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_第1页
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_第2页
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_第3页
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_第4页
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

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

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

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

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

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

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

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

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

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

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

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

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

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

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

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

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制》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

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

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

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

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

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

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

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

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开开心心上学去

第三周拉拉手交朋友

第四周我认识您了

第五周我们的校园

第七周校园里的号令

第八周课间十分钟

第九周上课了

第十周玩得真开心

第十一周吃饭有讲究

第十二周别伤着自己

第十三周早睡早起

第十四周美丽的冬天

第十五周健康过冬天

第十六周快乐过新年

第十七周新年的礼物

第十八周期末测试

2016年9月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单元目标:

L情感与态度:感受学校环境的美好,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并乐于新同学、新

老师交往。

2.行为与习惯:了解并遵守交往和活动中的规则和纪律,初步形成讲文明、懂礼

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环境,逐步熟悉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4.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与同学、老师交往,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

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课时安排:8课时。

第1个主题:3课时

第2个主题:2课时

第3个主题:2课时

第4个主题:1课时

1我上学了

主题目标:

1.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在集体中有安全感,并为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感到快乐。

2.初步了解小学生活的特点,逐步适应新的学校生活。

3.形成对书包等学习用品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1.激发初入学儿童愿意做个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爱上学。

2.形成对书包等学习用品的正确态度,初步掌握整理书包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小学生活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并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方法去适应生

活中的种种变化。

活动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上学去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纸盒。

2.学生准备纸和笔。

活动过程:

1.导入:上小学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心情描述。

(1)请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方式描绘自己上学的心情:如画画、写词语、表演……

(2)全班集体交流各自上学的心情。

(3)小结要点:上学了,我们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可是有些心情会对我们的学

习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

3.讨论:教师挑选出几种突出的不良情绪:如紧张、害怕、疑惑……引导学生共

同讨论解决的办法。

4.小结要点:让我们抛开不好的心情留下一份好心情迎接新的生活吧。

5.户外活动:请学生将描写有不好心情的纸条放进纸篓里,师生一起在校园里找

个地方将纸盒与坏心情一起埋掉。

活动拓展:

学生回家主动跟爸爸妈妈谈谈自己上学的心情。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上学就是不一样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了解学生入学前的生活、学习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做比较、

分析。

2.教师将学生入学后的相关变化设计成“问题情境卡”。

活动过程:

1.导入:上小学以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比较:教师呈现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图片,请学生比较图片中反映的上学

前后的不同。

3.讲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切身体会谈谈各自感受到的入学后发生的变化。

4.抢答比赛:宣读问题情境卡上的问题,请学生举手抢答。

问题如:课间,小明玩皮球玩得正高兴时,上课预备铃响了,他该怎么做?每天要

上学了,今天晚上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5.小结要点: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自己也应该有所变化,

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我的新书包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书包、文具、玩具、食物、头饰若干。

2.歌曲《找朋友》。

活动过程:

1.导入:猜谜:“身体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各种文具

肚里装。”(书包)

2.游戏:“小书包”找朋友。

(1)分配角色,交代游戏规则:用《找朋友》音乐控制时间,“小书包”必须在规

定时间内寻找自己的朋友一一文具,找到一个就牵住一个,看谁找得又多又准。

(2)在《找朋友》音乐声中玩“小书包找朋友”的游戏。

(3)学生评议游戏情况。

(4)小结要点: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不要放在书包里。

3.交流:学生自由交流各自对书包的态度,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4.小结要点:喜欢书包不在于它的漂亮、昂贵,而在于它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

多便利,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2认识新朋友

主题目标:

1.熟悉新同学、新老师,尽快适应新的人际环境。

2.主动积极地与同学、老师交往,掌握相应的交往技能。

3.能欣赏自己和同学的优点,对新同学、新老师、新班级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如何在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让他们消除彼此间的羞怯感。培养学生对小学新老师

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勇敢地开口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情况。

活动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我的新伙伴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表现不同兴趣的卡片若干、一套“击鼓传花”的游戏材料。

2.学生应在课前熟悉周围的新同学,并准备可以展现自我特点的节目或作品,如

图画、模型、歌曲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想要新同学都认识你吗?那就让我们自己介绍一下自己吧。

2.自我介绍:老师先用贴近学生的语言自我介绍。然后学生自由地介绍自己的相

关情况,力求有特点,介绍的范围、时间长短等不作严格要求。

3.小结要点:今天我们又认识了这么多的新朋友,大家要相互关心、友好相处。

4.游戏:寻找兴趣相同的朋友。请几个同学拿出代表自己兴趣的卡片,并举起来,

喊:“喜欢……的朋友到我这儿来!”与他(她)兴趣相同的同学就跑到他(她)那儿。

然后兴趣相同的同学在一起交流、玩耍。

5.游戏:击鼓传花。鼓声停时,花落谁手谁就给大家表演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

6.小结要点:我们大家都很棒。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老师,您好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并尽快熟悉和认识新老师。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班级教师照片,请学生认一认照片上的人是谁。

2.介绍:学生自由介绍自己认识的老师。

3.绘画:学生画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并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位老师。

4.讲故事:请学生讲一个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尤其注意让学生谈谈自己

当时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友好,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

之情。

5.欣赏诗歌:欣赏配乐儿童诗《悄悄话》,让学生谈谈诗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6.小结要点:爱老师有很多表达方式,如对老师有礼貌、认真学习、信任老师等

都是爱老师的表现。

3走,看校园去

主题目标:

1.初步熟悉校园环境和各种设施,知道它们各自在校园中的方位。

2.能够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对新校园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了解学校的主要场所和设施。

2.帮助学生了解新校园,学会利用新校园的各种设施、设备解决自己的问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新校园,学会利用新校园的各种设施、设备解决自己的问题。

活动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参观校园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学校的简介资料,上课前给学生看一看。

2.教师课前设计好要向学生提出的游戏任务。

3.学生课前初步了解新校园的环境和主要设施。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有谁知道办公室(或校医务室、图书室……)在哪儿?(学生

自由回答)他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参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的主要场所,并介绍校园中的主要设施及其用途。

3.游戏:教师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选一名组长。教师指定游戏任务后,各小组

在组长带领下,开始行动。如:

指令1:到校门口认认校名,向门房老爷爷打一声招呼。

指令2:到厕所旁区分一下男厕所与女厕所。

指令3:找一找……在什么地方。

教师要将指令一一向学生交代清楚。各组学生可分头完成各项任务,看看哪一组最

快、最准确地完成任务。

4.小结要点:熟悉、了解校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说说、贴贴我们的校园

活动准备:学生课前准备绘画工具和用来做校园拼图的颜料、纸、剪刀、襁糊。

活动过程:

1.导入:上次活动我们参观了我们的新校园,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都去过哪

些地方?

2.绘画:请学生画出校园里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并说说理由。

3.拼图游戏。

(1)先让学生熟悉范例中各项设施的标记和色彩。

(2)要求学生依据标记和色彩,自己在一张白纸上绘一绘、涂一涂,动手制作标

记。

(3)让学生根据自己参观的校园的实际环境,动手在一张白纸上摆一摆,贴一贴,

做一个自己校园的拼图。

(4)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在自己的拼图上加工润色,美化校园。

4.小结要点:校园也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爱护它,如爱护花草树木、不损坏学校

公物等。

4参加升旗仪式

主题目标:

1.了解升旗仪式及升旗时的行为规范。

2.了解国旗、国徽的基本特征,热爱、尊敬国旗和国徽。

3.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尊敬、怎样尊敬国旗、国徽。

教学难点:

了解国旗、国徽的基本特征,热爱、尊敬国旗和国徽。

活动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国旗升起的时候……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了解升旗仪式及其要求,准备一面国旗和《国歌》歌曲。

2.学生已经参加过正式的升旗仪式。

活动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升旗时候的情境吗?

2.讨论:引导学生回忆升旗仪式,讨论升旗时的规范行为,交流升旗时的感受。

3.小结要点:

国旗代表我们的祖国,升国旗是一个庄重的仪式。学生在升国旗时,应当站直、安

静、向国旗行注目礼,以表示对国旗的尊重。

4.练习:在国歌声中,全体起立向国旗行注目礼。

5.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国旗,概况出国旗的主要特征(五星、红色)。

活动拓展:教学生唱国歌。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认识国旗和国徽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国旗、国徽图片各一张。

2.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国旗、国徽的资料。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国旗、国徽图片,请学生回忆自己还在哪儿见过国旗、国徽。

2.交流:

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国旗、国徽的资料。

3.小结要点:

国旗、国徽都代表着我们的祖国。

4.涂色:

请学生根据国旗的轮廓图,涂画出一面鲜艳的国旗。然后交流各自画国旗的经验和

感受。

5.小结要点:

我们不仅要把国旗画在纸上,更要“画”在我们的心里。

第二单元学校的一天

单元目标:

1.情感与态度: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形

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按时作息,做事用心的习惯。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

则的习惯。初步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知识与技能:知道上学不迟到,应该提前做好上学的准备,学会自己的事自己

做。知道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情,遇到危险会自救。认识常

见的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应遵守学校纪律。

4.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体验到有序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愉

快心情及好处,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5~6课时

第5个主题:2课时

第6个主题:1课时

第7个主题:1课时

第8个主题:1~2课时

5早早起,上学去

主题目标:

1.知道上学不迟到是每个学生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养成不迟到的好习惯。

2.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

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到守时、惜时、做事有条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活动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上学不迟到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歌曲《上学去》。

2.学生准备彩色笔。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实际是一个小调查):

(1)播放歌曲《上学去》,教师边唱边向学生问好:“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问你早上几点起床?”

(2)指名学生回答:你每天早晨起床后是怎样安排的呢?

(3)过渡语:兰兰也和大家一样,成为向学生了,这不,她也要去上学了。

2.听故事一一《起床后的兰兰》。

(1)全班集体交流:起床后的兰兰是怎样做的呢?

(2)教师小结:起床后,块穿衣,忙刷牙,天天上学不迟到。

3.小表演:现在知道怎样安排早晨起床后的事情了吗?请表演给大家看看,看谁

做得好。

4.教师出示21页3幅图,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原因: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你知道

他们为什么迟到吗?

5.说我自己:你迟到过吗?为什么迟到呢?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6.填填“七色花”:怎样做才能做的按时上学呢?

按时上学

制定作息时间表

按时起床

7.教师小结要点:刚才我们通过填填“七色花”的活动,明白了要想上学不迟到,

还得做到每天按时睡觉、起床,睡觉前要做好第二天的准备工作。

8.评一评。

(1)自我评价:你觉得自己在按时上学方面做得怎样?如果做得好就画个笑脸,

不太好就画个苦脸。

(2)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上学路上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2.学生课前观察交通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学生在上学路上的表现:有的在街道玩耍,有的在穿越马路栏杆,有的在闯红灯……

2.说一说:这些现象中哪些是不正确的行为?

3.教师小结:每年小学生发生的危险事故很多,在上学的路上我们可要注意安全

呀!

4.教师提出问题: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你

知道的交通规则有哪些?

5.学生交流。

6.抢答比赛: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出示教科书24页交通标志,请学生举手抢答

交通标志所代表的意思。

7.画一画:你还知道哪些交通标志?把你知道的交通标志画下来。

8.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在学生手中分别拿着红色、绿色的牌子,代表红灯、绿灯,

其余学生扮演警察、行人、汽车等,自己设计游戏过程。

9.教师小结: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规则记在心,生命才会更安全。

6课堂上

主题目标:

1.知道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是学生要做到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能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活动时间:二课时

教学重点:

知道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行为有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善于思考和提出

问题等。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我会听讲

活动准备:

两个片断:一、上课时,一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会

做。二、另一学生上课时没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做。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2.学生看录像:仔细观察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上课时的表情、神态、动作是怎样

的?

3.比较:将两位同学上课时的表情、动作、神态进行比较,说说谁在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

4.谈体会:看完录像,你觉得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有哪些好处?

5.游戏一一你问我答: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我该怎样做?

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哪,我来答:~~

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耳朵听什么?我来答:~~

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脑子想什么?我来答:~~

学生的回答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对问题答案不需作统一的硬性规定。

6.教师小结: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举起我的手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若干个适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或智力抢答题。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老师念智力抢答题,学生抢答。前几题要求学生不举手直接抢答,因为太吵,老师

同学听不清,后几题请学生举手抢答。

2.老师:刚才在课堂上大家是怎样的情况下,举起自己的小手的呢?

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要点:在课堂上,当我们要回答问题时,应先举手后发言,回答问题

不乱抢。这样才能听清楚别人的发言。

5.过渡语:除此以外,在课堂上我们还会在什么时候举起自己的小手?

6.我知道,我来说:学生看教科书26页右下图,说说图上的同学为什么会举起自

己的小手?

7.教师小结要点:在课堂上,当我们有还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或有不同的见解时,

更应该举起自己的小手。

8.课堂调查:本班哪些同学能够做到在课堂上大胆提问?

结合调查结果,请这类同学谈谈:怎样做有什么好处?

9.小结要点: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大胆地提出来,这样你才会学到更多的知

识。

10.选“班级小问号”,以此活动激励学生做到大胆提问。

7课间十分钟

主题目标:

1.知道课间休息时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玩文明的游戏,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

2.在学校里和同学和睦相处,遵守学校的各项秩序。

活动时间:二课时

教学重点:

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教学难点:

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下课了

活动准备:

1.歌曲《课间十分钟》、铃声录音。

2.学生制作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

卡片。

3.学生把桌椅摆开,空出一块场地。

活动过程:

1.听歌曲《课间十分钟》导入:课间十分钟你们都在做什么?

2.创设情境,学生自主选择。

(1)教师放铃声录音,告诉学生下课铃响了,请学生选择这时应该先做什么,后

做什么?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平时的做法选择相应的写有“上厕所”、“喝水”、“做

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3.小小讨论会:为什么在课间先做这些事而不是那件事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1)小组讨论。

(2)班级交流。

4.小结要点:课间休息时间不是很长,下课后,我们首先要解决上厕所、喝水等

生理需求问题。

5.游戏:我是课间行为监督员。让学生找一找课间活动做得不好的现象。

6.分析讨论:哪些做法值得学习?哪些做法要注意避免?

7.教师小结:课间休息只有十分钟,我们得合理地安排,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

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上课铃响了

活动准备:铃声录音。

活动过程:

1.放铃声录音,模拟表演。

(1)“叮铃铃”上课了,现在应该怎么做?

(2)学生表演,再现自己平时的行为。

2.阅读教科书说说:这些同学是怎样做的?

3.击鼓传花抢答:上课铃响了,要做好哪些准备?

4.朗读儿歌。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书本文具桌上放,安静等着老师把课上。

5.教师小结:上课铃响了,我们要快速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

活动要求:学生表演的内容应是自己平时的真实行为,学生在表演时教师一定要留

心观察学生课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他们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

8放学啦

主题目标:

1.知道放学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

2.知道放学后不能跟陌生人走,牢记家庭和自己家人的电话,遇到危险时,能够

从容应对。

活动时间:二课时。

教学重点:

知道放学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

教学难点:

遇到突发事情,能够想办法,从容地应付。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按时回家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物品(书、笔等),为游戏“我来选”做准备。

2.教师课前将学生放学后没有按时回家的各种表现录制(记录)下来。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放学了,我们要带好哪些东西呢?

2.游戏:我来选。

(1)在讲台上摆放一些物品,如铅笔盒、书(写了自己名字的书和写了别人名字

的书)、玩具、毛巾、削笔刀、作业本等。

(2)学生上台选择并说明选择的原因,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交流:放学了,我们要带好哪些东西?

4.教师小结:放学回家时要带全自己回家学习时需要的东西,如橡皮、彩色笔等。

5.小小讨论会:教师出示教科书31页中的图2、图3.

(1)小组讨论:放学后他们在干什么?你认为谁做得好?为什么?

(2)小组代表在班级进行交流发言。

6.自我评价:平时放学后,你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7.教师小结:放学后要按时回家,不做危险的活动,不在外面逗留。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教师自编“回家的路上”故事情节,可以是与书上相同的情节。

2.学生了解家庭与家人的电话号码。

活动过程:

1.听故事(或看录像):回家的路上。

2.亮出你的金点子,说说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3.班级调查:放学后,那些同学是独自回家的,哪些同学和伙伴一起回家,哪些

同学是由家长接回家的。

4.小测试“当我遇到陌生人”:老师扮演陌生人,对学生进行测试。当遇到陌生人

来接或路上遇到陌生人搭话时,学生是怎样应付的?

5.过渡语: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应及时求救。除了可向路人求救,还可以给自己

的家人打电话。

6.填写“我的电话本”,记下家人的电话号码。

7.教师小结: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不能跟陌生人走,也不能随便和陌生人搭话。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单元目标:

1.情感与态度:

熟悉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学会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能体验到长辈的关爱,体会

到家庭生活的幸福。

2.行为与习惯:

关心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能主动为他们着想。能用自己的方式说出对长辈的爱,用

行动表达对长辈的爱。

3.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中的主要成员,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能从自己的成长

与变化中感受到家人的爱。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初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学会用

自己的方法孝敬长辈,关心家人。

4.过程与方法:

能与家长沟通,学会沟通的方法。在活动中初步学会观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

信息,锻炼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第9个主题:1~2课时

第10个主题:2~3课时

第11个主题:2~3课时

总课时:6~7课时

9说说我的家

主题目标:

1.初步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家庭。

2.了解并介绍家庭主要成员的工作、爱好、习惯,热爱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从而激发学生对家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并能在此基

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活动时间:1~2课时

活动内容:说说我的家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轻松、和谐、温馨的关于亲子交流的音乐,如《世上只有妈

妈好》、《好爸爸,坏爸爸》、《可爱的家庭》等,以作课堂活动的背景音乐。

2.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以作介绍、交流用。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你喜欢你的家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

我们的家”吧。

2.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教师展示不同长辈的头像,让学生认识家人之间的关

系,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才是礼貌的。

3.介绍自己的家。

(1)教师介绍自己的家:我先来说说我的家。(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看,这是我

六岁时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猜猜哪个是我?(指照片介绍)我们家共有四口人。这是我

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我的姐姐,这个就是我。

(2)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

教师可以从“我叫。我家住在。我们家有口人。”等方面引导

学生进行有条理地介绍。

(3)小组交流: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的全家福,说一说。

(4)击鼓传花,全班交流:让学生对照全家福中的每个家庭成员,介绍一下家人

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

例1:这是我的爸爸,他是一名医生。这是我的妈妈,她平时很关心我的学习。

例2:这是我们家第一张全家福。你们看,中间这个就是我。我爸爸很喜欢上网,

我妈妈做的饭很好吃。

(5)诵读儿歌小结:从大家的介绍中可以大家多爱自己的家啊。来,让我们一起

诵读儿歌。

10爱心伴我长大

主题目标:

1.从家人对自己的关心、教育等方面体验、感受家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

的无微不至的爱。

2.体会成长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家人的关爱。感受自己的成长不光是外形有变化,内在也有变化。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家人的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体贴关心是爱,批评教育同样是爱。

活动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爸爸妈妈都爱我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自己小时候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照片,回忆小时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

例,以作示范。

2.学生收集爸爸妈妈关爱自己成长的点滴小事例,以备交流时用。

3.学生准备一些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照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你

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教育你的?

2.游戏:爱的火车

(1)举例示范:教师出示自己与家人一起的照片,讲一讲小时候父母关爱自己的

故事。

(2)教师引导:老师是在家人的关爱中长大的。你们的家人是怎样关心、教育你

们的?让我们都来讲一个“爱的故事”,把我们“爱的火车”开起来。

(3)教师宣布自己是“火车头”,师生一起诵读儿歌(见教科书),火车“呜呜”

开动。

(4)同学举手要求“火车请开到这里来”,火车开到他身边,当他讲完一个家人关

心自己的故事后,就跟在老师后面坐上一节车厢,这样,“爱的火车”月开越长。

3.感受体会:同样的爱。

(1)教师导入:父母长辈总是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们,但他们对我们的爱有着不

同的表达方式。爱,有时候会深藏在背后,需要你慢慢体会。

(2)学文思考:(观看36-37页6幅图)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能体会

到其中的爱吗?

(3)分组讨论:把你的故事将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你的爱。

(4)诵读儿歌:想一想,家人的爱还会在哪儿呢?谁能接着说下去?

(5)教师小结:家人的爱是温暖的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总是那样无微不至。家人的

爱也是严格的,因为他们希望我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一个知错就改的人,一个

懂得体谅、关心别人的人。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我在长大

活动准备:

1.不同时期的生活画面。

2.学生向父母了解一下自己出生时的情况,如出生地点、时间、生肖、体重等,

并将出生时的照片贴在出生记录栏里,填写“出生时的我”等相关情况。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是谁给予了我们生命?是谁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我们的成长?

对,是亲爱的爸爸妈妈,在他们关爱下,我们快乐成长。

2.探究活动:猜猜他是谁。

(1)出示一名学生小时候的照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位同学小时候的照片,

猜一猜他是谁?

(2)比一比:他现在有哪些变化?

(3)想一想:是谁辛勤哺育他长大的?

(4)找一找自己有哪些变化?填一填“现在的我”的相关内容。

3.实践活动:寻找成长足迹。

(1)分组介绍:介绍自己的“出生记录”,小组交流。

(2)实践活动:看看现在的我有什么变化?量一量、印一印手印、脚印,告诉大

家你现在变能干了,完成“成长记录”。

(3)思考讨论:看到这些变化你心里是怎样想的?

(4)教师小结:我们成长中留下的点点印迹,都融会了爸爸妈妈和家人的爱。

4.展示活动:我的小相册。

(1)教师导入:现在的你和以前的你有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成

长小相册”吧。

(2)展示体验:学生根据自己的“成长小相册”找一找自己的变化,并谈一谈自

己的成长经历和感受。

(3)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才会有我今天的健康成长,我是一个幸

福的孩子。

11把我的爱传给大家

主题目标:

1.能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关心家人,向家人说出自己的爱。

2.在家庭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成为家里的小主人,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

人的爱。

教学重点:

1.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真诚地感受家人的爱,并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爱。

2.初步感受作为家庭中一员应承担的责任,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要懂得关心、体贴、照顾家人,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

长辈的爱,懂得以自己良好的表现给家人送去欢乐。

活动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说出我的爱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父母为孩子操劳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同学们,父母在我们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画面(父母为孩子操劳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2.观看交流: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学生充分交流。

3.小结要点:请大声对父母说出你们的爱吧!

4.学文明理:

(1)看41页四幅图,说说你想怎样对家人说出自己的爱。

(2)想一想:当父母听到你的爱时,他会怎样想、会对你说些什么?

5.角色扮演(学生小组活动):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邀请小伙伴和你一起演

一演。

6.学习探究。

(1)教师导入:爱,仅仅说说是不够的,还要用行动去表达。请用行动告诉爸爸

妈妈你们的爱吧。

(2)学习思考:引导学生看42页的三幅图,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行动向家人表

达自己的爱。并在课堂上分角色演一演。

(3)交流体验:当你关心、体贴家人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当父母、长辈得到

你的关心后,他们又是怎样想的,怎样对你说的?

(4)教师小结:父母、家人也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要用行动表达对他们的爱。

活动拓展:

爱的行动:

给父母写一封爱的信笺,哪怕一句话,告诉他们你也同样爱他们。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我给家人添欢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请家长写一封感情至深的信给孩子。

2.学生课前调查父母的生日情况。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你记得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知道你的生日是妈妈的“母难日”,

也是爸爸最担心的日子吗?

2.思考讨论:你生日那天是怎么过的?爸爸妈妈都在忙些什么?

3.学文明理:看看43页下图中的妈妈是怎么过生日的?你有什么感想?

4.诵读煽情:教师深情诵读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5.启发思考:父母这样爱我们,那你能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觉得

可以怎样为你的爸爸妈妈过生日呢?

6.教师引导:爱爸爸妈妈不能说说而已,要落实在行动上。

7.小组讨论: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为家人带去欢乐了?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

8.交流互动:我为家人带去欢乐的好办法。

9.制作小卡片:让我们把自己想为家人做的事写在精美的小卡片上吧。

10.教师小结:常常给家人带去欢乐,他们会很高兴,你的家庭生活也会更加幸福。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给做得好的学生发“自理小能手”证书。

2.学生准备彩笔。

活动过程:

1.评选活动:寻找“自理小能手”。

(1)情境采访:你在家中能独立完成哪些事情?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2)交流讨论:作为家里的小主人,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你还能为家里做点什

么?

(3)评一评:谁能成为“自理小能手”?公布评选条件。

(4)学生自评、他评。

(5)发放证书。

2.自评交流;小星星在闪耀。

(1)阅读教科书46页内容:在你会做的事旁涂颗红星,在不会做但想做的事旁涂

颗绿星。

(2)学生做一做,涂一涂。

(3)交流自评:你还会做什么?你还想学做什么?把你会做的事写下来,奖励自

己一颗红星;把想学着做的事也写下来,奖励自己一颗绿星。

(4)评评比比:看一看、数一数谁的星星多。

3.儿歌小结:读儿歌《别说我小》。

第四单元银色的冬天

单元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祖国各地和家乡冬天的迷人景色,养成亲近自然、热爱

自然的情感,感受自然的美。在创造性的观察体验活动中,产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

兴趣。喜爱并积极参加过新年这样的庆祝活动,体会节日的热烈气氛和美好快乐的心情。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尊重长辈、

礼貌待人等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在主动参与和亲自动手活动中,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制作

的能力。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安全防护的能力。了解有关冬天的科学知识,尝试科学小

实验和小制作,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

4.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收集有关材料的活动过程,体验如何使用不同方法获

得信息。能尝试进行小观察、小实验等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

同分享活动成果。

课时安排:

第12个主题:2课时

第13个主题:2~3课时

第14个主题:2~3课时

总课时:6~8课时

12被风吹,冬天到

主题目标:

1.观察、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冬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冬天及冬天到来对动植物活动与人类生活的影响。

3.培养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对美的感受、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冬天的乐趣。

教学难点:

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冬天及冬天到来对动植物活动与人类生活的影响。

活动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冬天到了

活动准备:

1.教师在活动前收集冬天动植物过冬的图片或资料,准备有关冬天的音像资料。

2.学生在课前收集动植物过冬的小故事,各种图片。了解冬天到来时,人们服装

衣着的变化,野外、街道、生活环境有什么变化。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冬天到了,你们发现了哪些变化?

教师应通过启发性的谈话,引导儿童亲身感受、发现周围环境中冬天的痕迹,了解

冬天的特点。

2.小组竞赛:找一找冬天在哪里?

学生四五人为一组,在组内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冬天的特点,然后组织小组竞赛。

个小组通过比赛的形式,比一比谁找到的冬天多。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选择观察对象,如

花草、昆虫、动物及人们服装的变化等。

3.吟诵儿歌:利用教科书上的关于梅花的儿歌,让学生歌唱、吟诵,并鼓励儿童

收集、吟诵有关冬天的儿歌、古诗。

4.小小画展:举办“美丽的冬天”个人小画展。让学生自由绘画、自由想象,鼓

励学生相互点评,还可试着把教室布置成一个美丽的雪花世界。

活动拓展:

1.课后开展水仙花种植活动。

2.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动物园参观,了解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不一样的冬天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制作小导游挂牌。

2.学生收集各地冬天不同景色的图片,并准备画纸、画笔、树叶、果实等。

活动过程:

1.图片欣赏:祖国各地的冬天景色。

通过电视、光盘、视频、图片等帮助儿童开阔视野,了解东北吉林、安徽黄山、海

南三亚等地区的冬天景色,感受欣赏不同地区的冬天,让儿童了解难以直接看到的各地

冬天的不同景色。

2.小导游介绍:可采用“神州游小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充当自己最了解的地方

的冬天小导游,介绍该地冬天的景色。

3.画一画,贴一贴: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到的冬天用彩笔画出来,也

可以采用树叶、果实粘贴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冬天是情感和理解。

4.作品展示:让学生自由地把作品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笔下的

家乡的冬天,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冬天、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拓展:

1.小小气象员活动:布置学生自制笔记本,每天记录气象情况,感受气温变

化。

2.举办“冬爷爷在我身边”作品展示会。

13冰雪世界乐趣多

主题目标:

1.在各种活动和游戏中体验冬天的美好与乐趣,增强对冬天的热爱之情。

2.了解“冰是怎样的”科学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漂亮的冰饰。

3.学会从多种途径了解冬天的基本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本地气候特点,提供儿童活动的内容和玩法,让他们体验到合作游戏的乐趣,

并注意安全。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冬天活动后的生活常识,引导学生明确学会自我保健的重要。

活动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雪中游戏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雪中游戏的活动工具。比如:玩具铁锹、红

萝卜、小帽子等堆雪人的工具。

2.教师收集有关描述雪中游戏的小儿歌、故事等。

3.学生准备开展雪中游戏的各种工具等。

活动过程:

1.儿歌导入:引导儿童吟诵儿歌,感受冰雪天堆雪人的快乐。

除吟诵儿歌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记忆中的雪中游戏场景或影视剧中的雪

景,或者请爸爸妈妈谈谈自己儿时的雪中游戏,以获取对雪中游戏的直接感受。

2.说一说:你最想玩什么游戏?是怎样玩的?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充分

交流。

3.小组讨论:外出游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冬天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引导学生懂得在户外活动要注意保暖,预防冻疮,教给学生游戏的规则和注意的事

项,特别强调冰雪天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4.小结要点:冬天到了,天气寒冷,小河结冰了,玩耍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冰薄

的地方千万不能去。同学之间游戏时要注意安全和团结合作。

5.户外活动:让学生自由组成活动小组,到操场上开展各种雪地游戏,体会冰雪

天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的乐趣。

6.交流讨论:回味一下在室外踏雪玩冰的乐趣,交流一下在雪中游戏的快乐和开

心的事。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结冰啦!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结冰试验用的材料(杯子、水、温度计),冰块。

2.学生收集各种冰花、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