被取消,象征传统制度大崩溃的开始。”与两个“大崩溃”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C.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D.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答案:A解析:1905年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功绩是推翻了封建帝制,故A项正确。6.观察下面柱状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A.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D.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1950一1954年我国对外贸易中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的比重变化趋势可知,国营经济比重不断上升,私营经济不断萎缩,表明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D项正确。“一五”计划完成于1957年,A项错误;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是在“一五”计划完成后,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C项错误。7.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具有重大影响的三次变革。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485年,孝文帝下诏:“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材料二(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重要内容。答案:内容:推行均田制。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即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2)列举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并分别简述其作用答案:商鞅变法中的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王安石变法中的规定: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作用:在抑制土地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解析: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前者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后者推行了农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税法。作用:在抑制土地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3)材料二中的两张图片反映出什么共同问题?孝文帝改革中也曾遇到类似情形,其哪一改革措施突出反映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聪明才智?从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启示?(3)问题:改革遇到了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措施:巧设计迁都洛阳。启示:改革往往会遇到巨大的阻力;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改革必须讲究策略与方法;等。(任意答两点即可)解析:第一小问,材料二中的两张图片,第一幅反映的是商鞅在与守旧大臣辩论,第二幅反映的是皇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