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敦多IKA酒店项目屋面工程施工方案正文完整_第1页
安哥拉敦多IKA酒店项目屋面工程施工方案正文完整_第2页
安哥拉敦多IKA酒店项目屋面工程施工方案正文完整_第3页
安哥拉敦多IKA酒店项目屋面工程施工方案正文完整_第4页
安哥拉敦多IKA酒店项目屋面工程施工方案正文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安哥拉敦多IKA酒店项目屋面工程施工方案正文完整(完整版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

目录8安哥拉敦多IKA酒店项目屋面工程施工方案正文完整(完整版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TOC\o”1—2”\u1编制依据 32工程设计概况 32。1工程概况 32.2屋面工程设计要求 33施工计划 33.1进度计划 33.2劳动力计划 34施工工艺技术 44.1屋面节点详图 44.2施工工艺流程 44。3细石混凝土找坡层 44.4屋面防水施工做法 44.5保温隔热层施工 94。6保护层施工 94.7水泥预制地砖的铺贴 9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06工程进度控制及保证措施 106.1组织保证措施 116.2施工准备保证措施 116.3技术保证措施 117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18卷材屋面施工的环境气候 129应急预案 129。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措施的基本原则 129。2危险源监控 129.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29.4应急预案物资保障 139.5应急响应 149。6应急处置的恢复与结束 15屋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安哥拉敦多IKA五星级酒店工程图纸1.2设计图纸会审记录、有关设计洽商变更及监理会议纪要记录1。3《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01。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7-2002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12工程设计概况2.1工程概况本工程住宅建筑面积12956m2.桩基础(业主单独分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带一层地下室),装饰设计标准为5星级酒店标准。我公司承建的是酒店房屋桩基以上的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和给排水工程,不含房屋的电气、暖通、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外工程.地下1层为技术区,层高6。5m、5.65m,6。4m等,地下室建筑面积为4364。12m2,地上7层,1、2层为大厅、餐厅、健身房、会议室,3—6层为100间客房,7层为技术区,1、2层层高5.3m,3、4、5层层高3。4m,6、7层层高4。6m。屋面分为32。75m及37.05m屋面.屋面层采用细石找坡,32。75m找坡为1%,37.05m屋面找坡为1.5%.2。2屋面工程设计要求屋面设计为屋面结构板;用C15细石混凝土在32.75屋面找1%坡,37.05m屋面找坡为1。5%;找坡层上铺防水卷材;50mm厚挤塑板保温隔热层;土工膜隔离保护层;30mm水泥砂浆找平层,随手收光。每隔4米留置20mm分格缝后罐沥青;300mm*300mm*30mm水泥预制地砖。3施工计划3.1进度计划施工顺序利用工程原有后浇带进行划分,遵照区域流水施工原则。施工部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六层顶屋面2021年4月82021年4月29日七层顶屋面2021年4月42021年4月25日屋面施工分两个区段进行施工,七层顶屋面(两个工作区间)及六层顶屋面(三个工作区间).3。2劳动力计划为保证防水工程施工高效、优质的完成,屋面防水工程计划投入20人,其中操作工12人,小工8人。项目部配备技术指导及质量检查3人,测量放线2人。必要时项目部内部进行调剂,增派人手,以确保工程进度。大面积屋面施工时,为提高工效和加强管理,可根据面积大小、屋面形状、施工工艺顺序、人员数量等因素划分流水施工段.施工段的界线宜设在屋脊、天沟、变形缝等处.4施工工艺技术4.1屋面节点详图4.2施工工艺流程4。3细石混凝土找坡层细石混凝土找坡层采用C15细石混凝土在32。75屋面找1%坡,37.05m屋面找坡为1。5%.找坡层施工前由技术人员在屋面板上根据标高做好炮点。混凝土应尽可能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振捣宜采用振捣器振捣密实。振实后随即用刮尺按排水坡度刮平,并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提浆抹平,终凝前用铁抹子压光.抹平压光时不宜在表面掺加水泥砂浆或干灰,否则表层砂浆易产生裂缝与剥落现象。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筑完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4。4屋面防水施工做法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部位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口方向,减少搭接。铺贴多跨和有高低跨的屋面时,应按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顺序进行。卷材的铺贴方向应根据屋面坡度和屋面是否有振动来确定。由于本工程屋面坡度为3%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屋面防水施工前必须清理干净垫层表面的浮浆,凹凸不平的地方先要进行修补和清除,使之平整牢固、清洁干燥。基层处理剂在基层处理完成后在基层上均匀喷洒基层处理剂一遍,基层处理剂采用聚氨酯底胶(黄褐色胶体:黑色胶体:二甲苯=1:1.5:3配合搅拌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时,要按一个方向进行,厚薄均匀,不漏底、不堆积.待基层处理剂涂刷干燥4小时以上,方可进行下步工序施工.(3)节点部位处理及细部处理eq\o\ac(○,1)泛水与卷材收头泛水是指屋面的转角与立墙部位.这些部位结构变形大,容易受太阳曝晒,因此为了增强接头部位防水层的耐久性,一般要在这些部位加铺一层卷材或涂刷涂料作为附加增强层。泛水部位卷材铺贴前,应先进行试铺,将立面卷材长度留足,先铺贴平面卷材至转角处,然后从下向上铺贴立面卷材.如先铺立面卷材,由于卷材自重作用,立面卷材张拉过紧,使用过程易产生翘边、空鼓、脱落等现象。卷材铺贴完成后,将端头裁齐。先用带垫片钉子或金属压条将卷材端头固定在墙面上,用密封材料封严,再将金属或合成高分子卷材条用压条钉压作盖板,盖板与立墙间用密封材料封固或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将整个端头部位埋压.详见附图3。附图3:混凝土墙卷材泛水收头eq\o\ac(○,2)泛水与卷材收头屋面变形缝处附加墙与屋面交接处的泛水部位,应作好附加增强层;接缝两侧的卷材防水层铺贴至缝边;然后在缝中填嵌直径略大于缝宽的衬垫材料。为了使其不掉落,在附加墙砌筑前,缝口用可伸缩卷材或金属板覆盖。附加墙砌好后,将衬垫材料填入缝内。嵌填完衬垫材料后,再在变形缝上铺贴盖缝卷材,并延伸至附加墙立面。卷材在立面上应采用满粘法,铺贴宽度不小于100mm.为提高卷材适应变形的能力,卷材与附加墙顶面上宜粘结。详见附图4。雨水斗处,在成品泄水斗直接做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与大面卷材连接,加强层在下层上防水卷材直接铺贴,并延伸到雨水斗内侧。雨水斗四周凹槽内填筑砾石。详见附图5.附图4:变形缝防水处理附图5:雨水斗处防水处理eq\o\ac(○,3)伸出屋面管道伸出屋面管道卷材铺贴,但应加铺两层附加层.防水层铺贴后,上端用细铁丝扎紧,最后用密封材料密封,或焊上薄钢板泛水增强。附加层卷材裁剪方法参见水落口做法。详见附图6.附图6:伸出屋面管道防水处理eq\o\ac(○,4)阴阳角做法阴阳角处的基层涂胶后要用密封材料涂封,宽度为距转角每边100mm,再铺一层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卷材剪成下图所示形状.铺贴后剪缝处用密封材料封固。详见附图7。附图7:阴阳角卷材剪贴方法(a)阳角做法;(b)阴角做法防水层阴阳角的基层应按设计要求作成圆角或倒角.由于交接处应力集中,往往先于大面积防水层提前破损,因此在这些部位应加做附加增强层,附加增强层可采用涂料加筋涂刷,或采用卷材条加铺.阴角处常以全粘实铺为主,阳角处常采用空铺为主.附加层的宽度按设计规定,每边粘贴50mm为宜.(4)铺贴大面卷材在大面上空铺防水卷材,对卷材定位.将位于下层的卷材搭接部位的隔离膜揭起,将上层卷材平服粘贴在下层卷材上,卷材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相邻两排卷材的短边接头应相互错开1/3~1/2幅宽以上。卷材铺贴完毕后,将卷材接头、管道包裹等部位密封严密.平面与立面相连接的卷材、应由下向上压缝铺贴,并使卷材紧贴阴角。详见附图8。附图8:卷材铺贴平面示意图(5)搭接缝粘贴自粘型卷材上表面常带有防粘层(聚乙烯膜或其他材料),在铺贴卷材前,应将相邻卷材待搭接部位上表面的防粘层先熔化掉,使搭接缝能粘结牢固.操作时,用手持汽油喷枪沿搭接缝粉线进行。粘结搭接缝时,应掀开搭接部位卷材,宜用扁头热风枪加热卷材底面胶粘剂,加热后随即粘贴、排汽、辊压,溢出的自粘胶随即刮平封口。搭接缝粘贴密实后,所有接缝口均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4。4.4防水常见问题及处理(1)气孔、气泡产生的原因:搅拌方式及搅拌时间掌握不好或是基层处理不好。处理方法为:对于气孔应以橡胶板刷用力将混合材料压入气孔中填实,再进行增补涂抹;对于气泡,应将其穿破,除去涂膜,用处理气孔方法填实,再做增补涂布.(2)起鼓产生的原因: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基层不干燥,或作业时天气不好。处理方法为:先将起鼓部分全部割去,露出基层,排出潮气,等基层干燥后,先涂底层涂料,再依防水层方法逐层涂抹,必要时加抹增强涂布,修补操作要注意,不要一次抹成,至少分两次抹成,否则容易产生鼓泡或气孔.(3)翘边产生的原因:基层未处理好,不清洁或不干燥,底层涂料粘结不强;收头时操作不细致,或密封处理不好。处理方法:对产生翘边的涂膜防水层,应先将剥离翘边部分割去,将基层打毛、处理干净,再采用与基层粘结力强的底层涂料涂刮基层,然后按增强和增补做法仔细涂布,最后分层做好涂膜防水层。(4)破损产生的原因:防水层施工后,固化前,未注意保护,使其他工序施工时碰坏、划伤。处理方法为:轻度损伤可增强涂布或增补涂布;对于破损严重的,应将破损部分割除,露出基层并清理干净,再按施工要求、顺序、分层补做防水层,并应做增强涂布或增补涂布。4.5保温隔热层施工4。5.1本工程保温隔热层采用50mm厚的挤塑板,待防水卷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挤塑板的铺贴,做到表面平整、接茬平整、线脚顺直.4。5.2挤塑板铺贴时不需要留置伸缩缝,直接接板铺贴,相邻两块板要相互错开,为了防止在以后施工中发生走位而影响整体施工,可以使用粘结剂将挤塑板与防水卷材之间做假性粘结,只需要在防水层上做点粘。4.5。2挤塑板铺贴完成后,在挤塑板上铺土工布,作为保温层与保护层之间的隔离保护层。4。6保护层施工水泥砂浆保护层施工水泥砂浆保护层施工前,应根据结构情况每隔4m用木板条或泡沫条设置纵横分格缝.铺设水泥砂浆时,应随铺随拍实,并用刮尺找平。终凝前用铁抹子压光保护层。保护层表面应平整,不能出现抹子抹压的痕迹和凹凸不平的现象,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了保证立面水泥砂浆保护层粘结牢固,在立面防水层施工时,预先在防水层表面粘上砂粒或小豆石。防水层为沥青或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可用喷灯将防水层表面烤热发软后,将细砂或豆石粘在防水层表面,再用压辊轻轻滚压,使之粘结牢固。防水层养护完毕后,即可进行立面保护层的施工。4.7水泥预制地砖的铺贴4。7。1工艺流程屋面基层处理→铺结合层→挂线→铺贴板块→勾(擦)缝→养护→保护4.7。2作业条件基层要必须经过处理,平整、夯填密实并已经抄平放线。4。7。3施工做法(1)现场的混凝土预制块有裂痕、掉角、翘角、表面有缺陷的板块应予以剔除不得混杂使用。(2)铺设前砂结合层要洒水压实,并用刮尺刮平,预制板块在铺砌前要先用水浇湿,待表面没明水后方可铺设。(3)铺设混凝土预制块前应找好标高,必须拉通线,逐块铺砌。(4)铺砌方法一般从中线开始向两边分别铺砌,铺砌应在结合层水泥砂浆凝结前完成.(5)已经铺好的预制块,要用木锤敲打结实,防止四角出现空鼓现象,并要随时纠正。并随时用水平尺和直线板找平,以达到面层平整,线路顺直,镶边顺直.(6)预制块面层在2天内用稀水泥浆砂浆罐缝2/3高度,再用同色水泥浆擦缝,并覆盖材料保护,至少养护3天,待缝内水泥浆凝结后,将面层擦干净。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技术方案施工,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处理,严格把好质量关;5。2。卷材及保温板材料进场后,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产品验收报告,对进场的防水材料应进行见证抽样复检,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5。3先做样板段,由项目质检员检查认可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施工;5.4设专人负责检查各环节的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节点密封严实,细部构造做法符合设计要求;5.5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隐蔽记录,各施工工序完成后,先经项目质检验收后,再请监理单位进行验收。5。6涂膜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厚薄均匀,无空鼓、开裂、脱层以及收头不严等缺陷。5。7涂膜防水厚度必须满足要求,并形成连续的整体封闭防水涂膜,且无漏水现象。5。8必须注意施工顺序,即先局部,后大部,先节点,后全面。5。9防水施工时必须要在晴天里进行,雨天严禁作业。5。10注意防水施工中各个工序的成品保护,尤其是防水层施工作业工序.5。11施工人员应掌握好作业顺序,减少在己施工的涂层上走动。5。12不能在防水层上堆放物品。防水涂膜固化后,及时组织验收,合格应立即做保护层。5。13保温层要紧贴防水层,铺平垫稳、上下错缝、接缝嵌填密实。5。145。156工程进度控制及保证措施根据防水工程具体特点,对防水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工序搭接、劳动力组织、材料供应、机械设备配备等,确保下步工序按时进行。6.1组织保证措施6。1.1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对屋面施工的进度安排与协调,同时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抓住关键时间,在劳动力、机具设备、材料上实行统一周密的内部调配,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使各阶段分部工期目标始终处受控状态。6.1。2项目经理部制定工程施工全过程旁站制度,采取施工前动员、施工中鼓励、结束后总结,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6。2施工准备保证措施屋面施工期间,屋面工程穿插进行施工,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组织人员进行施工,保证防水工程的按时完成。6。3技术保证措施6.3。1在雨天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保证施工进度;6。3.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6。3.3加强与监理单位的联系,保证技术先行,全面指导施工。7安全施工保证措施7。1卷材屋面防水施工是在高空、高温环境下进行,大部分材料易燃并含有一定的毒性,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火灾、中毒、坠落等工伤事故。皮肤病、支气管炎病、结核病、眼病以及对沥青、橡胶刺激过敏的人员,不得参加操作;7。2按有关规定配给劳保用品,合理使用,接触有毒材料需要佩戴口罩,并加强通风;7.3操作时应注意风向,防止下风操作人员中毒;7.4防水卷材、粘合剂及挤塑板属于易燃品,在存放的仓库以及施工现场内部要严禁烟火,并每处施工点配置灭火器;7。5确保材料运输线路清晰通畅,屋面洞口封闭,做临边防护,檐口外架至少高于檐口1。5m,并加设踏步式水平栏杆,每300mm一道;7.6针对边缘作业、高空作业、上下架作业都要有安全措施。施工时都要戴安全帽、安全带,严禁违章作业;7.7遵守工地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在进行防水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向从事防水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经安全教育和交底的施工人员不得上岗作业;7.8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直接用于操作的照明灯具采用36V低压防爆工作灯;7。9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如砂包、灭火器等)并合理布置;7。10工作区的电路均由专业电工按规定架设,任何人不得乱拉电线;7。11严格遵守用火审批制度,防止烧伤、烫伤,并防止液化气爆炸。8卷材屋面施工的环境气候8.1雨天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对各分项工程针对性提出雨施计划,为施工提供技术准备。8.2认真进行现场准备、技术准备和材料准备,保证各项工作满足雨期施工的要求。严格执行规范和工艺标准要求,作好工种自检、工序交接检。做好雨期施工的中间检查,保证施工各项工作的保证能力达到要求。8。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职责分工,组织进行安全教育.雨期要每周检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漏电保护系统,尤其沿建筑物架设线缆,避免因施工破坏绝缘层造成触电伤亡事故.雨天施工检查好机械设备的防雨措施.8.4雨天结束后,立即要求施工队伍对基层烘烤,干燥后方可进行施工。8。5雨天严禁进行卷材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9应急预案9。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措施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通过强化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查堵各种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各施工队要紧紧结合各自施工区的实际,制定和完善施工应急救援预案,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工作。

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紧急处置、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建立由安全负责人、施工队长、安全员为组应急救援体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关爱生命高于一切,确保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重大事故,能够迅速、快捷、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系统。9.2危险源监控屋面防水施工时,防止中毒、窒息、火灾、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9.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10。3。1应急组织小组组长刘伟项目经理928293999决策抢险方案、核定事故快报确定抢险方案、负责现场调度副组长欧阳辉项目副经理937876229协同应急处置、实施抢险救援张凯翼安全总监934979699负责组织实施抢险方案、落实抢险物资组员耿湘飞施工员937876040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对主要环节重点监控赵向波安全员928563155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对主要环节重点监控周颖杰技术员939705376提供抢险技术方案,对主要环节重点监控左江质检员939705377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对主要环节重点监控伍文杰技术934386195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对主要环节重点监控沈辉安全员929091991负责现场管理工作、做好抢险标识,负责组织实施落实抢险物资组建义务的抢险队伍:人员包括现场当班的总值班、电工、机修、安全员、施工员、材料员、各分包单位的治安员和若干班组中年轻、健康且经培训的工人。9.3。2人员职责(1)组长职责组织确定施工风险目标及对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性进行评估;对应急小组各成员工作的检查、指导、监督;对小组成员汇报的工作进行分类、分析,作出风险评估并决定预案的启动;把预案实施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负责预案启动后,人员、物资的调配。(2)副组长职责:按项目确定的施工风险性的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对潜在的施工危险进行监控,并向总指挥负责;对应急小组的组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各组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潜在的危险进行初步评估,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必须仔细分析并上报组长;在组长不在场的情况下,对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上报组长。(3)应急小组组员对各自专业领域存在的施工的潜在危险进行日常的检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副组长,直至组长;确定的施工风险性较大的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并做好工人的思想宣传工作,使工人意识到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性。9。4应急预案物资保障根据本预案应急处置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应急物资储备为主和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做到公司应急资源共享,动态管理。在应急状态下,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统一调配使用。项目部应根据潜在的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资源,包括: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必备越频、生活保障物资。主要应急物资、机械设备储备表序号材料、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主要工作性能指标现在何处备注1灭火器个3现场2对讲机台2GP88S现场3柴油发电机台275KW现场4编织袋只200仓库5铁锹只10仓库6砂吨5仓库7手电筒个6仓库8急救箱个5仓库9.5应急响应9.5。1应急响应目的本工程事故发生以后,为了确保项目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分析事故原因、大小,对事故有可能造成的后果预先判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事故对工程的影响,一旦现场发现事故,必须立即向应急预案小组成员联系,由小组成员对危害进行辨识,并迅速做出响应,根据制定的事故上报程序,向各相关部门请求支援和帮助。9。5.2应急响应程序施工现场一般的安全、质量事故(如当天监测数据变形较大、突发性停电、砼施工意外等情况),项目部应急响应指挥部组织现场会同现场监理、业主,及时处理,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确保达标后方可继续施工。当施工现场发生重大的安全、质量事故,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基坑变形严重),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人员工进行抢险,同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事故的后续发生,并及时上报集团公司和业主、监理公司,召开讨论会,布置处置方案.对非常严重的安全、质量事故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如火灾、中毒、高处坠落等),要首先保护好现场,现场抢救,及时和当地医疗部门、当地安全生产监察局、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派出所联系,并立即向公司、业主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报告事故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后果,配合上述单位工作。应急事故处理流程见下图:紧急事故发生上报现场负责人抢险领导小组抢险方案确定物资、设备到位进行抢险现场处置、送医院抢救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总结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业主、监理紧急事故发生上报现场负责人抢险领导小组抢险方案确定物资、设备到位进行抢险现场处置、送医院抢救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总结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业主、监理人员伤亡9。6.1应急处置的恢复对事故现场加以保护等待专家对现场进行勘察,在处置爆炸案件时,发现可疑物品,不得擅自触动,疑为危险品的,应设置安全警告线,由专业人员处置.现场的清理工作应由事故单位负责,相关单位予以配合;如基坑坍塌、基坑变形导致电线漏(断)电、自来水管爆裂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到现场紧急处置.一旦现场清理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恢复道路通车。9。6。2应急处置的结束根据现场的监测结果以及现场技术专家组的论证结论,认为事态得到控制,影响得到消除的,由抢险指挥部总指挥宣布预案终止。应急处置配合协助单位陆续进行撤离和清理工作的交接,如有必要,在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由有关监测部门继续进行连续监测,直到恢复正常状态,现场指挥部撤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建设地点:三河市燕郊经济开发区神威北路南侧,华堂高尔夫庄园第九标段西侧。建设单位:三河园方房地产开发。建筑用地面积:1.01公顷;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43438㎡,其中地下:10018㎡,地上33420㎡.建筑层数、高度:地下2层,地上18层;建筑高度为65.35m。建筑使用性质:高层综合楼.建筑使用功能:本项目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一层、一层、二层为餐饮服务,三层以上为住宅。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类别:一类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一级。防水等级:地下室为Ⅰ级,屋面为Ⅱ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抗震等级:转换梁、柱为一级,其余为二级。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及框肢剪力墙结构。(2)现场概况:本工程回填土为A区、B区主楼及车库外围回填土,基础及地下室结构已经完成,并通过验收;后浇带部位已有效处理;地下室外防水已经完成,并通过取样检测为合格,其他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具备回填土条件。编制依据:设计文件、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土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4—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8—2002)回填土施工准备工作3。1组织机构:组长:陈兴平(生产经理):负责总协调工作组员:季卫东(技术负责人):方案的编制陈占(混凝土工长):现场施工指挥、技术交底倪达飞(质检员):质量检查黄海(试验员):现场施工指挥、试验蔡裕平(安全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3.2后浇带处理:在后浇带部位采用M5砂浆砌筑120厚砖墙;1:2。5水泥砂浆随砌随抹灰。3.3劳动力准备:5~10人3。4机具准备:装载机1台、渣土车2台、200型挖土机1台、铁锹5把、电气夯2台。3。5工期安排:按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的回填土部分:肥槽回填采用2∶8灰土和素土。肥槽回填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在外墙卷材防水做完后即开始进行回填,计划工期20天完成回填。具体工期安排:A区:11月2日开始,完成时间为11月12日;B区与车库:11月10日开始,完成时间为11月25日。1)由工长组织,技术人员向回填土工进行详细交底。2)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变化,合理组织人员施工,做好班前施工准备和班后防雨保护工作.3)做好土壤夯实取样试验的准备工作。4)测量员测设好分层标高标志线。5)回填土及白灰应注意覆盖保护,防止雨淋。6)回填前基坑应清理干净杂物、垃圾、零散用具等。7)回填前,将外墙洞口(通往地下车库门洞口),临时进行砖砌封堵再回填,基础墙的穿墙模板螺栓进行切割,并进行相应防水措施.4、施工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基槽底清理→外墙面处理→检查原土质、拌制灰土→2:8灰土分层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素土分层夯填。5、夯填操作工艺(1)回填灰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为不大于3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外墙上弹墨线控制每步300高。(2)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严禁采用浇水使之下沉的所谓“水夯”法。(3)如须要分层分段夯实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为1:2(高15cm、宽30c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0.5m,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分段夯填时,不得在墙角下接缝。(4)回填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在有管道处应用人工夯实,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5)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1。45g/cm3,压实系数≥0.94),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7)回填土夯实时,对于打夯机无法夯实的死角,如基坑周边应采取人工夯实。木夯或石夯的质量0。04~0.08t,人力送夯的落距40~50cm,每搭接半夯.(8)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出标准回填土高度的地方,应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度的地方,应补填夯实。(9)每天收工应注意天气情况,及时覆盖基槽,土源防止雨淋。(10)下雨天不能施工。6、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把好回填土使用检验关,质量部门对回填土进行含水率控制验收,不合格坚决不与使用。(2)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及施工规范等要求施工。(3)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5)回填土临时堆放要有妥善的防雨淋物资。(6)回填土施工中,对于防水层,聚苯板保护层以及从外墙伸出的各管道,均应妥善保护。7、质量标准(1)主控项目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回填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规定;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2)允许偏差项目顶面标高:+0mm,-50mm;表面平整度:20mm。8、质量通病克服对策基底不干净:填土前进行检查,合格后再回填填土杂质多:检查土源,清除杂物。填土湿度未控制:一般选用含水量在10%左右的干净粘性土。边角没夯实:准备小夯,由人工夯实。土层虚铺过厚,没有作标高控制,压不实按夯实器具压实厚度填土,每层不得超厚。专检不认真:专检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一丝不苟,认真学习图纸、规范技检人员。技术交底应详细、具体、认真地进行书面交底。操作马虎:加强检查,不合格不进行下道工序。自检不认真:认真执行自检负责制,强化班组施工质量管理。9、回填土方要求及冬施土方回填措施回填土一般选用含水量在10%左右的干净土(以手攥成团,仍然落地散开为宜),若土过湿,要进行晾晒或掺入干土、白灰等处理,若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适当洒水湿润。回填土要分层铺摊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夯实时不大于200mm,每层至少夯实三遍,夯实时要一夯压半夯。回填管沟及预埋管时,人工先将管子周围填土夯实,直到管顶以上0.5m以上时,防止管道受力不均匀而折渗漏。密切注意打夯时撞碰地下室防水保护层。本工程土方回填进入冬期施工阶段,每层回填土厚度比常温时减少25%,其中冻土体积不得超过总填土体积的15%,且应分散,冻土块粒径不大于15cm,注意土虚铺过厚、夯实不够或冬施时冻土较多,会造成回填土下沉,导致散水开裂下沉,每晚要用草帘面加强覆盖.10、安全文明生产措施(1)施工前必须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进入现场必须佩带好安全帽,带好个人防护用品.(2)施工前检查机械线路是否符合要求,用电保护接地良好,各传动部件均正常后方可施工.(3)槽边搭设好有效防护,严禁翻越围挡下槽,搭设好可靠的爬梯供人员上下。工人在槽下施工应戴好安全帽,不得抽烟,不得酒后下槽,不得打闹.操作和传递电线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4)气式打夯机作业时,电缆线不应张拉过紧,应保证有3~4m的余量,递线人员应依照夯实线路随时调整,电缆线不得打结和缠绕,作业中移动电缆线时应停机进行.(5)操作时不得用力推拉或按压手柄,转弯时不得用力过猛,严禁急转弯,行驶速度控制在6m/min.(6)两台以上夯机在同一工作面时,左右间距不小于5m,前后间距不小于10m。(7)作业后切断电源,卷好电缆,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如有破损,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维修或作业间断时应切断电源。(8)回填土时,注意边坡变化,由于回填时夯实的振动有可能造成局部坍塌,如有异常情况应即时通知管理人员,并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采取即时保护措施。11、成品保护(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点等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桩点,是否正确。(2)基础的混凝土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因填土而损坏时方可填土。(3)肥槽内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回填土时不得碰坏管线。(4)外墙防水层及保护层,回填土时应进行保护,到墙根处应采用人工夯填。附图1:目录TOC\o”1-2"\u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及基坑级别 13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周边环境状况 13.1场地地形、地貌 13.3地下水概述 23.4周边环境状况 24监测目的 24。1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24.2作为设计与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 24.3作为施工开挖方案修改的依据 24。4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34.5积累经验以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35监测内容和项目 35.1基坑的监测内容包括 35。2主要的监测项目 36基准点、观测点布设与保护 36.1基准点的布设 36。2基准点编号 36。3基准点校核 37监测方法及精度 37。1监测点布设 47.2监测方法 48监测频率 58.1基坑围护体系监测频率 58.2基坑周边环境(沉降)监测频率 59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69。1监测控制值及报警值 69。2监测应急措施 610监测数据记录、处理与信息反馈 610.1监测数据的记录 610.2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710。3监测管理 710。4监测信息反馈制度 711监测人员的配备 712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 813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813。1质量保证 813。2质量控制 8工程基坑监测方案1编制依据1.1安哥拉敦多IKA酒店工程施工图及施工合同;1。2由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控制坐标、高程控制点;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4《国家一、二等水准侧量规范》GB/T12897—2006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1.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9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技术资料。2工程概况及基坑级别本工程住宅建筑面积12956m2.桩基础(业主单独分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带一层地下室),装饰设计标准为5星级酒店标准。我公司承建的是酒店房屋桩基以上的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和给排水工程,不含房屋的电气、暖通、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外工程。地下1层为技术区,层高6.5m、5。65m,6。4m等,地下室建筑面积为4364。12m2,地上7层,1、2层为大厅、餐厅、健身房、会议室,3—6层为100间客房,7层为技术区,1、2层层高5.3m,3、4、5层层高3。4m,6、7层层高4。6m。基坑平均深度6。7m,按二级基坑进行监测。3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周边环境状况3。1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安哥拉共和国Dundo市,交通条件较便利。地貌单元属剥蚀准平原地貌,地形较平缓,起伏不大,未发现地面塌陷、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勘探期间测得各钻孔孔口标高(相对标高)在48。06~49.52m之间,高差1。46m。钻孔孔口高程测量由通能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引测。根据现场钻孔深度范围内钻探揭露,场地地层主要由主要由第四系残坡积(Qel)粉砂层组成,依据其工程地质特征,自上而下详细描述如下:(1)粉砂①层:褐红、褐黄色,湿,松散状态,局部稍密状态,主要成份为石英,含约20~25%的粘粒,40~45%中粗砂,冲击钻进进尺快,土芯手捏易散开。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6.00~9。10m。于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2次,实测锤击数范围值为3.0~6.0击/30cm,平均值3.50击/30cm。属中偏高压缩性土.(2)粉砂②层:褐红色,湿,松散~稍密状态,主要成份为石英,含约20~25%的粘粒,40~45%中粗砂,冲击钻进进尺快,土芯手捏易散开.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4。90~20。50m.于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1次,实测锤击数范围值为8.0~14。0击/30cm,平均值10.55击/30cm。属中偏高压缩性土.(3)粉砂②—1层:褐红色,湿,稍密~中密状态,主要成份为石英,含约20~25%的粘粒,40~45%中粗砂,冲击钻进进尺快,土芯手捏易散开。场地内除ZK4、ZK5外均有分布,层厚10。00m。于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2次,实测锤击数范围值为11。0~19。0击/30cm,平均值16。08击/30cm。属中压缩性土.(4)粉砂③层:褐红色,湿~稍湿,中密状态,主要成份为石英,含约20%的粘粒,30~40%中粗砂,26m以下深部含10~15%圆砾,粒径2~10mm,冲击钻进进尺快,土质较密,土芯呈短柱状。场地内均有分布,钻探深度内尚未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厚度3.60m。于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7次,实测锤击数范围值为18.0~33.0击/30cm,平均值23。29击/30cm。属中压缩性土.3.3地下水概述拟建场地勘察期间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有地下水,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3。4周边环境状况施工现场北侧为在建AAA三级酒店,西侧及南侧为主干道路。4监测目的通过监测各种变形数据(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基坑坡顶竖向位移),及时反映工程的各种施工影响,并做出相应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一般可以达到以下目的:4。1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根据监测分析结果调整施工参数,必要时,采取附加工程措施,以此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可根据监测数据和成果判别工程是否安全.4。2作为设计与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设计计算中未曾考虑的各种复杂因素,都可以通过对现场监测结果分析加以局部修改和完善,即将施工监测和信息反馈看作设计的一部分,前期设计和后期设计互为补充,相得益彰。4.3作为施工开挖方案修改的依据根据工程施工的结果来判断和鉴别原设计方案是否安全和适当,必要还需对原开挖方案进行局部的调整和修改。4。4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4。5积累经验以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基坑现场监测不仅确保了本基坑工程的安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实体试验,所取得的数据是结构和土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真实反应,是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和作用下基坑系统的综合体现,因而也为该领域的科学和技术发展积累了第一手资料。5监测内容和项目5。1基坑的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及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周边建(构)筑物、道路等。5。2主要的监测项目根据设计要求,结合规范规定应监测的项目: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基坑坡顶竖向位移。6基准点、观测点布设与保护6。1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点位应选择在基坑土建施工影响范围外的稳定区域,一般情况下,应布设在3倍的开挖深度以外的稳定区域,其数量和分布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应便于施工、观测和保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基岩式基准点,基准点保持相互通视,并定期对基准点进行联测,以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6。2基准点编号基坑位移监测点拟布置12个位移监测点,编号统一为J1……J12。详见后附监测点平面布置图。6。3基准点校核位移监测基准点每隔一定时间校核一次,计算以假设任一基准点的坐标推算另一点坐标,往返观测,定期对投测出的第三点进行复核,确保观测数据有效,减小测量误差。7监测方法及精度7.1监测点布设7.1.1工作基点及基点的布设在水平位移监测过程中,考虑到房屋建筑在城市及工地四周有围墙等临时保护建筑,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设置在3倍的开挖深度以外的稳定区域,并做好基准点保护措施,定期对基准点进行联测。竖向位移基准点设置在基坑无影响的稳定区域,可假定高程或采用施工高程。7。1。2监测点布设要求现场基坑周边土质为粉砂土,监测桩埋设用混凝土包裹方木,在方木上钉钉子作监测点位,监测点统一编号。7.2监测方法7。2。1水平位移监测点观测根据基坑施工现场实际测量条件,水平位移监测点的观测方法采用偏角法.偏角法是利用与基准点方向与各个观测点的距离,有距离就可以算出各测点的与基准点的水平角,以后各次观测只要测出每个测点的角度变化推算础各测点的位移量。变形测量主要关注测点的坐标变化值,对坐标的相对变化量精度要求很高,而对测点的绝对坐标值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变形有明显的方向性,主要位移一般指向临空侧。监测过程中要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仪器:南方全站仪角度测量标准偏差:2″距离测量标准偏差:2mm+2×106D7。2。2竖向位移监测点观测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竖向位移监测按二等水准测量作业要求进行。历次沉降变形监测是通过基准点联测一条二级水准闭合线路,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并取其平均值,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沉降量,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沉降量。为了保证观测精度,每次测量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水准线路。仪器设备仪器:CST/berger32精度:±0。3mm/km。3)裂缝观测依现场实际情况而定。8监测频率8.1基坑围护体系监测频率基坑支护桩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基坑支护桩顶部竖向位移观测,按下面监测频率执行。8.1.1本工程大面积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不在我方合同范围内,我方待基坑支护施工完毕,桩点布设完成后,进行第一次观测。8。1.2后期观测根据现场施工进度而定,并按照第一次观测的方法固定设备、固定人员、固定线路进行观测。表8-1整个监测期内的监测频率如下表基坑施工进程基坑设计开挖深度≤5cm5~10m10~15m〉15m二级开挖深度(m)≤51次/2d1次/2d5~101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2d1次/2d7~141次/3d1次/3d14~281次/7d1次/5d>281次/10d1次/10d上述监测频率为正常施工情况下的频率,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增加监测次数直至危险或隐患解除为止。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8.2基坑周边环境(沉降)监测频率8。2.1基坑土方开挖前开始布点,并进行第一次观测,此次数据作为最初原始数据,以后每期观测数据以此作为参照8。2.2后期观测根据现场施工进度而定,并按照第一次观测的方法固定设备、固定测点、固定线路、固定人员进行观测。9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9。1监测控制值及报警值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9.1.1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9.1。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渗漏、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9.1。3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9.1。4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9。1.5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9.2监测应急措施9。2.1如果出现险情,应立即停止险情处的施工工作,并及时疏散现场施工人员至安全地带,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9.2。2观测位移变形,若变形较小且趋于稳定,可在原有支护体系上加固处理。9。2.3若变形较大,原有支护体系已经失效,则可用机械辅助人工分层分段重新加固(由专业资质单位施工)。9。2。4基坑支护体系未达到可施工条件前,设安全警示标志,专人巡检,禁止任何闲杂人员靠近.9.2.5监测位移异常时,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通报,并持续观测,及时提供最新监测数据。10监测数据记录、处理与信息反馈10。1监测数据的记录10。1.1监测数据的记录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