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_第1页
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_第2页
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_第3页
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_第4页
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脚下。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奥鹏17春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应该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2.我国刑法分则类罪分类的主要标准是()

A.普通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容易客体

正确答案:

3.关于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其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行为人被羁押之日起计算

B.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相应缩短

C.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不受影响

D.减刑只适用于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不存在减刑

正确答案:

4.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窜。甲发动汽车追逐,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正值业务行为

B.紧张避险

C.正值自卫

D.自救行为

正确答案:

5.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A.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

B.刑法的溯及力

C.刑法的时光效力

D.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6.下列状况中哪些行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A.二人以上的人中有的是过失行为

B.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C.二人以上共同有意行为

D.一人和不满14岁的另一人同时实施某种有意犯罪

正确答案:

7.下列哪一项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A.禁止习惯法的适用

B.禁止类推制度

C.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D.法律的规定必需明确、详细

正确答案:

8.章某是XXX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XXX,章某向船上射击,将XXX公民A射死。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管辖权;汪某从XXX向我国境内寄XXX,但在XXX就被警方破获。对王某的行为,我国刑法()管辖权;杨某与境外黑社会组织3AXXX勾结,想创造XXX,杨某负责从我国某省提供创造XXX的原材料,运送至国外,由3AXXX制成成品,在境外销售。对杨某的行为,我国刑法()管辖权;国际大毒枭老K(哥伦比亚国籍)来我国旅游,老K以前从未在我国举行过任何犯罪活动,但现国际刑警接受哥伦比亚的哀求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发出了通缉令,我国对其()管辖权。

A.有,有,有,有

B.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C.有,没有,有,没有

D.没有,有,没有,有

正确答案:

9.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XXX领域外对XXX国家或公民犯罪,而按本规矩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适用本法,但是根据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它体现了空间效力原则中的()。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庇护原则

D.折衷原则

正确答案:

10.王某为表现自己的勇敢行为,将造纸厂一造纸原料草垛点燃后再去救火。但火势扩散无法控制,王某虽奋力扑救,但仍造成损失20余万元,自己也被烧伤。王某的行为构成:()

A.放火罪

B.失火罪

C.危害公共平安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正确答案:

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我国刑罚同其他法律强制办法相比较,有以下显著特点()。

A.法律后果不同

B.柔和程度不同

C.适用对象不同

D.适用机关不同

正确答案:

2.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假如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教唆未遂”。大家可以按照对29条第2款的理解,来推断下列哪种情形里,甲某属于教唆未遂,且应根据29条第2款处理:()

A.甲某告知乙,说看见丙某和乙妻有染,教唆乙某杀害丙某,乙某答应下来,却不什么也没做。

B.乙某、丙某是街坊,两人同时爱上了的一位姑娘,但姑娘却对丙某情有独钟,甲某教唆乙某杀害丙某,乙某表示接受并当晚磨了菜刀,但因乙某在晚上磨刀的声音太吵,被周围的XXX群众准时报警,其次天刚一出门即被警察抓获。

C.乙某、丙某是街坊,两人同时爱上了本地的一位姑娘,丙某天天前往姑娘家献殷勤,乙某十分气愤,于是甲某教唆乙某去敲断丙某的腿,乙某接受教唆并着手采取对丙某的损害,但是遭到丙某的激烈抵抗,乙某一怒之下竟将丙某杀死。

D.乙某、丙

正确答案:

3.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刑法理论普通认为对牵连犯普通不采取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

B.刑法分则也有规定对牵连犯不采取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

C.分则条文也有规定对牵连犯采取数罪并罚的

D.分则条文也有对牵连犯规定了自立的法定刑的

正确答案:

4.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包括()。

A.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B.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C.言论、出版、集会、结社、XXX、示威自由的权利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正确答案:

5.甲某常常受乙某的欺侮,心怀怨恨。某日甲某开车,乙某令其停车,甲某有意开车将其撞倒。甲某以为乙某已经死亡,然后将乙某搬到车上,在路过一大桥时将乙某的尸体抛到河中。经法医鉴定,乙某是由于溺水而死。()

A.甲某存在因果关系的熟悉错误

B.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C.甲某构成有意XXX罪(既遂)

D.甲某构成有意XXX罪(未遂)

正确答案:

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三、推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构成的须要条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甲教唆乙去丙家盗窃,乙到丙家后,发觉惟独丙女一人在家,便XXX了丙女,而没有盗窃。甲构成盗窃罪未遂,乙构成XXX罪既遂。二人不成立共犯关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应该负刑事责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XXX领域内,才认为是在XXX领域内犯罪。()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无意识的危害社会的动作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陈某因为对领导不满,告知伴侣小郑要烧掉单位大楼,让小郑帮着搞点汽油。在小郑送来汽油后,陈某又懊悔了,把汽油卖给了一司机。陈某成立犯罪中止,小郑则成立犯罪未遂。()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但可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觉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该撤销缓刑。()

A.错误

B.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