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高频考点2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eq\a\vs4\al(\x(高频考点)解读)K一、演变过程二、趋势1.由以门第、族望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2.由地方评议的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公开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3.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4.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的消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项愚民政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三、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内来。四、作用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五、认识1.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考试和选官制度。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德才与门第之分),但它们有着相同的历史作用,即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2.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元时期得到发展,明清时期各种弊端日益显露。我们对其作用必须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3.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则国兴,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国衰。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人才。核心提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从选拔形式上看,一般都是经历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组织程序,从地方到中央;从选拔标准来看,经历了从重孝廉到重门第再到重才学的过程,标准逐步统一;从本质上看,成为加强统治,强化皇权的重要手段。【典型例题】以下历代有关选拔官员方式与对应的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理解和历史阐释能力,考查的知识点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授爵制是按军功选拔官员;汉代察举制是按品行、才德评定;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是按门第声望划定等级进行选拔;隋唐科举制开科考之先河,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所以综合可知,本题应选D项。【典型错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归纳、知识迁移的能力,有一定难度。一些考生可能因不清楚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过程或选拔标准、依据,容易出现胡选和乱选的现象,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加强对史实的准确记忆能力。【答案】D题后反思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在社会呼吁公平、公正,“考碗”之风日盛的今天,选官制度尤其显得重要,在今后复习中要特别关注。命题的角度往往以科举制度的内容、作用入手,考查其历史进步性;可以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联合考查古代选官制度沿革、特点及其评价。同时,考生还应结合世界史上的其他国家的选官制度进行横向联系,以此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eq\a\vs4\al(\x(易混易错点)透析)K一、汉朝察举制1.以孝廉最多,注重品德,以官举士,自下而上。2.乡举里选,容易被官僚家族所支配。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世家大族子弟依靠世家门第即可步入仕途。2.促进了士族门阀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成为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特权的主要工具。三、科举制1.原因:士族地主势力的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势力的不断增强。2.目的:为进一步抑制士族势力,并扩大政治统治的阶级基础。3.创建: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明清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4.历史意义:收拢用人权,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的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开辟了新的入仕途径,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与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合理性,在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方面有明显作用;将教育与做官结合为一体,促成了社会形成持久的读书与重学的风尚;提高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的广泛繁荣;是中国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为宋元明清历朝历代沿用,影响深远。核心提示对于选官制度考生要想学好,首先要对每种选官制度的内涵与外延把握清楚,同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例如察举制重在察、科举制重在考。【典型例题】eq\a\vs4\al(\x(以史)鉴今)K材料隋唐是我国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发展时期,对后世官员的选拔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图解【思考】结合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相关情况,谈谈你对当今国家进行公务员考试选拔人才的认识。【解读】主题:科举考试与当今公务员考试。阐述: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唐朝科举常设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隋唐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打破了世家大族把持的局面,扩大了政府政治统治的基础,使得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通过科举考试提高了官员们的整体素质,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选拔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历史是属于过去的,但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站在历史的肩头我们才能看到更远的未来。今天科举考试制度虽然终止了,但其影响还在,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延续着。就拿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来说,无论是从选才目的、选才原则都遵循科举的思想精髓,就连《申论》的考试形式也是借鉴科举考试“策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国家选拔人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今天,公务员考试正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趋于完善,但发展中难免会有各种问题出现,这需要我们在发展中不断改革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改革过程中不仅要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还要回顾过去,总结历史经验。尽管科举考试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其所表现的思想理念、考试要求,以及其历久不衰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去挖掘。eq\a\vs4\al(\x(课堂)评价)K一、选择题1.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出东汉选拔官吏讲究()A.人品节操B.家庭状况C.文学素养D.家庭出身2.《后汉书·袁闳传》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引者注),累征聘举召,皆不应。”可见,当时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到“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可以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第5题图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6.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息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7.《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时)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世家大族)女,不得修国文。’”材料说明当时的社会()①科举取士成为重要的选官途径②士族门第观念仍很强烈③进士科受时人追捧④唐朝中书令负责修撰史书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③④8.明末清初的吕留良曾写到:“……进士尔何能,能作八股耳,其中并多不能者,一行作吏无须此。三百年,几十科,科数百人印累累,如今知有几人名?大约尽作蝼蚁死……”。在材料中,吕留良主要想说明科举制度()A.选贤能治国为国家所用B.选拔人才的视野开阔C.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离D.内容单一,文体要求走向极端9.史载,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向他提亲,他作了一首绝句表明自己的态度:“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该人表明了自己的拒绝态度B.科举制度造成的人生悲剧C.古代“官本位”的思想倾向D.该人知识渊博,但家境贫寒10.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杜佑《通典》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须知科举考试,必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的,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比较察举制和科举制的取舍标准有何不同?(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4)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的特点。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察举制科举制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长官举荐自由报考“人、门兼美”“取士不问家世”——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材料二唐朝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能直接为官。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书法道美;四曰判,文理悠长。”材料三清廷为甄拔寒俊,遴选真才,采取了严禁营私舞弊、严格科场纪律、裁抑大臣子弟、屡兴科场之狱等诸多措施。……唐宋时期,科场案少且处罚轻,不过革职、降秩而已。清代迭兴科场案,对违法者往往处以极刑,且殃及亲属。如顺治丁酉乡试一案,斩考官7人,流放100余人。惟其如此,才能基本上维护科举取士的公正原则。所以魏源称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公”。梁启超说:“科举,法之最善者也”、“科举为升平世之故”。——宋元强《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制度》请回答:(1)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察举制的内涵。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有哪些变化?(2)试从唐朝吏部选官的标准这一方面,谈谈你对唐朝政治制度的评价。(3)魏源和梁启超的看法是否有道理?据材料三说明理由。
高频考点2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A【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的历史事件。题干中郭巨因为孝顺母亲,被举荐为孝廉,可见东汉选拔官吏讲究个人的品行、道德,故本题选A项;而B、C、D三项从题干中无法体现,可直接排除。2.B【解析】从题干“《后汉书·袁闳传》”的信息,可知该选官制度发生在东汉时期。从题干“服阙”、“累征聘举召”的信息,可知袁闳因为守节重孝而被举荐为官,综合可知,只有B项察举制符合题意;A项“世卿世禄制”是西周以血缘等级为核心的一种选官制度,C项发生在魏晋时期以门第族望为选拔依据,D项是隋唐后以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均与题干的时间和选拔条件不符,故可排除。3.C【解析】从诗句“有些人世代占据高位,导致英雄才俊得不到重用,这是由来已久的事情了”的信息,结合备选项可推知这种选官制度注重门第出身,轻视才学,符合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故本题选C项。4.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世官制以血缘等级为特征,察举制以品德为标准,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科举制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从题干中“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可以跃登上第”的信息,可判定这种制度是科举制,故本题选D项。5.D【解析】从题干图片中可以看出唐代进士的出身大体由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组成,但士族子弟所占比重最大,寒素、小姓子弟所占比重较小。A、B两项本身说法与唐代科举制的史实和题干图表分析不符,可排除;唐代科举制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上京赴试,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与题干图片分析相吻合,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仍讲究门第,名门望族子弟仍居优先地位,故本题选D项。6.D【解析】本题侧重考查考生根据材料提取历史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唐太宗认为:“今天的(科举制)专以才学(刀笔)取士,而不注重官员的品行,失职后虽受刑罚,但已危害民生”,据此可知唐太宗意在强调选官应注重品行,故本题选D项。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材料理解与分析能力。从题干中“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世家大族)女”的信息,可知科举取士成为当时选官的重要途径,时人非常看重进士及第,并以能娶到世家大族的女儿为荣耀,所以①②③说法正确;从题干中“薛中书元超”、“不得修国文”,可推知唐朝中书令不负责修撰史书,故④说法错误,可排除,本题选A项。8.D【解析】注意提取关键词“进士尔何能,能作八股耳”和“三百年,几十科,科数百人印累累,如今知有几人名”,可知,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三百年的时间只考一种文体,故D项科举制度内容单一,文体要求走向极端符合题意。9.B【解析】从诗中看,韩南老中进士时已经73岁,这一点足以说明了科举制度造成的人生悲剧,故本题选B项。10.A【解析】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独有的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以公开竞争为核心的官吏人才的选拔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衰废于清末。科举制度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的思想成为重要的理念,故选A项;B、C、D三项的说法与问题中“具有永恒的生命力”的要求不符,可排除。二、非选择题11.【解析】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要求学生对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取舍标准、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茌山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10月 第二次月考七年级数学试题(无答案)
- 数字化赋能课程思政
- 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花都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空调公司运营方案
- 河南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65
- 河北省公务员面试模拟10
- 文创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广东行政职业能力模拟2
- 2008年2月22日浙江省宁波市海关面试真题
- 贵州省公务员面试真题汇编13
- 汽车服务4S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内窥镜有限公司)QG-Ⅰ型气腹机使用说明书
- 氧气、二氧化碳、氩气安全周知卡
- 隧道监测总结报告
- 远离流动摊点,拒绝垃圾食品
- 泥结碎石路面的施工[新版]
- 桥梁施工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 二次供水单位各类制度及应急处理预案
- 船体结构焊接要求作业指导书
-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 大脑分区AAL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