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写作课程英文名称:Writing课程代码:SF0501011902学分与学时:6学分108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1.通过讲解和阅读、写作训练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了解各类常用文体的特征和写作要求。2.通过训练和讲评,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写作技能,培养基本的写作素质和能力,能够得体地写作各种常用文体,能够进行中小学作文指导和作文评改评讲等。三、学时安排章节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训、上机等)学时备注绪论写作的特点和规律。文章的性质和分类。写作课内容和要求。4第一章材料14第二章立意2第三章运思和结构8第四章表达方式8第五章语言的积累与锤炼2第六章修改与文面2第七章新闻文体10第八章文学文体20第九章议论文体16第十章说明文体应用文体4作文训练与讲评18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绪论教学目的:了解写作学的有关知识。激发写作兴趣。基本要求:领会写作的性质、作用、特点、规律,掌握文章的性质和分类。了解写作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和方法。重点与难点:写作的特点、规律,文章的性质和分类。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主要内容:第一节写作的作用、性质和规律写作的作用1.贮存与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2.现代管理借助的必要手段3.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媒介二、写作的性质、要素和过程1.写作的性质用书面的语言文字,按照一定的章法反映事物、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文章的制作。2.写作的要素文章的四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写作活动的四要素:任何写作行为的发生或写作成品产生前后,至少有四个因素渗入而且制约着整个写作活动,那就是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和写作受体。3.写作的过程任何写作成品产生的过程,都是在主体心理和行为的操作下沿着“物←→感←→思←→文”的轨迹展开的。包括写前的准备(感觉和发现、确定写作目的、选取材料、形成构思、编写提纲)、起草、修改文稿。三、写作的特点和规律(一).写作的特点主要是个体创造性;实践操作性;动态综合性。(二).写作的规律“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律;多元因素统一律;点化调整渐深律;知行结合通变律;循序渐进提高律。第二节文章的性质与分类一、文章的性质(一)文章内涵的流变(二)文章的含义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认识、情感,具有相对完整的意思和一定的篇章结构的书面语言形态。二、文章的分类(一)我国古代分为韵文、散文两类。(二)现代写作学分法第三节写作学与写作课一、写作学(一).写作学含义以写作活动、写作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写作活动的基本规律及方法,构建写作理论的一门学科。(二).写作学研究内容(三).写作学概况二、写作课(一).写作课的性质写作课是讲授一般写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写作一般文章所必需的基础能力的课程。(二).写作课的目的主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写作能力。(三).写作课的内容写作基本原理:材料;立意;运思与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修改与文面。常用文体写作:新闻文体写作;文学文体写作;理论文体写作、说明文体写作和应用文体写作。(四).写作课的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范文评析;写作训练;作文评改等。(五)写作课的教学要求第一章材料教学目的:了解写作材料的有关知识,掌握各种取材、选材的方法,提高取材、选材能力。基本要求:理解写作材料的有关知识,掌握观察、采访调查、查阅、感受、审美、分析与综合、联想与想象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选材的原则和方法。重点与难点:观察。感受。选材。教学方法:讲授法。训练法。主要内容:第一节材料概述一、材料的含义作者为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诸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数据、例证、名言等。二、材料的作用1.材料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2.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和表现主题的支柱3.材料是安排结构的依据第二节观察一、观察的含义写作主体凭借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其他身体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强的自觉认知过程,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因而又被称为“思维的知觉”。二、观察的方法定位观察、移位观察和比较观察等。三、观察能力的培养尽量扩大生活领域;积极开放感知五官;努力养成观察习惯。第三节调查采访一、采访调查的含义调查采访属于新闻学的范畴,指的是在新闻采访业务当中通过掌握更多的新闻线索和时间背景之后,记着与新闻当事人的采访交流,在调查采访中记着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做到事件报道的准确和及时和深入。二、采访调查的作用通过采访调查可从大量的一二手材料中感受、体会、辨析、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接纳自然界和社会传递的各种信息,碰撞思想,烛照心灵,融通情感,拓展思维空间。三、采访调查的方法开调查会、书面问卷、个别访问、现场察访等。第四节查阅一、查阅的含义有目的有计划地查找和翻阅图示资料的活动。二、查阅的要求1.查阅必须时时记住自己的目的和任务把握住适度的范围;2.查阅的图书资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是有一定权威性的著述或文献;3.引用图书资料必须尊重原文或原意,原文或原意必须是完整的,绝不能为达到自己的引用之需而曲解甚至篡改原文原意,掐头去尾,断章取义。第五节感受一、感受的含义指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知觉所呈现的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心理活动,即通过感觉知道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再进一步了解、综合,形成事物的总体形象。二、感受的分类从感受器官来分,有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味觉感受、触觉感受等;从感受的方式来分,有直接感受和间接感受。三、感受的作用1.感受激活写作动机2.感受奠定情感基调3.感受丰富文章内容五、感受能力的培养:1.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2.扩展丰富的情感趣味3.追求独特的体悟能力第六节审美一、审美的含义: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习和研究美学理论;丰富和提高审美情趣。第七节想象一、联想与想象的含义想象是人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由已感知的事物回忆或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想象方式。二、想象的种类联想、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三、想象能力的培养1.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2.以高度的理性为指导3.以强烈的激情为动力第八节分析与综合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分析就是把思考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各个因素,然后分别进行考察,论证,以达到认识其内在本质的思维方法。综合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二、分析与综合的分类三、分析与综合的要求第九节选材一、选材的含义二、选材的原则1.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2.要选择真实的材料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三、材料使用的要求1.材料的顺序要贴切2.材料的详略要得当3.材料与观点相统一四、选材的方法1.精于鉴别2.善于开拓3.巧于剪裁第二章立意教学目的:掌握立意理论,提高立意能力。基本要求:掌握立意的含义、作用、要求、方法等。重点与难点:立意的要求、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主要内容:一、立意的含义与作用立意的含义:立意就是确立主题,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立意的作用:文章的统帅;决定文章的价值。立意的要求正确;深刻;集中;新颖。三、立意的方法感悟;提炼。第三章运思和结构教学目的:掌握运思、结构理论,提高运思、结构能力。基本要求:了解运思的含义、方式、意义,掌握运思的基本内容。了解、掌握结构的概念、种类、原则和方法。重点与难点:运思的基本内容。结构的原则、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主要内容:第一节运思的含义与方式一、运思的含义运思是一种定向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升华认识、疏通思路、理清材料、设计文章蓝图的必由之路。二、运思的方式发散型运思;收敛型运思;突现型运思。第二节运思的特性与基本内容一、运思的特性目的指向性;内向凝聚性;动态多变性;个体创造性。运思的基本内容流变状态;思路轨迹;由整体向局部推进。第三节结构一、结构的含义结构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组织安排和表现形式。二、结构的内容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三、安排结构的原则1. 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2. 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3. 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4. 要符合基本要求(1)完整性。指文章各部分应该组成完美统一的整体。(2)连贯性。指文章各部分在内容上思路上要互相贯通。(3)严密性。指文章各部分之间要有严密的内在联系。(4)灵活性。文章结构既要遵循规律,又不可墨守陈规。第四章表达方式教学目的:掌握表达方式理论,提高各种表达能力。基本要求:了解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的含义、作用、分类,掌握其方法、技巧、要求。重点与难点: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的方法、技巧。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主要内容:第一节叙述、描写与抒情一、叙述1.叙述的含义将人物、事件本身的及其原委陈述给读者或听众的一种表述方法。2.叙述的类别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和平叙。二、描写1.描写的含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具体或抽象的事物的状貌或情态加以形象展示的表达方法。2.描写的类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描写有不同的类别。以描写的风格手法分,有白描、工笔;以描写角度分,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以描写的对象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三、抒情1.抒情的含义是指作者或文章作品中人物主观感情的表现和抒发。2.抒情的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第二节议论与说明一、议论1.议论的含义依据事实或理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分析的手段,对某些事物表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一种表达方式。2.议论的要素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3.论证的方法立论和驳论二、说明1.说明的含义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所做的客观明晰的解说和阐释。2.说明的类别说明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分法。根据说明的形式,可分为简单说明和复杂说明;根据语体,说明文又可分为科技说明和文艺性说明;根据说明的性质和目的,可分为阐释性说明、简述性说明、实用性说明;根据说明的对象,分为对具体事物的说明和对抽象事物的说明。3.说明的方法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和分类说明等。第五章语言的积累与锤炼教学目的:掌握语言理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基本要求:了解语言的特性,掌握锤炼的要求、方法。重点与难点:语言的要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主要内容:一、语言的特性语言的特性即语言的“品质”。语言的特性应该与文章体裁相适应。为此,要求作者具有敏锐的语体感,善于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语体、要求。从功能上来看,语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的语体特性:1.新闻语体:准确鲜明、简洁精练2.文学语体:形象生动、情态逼真3.理论语体:准确严密、鲜明犀利4.应用语体:简明性、模式化二、语言的要求准确;简洁;生动。第六章修改与文面教学目的:掌握修改与文面理论,提高修改与文面能力。基本要求:了解修改与文面的含义、意义、掌握修改与文面的要求、内涵、方法。重点与难点:修改内容、符号。文面内容和要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主要内容:第一节修改一、修改的含义修改是指作者在初稿完成后对文章进行加工、润色、修饰的工作,它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二、修改的意义是深化认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步骤;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对读者负责的具体表现。三、修改的原则纵观全局;实事求是;冷热结合。三、修改的方法全面修改;局部修改。第二节文面一、文面的含义就是文章的外表,是文章语言的一种视觉化,是由文字书写、标点符号、修改符号和行款格式组成。二、文面的要求清爽、醒目;美观、大方。第七章新闻文体写作教学目的:掌握新闻文体写作。基本要求:了解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的特征,掌握其写作要求。重点与难点:通讯。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例文评析法,写作训练法,作文评改法。主要内容:第一节消息消息的含义消息是报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最常见的一种新闻文体,是发表量最小、读者最多的一种文体。如通讯社的“电讯”、报刊的“本报讯”、电台电视台的“本台消息”等。消息是对新近发生或者发现的、重要的、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引起广泛兴趣的新鲜事实的迅速及时的简短报道。二、消息的分类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和深度报道。三、消息的特征用事实说话;迅速及时;短小简明。四、消息的写作1.制作标题2.提炼导语3.展开主体4.介绍背景5.重视结尾第二节通讯一、通讯的含义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形象地报道具有新闻特性的典型人物、事件和经验的文体。二、通讯的分类1.人物通讯2.事件通讯3.工作通讯4.概貌通讯三、通讯的写作1.选择典型2.理解典型3.表现典型第三节报告文学一、报告文学的含义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二、报告文学的种类1.以写人为主的报告文学2.以写事为主的报告文学3.综合反映社会问题的报告文学三、报告文学的特征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四、报告文学的写作1.努力把握时代精神2.精细刻划人物形象3.精心安排作品结构4.锤炼富有文采的语言第八章文学文体写作教学目的:掌握文学文体的写作。基本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的特征,掌握其写作要求。重点与难点:诗歌;散文。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例文评析法,写作训练法,作文评改法。主要内容:第一节诗歌一、诗歌的含义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集中,重在抒情,饱含着丰富的想象与情感,讲究节奏和韵律的文学样式。二、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从内容上有无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划分,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从诗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自由诗、格律诗和民歌。从题材上还可以分为城市诗、乡土诗、边塞诗、军旅诗、寓言诗等。三、诗歌的特征1.概括性2.抒情性3.音乐性4.形式美四、诗歌的写作1.熟练捕捉诗歌意象,寻找诗歌灵感2.用新奇精美的语言传达诗歌意象第二节散文一、散文的含义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文学体裁。三、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3.随笔散文三、散文的特征1.注重写实2.长于抒情3.自由灵便四、散文的写作1.抒写真情2.精心构思3.营造诗意4.谋划结构板块式、蛛网式、意识流式等。第三节小说一、小说的含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二、小说的分类按照篇幅的大小、字数的长短为标准可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三、小说的特征1.细致而多方面地刻划人物形象;2.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3.具体而充分的环境描写。四、小说的写作1.题材的选取(1)既要重视重大题材,又要注意题材的多样化。(2)既要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又要不断开拓新的题材领域。(3)既不要对社会的日常生活不屑一顾,又不要为一些琐屑的故事束缚住手脚。2.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典型化的方法:(1)集中概括大量的生活原型(2)对单一生活原型的艺术加工塑造人物的途径和方法:(1)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去展现人物的命运和这种人物命运所意味着的时代社会内容。(2)在一个横断面上,勾勒出丰富复杂的任务内心世界,侧重于对人物灵魂的揭示,并在这种揭示中,涵纳社会生活内容,展现主题。(3)仅写一点作者对人物或人生的感觉。(4)由人物的外观形象引发出一种意境,一种遐想的统一物。3. 情节的提炼就情节本身而言,它具有故事性、典型性和细节性等特点。技法的运用对比、夸张、铺陈、象征、重复、延宕等。第四节剧本一、剧本的含义剧本是文学的戏剧要素,是供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文学脚本,它是戏剧的基础,是一剧之本。二、剧本的分类从内容、性质和美学范畴划分,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滑稽剧等;从容量大小、结构繁简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从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三、剧本的特征1.动作性2.舞台性3.综合性四、剧本的写作1.展现戏剧冲突2.锤炼人物台词(1)台词要有动作性(2)台词要性格化(3)设计潜台词3.组织戏剧结构(1)从开场到闭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2)精心分幕分场第九章议论文体的写作教学目的:掌握常用议论文体的写作。基本要求:了解社会评论、文学评论、学术论文的特征,掌握其写作要求。重点与难点:文学评论;学术论文。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例文评析法,写作训练法,作文评改法。主要内容:第一节社会评论一、社会评论的含义社会评论是指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进行议论和评论,以表明作者观点和见解的说理性文章。二、社会评论的分类赞扬性评论;批评性评论;阐述性评论。三、社会评论的特点针对性、及时性和群众性。四、社会评论的写作1.选准目标、确定论题2.就事论理,开掘深意3.评论形象,情理相彰第二节文学评论一、文学评论的含义文学评论也称文学批评,是对文学领域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评价的文章。评论的对象包括文学理论、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作家作品、读者接受等。二、文学评论的种类按评论对象的体裁可分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诗歌评论和戏剧评论等;按评论本身的体裁可分为论文、信札、序、跋、评点和随笔等。三、文学评论的任务1.灌溉香花,剪除恶草2.解析作品,指导鉴赏3.总结经验,促进创作四、文学评论的写作1.认真阅读作品,确定论题2.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3.评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第三节学术论文一、学术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