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考试重点推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岳麓版必修2练习试卷_第1页
新版【考试重点推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岳麓版必修2练习试卷_第2页
新版【考试重点推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岳麓版必修2练习试卷_第3页
新版【考试重点推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岳麓版必修2练习试卷_第4页
新版【考试重点推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岳麓版必修2练习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开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历史意义。2.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3.掌握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2)内容①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②要求在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改变同生产力开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含义:指在土地公有制的根底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特征:包产到户。(3)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3.开展乡镇企业(1)开始:1984年,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展乡镇企业时期。(2)意义①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开展。[图解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易混易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二、国有企业改革1.开始:1984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方案的商品经济。4.深化:1992年,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意义(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2)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3)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4)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开展。[思维点拨]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主要原因是僵化的模式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实立1.过程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保障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入宪法开展创新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经济格局根本形成2.影响: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开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开展的进程。[思维点拨]方案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只是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方案经济体制是行政手段配置;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配置方式。社会性质不是区分方案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图解识记]经济体制改革主题一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①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②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eq\x([史料解读])①“某些尝试〞主要指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②“集体农业的痕迹〞指人民公社下的集体生产。eq\x([问题思考])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针对什么问题?它是否意味着所有制的根本改变?为什么?提示变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针对问题:当时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没有改变。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的是土地使用权和分配经营自主权,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改变。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以下图为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eq\x([史料解读])注意图片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企业的所占比重的变化和图片的时间“1978年、2023年〞等关键信息。eq\x([问题思考])材料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它说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方向: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开展。

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改革与社会开展的关系(1)改革是社会矛盾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的开展会产生矛盾,要求改革来解决矛盾,正是由于有了社会矛盾,统治者才要求通过改革来稳固统治,因此改革是社会开展的必然要求。(2)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开展,缓和社会矛盾,因此,改革又以促进社会开展为目的。(3)改革能够调节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开展,因此,改革能够促进社会开展。(4)社会的开展证明了改革是顺应历史开展潮流的,抑或在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而往往社会开展能推动改革的继续实施或使得改革更加深入。(5)社会的开展为改革提供新的素材。(6)顺应历史开展潮流的改革能够推动社会的开展,不顺应历史开展潮流的改革会阻碍社会的开展。主题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必要性材料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把方案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开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eq\x([史料解读])划线句子说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坚持的原那么。eq\x([问题思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的认识。提示社会主义方案经济体制:对恢复经济和奠定工业化的初步根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后来束缚了经济的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放弃方案,而是把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机制结合起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开展。

2.影响材料图一望穿饭锅等下勺图二白菜土豆排队买图三讲求营养碗变小图四四季蔬食满柜台eq\x([史料解读])图片信息“等下勺〞“排队买〞和“讲求营养〞“四季蔬食〞说明经济体制改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eq\x([问题思考])材料中四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提示漫画通过两个时期的比照,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沧桑巨变。图片中的?望穿饭锅等下勺?和?白菜土豆排队买?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的方案经济下,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讲求营养碗变小?和?四季蔬食满柜台?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特点(1)原因①方案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开展。②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开展了生产力,从而积累了实践经验。③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束缚。④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2)特点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开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③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方案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全面认识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1.必要性(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开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开展的客观要求。(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目的: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开展社会主义经济。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6.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7.意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开展的要求,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生产力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开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根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开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1.(2023·武汉高一检测)以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的漫画?来自家乡的喜讯?。该漫画讨论的主题主要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决策()A.中国共产党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国共产党十四大 D.中国共产党十五大答案B解析漫画的寓意是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这是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应选B。2.(2023·山西学业水平测试)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私下签订了一份包干合同书,“(分田到户后)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由此开始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这一尝试()A.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B.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探索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答案C解析材料描述的是1978年,安徽小岗村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这一尝试探索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C项正确。3.以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开展情况,对图中数据变化的原因解读正确的选项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改变答案B解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粮食商品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故B项正确。4.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A.调整工业布局 B.实行政企分开C.增强企业活力 D.鼓励租赁经营答案C解析材料所述内容是对企业的改革,而此时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C项正确。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开展很快,像华为、中兴、三一重工和联想等企业,都是优秀的民企,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在有些行业里是主力军。〞该材料可以直接证明()A.现代企业制度已在我国完全建立B.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私有制经济C.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D.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像华为、中兴、三一重工和联想等企业,都是优秀的民企,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在有些行业里是主力军〞可知,反映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故C正确。A、B、D说法均不符合史实,应排除。6.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煽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口号作为思想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某地区农村的宣传标语。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对内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答案(1)指导思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失误: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开展;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事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努力:对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第(1)问,抓住时间“1958年〞,此时中国处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第(2)问,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在农村实行改革。第(3)问,注意时间“20世纪9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主要事件〞及“努力〞。[根底达标]1.20世纪80年代,我国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首先解决的问题是()A.实现统一经营,适应国家工业化要求B.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开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D.变革土地所有制,适应市场经济开展答案B解析我国农村改革面临的问题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的集体经营,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影响农业开展,A项不是解决当时问题的措施,故A项错误;B项解决的是当时改革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故B项正确;C项是农村改革内容,但不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故C项错误;我国农村改革只是改革土地的经营方式,仍保持土地公有制,没有“变革土地所有制〞,故D项错误。2.(2023·6月山西学业水平考试)据统计,1980年与1975年相比,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了674亿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人民公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国有企业的改革答案C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材料中播种面积减少了而总产量却增加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3.(2023·四川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指()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分地〞可知是指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项正确。4.(2023·北京海淀期末)以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时农民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联产承包好〞表达在()A.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B.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关系C.加速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D.推进了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答案A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故A项正确。5.(2023·南昌高一检测)以下图片可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图一图二图三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所有权C.劳动者的积极性 D.劳动成果的分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判断,可知图一处于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图二处于人民公社时期,图三处于家庭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生产合作社与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体使用土地,而1978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包产到户,土地使用权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农民集体生产变为农民个体生产,故A正确。6.(2023·大同高一检测)1980年12月,我国公布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执照。这说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答案D解析个体工商业属于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允许它的开展说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D正确。7.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1984年。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C解析题目关键词是“企业〞及“下海经商〞,以及时间“1984年〞,这是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开始的年份,故C项正确。8.把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开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答案C解析据题干可知,该会议“把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应选C。9.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方案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变方案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开展生产力答案D解析经济体制改革是通过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开展的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开展。10.观察中国经济开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开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方案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D解析A项指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项指建国初期,C项指改革开放前,三项均与图示时间不符合。[能力提升]11.(2023·临汾高一检测)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依据龚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该表反映出()区域收入消费水平农村17.6%(家庭收入)8.9%城市8.0%(职工货币工资)4.5%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B.农村经济开展水平超过城市C.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答案A解析从图表可知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年增长率均高于城市居民,表达出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较快开展,故A正确;材料表达的是农村、城市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年增长率,不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比照,故无法表达出农村经济开展水平超过城市,故B错误;废除农业税是在2023年,故C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材料时间表达不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故D项错误。12.(2023·湖南长郡中学期末)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并没有摆脱方案经济的阴影B.保存了方案经济剩余C.表达原那么性与灵巧性的统一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可知,已经改变了方案经济的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可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达原那么性与灵巧性的统一,故C项正确。13.(2023·天津一中月考)到1987年,在生产领域中,国家指令性方案的工业产品由改革前的120种减少到60种,流通领域中国家方案管理的商品从改革前的188种减少到23种。这种情况说明()A.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开展D.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指令性方案逐渐减少,方案供给的商品也在逐渐减少,这说明我国逐渐改变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自主权。14.(2023·日照高一检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经历了“利用论〞→“补充论〞→“重要组成论〞三个阶段。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直接表达了()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熟C.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D.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经历了‘利用论’→‘补充论’→‘重要组成论’三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直接表达了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由方案经济体制向着市场经济体制迈进,故A正确。15.以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实立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根本确立D.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市场经济主要是关于城市经济开展的,其初步确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与农村改革的关系并不大,A项是无关项;C项出现在21世纪初期,不是在20世纪末;D项是无关项,出现在21世纪初。16.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方案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方案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方案;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方案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材料二西方史学家认为,共产主义在东欧的消失、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转向市场经济,在实际上说明共产主义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缩。——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材料一中邓小平对“方案〞和“市场〞是如何认识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三个节拍。(2)结合你对市场经济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认识,驳斥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1)邓小平指出“方案〞和“市场〞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只是经济调节的手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1年中国参加世贸组织。(2)必要性: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准,而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经济全球化开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吸取苏东剧变教训的必然结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和自身开展的要求。结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开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结论:中国转向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模式的自我完善和开展,而不是社会主义模式的萎缩。,针对大一的学生上大学之后存在一段的迷茫期,他们之所以迷茫,是因为他们没有奋斗的目标,是因为没有班主任在每天的早自习对他们进行了教育,以往他们的学习目标性都十分的明确,小学目的就是升入一个比拟好的高中,上初中是为了上比拟好的高中,上高中为了去一个比拟好的大学。可真的到大学了,他们究竟应该怎么办不知道了?他们缺少一定的奋斗目标,在这个特殊的心理时期,我给他们开了主题班团会,给他们专题讲授职业生活规划,帮他们一起确定自己在大学的奋斗目标。让他们觉得原来的那个爱唠叨的班主任还在,还是有人管他们的。我个人觉得,大一时期是大学四年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