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纪录片发展史略_第1页
藏地纪录片发展史略_第2页
藏地纪录片发展史略_第3页
藏地纪录片发展史略_第4页
藏地纪录片发展史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藏地纪录片发展史略

电影艺术诞生之后,这种光与影的技术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普及到了世界各国。藏地纪录片,也被称为藏族或西藏纪录片,是指通过纪实手法展现的雪域藏族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以及多面向的藏区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影像叙事。藏地纪录片以其多彩的文化元素和风格迥异的人文特征丰富了华语纪录片和民族志影像的多维空间,同时也是一种发现和建构藏地多元民族文化的载体。一藏地纪录片的发轫远征和探险的纪录片在纪录电影初创时期占有重要地位。1903~1905年,一位名叫威廉·费尔希纳(WilhelmFilchner)的德国探险队队长,在西藏东部拍摄了一部名为《西藏东部探寻》的纪录片,他还在一个藏传佛教寺院里摄制了《戴面具的跳神》。1913年,意大利人马里奥·皮亚桑扎拍摄了《从克什米尔攀登喜马拉雅山》一片。探险家斯文·赫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了对西域和西藏的人文科学考察,虽然史料记载他在青藏高原拍摄的活动影像只是一些片断,但也是弥足珍贵的。美籍奥地利人洛克在丽江消磨了他大半辈子的时光,这期间他曾多次赴西藏、西康、青海和甘肃等地考察,洛克不仅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也用摄影机记录了他的旅行见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抗战题材影片的拍摄成为当时纪录电影的主流。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风光、行旅的片子,月明影片公司在1935年拍摄了《神秘的西藏》和《黄专使奉令入藏致祭达赖喇嘛》,这是目前史料记载的最早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西藏纪录片。2002年,近百部老电影被意外发掘出来,《雅安边茶》等一批“西康系列”影片的重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影视人类学的视野和发展脉络。1939年,中国电影学的先驱——孙明经教授在康巴藏区拍摄了《雅安边茶》、《西康跳神》等片,西康系列民族志电影被认为是完整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部民族志电影。当时孙明经随中英庚款川康科学考察团一行用摄影机记录了西康省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文地理、宗教习俗和茶马贸市等,制作了《西康见闻》、《西康一瞥》、《省会康定》、《康人生活》、《西康跳神》以及《喇嘛生活》等默片。《雅安边茶》讲述了从雅安到康定180多公里长的茶马古道上运茶背夫们的故事,镜头记录了一个现已消失的背茶群体、一条废弃的川康茶马古道。《西康跳神》充满了浓郁的藏地宗教人文气息,这部在甘孜寺拍摄的纪录电影表现了藏传佛教中一种古老而神奇的祭祀舞蹈。[1]《西藏巡礼》(徐苏灵)介绍了藏地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宗教仪轨和抗战时藏区的社会动态,对雪域的游牧文明、藏历新年的跳神跳鬼仪式及各大寺庙的雕塑、壁画艺术等都有展现,作为核心内容的达赖喇嘛坐床典礼仪式真实呈现了70年前的历史性场景。马思聪为《西藏巡礼》等片创作了系列主题乐曲,朴实的纪实主义拍摄方法使得这些片子同时也具有了人类学电影的一些特征。1940年,郑君里在西康、青海等地拍摄了《民族万岁》,反映蒙、藏、回、苗等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和他们抗战时期的现实生活,对长江源和青海湖的地理、藏族舞蹈仪式、藏胞捐粮及在寺庙里为和平虔诚祈祷的喇嘛等社会情景有较多介绍。电影在藏语中被称为“洛念”,作为一种可观赏的群体性艺术,电影放映在西藏最早出现在1946年,但放映活动仅限于拉萨小学、罗布林卡和印度驻拉萨领事馆等少数几个地方。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入藏以后,电影在藏地又被赋予了特殊的传播功能。二早期的藏地纪录片电影与历史两者之间有许多产生交集的几率,例如,它们可以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交会,也可以在扭转未来局势或造成社会变迁的那一瞬间彼此结合,在这类重要的时刻里,电影便介入了历史。[2]1949~1966年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拍摄的藏族题材纪录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电影,而只能称为是藏族题材的纪录电影,是藏地纪录片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阶段,真正的人类学纪录片应该是具有深厚的人类学内涵和地方性民族文化品格的纪实作品。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时期的影片仍然具有很高的文献和历史价值。1950年,北影厂的郝玉生、徐彬等人组成的18军摄影队拍摄了《解放西藏大军行》一片。该片记录了著名的昌都战役中18军兵分三路攻击昌都城的实况,以及之前的修路架桥、组织藏胞牦牛运输队等后勤准备工作。1951年,刚分到北影厂的泽仁和扎西旺堆及18军前线摄影队的计美邓珠、次登加入西藏摄影队,他们成为西藏第一代藏族电影摄影师。随后他们与队友刘贵仁、郝玉生等人分成若干小分队拍摄了部队从西康、青海、新疆等地全线推进拉萨的《光明照耀着西藏》,反映进藏将士克服重重困难翻越丹达山、唐古拉山,抢渡通天河的漫漫羁旅,以及拉萨入城仪式时受到僧俗民众夹道欢迎的盛况。泽仁和新影厂西藏站的几位藏族摄影师还向国内外报道了西藏和平解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真实情况,记录了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社会形态历史资料。此后,他们还相继完成了《战胜怒江》、《康藏、青藏公路修建和通车》、《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参观祖国各地》、《中央代表团在西藏》等重要历史文献片。20世纪50年代末期,八一电影厂与捷克斯洛伐克合拍了反映修建康藏公路的《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胡奇)获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的纪录片奖。1959年,为配合当时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郝玉生、何钟辛等拍摄了长纪录片《百万农奴站起来》[3],影片开始于翻身农奴的控诉大会,表现了如火如荼的群众斗争场面。回顾了旧西藏“政教合一”、“三大领主”的统治体系,揭示了拉萨占有土地最多的一座寺院的内幕,以及和平协议的执行经过,以大量的事实深刻揭露了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本质,为百万农奴翻身解放谱写了赞歌。这一时期新影厂拍摄的同类题材影片还有《平息西藏叛乱》、《康巴的新生》、《阳光照耀着山南》、《欢腾的西藏》、《山高水长》等影片。《中印边界问题真相》(郝玉生)、《自卫还击》等片反映了印军“前进政策”对我领土主权的不断挑衅引发的中印边界之战,4位藏族摄影师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了这段珍贵感人的战争历史影像。八一电影制片厂此时也拍摄了《为了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在喀喇昆仑山》、《达旺见闻》等片,表现了我方主动停火、后撤以及宽待和释放印军俘虏等战地动态。编辑文宗华在达旺地区的自卫反击战中执行拍摄任务时不幸以身殉国,新影厂的摄影师赵民俊负伤后不下火线继续完成了拍摄任务。这些战地摄影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也给后来的纪录片人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精神参照系和永远的历史记忆。藏族摄影师们还与其他编导合作拍摄了《世界屋脊的传说》、《拉萨一家人》、4集系列片《我们的家乡是西藏》、《我们走过的日子》以及属于宗教题材的《维修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拉萨祈祷大法会》等片。《拉鲁·次旺多吉》一片中的主人公是西藏拉鲁家族最后的继承人,他16岁当了达孜宗本(县长),1959年后被俘,在后来的岁月里,他接受改造,又被任命为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该片通过表现拉鲁家族的过去与现在,折射了次旺多吉个人的荣辱人生和藏族社会的变迁。《十世班禅》一片概括介绍了班禅喇嘛的一生。《故乡行》、《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班禅喇嘛在拉萨、日喀则、藏北草原等地巡视参访时的珍贵影像。[4]1960年,中科院民族所与北京科教电影厂合作拍摄《西藏的农奴制度》(康玉洁),对1959年前西藏地方的地理、社会政治、经济风貌都有介绍,着重阐述了封建农奴制度下“三大领主”和“差役”对农奴的剥削和压迫。该片和《百万农奴站起来》以及当时颇有影响的电影《农奴》都是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的,意识形态的片面倾向性和宣传说教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就削弱了影片本身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比之下,“文化大革命”结束前民族所在藏东南察隅地区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民族志电影《僜人》(鲁明),其政治色彩要淡化得多。在即将摆脱思想羁绊的专家学者的参与下,《僜人》在人类学视角呈现的品质和内容上都要丰富得多。僜人居住地察隅地区,地处偏远,所以还保留了相对完整的氏族公有制和个体家庭私有制的形态,影片对属于藏族一支的僜人及其社会架构、文化模式、婚姻家庭及物品交换等独特习俗均有描述。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拍摄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征服世界最高峰》是中国第一部山地纪录片[5],该片描绘了队员们在喜马拉雅山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人与自然的搏斗,摄影牟森跟随登山队员拍下了队员们攀越的部分过程,在珠峰顶上唯一状态良好的贡布在峰顶埋下了国旗和毛主席的半身塑像。《泥石流》是上海科影厂的殷虹拍摄的一部反映藏区泥石流生成原因和基本形态的纪录片,影片记录了1965年“少女峰”的大雪崩,以及随后泥石流爆发时从高山峡谷里奔腾汹涌、咆哮而下时的壮观景象。《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讲述了索男罗布、拉桑、女队长潘多等以藏族队员为主体的九位登山健儿攀登珠峰并进行科学考察的故事。行前邓小平同志接见队员们时说:“不管南坡北坡,要白天登上去,一定要有女队员,要把电影、照片拍下来,还要做好科学考察工作。”[6]共有12名摄影师参与此次登顶拍摄活动,其中邬宗岳(藏族)、石纪明两位摄影师在拍摄途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文化大革命”期间,新影厂在堆龙德庆县拍摄了《西藏高原大寨花》。三藏地人文类纪录片的发展中央电视台成立初期拍摄的《古老西藏换新天》等作品讴歌了西藏美丽的风光、富饶的特产和汉藏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景象。1965年,中央电视台从民族学院等地选调了明玛才仁、强巴达娃等一批少数民族骨干以充实民族地区的报道队伍。明玛才仁1973年回到西藏工作,拍摄了《中华健儿登珠峰》、《仁布掠影》、《扎寺喇嘛的一天》等纪录片。1976年秋,明玛才仁受命组建西藏电视台筹备组,并用一台10毫米的摄影机拍摄了纪录片《欢腾的高原》。[7]1985年,西藏电视台正式成立,此后拍摄了《青稞在欢唱》、《藏北人家》(合拍)、《走上唐古拉的女人》等片。电视的出现,对于一个社区或村落的生活形态的改变,以及文化和社会变迁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电视的到来使得藏地的媒介信息传播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年轻的藏族人开始聚集在有电视的家庭看电视里播出的汉语节目,而往昔围在火炉边听老人们讲故事的情景却越来越少见了……《唐蕃古道》被许多藏族同胞称为“奉献给藏族人民和广大电视观众的一条圣洁吉祥的哈达”[8]。在此片中,王娴等摄制组成员与藏学家一起研究唐蕃古道的走向,在万里跋涉中探寻沿途丰富的文化遗迹,从影像的视角阐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青海台王怀信等人还在海拔4000多米的长江源头拍摄了《格拉丹东儿女》,该片介绍了长江、黄河源头的自然概貌,反映了在严寒酷冷高原上藏族人家的游牧人生。此片和黄宗英拍摄的讲述献身西藏林业研究的女科学家徐凤翔故事的《小木屋》等片,尝试运用客观记录手法,为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纪实主义风格做了有益的探索。《西藏的诱惑》(刘朗)通过4个艺术家西藏朝圣的故事,昭示了西藏独特的人文地理和宗教艺术氛围。《古格遗址》聚焦西藏历史上著名的古格王国遗址回顾了古格文明的发展史。该片通过对吐蕃王朝分裂后建立的古格王国的历史追述,介绍了古格王朝的由来、古格城堡的建筑风格和功用、当时的社会状况及佛教在古格王国传播的情形,对那个时代遗存的寺院壁画都有形象生动的阐述。《藏北人家》(王海兵)以客观真实的影像展示了纳木湖畔牧民措那一家田园诗般的游牧生活。通过对这个小康牧民家庭的描述展示了藏北牧民日常食用的酥油茶、糌粑、血肠等食物,以及剪羊毛、纺线、祭神等牧民日常起居和生活习俗,形象地刻画了藏北牧民的族群性格,以及他们在与大自然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相依相存的和谐关系。让观众在屏幕上体验了藏北牧民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他们独特的游牧文化。1993年,新影厂的傅红星拍摄了《甘孜藏戏团》和《德格印经院》,此后拍摄的《雪域明珠》、《回访拉萨》曾获少数民族纪录片骏马奖。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的张江华、陈景源、庞涛等人也在康区拍摄了《轮回与圆圈》、《藏族的雕版印刷术》等片。1998年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与法国汉学机构在青海同仁县合拍《神圣的鼓手》,该片记录了两个藏族村庄“六月歌舞节”的盛况,这项传统活动包括抬神、祈福、祭天、浴佛、驱邪等仪式。《仲巴·昂仁》记录了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民间说唱艺人昂仁的传奇人生,回顾了这位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的传唱艺人50多年的坎坷生涯。该片结合他的离奇身世、藏族的日常生活、祭神的仪式等反映了《格萨尔》史诗深耕民间的文化现象,以及史诗对于藏人特殊的精神文化意义。2004年,藏族导演万玛才旦以纪录片选题《最后的防雹师》入选探索频道亚太区新锐导演计划。四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经典作品的文化分析受西方纪实主义理念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纪录片制作人不断摸索重新找回了中国纪录片在20世纪初期就已成形的纪实主义传统,并与国际主流的记录语言合流。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堪称经典的作品,相当数量具有较高人类学性的纪录片作品呈现了藏地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变迁,对当下普通藏民的生活现状也有关注。在《八廓南街十六号》一片中,段锦川通过他对八廓居委会的理性观察和记录,并运用纪录片大师怀斯曼“直接电影”的理念,以其独特的纪实语言真实呈现了拉萨核心基层行政组织的日常运作,以及周围普通藏人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变迁。在结构全片的4次会议间穿插表现了街头贸易、八廓街转经的人流、藏语学习班和居委会内部包罗万象的工作,诸如解决邻里和家庭纠纷、藏族预备党员通过表决和宣誓入党仪式,乃至处理打架、偷盗诉讼等。“居委会”是国家行政组织架构末端的一个机构,人类学家通常会设定它属于代表下层民众的“小传统”的一部分,但这一从内地汉人社会“移植”过来的机构在这里却不仅仅是一个公共权力机构在社区的延伸。“它更像一个权力机关,像一个派出所……拍摄这样一个机构,是因为它有一种象征性,能对我们生存的政治环境有所概括。”段锦川选取八廓街的居委会作为影像记录的载体,是试图建立一个对政权政治模拟隐喻的个案。居委会在四次会议上所强调的话语系统特征无疑是来自“大传统”的上层官方话语体系。在藏地的语境里,我们看到了作为社区管理机构的居委会如何从“小传统”的一部分变成“大传统”的附属,细致深入地展示了公共权力机构是如何涉入并影响公民生活的多维空间。该片的前期拍摄是由多吉和丹增赤列完成的,藏族摄影师的介入使得该片在影像呈现上具有了一定的“主客位”兼容的倾向,从而避免了同时期其他记录文本多以汉人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去解读其他民族的行为方式的思维定向。《贡布的幸福生活》一片中的贡布是季丹在拉孜居住时的房东,他有6个女儿,还有一个即将出生的孩子。一个肩负多种生活压力的普通农民,虽然生活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苦恼,但贡布身上体现出的豁达开朗的个性正是藏人族群性格的真实写照,贡布代表了许许多多有着相同命运的藏族人。藏族人拥有的物质生活和生存环境可能是简陋的,但他们仍然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民族之一,这是独特的民族文化与群体信仰使然。季丹和沙青的另一部作品《老人们》则表现了几个风烛残年的藏族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对他们参与当地寺庙的兴建与管理、协助邻人盖房,以及村民们生老病死等日常细节都有呈现。老人们甚至还恢复了以前由寺庙主持的“敬神除厄仪式”。片中老人们的对话也不时流露出源自俭朴生活的哲理,直观地反映了藏族人对生命的感悟。季丹选择将她的摄像机谦卑地停留在旁观者的角度,以她细腻的心理感知记录了村落中埋藏在藏民族内心深处坚韧而顽强的虔诚信仰,这种信仰的力量构成的藏人精神境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达赖喇嘛》(李晓山)记述了一个在青海湟中出生的幼童拉木登珠如何被确认为转世灵童,并经过坐床典礼成为十四世达赖喇嘛,以及少年达赖如何依照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仪轨成长为西藏政教合一政体的精神领袖的过程。该片对解放军入藏后“十七条协议”的签署过程,以及20世纪50年代达赖喇嘛、班禅喇嘛赴京与毛泽东等领导人会面和他们在内地的访问活动等历史场景均有描述。《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叙述了班禅喇嘛圆寂后,一个叫确吉杰布、诞生于藏北嘉黎县的孩童被中央政府确认为转世活佛的故事。该片围绕转世灵童的寻访、金瓶掣签、坐床典礼等传统仪轨展示了藏传佛教特有的活佛转世传承方式,对领导人的关怀以及他本人学经礼佛、在藏区的巡访等活动也有记录。导演曲静深信禅不可言,所以本片没有解说词。《最后的马帮》(郝跃俊)讲述了云南贡山县最后一支国营马帮在独龙江流域运粮的故事,该片后半部分也并行叙述了另外一支藏族马帮在这条泥泞、惊险的生死线上的马帮生活。该片在捕捉现实生活进程不可预知的突发性情节上有许多亮点,并通过真实而有感染力的情节推进和细节描摹,揭示了在险峻的高山峡谷里高原人最粗犷的心情流露和生存状态,并从多方面反映了原生态的区域马帮文化。《德拉姆》(田壮壮)用精雕细刻的电影语言记录了茶马古道怒江流域的马帮和当地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该片以行走的马帮作为贯穿全片的线索,描述了以丙中洛乡为中心的滇、川、藏边区民众的生存方式。选择了有很多故事的老牧师、104岁的老太太、藏族赶马人、经历过浪漫初恋的年轻喇嘛以及想看看外面世界的藏族女老师等人物构成表述群体,展示了怒江流域不同文化和宗教的融合统一。《三江源》(李虹)系列片以青藏高原的地理“进化史”、澜沧江的源头、雪域动植物生态体系等作为分集的主题,通过历时性的多学科交叉互融和层层推进,塑造了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