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课堂”教案
上课时间总第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一)
教学内容第1课时
教材第1〜3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与练习。
1、用数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直观印象,
为建立数位概念作好准备。会用计数单位“一”和“十”数出100以内的
数,会正确地数出“翻坎数”。
学习目标2、直观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的。
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用数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直观印象,会数
重难点10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数的组成。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小棒。
主要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过了20以内的数,你能说说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
20以内的数吗?
学生自由回答。
师:对,20以内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得的确很广泛。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是不
是只用到20以内的数就够了呢?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片。
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观察这幅图片,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根据图片上提供的信息自由地
说。师:这些信息里面的数是20以内的数吗?
学生回答略。
师:看家在£里20以内的数不够用了,这一单元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这节
课我们先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师:小朋友们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数数,现在请同学们每人拿出20根小棒数一数。
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说出:一根一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5根5根地数……
师:对,我们有很多种数数的方法。但是,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用得最多的数数方法
就是一根一根地数和一捆一捆地数,也就是10根10根地数,(板书:一根一根地数、10
根10根地数。)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用这两种方法来研究怎样数比20更大的数。
师:用这两种数数的方法,10以后怎么数呢?要求学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数,10后
面加上1就是11,再添1就是12……10根10根地数,1个十是10,2个十是20。
师:现在请同桌的两个同学把手中的小棒合起来,从这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你喜欢
的方法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不过在数小棒以前,老师有•个问题,20以后怎么数
呢?
引导学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数,数到20以后就是21,22……
师:你是怎么知道20后面是21呢?
引导学生回答:2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21了。
师继续追问:10根10根地数呢?
1
要求学生回答:10根10根地数,20以后就是30了。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回答:2个十是20,3个十就是30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同桌两个同学的小棒一共有多少根?
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一共有40根)
师:刚才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数了你和同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老师有个问题
想问你们,29后面是多少?39后面呢?
要求学生回答: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
师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回答:2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29,9个一再加1个一就是10了,2个十
和1个十合起来就是30了,39后面是40也是这个道理。
师:49后面是多少呢?59呢?69呢?
学生回答略。
师: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把你们四个人的小棒合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一共有80根)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加20根小棒数一数,注意,数到九十九以后是一百。
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
师: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
学生回答略。
师:刚才同学们有的是一根一根地数的,有的是一十一十地数的,都能数出100根
小棒。下面我们来比赛一下,左边的同学一根一根地数,右边的同学10根10根地数,
看谁数得又快又对。开始!
学生分组数小棒。
师: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发现10根10根地数比一根一根地数要快得多。
师:对了,10根10根地数要快一些,但是10根10根地数能数出28,36,47这些
数吗?
让学生意识到是不行的。
师:那么你觉得怎样又快又对地数出28,36,47这些数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正确的答案是两种数数的方法配合使用,先用一十一十地数数出
几个十,再用一根一根地数数出几个一。
师:你们的手中有捆着的小棒,方便你们10根10根地数,也有一根一根的小棒,
方便你们一根一根地数,下面请同学们用最快的方法数出47根小棒。
学生数小棒,要求学生先数出4捆小棒,再数出7根小棒。
师:说明4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呀?让学生说出47里面有4个十和7个一。再
让学生用这种方法数出28,36,并分别说出28和3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教学例2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10个10个地数和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数数了,下面我们用同
学们数数的方法来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出示例2图片。
师:你看,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呀!你知道小灰兔有多少吗?
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说出一排有10只,10只10只地数,有2个十只;剩下的一只一只地数,
数出有,8个一只,一共就有28只小灰兔。
师:你看我们数数的时候也用到了前面的数数的方法。那么这个28是由几个十和几
个一组成的?
要求学生回答:数了2个10只和8个一只,所以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师:
小灰兔和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呢?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师:那么55又是由凡个十和儿个一组成呢?
要求学生回答:55是由5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师:再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回答:每一排都是10只,所以采用10只10只地数,一共有10个十只,
2
就是100
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三、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2题。
(2)练习一第2,3题。
四、实践活动
数一数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有多少。如:班上有多少名同学……
五、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教学
反思
3
XXX“XX课堂”教案
上课时间总第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二)
教学内容第2课时
教材第3页例3以及相关练习。
1、知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数单位在
计数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提高学生对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3、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重难点知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课前准备小棒。
主要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数数和数的组成,现在请你们拿出小棒,数出其中
的32根。
学生独立数小棒。
师:数好了吗?谁来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一边演示一边回答:先10根10根地数,数30根小棒,再1根1根地数,
数出2根小棒,合起来就是32根。(学生演示10根10根地数时,要求学生把小棒10
根10根地放一堆。)
师:你们能看着这些小棒说出3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
要求学生回答:32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师: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刚才数的是3个10根和2个1根。
师:我们在数数时用到了10根10根地数,也用到了一根一根地数。同学们为什么
要用这两种方法数数呢?
指导学生说出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不满10根的要一根一根地数才能准确地数出
来O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生活中很多地方也需要数数,也采用
了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叔叔阿姨们是怎样应用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的呢?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去了解生活中的数?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感受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出示例3图。
师:图中有哪些生活中的数?
指导学生说出有乒乓球的个数、钢笔的支数、月饼的个数。
师:生活中在哪些情况下要数这些数呢?
学生:售货员在卖乒乓球、钢笔、月饼时,都要数乒乓球、钢笔、月饼的个数或支
数。
师:这些商品都是装在盒子里的,盒子上还注明了每盒的数量是多少呀?
学生:10。
师:这和我们每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相同的地方吗?它的目的是什么呀?
让学生理解这样做可以一十一十地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数出较多的商品。
出示一堆散乱的没有盒装的乒乓球。
师:你能很快看出有多少个乒乓球吗?
学生:看不出。
直观地演示把这些乒乓球装入盒中,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是3盒零2个乒乓球。
4
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有多少个乒乓球了吗?
学生:能,有32个乒乓球。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有32个乒乓球了呢?
学生:因为这里有3盒,就是3个十;还有2个,就是2个一。3个十和2个一合
起来是32。
师:同学们用到了前面数数的方法了吗?
让学生明白这里是用到了前面的数数方法,先一十一十地数出有多少个十,再数出
剩下的有多少个一,合起来就知道有多少个乒乓球了。
师:能用类似的数数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支钢笔和多少个月饼吗?这里是把钢笔放
在盒子里让你们数好还是拿出来一支一支地让你们数好呢?
学生:还是放在盒子里比较好。
师:为什么?
学生:这样才能又快又对地数出有多少支钢笔。
师:好吧,老师还是把它装在盒子里让你们数吧。学生数后,抽学生汇报。要求学
生说数出了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问学生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在数月饼的时候用了几种数数的方法?
让学生意识到只用到10个10个地数的方法。
师:为什么不用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呀?
学生:因为这里没有单个的月饼。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盒子进行包装,这不仅仅是为了携带方便,同时也是为了
数数的方便,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像这样包装商品的例子吗?
让学生尽可能地说生活中每10个装一盒的例子。
师:由于每10个装一盒与数学中的10个10个地数有关,所以在后面的学习中,我
们要大量地用到一些盒装的商品,来帮助同学们理解一些计算方法,看看你们的教科书,
后面还有月饼盒吗?把这些图打上个记号,学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好关注今天学习
的内容和后面学习内容的联系。
学生作记号,略。
师:我们通在了就生活中的数,知道了10个10个地数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下面我
们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出示练习一第1题。
师:宝猴吹了多少个泡泡?你能一眼就看出来吗?
学生:不能。
师:)样才能使我们一眼就看出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学生说出把这些泡泡10个10个地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小
猴吹了多少个泡泡了。
师:同学们动手圈一圈。
学生圈后,让学生说一说圈了多少个十,然后再说一说这些泡泡的个数是由几个十
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数了几个十和几个一,所以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指导学生做课堂活动第3题的游戏
先抽一个小组的学生来做示范,再全班进行游戏。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五、课外作业
要装学生完成第4页第5题的小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数。
教学
反思
5
XXX“XX课堂”教案
上课时间总第课时
写数读数
教学内容第3课时
教材第6〜7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1、能借助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类推出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
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学习目标2、初步建立位置值的概念。
3、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中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和热爱
数学学习的情感。
能借助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类推出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
重难点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课前准备小棒、计数器。
主要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拿出一捆零3根小棒用双面胶贴在黑板上。
师:这里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13根。
师:在你们的计数器上拨出13。
学生拨后,抽学生回答是怎样拨的,师在小棒下面对应出现算珠图(如右图),要
求学生解释左边的1颗算珠表示什么,右边的3颗算珠又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自己对这个算珠图的理解是:十位上的算珠与个位上的算珠表示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十
位上的1颗算珠表示一个十,个位上的1颗算珠表示一个一。
师:能把这个数写下来吗?说一说你写的数左边的数字表示什么,右边的数字又表
示什么。
学生在算珠图下面写数,并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
师:这些是我们在20以内数的认识中学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
100以内的数的读写。
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在13根小棒的右边贴出2捆零3根小棒。
师:这是多少根小棒?
学生:23根。
师:根据前面的经验,如果要把这23根小棒拨在计数器上,你认为应该怎样拨?说
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应该在十位上拨2颗算珠,个位上拨3颗算珠。因为十位上的2颗算
珠表示2个十,个位上的3颗算珠表示3个一。
师:这个同学讲得有道理吗?老师也赞成他的意见,现在同学们看清自己计数器上
的十位和个位,自己拨一拨。
学生自己拨。
老师在小棒图下面对应出现算珠图(如右图),并让学生说说左边的2颗算珠表示
什么,右边的3颗算珠又表示什么。
师:你能用写13的方法把这个数写下来吗?
学生自己写,抽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对着算珠图写出来(如左图),并让他说一说写
的数左边的数字表示什么,右边的数又表示什么。在写出23之后,反过来让学生对照算
珠图思考,23中的“2”表示什么,“3”又表示什么,加深学生对位置值的理解。
6
师:那又该怎么来读这个数?
按照读13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读23o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这两幅图,(如右图所示)比较我们原来学习的13和现在
学习的23,你有什么发现?
同桌相互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后,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1:这两幅图上的数都是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都表
示几个十。
学生2:个位上的数字都是3,都表示3个一。
学生3:这两个数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十位上的数字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相同。
13中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23中的2在十位上,表示
2个十,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1o
师:对,这两刀数都是两位或,十位上的数都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都表示几个
一。所以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两位数的表示方法和读写方式和我们原来学习的十几的方法
是一样的,只是这些数比我们原来学习的数大。你能用你掌握的数的写法来写下面这些
数吗?
让学生读写33,43,53,63,73,83,93并分别说一说十位的数表示什么,个位上
的数又表示什么,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位置值的理解。
2.教学例2
师出示例2的算珠图(如右图所示)。
师:比较黑板上的这两幅图,你发现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1:这两个图都表示的是两位数,都是由个位和十位组成的。
学生2:这两个数都是由3和4组成的,但是3和4的位置不一样。
师:第一个图表示的数是多少?第二个图表示的数是多少?
学生:第一个图表示的是34,第二个图表示的是43。
学生说,老师在黑板上对应的位置写数(如右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3和4的位置不一样,表示的大小是一样的吗?
为什么不一样?
师这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和交流,利用读写的经验来分析34和43中“3”
和“4”位置不一样,各自表示的大小也不一样。并让学生利用比较的方法来说图,34
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43中的“4”在十位
上,表示4个十;“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强调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的不同意
义,同时也让学生深刻理解位置值的重要性。
师:像这样的数你还能找出哪些?
引导学生找出像45和54,67和76这些数字相同但大小不一样的数。
师:从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同样的数字(0除外)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大小。如果学生不
能说出“0除外”,师作适当的引导。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10个十是一百,如果要在计数器上拨一百,
你认为该怎样拨?
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入手:10个一是一十,要在十位上拨1颗算珠;10个十是一百,
就应该在百位上拨1颗算珠。
师:现在请你们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百。
师在黑板上出现算珠图。(如右图)
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一写这个数?
抽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对着算珠图写数。并对照着算珠图说一说每个数字所表示的
意思。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写数和读数,你能说一说我们刚才是怎样写数读数的
吗?
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回答:写数和读数,都应该从高位开始。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7
师:对,写数和读数都应从高位起。请同学们观察我们计数器上的数位,和原来我
们看到的计数器比,多了一个什么数位?这些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呢?
指导学生说出,和原来的计数器比,多了一个百位。并且这些数位的排列是从右边
起第1位是个位,第2位是十位,第3位是百位。
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在我们目前学过的这几个数位中,最高位是哪一位?
学生:百位。
师:随着我们今后认识的数越来越大,认识的数位会越来越多。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8页课堂活动。
先由师做示范,师说一个数,学生写;或师写一个数,学生读,再由同桌的两个
学生模仿进行。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
略。
教学
反思
8
XXX“XX课堂”教案
上课时间总第课时
数的顺序大小比较(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1以及相关的内容。第4课时
1、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
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习目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对数的顺序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
好数学的信心。
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
重难点律,发展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数表
主要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前面学过了数数,谁能从38数到52?
抽学生数数。
师:现在同I的一个同学从49数到68,另一个同学检查他数得对不对,数完以后
再交换成另一个同学数。
同桌的学生相互数数。
师:同学们数对了吗?其实你们刚才在数数的时候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的,今
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的顺序。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出示例1数字图片。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请你将教科书13页的例1的表格补充完整,看谁填
得又对又快,开始。
学生填完以后抽一名学生把结果拿到展示,进行集体订正。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发现和同学们分享?
师组织学生汇报结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发现,学生可能主要有这样几个发现:
(1)横着看。
从左往右看,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少1,反之多1。
从第二排起,每一排上的数除了最后1个数以外,十位上的数都是相同的。
(2)竖着看。
从上往下看,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0,反之减少。
每一竖列个位上的数相同。
(3)斜着看。
有一斜行是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相同的数。
每一斜行都有一些排列规律。也许学生还有其他的发现,只要学生说得有理,都可
以给予肯定。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一个
简单的问题。
师在黑板上写出39。
师:如果不看书上的表格,你知道39的左面是哪一个数吗?右面、上面和下面呢?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说出:39的左面是38,右面是40,上面是29,下面
是491)
9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些规律,不过在这个表格里还藏着一个很重要的规律。
刚才我们在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你能发现哪些数小,哪些数大吗?
根据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发现在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越往后数数就越大。
师:对了,书上的小女孩也发现这个规律,将数按顺序排列以后,前面的数小、后
面的数大。
师板书。
师:你知道什么叫前面,什么叫后面吗?
引导学生说出按数的顺序写数时,先写的数就叫做前面的数,后写的数就叫做后面
的数。
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规律,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比如37
和59谁大谁小?
学生:59比37大,37比59小。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在数数的时候,我们是先数37再数59,根据“前面的数小、后面
的数大”这个规律,37在59的前面,说明37比59小,59在37的后面,说明59比37
大。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规律完成书上12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说出排在50前面的
数都比50小,排在50后面的数都比50大。
2.培养学生数感
师:刚才同学们用“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规律完成了连线,老师还有一个
问题想问同学们,48,27……这些数都比50小,这些比50小的数都是一样大的吗?
学生:不是。
师:那么在48和27中,哪个数比50小一些,哪个数比50小得多呢?
学生:48比50小一些,27比50小得多。师: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虽然48和27都比50小,但是从表格上来看,48离50比较近,而
27离50比较远。
师:对了,当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但是这两个数又离得比较近时,我们就说一个
数比另一个数小一些;而如果这两个数离得比较远时,我们就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得
多。
师板书:小一些、小得多。
师:你还能说出一些比50小一些的数吗?
学生回答略。
师:比肩)小得多的数还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略。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怎样判断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一些还是小得多,谁能说出比50
多一些或多得多的数?你是怎样想的?
师板书:多一些、多得多。
学生回答略,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给予肯定。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
完成书上10页课堂活动。先由师做示范,再让同桌两个同学相互猜数。
三、巩固练习
教材上11页练习三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教学
反思
10
XXX“XX课堂”教案
上课时间总第课时
数的顺序大小比较(二)
教学内容第5课时
教材第9~10页例2、例3以及相关的内容。
1、知道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时十位上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如果十位上的
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在突出多种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
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掌握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前准备小棒、直尺。
主要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了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也会应用100以内数的顺
序中”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排列规律来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
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的。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学生根据中的信息说出:两个小朋友在比较两个班人数的多少。
师:对,比较两个班人数的多少其实就是在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
板书:3841.
师: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当然我们可以从数的排列顺序来比
较,想想从1写到100,哪个数先写,哪个数后写。但是这节课要求不从数的排列顺序
比较,又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这里老师给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把直
尺,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中选择一种材料来比较出这两
个数的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哪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说一说你们小组选择的是哪种材料?是怎样比较的?下
面以学生先说到用小棒来比较为例。
学生:我们小组是用小棒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用小棒比。
师:请你把小棒拿上来给其他同学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摆小棒的。
学生演示摆小棒。
要求学生一边演示摆小棒,一边回答:把小棒分成两堆来摆,把38根小棒摆成3捆
零8根,把41根小棒摆成4捆零1根。
师:摆好以后你是怎样比较的?为什么?
要求学生说出:38根小棒比41根小棒少。因为38根是3捆零8根小棒,而41根
是4捆零1根小棒,3捆比4捆少1捆,所以38比41小。
师:同学们赞成这个小组的方法吗?老师也赞成。我们可以直接比小棒的捆数,1
捆是1个十,38里有3个十,41里有4个十,这样比实际上就是比38和41的十位,十
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
师:刚才老师还给同学们提供了一种工具,有用直尺比的小组吗?
11
板书:用直尺比。
学生可能会说出:根据我们昨天学的100以内的数的排列顺序中“前面的数小、后
面的数大”的排列规律,先在直尺上分别找到38和41,因为38在41的前面,所以可
以判断出38比判小。
师:这是从数的排列顺序来解释的。如果不从这个角度解释,怎样解释38比41小
呢?引导学生这样看,从0到38的这段线(如图所示)比从0到41这段线短,所以38
比41小。
师:其他用直尺比较的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38比41
小,那么我们应该在这两个数之间打上什么符号呢?
学生:小于号。
师:在38和41之间打上小于号。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到书14页,用你喜欢的比较方法完成“试一试”。
出示:2303265056
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学生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来比较的。
师:我们来看这里其中的一道:23O<32,老师有一个问题,23和32的数字是一样
的吗?
要求学生回答:23和32都是由2和3这两个数字组成的。
师继续追问:既然这两个数都是由2和3组成的,那么它们为什么不是一样大的呢?
要求学生说出:虽然这两个数都是由2和3组成,但是两个数字中同一个数字一个
在十位上,一个在个位上,所以它们的大小不同。
师:对,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大小也不同。那65和56比呢?
要求学生回答:也是同样的情况。
师:从38小于41,23小于32,65大于56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出:在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时,先从H立开始比,十位上的数大(小),
这个数就大(小)。
师板书:在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时,先从十位开始比,十位上的数大(小),这
个数就大(小)。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的这个发现来完成书上16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3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在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时,先从十位开始比,十位上的数大
(小),_这个数就大(小)。你能根据这个比较大小的方法来比较这样两组数的大小吗?
出示例3,
学生:不能。
师:为什么?
要求学生回答:因为22和23,45和43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师:十位上相同的两
个数又该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呢?
引导学生说出:十位上的数相同,但是个位上的数不同,所以应该比个位上的数,
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师:是这样的吗?我们看一看22和23比大小的方块图,这两个数都有2个十(中
表示两个整十数的方块变色),所以这两个数的十位上是一样大的,我们再比个位,因
为个位上_2比3小,所以22比23小。
显示22<23,
师:谁来像这样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比较45和43的大小的?
学生解释略。
师:谁能把记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完整地说一遍?
指导学生说出: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先从十位比起,十位上大的那个数比较大;
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
师根据学生回答将板书补充完整: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先从十位比起,十位上大的
那个数比较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
三、巩固练习
一、完成及11〜12页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2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怎样比较两
个两位数的大小?学生回答略。
教学
反思
13
XXX“XX课堂”教案
上课时间总第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第6课时
教材第14—17页的内容。
1、通过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
学习目标2、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让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及时整理所学知识的好习惯。
重难点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
课前准备小棒。
主要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知识
师: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
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数数和数的组成、写数和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
比较、认识人民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部分一部分地对本单元所学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师:我们先来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请同学们数出27根小棒。
学生独立数小棒。
师:你们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回答:先数出2个10根小棒,再数出7根。
师:其他同学赞成吗?谁能归纳出我们数数的方法?
要求学生说出:数数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一十一十地数和一个一个地数结合起来数。
师:那么2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要求学生回答:27是由2个十和7个一组成。
师:对了,一个数的十位上是几就说明这个数是由几个十组成,一个数的个位上是
几就说明这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
师:请同学们完成书上15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抽学生汇报。
三、复习写数和读数
师:下面我们来复习写数和读数。读数和写数都要用到数位,能说一说我们学习过
哪些数位吗?
引导学生回答学习过百位、十位和个位。
师:这些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从右面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在黑板上贴上算珠图(如右图)
师:你们所说的数位上的十位和个位是这样排列的吗?
学生:是的。
师:这幅算珠图上的算珠分别表示什么?合起来是多少呢?
引导学生回答:十位上有2颗算珠,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3颗算珠,表示3个一,
合起来就是23。
师:那么23怎样写呢?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
抽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对着算珠图的数位写出23,一边写一边要求学生说出先写十位
上的2,再写个位上的3。
14
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个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读的。
抽一名学生来读数。并说出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师:我们在写数和读数时都有一个相同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读数和写数时,都从高位起。
师:对,我们都是先读写百位上的数,再读写十位上的数,最后读写个位上的数。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这些数。
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读数。
同桌两个同学一个说数,一个写数。
四、复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师:请同学们完成书上17页第9题。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样填的吗?你是怎样填数的?在数的排列顺序中,哪条排列规
律比较重要?
要求学生回答:我是一边数数一边填的,在100以内数排列顺序中“前面的数小,
后面的数大”的这个排列规律非常重要。
师:对,“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是100以内数排序顺序中一个重要的排列规
律,用这样一个排列规律可以很直观地比较出数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完成第6题。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每一道题的规律。
师:请同学们按第17页第10题的要求分别写出3个个位上是5的两位数和3个十
位上是5的两位数,并比一比哪个数最大,那个数最小。
学生写完后抽学生回答,先说自己写的是哪几个数,再说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
下面以学生写的25,35,45和52,55,59为例:
师:在第1组数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
要求学生说出:45最大,25最小。
师:你是怎样比较的?
要求学生回答:比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小,这个
数就小。
师:那么第2组数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呢?
要求学生回答:59最大,52最小。
师:你又是怎么比较的?
要求学生回答:先比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相等就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
数大,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
师:其他同学赞成这个同学的意见吗?对了,在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先从十位开
始比,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如果十位上的数相等
就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略。
教学
反思
15
XXX“XX课堂”教案
上课时间总第课时
实践活动:有趣的数
教学内容第7课时
教材第18-20页。
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的认识,提高学生对100以内数
的掌握水平。
学习目标2、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重难点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前准备调查表格
主要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还在班上和家里了解到10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
的应用情况,其实10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同学们想去了解这些生活中
的数吗?
学生:想。
师:我们可以全班一起去调查了解,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人一组自己去调查了解,
你们希望用哪种方式去了调查了解呢?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如果意见统一,就按学生的意见做;如果意见不统一,可以用
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下面按学生都希望全班统一去调查了解的方式设计。
师:大家都希望全班一起去调查了解,但是到什么地方去调查呢?书上给我们提供
了一些线索,同学们看一看书,讨论一下你们希望到什么地方去调查了解。
学生讨论后回答,按书上提供的线索,学生愿意到哪个地方就到哪个地方。下面以
学生喜欢到商场去调查为例设计。
师:到商场去了解些什么内容呢?书上有提示吗?
学生:书上提示我们了解商场哪些商品的价格在50至100元之间。
师:这儿说的商品,包括哪些商品呢?
学生自由回答,比如衣服、玩具、家用电器等。
师:对了,这些商品我们都可以去调查了解,但每个学生都去了解这些商品,忙得
过来吗?我们还是来分一分工吧。
学生分工,分一些学生去了解服装、一些学生去了解家电、一些学生去了解副食品、
一些学生去了解化妆品等。
师:除了分工以外,你们觉得还要作好哪些活动准备呢?
要求学生讨论出还要有调查的记录,每个小组的学生还要进行进一步分工,比如哪
些去询问价格?哪些记录?哪些对其他的价格作观察和了解。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
示调查表格(如下表),要求学生理解怎样填写这个表格,并在学生进一步分工的基础
上,进行如下的谈话。
第()组()价格调查表
商品名称价格商品名称价格
师:除了作好这些准备以外,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
要求学生讨论出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询问价格,还要注意安全,
强调纪律等。
师:做好了这些准备,下面我们就出发吧。
16
二、过程指导
指导学生到商场调查商品价格,可以先全班到一个柜台,让一个学生作调查示范
后,包括询问价格和记录价格的示范:然后再分组进行调查,分组前强调集中的时间,
一个小时后将学生集中后带回学校。
三、汇报小结
师:刚才我们分组对商场里的一些商品进行了调查,谁来汇报你们小组的调查结果?
可以采取分组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报。要求汇报的学生把填好的
调查表格拿到进行展示,并请一名学生对调查结果做一个简单的讲解。
师:通过刚才的调查,你有哪些发现?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如果学生提到调查时发现有的商品在功能上都差不多,而价格却不同时,师应及时
提出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引导学生从这
些商品的外观、质量、出产厂家和这件商品所在柜台的位置这些方面来思考,让学生意
识到一件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与现实生
活的联系。
在汇报过程中可能还有学生会发现有的商品的价格超过了100元或者不到I元,师
可以引导学生理解,100并不是最大的数。并告诉学生:“目前我们只学了100以内的
数,生活中还有很多比100大的数,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来探讨这些数。还有比1元
少的价格怎样用元作单位来表示,也是我们在以后要探讨的问题。”
师:通过到商场进行调查,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我们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有哪
些联系?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主要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到所学
知识的应用价值。
师:通过今天对生活中100以内数的调查了解,同学们知道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是
相当广泛的,也是很重要的,说明对数的学习非常重要。同学们还会从你们今天调查的
数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吹风48元一个,用100元买一个吹风,还剩多少钱?”“一桶油
65元,一袋米30元,如果买一桶油和一袋米一共多少元”等数学问题。
师:这些问题同学们能解决吗?看来我们不但要认识这些数,还要用这些数来解决
问题。怎样用这些数来解决问题呢?这是我们在后面要研究的内容,但是同学们可以保
留好今天调查的数,在我们学习用100以内的数解决问题时,我们再用这些数来作为我
们的学习内容,使我们调查到的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学
反思
17
XXX“XX课堂”教案
上课时间总第课时
认识上和下
教学内容第1课时
教材第21〜22页例1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1、会辨认上、下方向,体会学习上、下方向的必要《生,会用这些方向词
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上、下方向的相对性。
学习目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中获得价]画体验。
重难点会辨认上、下方向,会用这些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课前准备
主要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图片。
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前和后,你能用你学过的方向词来给我们介绍图中小朋友的
位置吗?
学生的介绍略。
师:小朋友们会用前和后来介绍图中小朋友的位置了,下面老师再让你来介绍一下
这些小动物的位置。
师把例1的参观动物图片贴在纸板上,把这张图片竖立起来。
师:你还能用你们学过的前后方向来介绍这幅图中的各个动物的方位吗?
让学生意识到不能仅仅用“前、后”方向词来介绍这些动物的方位。
师:为什么?
让学生意识到前、后位置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而这幅图却竖立了起来,有些在一
个面上的,没有前、后的区别。
师:你准备用什么词来介绍这些动物的位置呢?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作出用“上、下”来介绍这些动物位置的决
定
师:为什么要用上、下来介绍?
要求学生这样想,这张图是竖立起来的,因此有些动物在上面,有些在下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上和下。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师:除了这张图以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的物体是竖立起来的?需要用上、下这
些方向词来介绍?
学生讨论后回答,比如楼房、书柜这些物体都是竖立起来的,都要用上、下这些词
来介绍物体的位置。
教学随学生的回答用出示图片。
师:对了,像楼房、书柜这些竖立的物体,都要用上、下这些词来介绍物体的位置。
你家住的是楼房吗?你能不能用“上、下”这样的方向词来介绍你的邻居?
指导学生用“我家的楼上住着XXX,楼下住着XXX”来介绍自己邻居家的位置。
师:同学们都会用上和下来介绍你家楼上和楼下住的邻居,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老
师手中这幅竖立的图,这幅图像你们家的那座楼房吗?
学生:像。
师:那么彳尔会用上和下来介绍这幅图中大熊猫的邻居吗?
指导学生说出“大熊猫的上面是羊”,“大熊猫的下面是大象”,师随学生的回答
在图板上贴上往上和往下的箭头(如上图所示),用箭头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和下。
师:现在小朋友清楚什么叫上、什么叫下了吗?用手指一指你的上面,再用手指一
18
指你的下面,你们指的方向和图板上箭头的方向是一样的吗?
学生:是的。
师:小朋友都知道什么叫上,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 光通信器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中国聚腺尿苷酸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自行发债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中国户外花盆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汽车轮胎修补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3-2028年中国征信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奶粉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具五金配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铁矿采选行业分析报告
- 领子的分类课件
- 农产品的互联网营销课件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沪教版 (共15张PPT)
- 《六大茶类》讲义
- Unit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X会计师事务所的J城投公司发债审计项目研究
- 中国传媒大学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课件-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第7讲
- 生理学泌尿系统6学时课件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1 Introduction
- 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全册
- 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及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