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教学重点6000字探究(论文)》_第1页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教学重点6000字探究(论文)》_第2页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教学重点6000字探究(论文)》_第3页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教学重点6000字探究(论文)》_第4页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教学重点6000字探究(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教学重点案例分析目录TOC\o"1-3"\h\u10610一、绪论 一、绪论1.1贝多芬的生平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于1827年在维也纳去世。贝多芬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数量庞大的音乐作品。贝多芬与18世纪之前的音乐家不同,与一生在宫廷任职的海顿相比,他除了年轻时在宫廷短暂的待过几年之外,都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度日。贝多芬第一次给切尔尼的印象,他是一个矮小、丑陋、固执的人,也是大多数人对于他印象。后来他靠讲座,个人表演,出版乐谱的税费,委托创作的佣金及贵族的礼赠度日。同时自由的生活也激发了贝多芬无限的创作可能,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到自由和不受约束,充满激情和冲动。贝多芬一生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并且是古典浪漫音乐风格的代表音乐家,并且是钢琴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音乐家。1.2贝多芬的钢琴艺术创作贝多芬创作了许多钢琴艺术作品,包括毕生的钢琴独奏,钢琴合奏,伴奏和协奏曲。形式包括奏鸣曲,小奏鸣曲和小型奏鸣曲,幻想曲,回旋曲及其他,变奏曲,其他主题的变奏,钢琴和小提琴奏鸣曲(共10个),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共6个),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奏(共七个),钢琴和管乐(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大管)五重奏,协奏曲(共7首),钢琴幻想曲Op.80。1792年,他创作了第一首钢琴重奏三首Op.1。贝多芬的钢琴艺术作品独立于其他作品,具有独特风格和艺术特征。二、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创作2.1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No.1》介绍贝多芬,是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世界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乐圣”。奏鸣曲作为钢琴音乐的重要题材之一,从欧洲古典主义时期诞生起就一直深受广大作曲家的青睐,贝多芬作为欧洲音乐史上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奏鸣曲。其中第九钢琴奏鸣曲《Op.14No.1》创作于1798-1799年,是贝多芬早期创作的作品。他维承之前音乐家的古典奏鸣曲式的形式进行创作,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奏鸣曲进行不断的改良和创作,在作品中融入自我的情感。贝多芬的这首第九钢琴奏鸣曲风格优雅亲切,旋律精致、织体清激,表现方法丰富,展示了贝多芬钢琴音乐的特色与独特魅力,也是贝多芬个性形成的重要标志。能通过对这首奏鸣曲的研究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贝多芬,为更多钢琴学习者在这里主要对贝多芬《Op.14No.1》的这首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和声运用、调式调性、力度安排和音乐进行详细说明。2.2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No.1》曲式结构正常情况下,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中都是有一个慢板乐章,也就是大部分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但是,在这两首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中,都没有出现慢板乐章,也就是说这两首作品在形式上都简洁紧凑。E大调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在类型上接近F大调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作品第10号。像贝多芬的多数早期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一样,它的写法有许多管弦乐的特点。这首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的情绪是明朗的,没有前一首《悲怆》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中那样多的戏剧性因素。正如通常那样,第一乐章的主部是一个不完整的乐段。在片刻的停顿之后直接进入了副部。它的结构相当复杂——分为几个独立段落(均在B大调上)。第一个段落(16小节)如歌、平静,有些复调因素。随后是一个8小节的乐段,充满了明亮的诙谐,随后是4个小节十分尖利的补充句,随后又是一个几乎都是以四分音符进行的8小节乐句。开始时是P(弱),在cresc以后戛然而止停留在ff上,然后又是p,最后结束在了主功能和弦中。展开部也是从第一主题开始的,在第5小节中,这一主题发展成一新的主题,它陈述在左手十六分音符和声音型的背景上。主题是a小调,经过C大调和e小调转向属音(10小节)上的持续音。再现部的主部主题是在左手十六分音符音阶进行的背景上以f开始的。在其他方面再现部均与呈示部相似。在副部(用基本调E大调)开始前向C大调的临时转调(pp——又是在十六分音符音阶型进行的背景上)是很有意思的。结束部大大地扩充了。图2.1第一乐章曲式结构如图本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也和F大调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作品第10号的第二乐章一样,是小快板的速度,具有小步舞的性质。在这里应感到速度单位不是一拍,而是整小节。图2.2第二乐章曲式结构如图本回旋曲要弹的朴素、从容。贝多芬指明这个快板的速度应当是“舒适”的(commodo)。速度以二分音符为单位(2/2拍)。这部作品的结构看起来并不是那么难。主部是由一个乐段组成的,它的第二个扩展了的乐句最终结束在属调(B大调)上。在这之后,是一个9小节的乐句,同样在属调上以平稳的速度进行着,由短促的低音伴奏着,好象拨奏一般。这个乐句以一个延长号结束在E大调属和弦的二和弦上,有着副部的性质。延长号以后是主部的重复,它的第二个乐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e小调进行导入,然后结束在了E大调,并转入G大调上附有朝气的、一个新的和充满活力的主题。这时候,调性又一次变为了小调,力度由f变成p。属和弦上的停顿引向再现部。随后是在同一调性上的第二主题,在向F大调(降二级音)暂时移调以后,结束在E大调属和弦的三四和弦(延长号)上。主部的重复是扩展了,变奏地陈述着,具有尾声的性质。图2.3第三乐章曲式结构图2.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No.1》曲式分析在Op.14No.1中,贝多芬开始整理奏鸣曲的套路,这首乐曲一共三个章节。乐曲的最大部分是呈示部,音乐的主题部分包括音乐的主要情感,无论后续乐曲如何展开,基于呈现部分的连续改变来形成扩展部分或再现部分。Op.14No.1的展示部门的基本结构如下:主要主题-连接-副主题-结束。此后展开部分和再现部分也遵循此形式。贝多芬奏鸣曲数量的扩大也使奏鸣曲可以更好地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作品的内容。奏鸣曲风格的本质是两个不同的音调主题经过扩展和变化融合成一个整体,以获取整体基调统一。呈示部的主题和小节是完成此集成的主要元素。这两个主题之间的反差,包括速度、音乐和性格都具有自己的独特特征。主题与副主题之间的对比是奏鸣曲风格的最典型表现,而这两种对比则需要元素与之联系起来。还可以添加带有“连接部分”的副部,该部分将音乐从主要部分引导到副部分,以自然地将主要部分切换到子部分,并增强主要部分和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海顿(Haydn),莫扎特(Mozart)的奏鸣曲等早期古典乐曲的结构都非常严谨工整。而贝多芬的工作却打破这规律。例如,由于连接部分是过渡部分,因此必须能够灵活地上下移动连接部分,在结构上不够工整对称。因此对称的古典作品的连接相对较短,有的甚至为数个小节或和弦,但在贝多芬手中的连接部分非常多且随意。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呈现部分的安排发现一些变化。下表以条形显示了作品的呈现部分的小节数量。表2.3第一乐章各部分小结数Op.14No.1第一乐章主部小节数连接部小节数副部小节数12(1-12)10(13-22)24(23-46)在创作呈现部分时,主体和连接部分的大小不是绝对的,并且在贝多芬的早期工作中,主体部分大于连接部分,但是在创作后期,贝多芬并没有遵循这个习惯。在上表中,可以看到连接部分的小节数量大于主体部分的小节数量。这表明贝多芬认为主体和连接部分都是同等重要的存在。这也是他对音乐不同的理解给人们带来的感觉变化。贝多芬的连接部分同样有着丰富的音乐主题内涵,从主题部分到副主题部分的过渡音乐段落,并不在意其章节大小内容长短,而是通过自己的音乐理解,使用一种更简洁的方式来表达呈现丰富的音乐内容。2.4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No.1》和声手法因为这是属于浪漫时期的作品,所以我们先根据两个时代(古典时期、浪漫时期)音乐各自的特点来说明和声的手法。古典时期,音乐以旋律线条为重,如图所示:图3.1截取自莫扎特奏鸣曲曲集《C大调第十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左右手搭配起来的和声以外,旋律与伴奏是以两条线的形式进行的,除去中间的装饰音,左右手就是以线条形式各自发展下去。而在浪漫时期的作品中,如下图所示动机:图3.2截取自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No.1》开头部分我们可以清晰地从谱面看出来看到,贝多芬音乐的和声是以纵向在发展,而不是向莫扎特音乐是以横向在发展,在贝多芬的这部作品中,我们能尤其感受到音乐纵向发展的立体感,从大和弦具有极低的根音就可以感觉到,贝多芬和声的稳定性以及辉煌感是独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如下图所示:图3.3截取自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No.1》开头部分这样的进行在贝多芬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而正是这样的结尾,造就了贝多芬英雄气概一样的音乐风格。并且大调与小调都更加丰丰富。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No.1》的教学重点在贝多芬《Op.14No.1》这首钢琴奏鸣曲中,音乐的整体性给予我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样才可以将作品的内在情绪表现出来,从而感染听众一同去想象。我们经常会说到,音乐表演是一种“再创造”。所谓的真实性,就是对于作品本身的感知,每一部作品,两者都与其出现的历史时代密切相关,并且在流派形式和表现内涵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就像中国古代的“唐诗,宋诗,元曲”一样。所以,除了之前提到的作品创作背景之外,笔者也将对第九钢琴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No.1》进行分析。3.1教学要点分析在对这首作品进行教学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清楚这首作品的重点在哪里。贝多芬的这首奏鸣曲我们一定要注意到的是作品的音响效果,例如开头的主和弦的进行,下键一定要坚定而有力,用身体的力量去带动手腕进行下键,手指要结实,,下键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快速而准备的进行下键。同时,要注意这首作品中的分解和弦部分,也与主和弦要坚实有力的下键不尽相同的是,分解和弦部分一定要进行一个快速反应,即快速触键,快速离键。然后是节奏节奏的和弦向上分解。它充满了强烈的自愿动机,加上“前进”的三拍节奏,这是一种先发制人的动机。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主题。而在连接段落,我们要注意的重点是声部之间的均衡性,在教学时一定要提醒学生,不能出现两只手“打架”这种现象,而是均衡的,和弦的与和弦的声部之间是相对平稳的,低声部内容的丰富增强了泛音的厚度。因此,教学的重点时要告诉学生,在弹奏时,左手要保持稳定,将力量完全沉下去,不要产生太多的轰鸣感。副部主题起始于E大调,在副部中,尽量少运用踏板,左右手的力量保持均匀,旋律向上进行的时候,力度主次递增,给人一种渐行渐近的感觉,调音轻巧且灵活。在高潮出,振奋感推动音乐的走向持续向前向上,贝多芬作品的"英雄气概"在这里若隐若现。在扩展部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部分的调式是十分清晰,那么最开始的一个部分就跟开头一样要提醒学生注意手指之间下键的力度和速度,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告诉学生,这首作品在弹奏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小指,手指伸出时,大臂会将力量向下移动。从手腕到指尖,学生都应该放松,避免僵硬,灵活调整手部,使作品的旋律保持连贯,注意旋律的内在张力。同时,党你使用左手按键时,手臂也应该时放松的而非紧绷的状态。从第168部分开始,主要部分以简化和不变的形式在主题中再现。再现部分的性能要求基本上与呈现部分的性能要求相同。在音乐处理中,再现部分的情绪更令人兴奋。更坚定的是,最后两个主要和弦中的一些将是强大而坚定的,以代表贝多芬坚定的意志,通过痛苦来锻炼,为战斗做好准备并经过考验。3.2演奏注意事项3.2.1选曲的顺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不适合训练钢琴技能。个人演奏的技术技能在练习使用贝多芬作品演奏时有一些缺点。首先,无法利用贝多芬的演奏来达到训练目的。由于贝多芬(尤其是晚年)很少考虑手的舒适性,因此他忽略了某些演奏上面的问题(例如指法),只是对音乐本身感兴趣。其次,演奏这些庞大乐曲如果只是要满足最基础的训练,那接受专业技术训练去,则可以更快的提高。年轻学生不宜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因为没有生理或心理上的阅历来品味这些作品。只有当表演者达到一定年龄,具有出色的技术能力,以成熟、独立的判断力和感悟来演奏贝多芬的作品。3.2.2力度的把握贝多芬对每首作品的创作都有严谨的创作态度,并且经过反复考虑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因此每一部钢琴演奏有完整的力量印记。在模仿莫扎特或海顿风格的早期作品中,还显示了丰富的力量印记。Op.14No.1从第一乐章的第14小节开始,贝多芬在每个小节上都有详细的力度显示。在作品开始时,有模仿莫扎特的痕迹,但是在力度方面又存在贝多芬式的理解,并且比莫扎特的处理更顺畅,且每个段的连接都是不同的。通常将其理解为零碎的句子或感性的旋律,使失落,凌乱和反感,但是通过贝多芬的力度整合,将这些有效的整合起来,因此可以感受到贝多芬音乐的伟大和用心良苦。3.2.3触键的技巧古典音乐很少有八度出现,像贝多芬的作品那样的高频率八度和弦,则会让演奏者筋疲力尽。对于分解八度或类八度演奏,需要演奏者深厚的功底。演奏八度音阶时,需要准确而有力,但不能僵硬死板,必须演奏时结合手腕和手臂的力量才能演奏快速清晰的八度。八度音阶一直是钢琴技巧中的难题,需要长期练习:可以选择Moshkovsky的八度练习曲,或740练习曲,或练习哈农的手指八度音阶技巧。之所以需要练习八度和弦,是因为贝多芬奏鸣曲有着大量八度和弦。贝多芬经常使用和弦连接来表达音乐思想,其结构和进行方式则是重要的表现方式。许多演奏者遇到大量的和弦或八度时,就会感觉非常困难,甚至听不懂演奏所要表达的含义。第一,在演奏和弦时缺乏准确性,通常会发生从一组和弦连接中断开一个或两个完整旋律,而演奏者听漏了旋律或弹奏错了和弦的情况,所以更加不用想所表达的音乐思想了。第二,对和弦没有整体了解,只是对和弦的单一理解,则演奏者的心中就没有整体旋律概念,因此演奏的旋律也是零散的,不能赋予自己的情感。结语其实对于音乐的体会,对于演奏的感觉,还是在多听多练中不断进步的,二度创作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