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2366-2015 二甲基硅油 标准_第1页
HG∕T 2366-2015 二甲基硅油 标准_第2页
HG∕T 2366-2015 二甲基硅油 标准_第3页
HG∕T 2366-2015 二甲基硅油 标准_第4页
HG∕T 2366-2015 二甲基硅油 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G/T2366—2015代替HG/T2366—19922015-05-11发布2015-10-01实施IHG/T2366—2015本标准代替HG/T2366—1992《二甲基硅油》,与HG/T2366—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修改了外观要求(见4.1,1992年版的4.1);——修改了产品型号(见3,1992年版的3);——修改了理化性能指标(见4.2,1992年版的4.2);——修改了黏度的引用方法(见5.3,1992年版的5.2);——修改了酸值的检测方法(见5.7,1992年版的5.10);——删除了黏温系数的测定(见1992年版的5.3);—删除了倾点的测定(见1992年版的5.4);——修改了闪点的引用方法(见5.6,1992年版的5.5);——删除了相对介电常数的测定(见1992年版的5.8)。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星火有机硅厂、中国蓝星(集团)股份——HG2-1490—1983、HG/T2366—1992。1HG/T2366—2015二甲基硅油本标准规定了二甲基硅油的产品结构式和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或二甲基二氯硅烷的水解物为原料,与六甲基二硅氧烷混合,经催化聚合反应制得的二甲基硅油。本标准只适用于工业标准。本标准不适用于以其他副产物或废料裂解回收的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为原料制得的二甲基硅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3536—2008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4472—2011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GB/T6488液体化工产品折光率的测定(20℃)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80—2003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0247—2008粘度测量方法3产品结构式和型号3.1产品结构式3.2产品型号二甲基硅油型号包括常用型号和特殊型号。a)常用型号由硅油代号、甲基代号和黏度规格三部分组成。00黏度规格甲基代号硅油代号常用型号包括:201-100,201-350,201-500,201-1000,201-12500,201-60000。b)特殊型号由硅油代号、甲基代号和特殊黏度规格三部分组成。特殊黏度规格甲基代号硅油代号示例:201-T10,201-T50,201-T100000,201-T600000。2HG/T2366—2015二甲基硅油的理化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201-100201-350201-500201-1000201-TX黏度(25℃)/(mm²/s)350±20500±25密度(25℃)/(g/cm³)0.958~0.9680.962~0.9720.962~0.9720.965~0.975实测折射率(25℃)1.4020~1.40401.4020~1.40401.4020~1.40401.4025~1.4045实测闪点(开口)/℃实测酸值(以KOH计)/(μg/g)挥发分(150℃,2h)/%表2201-12500、201-60000型二甲基硅油的理化性能指标201-12500201-60000201-TX12500±63060000±3000密度(25℃)/(g/cm³)0.968~0.9780.970~0.980实测折射率(25℃)1.4025~1.40451.4025~1.4045实测闪点(开口)/℃实测挥发分(150℃,2h)/%本标准采用GB/T817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5.2外观5.3黏度黏度不大于1000mm²/s时按GB/T10247—2008第2章(毛细管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温度为25℃。黏度大于1000mm²/s时按GB/T10247—2008第4章(旋转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温度为25℃。3HG/T2366—20155.4密度按GB/T4472—2011中4.3.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温度为25℃。5.5折射率按GB/T648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温度为25℃。注:25℃时二次蒸馏水的折射率为1.3325。按GB/T3536—2008中闪点规定的方法测定。5.7酸值酸值的测定见附录A。挥发分的测定见附录B。6检验规则6.1检验分类6.1.1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为第4章所有项目。6.1.2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是依据产品标准,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机构对产品各项指标进行的抽样全面检验。检验项目为第4章所有项目。a)新产品投产时;b)原料、配方或工艺条件改变时;c)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正常生产,每半年至少一次;按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间歇法和连续法。间歇法生产的产品在相同的原料、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同一反应釜或多釜混合均匀后的产品为一批次。连续法生产的产品在相同的原料、相同的配比、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同一生产线每班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次。每一批次不宜超过10t。当采用槽罐车装运时,每一槽罐车内的混合产品为一批次。采样单元以包装桶或槽罐车计,按GB/T6678和GB/T6680—2003中7.1规定的采样技术确定采样单元和采样方法。6.4合格判定依据6.4.1型式检验项目,全项通过检验为合格。6.4.2出厂检验项目,全项通过检验为合格。若某项不能通过检验,应重新在该批产品两倍量的包装单元数采样复检,全项通过,该批合格,复检结果仍有任意一项不能通过时,则该批产品不合格。7.1标志包装容器上应有清晰、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应包括:生产厂商标、生产厂名称、生产厂地址、产4HG/T2366—20157.2包装碱等腐蚀性物品混放。本产品自生产之日起,贮存期为36个月。逾期可按本标准规定重新检验,如5HG/T2366—2015(规范性附录)酸值的测定A.1适用范围本附录规定了二甲基硅油的酸值的测定方法。A.2.1自动电位滴定仪。A.2.1.1电位计:分辨率为2mV。A.2.1.2光度电极:光度波长为520nm。A.2.1.4最小滴定体积:0.005mL。A.2.5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0001g。A.3试剂A.3.1甲苯:分析纯。A.3.2正丁醇:分析纯。A.3.3氢氧化钾:分析纯。A.3.4无水乙醇:分析纯。A.3.5溴甲酚紫:分析纯。A.3.6甲苯-正丁醇混合溶液:称取4mg溴甲酚紫(A.3.5),再分别加入500mL甲苯(A.3.1)和500mL正丁醇(A.3.2),混匀。按GB/T601—2002中4.24规定的方法配制和标定0.1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有效期1个月)。吸取100mL0.1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7)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A.3.4)定容至刻度,混匀(使用时配制)。吸取10mL0.1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7)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A.3.4)定容至刻度,混匀(使用时配制)。A.4.1测定步骤在滴定杯中加入100mL有指示剂的甲苯-正丁醇混合溶液(A.3.6),固定放置在电位滴定仪上,用0.01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8)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由黄色至蓝色。6HG/T2366—2015A.4.1.2样品试验称取4g~5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滴定杯中,加入100mL有指示剂的甲苯-正丁醇混合溶液(A.3.6),固定放置在电位滴定仪上,用0.01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8)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由黄色至蓝色。A.4.1.3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的酸值X(以KOH计),按公式(A.1)计算:式中:X——试样的酸值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克(μg/g);…c———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8)的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₁——试样消耗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8)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o——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8)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M——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56.1);m——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A.4.1.4允许差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2μg/g,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A.5手动滴定A.5.1测定步骤A.5.1.1空白试验在滴定杯中加入100mL有指示剂的甲苯-正丁醇混合溶液(A.3.6),用0.001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9)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由黄色至蓝色。A.5.1.2样品试验称取4g~5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滴定杯中,加入100mL有指示剂的甲苯-正丁醇混合溶液(A.3.6),用0.001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9)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由黄色至蓝色。A.5.1.3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的酸值X(以KOH计),按公式(A.2)计算:…(A.2)式中:X——试样的酸值的数值,单位为微克每克(μg/g);c——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9)的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₁——试样消耗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9)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o——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9)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M——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56.1);m——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A.5.1.4允许差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2μg/g,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7HG/T2366—2015(规范性附录)挥发分的测定B.1适用范围本附录规定了二甲基硅油的挥发分的测定方法。B.2仪器设备B.2.1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0001g。B.2.2电热干燥箱:控温精度士2℃,不鼓风。B.2.3铝质称量皿:内径60mm±2mm,高10mm±1mm。B.2.4干燥器。B.3测定步骤将已恒重的称量皿(B.2.3)放入分析天平(B.2.1)中称量。然后加入按表B.1要求的样品量(精确至0.0001g),置于称量皿(B.2.3)中,并称得总量。将装有试样的称量皿(B.2.3)放入150℃±2℃电热干燥箱(B.2.2)内,不鼓风加热2h(在打开干燥箱门放入称量皿后干燥箱的温度会有所下降,应待温度回到150℃时开始计时)。取出后将称量皿放入干燥器(B.2.4)中冷却至室温,称量。表B.1不同型号二甲基硅油的样品量产品型号样品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