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管理培训ppt课件版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审查与实施监督-内蒙培训(去名称版)_第1页
风景区管理培训ppt课件版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审查与实施监督-内蒙培训(去名称版)_第2页
风景区管理培训ppt课件版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审查与实施监督-内蒙培训(去名称版)_第3页
风景区管理培训ppt课件版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审查与实施监督-内蒙培训(去名称版)_第4页
风景区管理培训ppt课件版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审查与实施监督-内蒙培训(去名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编制审查与实施监督李振鹏2017年5月主要内容风景名胜区事业概况总体规划改革与新的编制要求总体规划审查审批总体规划实施监督违规案例一、风景名胜区事业概况(一)发展规模截至目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批24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807处两者总面积约21.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23%。(二)分布遍及除上海和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份;基本覆盖了我国各类地理区域;基本囊括了我国主要的名山大川。(三)作用1、保护珍贵的自然遗产最珍贵的地质遗迹、最典型的地貌类型和最美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2、传承独特的文化遗产涵盖大量文化遗产,分布着400多处国保、500余处省保以及名镇名村等文物古迹,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00余项;整体保护传统文化和宗教活动场所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使传统文化成为活的可传承的文化,实现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拉动旅游业:“十一五”期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21.4亿人次。“十二五”期间,36.3亿人次,其中,2012年6.76亿人次,2013年7.32亿人次,2014年7.76亿人次,2015年8.41亿,分别占当年国内游客总数的22.5%、22.8%、20.7%、20.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促进居民就业、拉动相关产业等方式,改善了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与地方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4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推动贫困地区走特色城镇化道路:张家界、九寨沟等。提升公众素质和意识:精神文化、民族凝聚力、国家认同、生态文明、环境教育、科普教育。(四)地位依法设立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旅游景区;具有保护与游憩双重功能,又区别于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和公众休闲度假的主要载体,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我国世界遗产地的主要来源.现有世界遗产地50处中,30处分布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9处。二、总体规划改革与

新的编制要求(一)风景名胜区性质及规划定位风景名胜区性质:定义、功能、目的。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设立风景名胜区,应当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规划定位:服从服务于风景名胜区的定位、功能和目的。《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的特殊类型。《风景名胜区条例》:统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管理、发展。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规划: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突出风景名胜资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具有建设指导性的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规划。以资源保护和用途管制为核心,适度进行旅游利用安排。可以在城市、镇、村庄范围之外,安排建设用地。总规突出严格保护;详规侧重永续利用。规划作用:提升风景名胜区治理能力的主要抓手,发挥风景名胜区功能作用的依据。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统一管理和发展的基本依据。景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得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审批各类建设活动。风景名胜区规划未经批准的,不得进行建设活动;不同区域不同建设管控强度要求;不同类型的建设活动,分类对待。(二)当前总体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编审用管”脱节、不一致;三级保护分区划分不合理、不科学;现状调查分析不深入;基础性研究薄弱;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区分不够,控制、引导性的要求不具体,控制指标不完善,对一些具体安排却过全过细。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在体例、格式等方面规范性不够强,增加了规划审查审批和实施管理的难度。(三)总体规划改进思路1、遵循原则依法行政突出重点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加强监管2、改进措施突出重点内容《条例》规定的资源保护措施、开发利用强度、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游客容量、建设行为引导控制和景观风貌管控等强制性内容和相关规划协调等重大事项强化总体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其他具体建设安排等一般性内容纳入详细规划,突出详细规划可操作性,以便于管控具体建设活动。规范成果形式报国务院审批的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文本直接表述规划结论,以条文形式书写,一般包括七章二十条。图纸以地图准确表达文本结论的空间位置、关系和规划要求。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定效力。说明书对文本结论作必要的分析、论证和说明。三部分内容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优化审查程序加强部门间重大问题的前期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规划修改工作的督导,提高审查效率。严格审查要求,对达不到规定深度要求或超修改时限迟迟不报的总体规划,退回重新编制完善。加强实施监管建立管理评估和监督检查制度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分级,实施针对性管理和指导。(四)总体规划编制要求核心景区内规划禁止行为不得在核心景区内规划安排下列项目、设施或建筑物(一)索道、缆车、铁路、水库、高等级公路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二)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住宿疗养设施;(三)大型文化、体育和游乐设施;(四)其他与核心景区资源、生态和景观保护无关的项目、设施或者建筑物。

重大问题专题论证编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需对经审定的风景名胜区范围进行较大调整或者安排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论证。规划省级评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完成后,风景名胜区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专家应当包括3名以上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成员。做好规划协调编制城市、镇规划,范围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存在交叉或者重合的,应当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保护要求纳入城市、镇规划。编制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范围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存在交叉或者重合的,应当符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外围保护地带内的城乡建设和发展,应当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相协调。规划草案公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报送审批前,风景名胜区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将规划草案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30日。1、文本章节调整修改后(7章)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保护规划 第三章游赏规划 第四章设施规划 第五章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第六章相关规划协调 第七章近期规划实施重点修改前(18章)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范围与性质 第三章风景名胜资源评价 第四章规划目标、容量与规模第五章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 第十章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第十三章安全防灾规划第十四章城市发展协调规划(涉及城市)第十五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第十六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说明第十七章分期发展规划 第十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五)改进前后的总体规划文本和图纸调整对比2、总体规划图纸调整修改后(11张)图0-1区位关系图图0-2综合现状图图0-3规划总图图1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界线坐标图2-1分级保护规划图图3-1游赏规划图图4-1道路交通规划图图4-2游览设施规划图图5-1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图图6-1城市发展协调规划图图6-2土地利用规划图修改前(20张)01区位关系图02综合现状图03土地利用现状图04现状分析图05风景名胜区与核心景区范围图06风景名胜资源评价图07规划总图08规划布局结构图09功能分区图10保护培育规划图11风景游赏规划图12典型景观规划图13游览设施规划图14道路交通规划图15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16基础工程与安全防灾规划图17城市发展协调规划图18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19分期发展规划图20项目分布图(六)改革后的总体规划内容内容精简章节合并、字数缩减(正文一般控制在1万字)

突出重点强化刚性要求,紧扣管控重点深度提高保护、游赏、设施内容更加具体明确,重点建设区

域达到控规深度强化管控明确资源保护、利用强度、建设和景观风貌管控要

求,便于实施监管区分详规整体层面进行控制和引导;详细规划细化安排和具

体落实总规,局部层面进行规范和管控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明确规划编制的目的和依据。第二条规划范围与面积明确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的范围和面积,界定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的重要拐点坐标。第三条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资源特色概括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定位;明确风景名胜资源的类型、数量、特色和价值。第四条规划期限明确规划实施的起止年限,提出规划分期。第二章保护规划第五条资源分级保护三级保护分区,提出针对性的管控要求与规定。一级保护区:核心景区—严格禁止建设范围;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二级保护区:严格限制建设范围,一级区的缓冲区,不宜过大;三级保护区:控制建设范围,二级区外围的协调发展区,适当扩大。分区依据:资源评价结论。分区方法:圈层式。分区名称定位管控要求一级保护区核心景区严格禁止建设范围仅限必要的资源保护、游步道、观景休憩、游客安全和生态厕所设施;严禁机动交通进入;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二级保护区严格限制建设范围严格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限制机动交通进入;严控旅宿床位和接待设施。三级保护区限制建设范围通过详细规划,有序控制各项建设,协调居民社会活动、与景观环境相协调、可适度安排特色主题游览、休闲度假、健康疗养等服务设施;调控机动交通。第六条资源分类保护提出风景名胜区重要资源本体(野生动物、森林植被、自然水体、地质遗迹、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专项保护措施。第七条

建设控制管理提出各级保护区内设施建设的禁止、限制和适宜清单。第八条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各级保护区大气、水、噪声、植被覆盖率等方面的指标要求。第三章游赏规划第九条游客容量提出风景名胜区的日游客容量、日极限游客容量及重要景区景点的日游客容量、日极限容量。第十条特色景观与展示提出风景名胜区特色景观类型、解说展示主题和设施等要求。第十一条景区规划提出风景名胜区的景区划分,明确各个景区的游览区域、景观特色与营造、游览主题与活动等。第四章设施规划第十二条道路交通规划明确风景名胜区对外交通联系和组织;提出风景名胜区主要出入口的总体布局、设施配置、景观风貌及控制指标或要求;提出内部游览道路与交通设施的布局、分级、控制指标或要求。第十三条游览设施规划提出游览设施及其用地的布局、规模、位置、配置及控制指标或要求。明确风景名胜区内旅宿床位的控制数量。规划游览服务基地或游览设施相对集中区域的,应当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建筑面积控制规模、建筑风貌、体量、色彩、高度等控制指标或要求。第十四条基础工程规划确定给排水、环卫、电力电讯、综合防灾(防火、抗震、防洪、地质灾害、游客安全)等设施的布局、配置、控制指标或要求。第五章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第十五条

居民点调控类型提出各类居民点调控建议,明确居民点建设风貌、用地规模等相关建设控制要求;提出居民人口调控规模的建议。第十六条居民点调控措施提出核心景区和其他景区村镇建设和人口疏解的调控措施,明确依法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的要求,提出居民点疏解后用地的性质和用途。第六章相关规划协调第十七条城市规划协调(含外围区域保护协调)涉及城市规划区域的,应当提出与城市规划协调的内容和措施;风景名胜区外围区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应当明确划定的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并提出相应保护控制与协调发展的要求和措施。第十八条土地利用规划协调表述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的内容和措施,列出土地利用平衡表。第十九条其他相关专项规划或管理规定协调提出与生态环境(含规划环评)、水资源、林地与自然保护区、文物、宗教、旅游等相关规划协调的内容和措施。第七章近期规划实施第二十条近期实施重点提出近期规划实施重要方面、内容和具体安排;明确近期需要编制详细规划的重点区域或地段;提出详细规划编制应当遵从的重要控制指标或要求。编好规划的几点建议1、认清作用:总规与详规区分、围绕功能定位、找准发展目标、解决现实问题;2、协调关系:变与不变,保护与利用、需求与可能、近期与长远、景区与地方、游客与居民;3、强化支撑:现状调查要准;问题分析要透;专题研究要深;4、务实好用;针对性强,可操作、可督查,刚性约束要明,引导措施要实。三、总体规划审查审批(一)规划审批性质《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国务院审批。详细规划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报省政府审批,详细规划报省级主管部门审批。《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总体规划审批和详细规划审批全部转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二)规划审查程序材料初审专家技术审查征求部门意见指导地方修改及反馈召开部际会议审查上报国务院审批(三)规划审查重点内容1、强制性内容审查风景名胜区范围;核心景区范围;分级保护区范围及保护规定;游客容量;旅游床位规模;建设用地位置、规模和控制。(1)范围界定规划范围面积与设立范围面积(或者上版规划的范围面积)是否一致;范围划定与面积调整是否科学、合理;划定的核心景区范围面积是否合理。

(2)规模与控制指标的确定游客容量、旅游床位规模、建设用地规模、人口(居民人口、服务人口)与接待规模等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风景名胜区发展实际。(3)保护控制性规定规划确定的分级保护范围面积以及相应的保护规定、要求和措施是否严格执行了《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和编制要求》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和要求,是否具有针对性;分级保护区与核心景区的协调。(4)游览服务设施与开发建设项目的安排游览服务设施与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特别是重大建设项目的安排、选址以及规划设计条件,是否必要、科学、合理,是否与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规模相匹配,是否对资源与环境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是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是否图文一致;是否存在房地产开发、水电开发、风电开发、索道、高等级公路、铁路、高尔夫球场及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项目等严格控制或者禁止建设的项目。(5)用地调整重要用地调整:退耕还林、农业用地调整为建设用地、居民点搬迁等;是否必要、合理、可行,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与方针政策。2、其他重要内容审查现状分析与资源调查评价是否深入系统;性质表述是否准确客观;规划目标是否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便于执行和评估;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是否科学合理(点线面、区内外,各项功能);居民社会调控是否合理可行;规划协调是否充分,是否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要求一致、协调,做好国土、环保、文物、宗教、林业、旅游等相关规划的协调;图纸数量是否足够,图文是否一致,图纸要素是否清晰、丰富;省级专家论证意见采纳情况。3、成果的规范性审查(1)上报规划文件的完整性文本、图纸、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及电子文本遥感影像数据资料专家论证意见省级相关部门意见相关权益人意见公众意见(2)规划内容的规范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基本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规定与规范要求。如:内容是否全面,章节安排是否规范,版式是否规范(A4版),文本与图纸是否一致,图纸类型数量是否足够,图纸要素是否齐全、清晰、准确等;文字表述是否通顺、严谨,是否存在语法错误,是否有错别字或漏字、是否有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规划文件,特别是基础资料汇编中采用的数据是否为最新数据,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助于准确推断发展趋势。(四)规划审查常见问题分析1、对风景名胜区及其总体规划属性的认识不充分

(1)问题:不以资源保护为核心,不注重对资源本体及其价值的研究,重开发、重旅游、重设施建设;要求:正确认识风景名胜区及其总体规划的法定性、政策性、强制性、保护性,围绕风景名胜资源及其价值的保护与展示进行规划构思。认识规划属性,紧扣编制原则,做到规划统一性与独特性的有机结合。规划编制应当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突出风景名胜资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2)问题:不突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形象、标志、地位和作用的宣传展示;5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的用语频繁使用,有的还作为规划目标;要求:强化风景名胜区的法定地位,提高政策性要求,规范使用其他名称。

规划封面和图纸必须使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徽志,规划中必须明确主要入口和游客中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徽志设置和展示要求。

2、重大内容确定不严谨

(1)问题:随意调整风景名胜区范围。大部分大幅缩减,少量大幅增加;

要求:风景名胜区范围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设立及规划审批范围保持基本一致;确需调整的,专题研究论证,论证报告纳入说明书。

(2)问题:划定的核心景区面积过小、范围过于分散,难以起到保护最珍贵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的作用;

要求:核心景区范围划定的原则要明确,应当包括资源最集中、价值最高、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

(3)问题:规划确定的索道等重大项目不充分研究论证;有的索道不列入道路交通专项,给审查造成难度;要求:重大项目应当充分研究论证可行后,再纳入规划。论证材料要纳入规划说明书。

(4)问题:游客容量、旅游床位、建设用地规模、居民人口规模等指标确定不科学,不便于执行;要求: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设施承载力,平日旅游与假日旅游,区内区外的关系等因素进行确定;

游客容量考虑平日和假日的差异;旅游床位、建设用地规模要盘活存量,严控新增,做到定位置,定数量;居民人口要考虑正常增长变化,严控不合理新增。3、针对性不强

(1)问题:回避或者不谈当前保护管理突出问题;有的泛泛而谈,调研和分析不深入;

要求:规划应当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更好地服务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建设与发展。

(2)问题:规划措施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各个风景名胜区都适用,甚至简单抄袭规范表述。

要求:区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重点问题和一般问题,提出不同解决方法。突出问题要专题研究,超出规划编制单位业务能力的要多学科合作。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要符合世界遗产公约要求,统筹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要衔接其特殊规定和要求。

(3)问题:不考虑详细规划编制,或者说难以指导详细规划编制。

要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应当对下一步需要编制详细规划的重点区域提出建议,提出详细规划编制的总体原则、基本要求,甚至总体控制指标等。

(4)问题:村民搬迁缺乏深入分析研究,有的只提搬迁,不说搬迁到那里;有的拆少建多,甚至有的房地产进入;要求:维护村民利益为出发点,尽可能不搬迁,搬迁、控制与引导相结合,以控制为主。确需搬迁的,要会同地方深入研究搬迁的方向,搬迁后土地和建筑的使用等,保障合法权益,争取群众意见,体现公益属性。

4、规划修编缺乏评估问题:上版规划实施情况评估过于简单,难以判断本版规划编制的特点和优势。要求:规划到期前2年,应当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上版规划实施成效、存在问题,明确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及主要对策措施,为修编提供支撑。5、规划成果质量不高,规范性较差数字不准确;表述不清晰、不严谨、不规范;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格式不统一;基础资料更新不及时;图文不一致:一些索道等重大项目都存在此类问题;图纸有,文本没有体现;或者是,文本有,图纸没有标注;有的以体育公园为名,为地方建设高尔夫等设施提供依据;有的甚至把违规高尔夫球场作为重要景点。6、前期协调和征求意见不充分,后期审查难度大不征求相关权益人意见不公示征求公众意见相关部门缺乏书面意见有群众来信反映征求意见不充分7、省级专家审查意见修改不充分审查发现,很多总体规划在省级专家审查时就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但是修改不深入,甚至没有修改,就直接上报。究其原因:规划编制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省级主管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把关不严。后期审查要求更高,修改难度更大,编制单位和管理机构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和协商对策。要提供修改说明,不能采纳的,要说明理由。四、总体规划实施监督(一)督查手段规划实施年度报告;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每3年组织专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遥感动态监测核查;定期监督检查;媒体和公众举报。总体规划边界核心景区边界监测变化图斑(二)总体规划实施监督重点1、管控界限风景名胜区范围:管理红线、生态红线,区内区外不同管控要求;核心景区范围:保护底线、管理高压线,不得进行任何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外围保护地带:外围防线、风貌协调区域,不得建设威胁风景名胜资源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项目和设施。2、分级控制要求不同级别保护区域的保护和利用强度不同。一级保护区:禁止建设,仅限小范围的游览参观、可安排必要的游步道和安全设施、严禁机动交通进入、不得安排旅宿床位;区内不得安排重大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可供游客较大范围的游览参观、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限制机动交通进入,严控旅宿床位和接待设施;区内除总体规划确定以外的重大建设项目不得安排。三级保护区:控制建设,通过详细规划,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景观环境相协调、可适度安排旅宿床位和接待设施、调控机动交通;外围保护地带:协调发展,不得安排有污染的产业、项目和设施,协调与控制景观风貌,实现城景有机协调,避免侵占景区土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孤岛化。3、重要管控指标建设用地的位置、规模和建设控制要求;建设项目的选址、规模、高度、风貌、色彩;旅游床位控制规模;游客容量。(三)监督检查重点方面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监督重点内容执行;《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禁止事项;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审核事项:建设活动审核、其他人为活动审核;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实施协调;城乡规划许可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情况。1、风景名胜区禁止事项4大类禁止事项:(1)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2)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3)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4)乱扔垃圾。禁止违反规划,设立各类开发区;禁止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党政机关禁止到21处风景名胜区开会)。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进行房地产或别墅开发、布局污染项目或企业、设立高档私人会所等与风景名胜区主体功能定位不一致的设施或项目(中办国办严禁在公共资源设私人会所规定

)。已经设立或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2、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前置审核事项法定职责: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工作,包括统一规划和实施管理。建设活动审核

风景名胜区内从事禁止范围以外的建设活动,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应当符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省级建设主管部门核准。

核准要求依据: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核前:2名以上部专家参与审查论证;核后:及时报告住房城乡建设部。其他人为活动审核: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一)设置、张贴商业广告;(二)举办大型游乐等活动;(三)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的活动;(四)其他影响生态和景观的活动。3、城市、村镇规划管理协调城乡规划许可应当同时将城市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作为依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出具审核意见。五、风景名胜区违规问题与案例分析

(一)三大类问题规划问题建设问题管理问题1、规划问题问题1:

不依法编制总体规划或编制进展工作缓慢;问题2:

相关规划要求不一致;问题3:

未按程序随意修改风景名胜区规划。2、建设问题问题1:建设活动缺乏详细规划依据;问题2: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开发建设;问题3:重大项目不履行核准程序或产生重大影响;问题4:城市与风景名胜区交叉区域违规审批或许可。仅依据城市规划,忽视或不执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3、管理问题问题1:违规出让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规划建设和监督管理权;问题2:未履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前置审核程序;问题3:未按时上报年度报告。(二)典型案例分析

未编制总体规划和依法履行核准程序,擅自建设自动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