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陶渊明喜爱农村的田园躬耕生活,归隐后,他经常参加农事,种豆采菊,吟诗作文,描绘田园风光,历来被认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所做诗文,大多描写田园风光,感情真挚深切,风格朴素自然。以《归田园居》、《饮酒》、《桃花源诗并序》等为代表作。今存《陶渊明集》。
便舍船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阡陌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间隔
及郡下
诣太守
刘子骥
shě
yǎn
tiáojiàn
yìhuòqiānmòyāohuánjùnjì读一读,你还记得下列红色字体的读音吗?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为:动词,作为。缘:顺着,沿着。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异:对……感到诧异。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生长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舍:放弃,离开。豁:开阔。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宽阔。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qiān
):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作劳动,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具:通“俱”,详尽。要:通“邀”,邀请。还(huán):返回。妻子:妻子和儿女。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无论:不必说,更不必说。延:邀请。语(yù):告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那里的人)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作了回答。就有人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规:计划。问津:问路。津,渡口。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划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一词多义①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②屋舍俨然(房屋,名词)①处处志之
(作标记,动词)②寻向所志
(标记、记号,名词)①寻向所志(寻找,动词)②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既出,得其船(其:他的,代渔人的)(其:这、那)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并:全部)(并:一起,一同)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为: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对,向)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给)①忘路之远近②渔人甚异之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的,助词)(它,代词,所看到的景象)(代词,这件事)古义,今义,古义,此处为“不用说”“更不用说”之意;古今异义专指男子的配偶。今义,古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交通:妻子:绝境:无论:为交错相通;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毫无出路的境地。古义,今义,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村民)问(之)所从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特殊句式: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a.判断句:b.省略句:“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如本文中:“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俨然”——整整齐齐的样子。“怡然”——高兴、满足的样子。“欣然”——欣喜、乐意的样子。词句难点一个意动用法:两个借代:同义词:咸=悉=皆=并异:对……感到诧异。黄发垂髫老人小孩沿着:缘溪行/便扶向路都:悉如其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咸来问讯/皆叹惋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找出本文当中至今仍有生命力的成语,并理解其意思。找一找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1.形容环境由狭隘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2.形容心胸突然转为开阔或情况、表情等一下子转为明朗;
3.比喻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豁然开朗出自本文的成语黄发垂髫:老人小孩。鸡犬相闻:鸡鸣狗叫之声互相听到。怡然自乐: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无人问津:没有人探求。与世隔绝:和世俗隔绝。一(1段)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林。二(2、3段)渔人进入桃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三(4、5段)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再寻桃源)段落层次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事1、找出反映渔人发现桃花源经过的词语。品读课文缘溪行逢桃林穷其林得一山从口入
其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渔人入山后,看到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文中描写桃花源里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热情好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6、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7.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8、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9、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答案应是两方面:
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哪个更重要?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背景资料:《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结合背景考虑,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这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意何在?
对社会现实(政治黑暗、连年战乱)的不满。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
关键词:向往、不满。主题:
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充满了种种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关于主题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但这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返回上页下页作者为什么虚构一个世外桃源?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发现的时间、经过、景色所见所闻所历寻向所志…后遂无问津者环境良好幽静美丽与世隔绝民风淳朴似有若无所感和平安宁安居乐业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反映人民愿望
想一想写法借鉴1、以虚讽实:虚构“世外桃源”以寄托政治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2、虚实结合:真实的人物(刘子骥)和虚构的故事,准确的朝代、年代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地点,使得本文的情节亦真亦幻、若虚若实、扑朔迷离、奇趣无穷3、语言生动简洁又含蓄隽永,看似轻描淡写,却使人物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4、详略得当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有花无叶也孤寒,
有叶无花草一般。
最是桃花饶态度,
醉花娇绿恼人看。东园探桃李
杨万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人间四月芳霏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
大理寺桃花一词多义舍:1.便舍船()
2.屋舍俨然()寻:1.寻向所志()
2.寻病终()乃:1.乃大惊()
2.乃不知有汉()为:1.捕鱼为业()
2.不足为外人道也()出:1.不复出焉()
2.既出,得其船()丢下,离开房屋找不久于是,就竟然当作对,向离开出来课堂检测
古—今—芳草鲜美鲜艳美丽食品的味道好古—今—率妻子邑人阡陌交通古—今—妻子和儿女男子的配偶交错相通指运输邮电事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汽车制造车间装修合同
- 汽车赠予合同范本
- 玻璃报价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标的及许可条件具体描述
- 2024年度房屋买卖合同:详细描述房屋基本信息、买卖价格及付款方式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的媒体选择与费用分配
- 2024年度个性化盘扣购销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联合研发合同研发项目与分工合作
- 2024专利申请权的转让合同
- 防水单位合同范本
-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西塘古镇课件
- qq仪表dcs-io表热水循环泵出口压力
- 病理产科 死胎 (妇产科学课件)
- 翻身拍背课件
- 全套课件-中文版AutoCAD-2020基础教程-完整
- 2022最新 冰壶教案
- 中医穴位养生保健课件
- 属地管理课件
-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流程
- 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2(实训二)参考答案
- 木薯淀粉预处理及其糖化工艺初步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