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文档 课堂中教学一定要公平_第1页
研修文档 课堂中教学一定要公平_第2页
研修文档 课堂中教学一定要公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中教学一定要公平课堂中的教学公平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一)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教师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现在教学班级太大,例如:我所带的喀什市十小六年级(7)班有62位学生。这样讲课时,教师就难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教师提问也主要集中在坐在教室前排的学生,而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基本上没有被提问的机会。这样一来,优等生(不仅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包括少部分受教师宠爱的班干)是在班级中受惠最大的群体。他们是班级中的“贵族”,人数虽少,但占有大部分的师爱。同样的提问,教师通常更多地选择成绩好的学生、干部学生作为提问的对象。成绩差的学生获得提问的机会明显低于优等生。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对于优等生的回答会给予高度的评价和指导以及积极的鼓励,而对于差生则是贬低和伤害,许多学生带着热情来到课堂上,却被教师一次次地冷落下来了,很多时候教师对于差生的提问,更多的是出于对他们破坏课堂纪律的的惩罚考虑的。但是不论是教师带有惩罚性的提问,还是差生对提问的“渴求”,这种课堂提问都隐藏着教育的不公。它在优秀生、社会地位较高者与班里的所谓“差生”、社会地位低的学生之间人为地制造了一条鸿沟,违背了“平等考虑”的教育公平原则,因为教师并没有把他们当成平等的一员对待。我认为在课堂提问时,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偏爱”后进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们如果在这一个环节上贯彻落实好,那么,这些所谓的查生也将变得不差了。(二)课堂中教师期望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和规范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就显的及为重要。教师期望效应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期望能引起“实现预言效应”。即教师根据对某个学生的认知而形成一定的期望,促使该学生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而最终使预言成为现实。这种教师期望发生的机理,最初是由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研究所证实的。他们用实证材料表明,学生在校的学习成就不仅受其自身能力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教师期望的影响。换而言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好坏,是教师贴标签的结果。教师期待效应存在的事实要求教师对全班每个学生都应给予同样的期待,但实际情况却是,教师往往对好学生给予正向期待,一般不做消极分析,而且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集中注意,经常正确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作业认真及时完成,尽力使自己的行为与老师的期望相符合,在他们认为,教师的可信度较高,所以很快并很容易接受教师传递的期望;而对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淘气的学生给予反向期待,一般也不做积极分析,很难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待,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度。这种期待效应,尽管教师不会直接说出自己对学生的期望,但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语和行为的表现,都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不公平的期待。教师应正确看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公平对待,将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独特个体。应对每个学生都抱有期待,主动与每个学生接触,更多的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拥有奋发向上,乐观自信的健康心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潜力。(三)课堂中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互动,课堂教学的各项任务主要是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的,师生互动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一般还会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而在小组活动时教师给予每个小组的指导,也更多倾向与自己的主观因素去给予指导。在与成就水平高的小组学生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方式,并且表现出很大的耐心;而在与成就水平比较低的小组学生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控制的方式,并且较少给这些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充分的表达机会。若从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来考虑,无疑有失公平。因此,在师生互动中:师生间是平等的。不仅要不学生看成是主体,还要强调师生之间在地位、人格上的平等。这即是说,师生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人格和地位上的优劣高下之分,人格上的不平等关系存在必然会阻碍主体间实现心灵上的沟通,可能导致泯灭一方的自由意志,不能强制和压服学生,“教师必须认识到,在互动中,学生是平等的伙伴,因而绝对不能在互动中压服对方”。互动应是双向的。互动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相互敞开、理解、交流和进入的过程,从而每一个主体在与“他者”分享共同的经验和互相牵扯的过程中确认自我和他人,而不是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的单向传播。(四)课堂中教师评价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如回答问题、完成作业、遵守纪律、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出的语言上的评判。这里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及体态语言。教师评价学生,是教师经常用以调控教学过程的手段。这种教学中的评价,基本上是一种事实评价,绝大多数情况,要采用非量化的标准去进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赞许和批评,对具体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肯定与否定的表达,对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实际操作等各种学习活动所作的评述,以及用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的暗示,都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所进行的评价。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变化着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凭借着教学经验,及时地捕捉各种反馈信息,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并引导和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评价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学校追求升学率,教师、家长也追求学生“高分”。这种评价也容易导致教师一切向“分数”看齐,在课堂中,教师一方面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以外的其他方面表现的忽视或者遏制;另一方面,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做出的评价更积极,对成绩差的学生做出的评价多为讽刺、嘲笑、缺乏耐心等。教师对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评价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很多时候,教师凭着自己的感觉,或者随便地给学生以评价,或者认为好的学生什么都好,差的学生什么都差,不能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学生。2、评价时往往对学生要求过高。以教训人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动辄训斥,冷嘲热讽,或者借题发挥,抖落出学生往日的一大堆不是,用以施加压力,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3、评价中机械地运用一个尺度。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过程,对所有的学生使用一个标准,也造成学生有的感觉达到标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有的觉得标准太低没有奔头。这样的评价限制了一部分学生的发展。4、教师意识到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但有时由于考虑不周,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现象。表扬了一些人却无意中打击另外一些人的热情。还有时由于简单的表扬过于随便,重复的词汇多次出现,学生容易产生对评价无所谓的情绪,评价也就难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首先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其次,无论是对学生的褒扬性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贬抑性的评价,教师都要基于教育的目的的,抱以诚恳的态度,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在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自己,尤其是指出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时,更要注意诚恳和心平气和,使学生从教师的评价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