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X线检查技术(透视、胸部摄影)(X线检查诊断课件)_第1页
胸部X线检查技术(透视、胸部摄影)(X线检查诊断课件)_第2页
胸部X线检查技术(透视、胸部摄影)(X线检查诊断课件)_第3页
胸部X线检查技术(透视、胸部摄影)(X线检查诊断课件)_第4页
胸部X线检查技术(透视、胸部摄影)(X线检查诊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篇胸部第一章X线检查技术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站立胸部后前位及侧位摄影方法2.熟悉半卧胸部前后位和侧卧胸部后前位摄影方法3.熟悉胸部摄影注意事项4.了解透视及站立胸部前凸位摄影方法应用解剖胸部由胸廓、肺、纵隔等构成。1、胸廓的中部为纵隔,内有心、大血管、食管及气管等组织。2、纵隔两侧胸膜腔内为肺组织、支气管及肺动、静脉。3、前胸壁下方有乳腺等软组织。肺分左右两部分,位于胸廓之内,纵隔两侧,上缘达胸廓上部,下至膈面。肺的体积:右侧较大,宽而短;左侧较小,窄而长。心由两房及两室构成。主动脉升部起于左心室,上至第4胸椎水平走向左后,为主动脉弓。胸部解剖(一)医生的准备1.了解病情及检查目的2.透视条件的选择3.对心脏大血管疾病患者,则事先要调剂好适量的硫酸钡,以备吞钡检查使用。4.暗室环境下透视检查,应做好充分的暗适应准备。第一节胸部透视一、透视前准备(二)被检者的准备1.嘱被检者脱去较厚衣服或金属饰物,清除胸背部膏药及敷料等物,以防人工伪影。2.若是急诊或危重病人,应安排有专人陪同检查,并备有急救设施及药物。二、透视操作技术一般取站立位,先从正位开始,先观察胸部全貌,然后按顺序逐一观察,对所发现的病变作重点观察。1.平静呼吸时,观察两侧胸廓是否对称;两侧肺野、肺纹理及透光度;肺门的大小、密度和位置。两侧肋膈角是否锐利;两侧横膈形态、位置及运动情况;纵隔的轮廓及位置有无改变;心脏大血管有无异常。2.深呼吸时,观察肺通气有无障碍,纵隔有无移动及横膈运动等情况。3.利用不同的位置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及分布情况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囊性与实性病变鉴别时,嘱被检者作咳嗽或行瓦尔萨瓦(Valsalva)实验(或米勒(Müller)实验。如系囊性病变,可见形态、大小发生变化,而实性病变则无改变。4.心脏透视时,还需配合食道吞钡,观察心脏房室增大及食管受压情况。摄影注意事项1.胸部宜用远的焦—片距,肺像成人为150cm~180cm。婴儿胸片焦—片距为100cm。心像焦—片距为180cm~200cm。2.心靠近前胸壁,为避免心影像放大失真,应摄取后前位。第二节平片检查3.常规取站立位,利于被检者移动。4.肺像应取深吸气后屏气曝光。心摄影需平静呼吸中屏气曝光。5.肺摄影的曝光时间短,心测量用片要求曝光时间不超过0.1秒,使心影清晰。6.两侧肺部密度相比悬殊的患者,可用高kV技术摄影。7.明确摄影目的,肺片主要观察肺纹理和肺实质影像。心片主要观察心血管形态。8.成像野大小12×15英寸或14×17英寸,小儿视具体情况酌减。体外金属物体对影像的影响(一)站立胸部后前位摄影目的观察胸廓、肺部、纵隔及膈肌的病变,同时了解心及大血管的形态和大小。照射野选择12×15英寸或14×17英寸,瘦长者纵向,矮胖者横向。摄影距150㎝~180中心线通过第5~6胸椎水平射入探测器。屏气方式肺像深吸气后再屏气曝光。标准影像显示为胸部正位影像,两胸锁关节对称,上部四个胸椎清晰可见,肩胛骨投影于肺野之外,肺门阴影结构可辨,肺纹理清晰可见,乳腺和左心影内可见肺纹理,膈肌包括完全且边缘清晰,肋膈角锐利,心脏纵隔边缘清晰锐利。横膈肺尖锁骨主动脉弓肺门气管心尖乳头肺动脉左心室上腔静脉胸部后前位(二)仰卧胸部前后位被检者站立困难时,可采取仰卧前后位摄影1.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探测器置于被检者背部,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长轴正中线垂直并重合。检者头稍后仰,后背部紧贴探测器,上臂及肘部尽量内旋(将肩胛骨外移,避免与肺野重叠),肘部弯曲,两手背放于髂部。中心线经第5~6胸椎水平射入探测器。3.标准影像显示仰卧胸部前后位片显示影像除膈肌位置较高、心影较大外,大致同站立后前位影像。(三)半卧胸部前后位1.体位设计被检者半卧于床上,探测器置于背后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中线垂直并重合。两手臂肘部尽量弯曲内旋(减少肩胛骨与肺的重叠),探测器应包括肺尖、两侧胸壁、双侧膈肌及肋膈角。摄影焦-片距100~150cm,呼吸方式深吸气下屏气时曝光。2.中心线经第5~6胸椎水平射入探测器。3.标准影像显示半卧胸部前后位显示的影像大致同胸部仰卧前后位。(四)侧卧胸部后前位摄影目的:为胸部的特殊位置,主要显示少量气胸、胸腔积液或液气胸。摄影焦-片距一般采75~100cm呼吸方式深吸气下屏气时曝光。1.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卧,身体垫高,尽量使脊柱棘突连线与地面平行,探测器立于胸前,紧贴被检者前胸。探测器长轴正中线尽量与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并重合。双上肢上举抱头,下肢弯曲保持身体平衡,探测器上缘包括肩部皮肤,两侧包括胸壁,下缘包括肋膈角。2.中心线经第5~6胸椎水平射入探测器。3.标准影像显示大致同站立胸部后前位影像(五)站立胸部侧位摄影目的观察病变侧肺组织和心影后方肺组织及前后肋膈角的病变。照射野选择12×15英寸或14×17英寸。1.体位设计侧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紧贴探测器,两臂上举,交叉抱头,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摄影架面板平行。探测器上缘平第7颈椎,下缘包括肋膈角,前后缘包括前胸壁及后背皮肤。摄影焦-片距一般采用150cm,嘱被检者深吸气下屏气时曝光。·3.标准影像显示胸部侧位影像,肺部、膈肌及前后胸壁,胸骨及胸椎呈侧位像。膈肌前高后低,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像。(六)站立胸部前凸(前弓)位摄影目的为胸部正、侧位的补充位置,主要用于显示肺尖、锁骨下区及右肺中叶的病变。照射野选择12×15英寸或14×17英寸摄影距离150㎝。1.体位设计①前凸位:被检者面向球管,站立于摄影架前30cm处,两足分开,肩部紧贴探测器。探测器横放,上缘超出锁骨6~7cm。身体后仰,头稍前倾,胸部前凸,胸部冠状面与探测器呈45°角,肘部弯曲内旋,两手背放于髂部。②后仰位:探测器横放,被检者面向摄影架站立,双手紧握摄影架两侧,腹部紧贴探测器下部,胸部后仰与探测器呈45°角。摄影焦-片距一般采用150cm,嘱被检者深吸气下屏气时曝光。2.中心线①前凸位摄影:经胸骨柄下缘水平射入探测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