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资格-10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章节练习-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共40题)
1.厌氧菌只能在无氧环境中生长的主要原因是解析:厌氧菌需在无氧环境中生长,其主要原因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酶及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答案:(A)A.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酶B.可中和过氧化氢的毒性作用C.有超氧化物歧化酶D.能氧化营养物质E.有较完善的呼吸酶系统
2.观察细菌芽胞应选择生长曲线的解析:对数期细菌生长迅速,其数目随时间变化以指数增长,直到达到最大生长值。这一期细菌繁殖最快,形态最典型,因此,经常被用于观察和鉴别(如形态染色、生化反应和药物敏感试验等)。答案:(B)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加速期
3.细菌合成细胞组分和获得能量的基质主要为解析:细菌获得能量的基质主要是糖类,通过糖的氧化释放能量。答案:(D)A.蛋白质B.糖原C.脂类D.糖类E.淀粉
4.不是所有细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解析:某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需要生长因子。答案:(C)A.水分B.碳源C.X生长因子D.氮源E.无机盐
5.在初次分离培养时,需要增加CO!气体的细菌是解析:某些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军团菌、布鲁菌等少数细菌)的生长,需在孵育时加入5%~10%CO。答案:(B)A.葡萄球菌B.脑膜炎奈瑟菌C.羊布鲁菌D.肠道沙门菌E.炭疽芽孢杆菌
6.下列不属于细菌生长繁殖条件的是解析: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气体环境。答案:(E)A.营养物质B.酸碱度C.温度D.气体环境E.溶解度
7.细菌的染色性与细菌的何种物理性状有关解析:细菌的带电现象与细菌的染色反应、凝集反应、抑菌和杀菌作用有密切关系。答案:(B)A.光学性质B.带电现象C.表面积D.渗透压E.半渗透性
8.二氧化碳法培养细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为解析:二氧化碳法培养细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为5%~10%。答案:(C)A.1%~3%B.3%~5%C.5%~10%D.10%~12%E.12%~15%
9.大多数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合适的pH值为解析:大多数细菌合适的pH值为7.2~7.6。答案:(C)A.6.0~6.4B.6.4~7.0C.7.2~7.6D.7.6~8.0E.8.0~8.4
10.细菌生长繁殖中所需营养物质其中的铵盐、硝酸盐、蛋白质等属于解析:细菌生长繁殖中所需营养物质其中的铵盐、硝酸盐、蛋白质等均可含有氮元素,属于氮源。答案:(B)A.碳源B.氮源C.无机盐类D.维生素类E.生长因素类
11.指导细菌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解析:DNA作为细菌的遗传物质是指导细菌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答案:(A)A.DNAB.RNAC.脂类D.肽聚糖E.蛋白质
12.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解析:对数期的细菌以几何级数增长,活菌数增加最快。答案:(B)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对数期和稳定期
13.溶原性转换是指解析:溶原性转换是指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发生重组。答案:(B)A.细菌的染色体发生基因突变B.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发生重组C.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F质粒转入受体菌体内D.受体菌通过噬菌体接受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而发生基因改变E.受体菌接受了供体菌的DNA片段而重组
14.通过噬菌体,将供体菌的基因转入受体菌内使之基因改变称为解析: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导致受体菌基因改变的过程。答案:(C)A.结合B.转化C.转导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
15.下列关于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说法正确的是解析:(1)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是革兰阴性菌,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2)外毒素是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内毒素是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外毒素的毒性强于内毒素。(3)细菌色素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抗生素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产生少数几种,如多黏菌素、杆菌肽等。(5)细菌素与抗生素不同的是产生作用范围狭窄,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但宿主不受它自己产生的细菌素的影响。答案:(D)A.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是革兰阳性菌B.内毒素的毒性强于外毒素C.细菌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多黏菌素、杆菌肽产生抗生素E.宿主可以受到自己产生的细菌素的影响
16.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有解析:细菌的遗传物质是以染色体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形式(包括质粒、噬菌体等)存在的。答案:(A)A.染色体、质粒、噬菌体B.染色体、核糖体、质粒C.染色体、噬菌体、中介体D.染色体、中介体、质粒E.染色体、中介体、中介体
17.一大肠杆菌突变株不同于野生株,它不能合成精氨酸,这一突变株称为解析:不能合成精氨酸属营养缺陷。答案:(A)A.营养缺陷型B.温度依赖型C.原养型D.抗性突变型E.毒力突变型
18.H-O的变异属于解析:H-O变异是鞭毛的变异。答案:(C)A.毒力变异B.菌落变异C.鞭毛变异D.耐药性变异E.形态变异
19.菌种保存中防止细菌变异的措施包括解析:细菌的传代过程中易发生变异,故要控制传代次数。答案:(E)A.控制传代次数B.用典型菌落传代C.通过易感动物接种D.已发现变异但无易感动物接种的菌株,可以淘汰E.以上皆是
20.下列关于细菌耐药性的说法,错误的是解析:细菌耐药性变异可通过细菌染色体耐药基因突变、耐药质粒的转移和转座子的插入,细菌外膜通透性改变阻挡药物穿透,或发生新的代谢途径,从而产生抗药性,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现已成为社会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答案:(D)A.通过转导将耐药性质粒传递给受体菌导致耐药性的发生B.细菌外膜的通透性改变使抗生素不能进入而产生耐药性C.细菌产生了与抗生素结合力低的蛋白而产生耐药性D.细菌的耐药性与普通菌毛有关E.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
21.细菌基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方式不包括解析:细菌基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包括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答案:(B)A.接合B.溶化C.转导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
22.S-R变异属于解析:S-R变异属于菌落变异。答案:(B)A.形态变异B.菌落变异C.毒力变异D.耐药性变异E.鞭毛变异
23.下列哪项不是细菌发生遗传变异的机制解析:微生物遗传性变异的机制包括微生物遗传物质的突变及基因的转移和重组。答案:(E)A.转导B.突变C.接合D.转化E.生长环境改变
24.BCG的获得属于解析:卡介苗(BCG)是一株毒力减弱而保留免疫原性的变异株。答案:(A)A.毒力变异B.耐药性变异C.形态变异D.菌落变异E.鞭毛变异
25.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解析:有些细菌属于嗜冷菌(0~20℃),有些细菌属于嗜热菌(50~60℃),大部分病原菌属嗜温菌(30~37℃)。答案:(B)A.细菌生长繁殖需要获得充足的营养和能量来源B.35~37℃适合所有细菌生长C.有些细菌生长需要一定浓度的CO!D.有些细菌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E.有些细菌属于嗜热菌(40~50℃)
26.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菌的物理性状解析:细菌的物理性状,包括带电现象、光学性质、表面积、渗透压及半透性。答案:(B)A.渗透压B.耐热性C.带电现象D.半透性E.光学性质
27.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解析:1.在对数期内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较为敏感。答案:(B)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任何时期
28.细菌合成抗生素、外毒素多在解析:2.稳定期内,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积聚,pH下降,使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细菌死亡数则逐渐上升,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答案:(C)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任何时期
29.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相等解析:对数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较敏感;稳定期因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积聚、pH下降,使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细菌死亡数逐渐上升,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答案:(D)A.迟缓期B.对数期C.黑暗期D.稳定期E.衰亡期
30.细菌对外界环境因素较敏感解析:对数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较敏感;稳定期因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积聚、pH下降,使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细菌死亡数逐渐上升,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答案:(B)A.迟缓期B.对数期C.黑暗期D.稳定期E.衰亡期
31.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代谢产物是解析:与医学关系密切的合成性代谢产物有:热原质(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毒素及侵袭性酶(病原性细菌合成对人和动物有毒性的物质)、色素(色素的形成可用于鉴别细菌)、抗生素(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细菌素(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或蛋白质与脂多糖的复合物,与抗生素相比,其作用范围较窄,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现多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维生素(细菌能合成一些维生素,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答案:(D)A.维生素B.热原质C.抗生素D.细菌素E.抗毒素
32.不属于细菌代谢产物的是解析:与医学关系密切的合成性代谢产物有:热原质(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毒素及侵袭性酶(病原性细菌合成对人和动物有毒性的物质)、色素(色素的形成可用于鉴别细菌)、抗生素(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细菌素(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或蛋白质与脂多糖的复合物,与抗生素相比,其作用范围较窄,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现多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维生素(细菌能合成一些维生素,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答案:(E)A.维生素B.热原质C.抗生素D.细菌素E.抗毒素
33.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是解析:与医学关系密切的合成性代谢产物有:热原质(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毒素及侵袭性酶(病原性细菌合成对人和动物有毒性的物质)、色素(色素的形成可用于鉴别细菌)、抗生素(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细菌素(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或蛋白质与脂多糖的复合物,与抗生素相比,其作用范围较窄,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现多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维生素(细菌能合成一些维生素,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答案:(B)A.维生素B.热原质C.抗生素D.细菌素E.抗毒素
34.乳酸杆菌的最适生长pH值解析:少数细菌对pH值的需要明显不同,霍乱弧菌的最适生长pH值8.4~9.2;结核分枝杆菌的最适生长pH值6.5~6.8;乳酸杆菌的最适生长pH值5.3~5.6。答案:(E)A.7.2~7.6B.8.4~9.2C.6.5~6.8D.6.0~6.4E.5.3~5.6
35.霍乱弧菌的最适生长pH值解析:少数细菌对pH值的需要明显不同,霍乱弧菌的最适生长pH值8.4~9.2;结核分枝杆菌的最适生长pH值6.5~6.8;乳酸杆菌的最适生长pH值5.3~5.6。答案:(B)A.7.2~7.6B.8.4~9.2C.6.5~6.8D.6.0~6.4E.5.3~5.6
36.结核分枝杆菌的最适生长pH值解析:少数细菌对pH值的需要明显不同,霍乱弧菌的最适生长pH值8.4~9.2;结核分枝杆菌的最适生长pH值6.5~6.8;乳酸杆菌的最适生长pH值5.3~5.6。答案:(C)A.7.2~7.6B.8.4~9.2C.6.5~6.8D.6.0~6.4E.5.3~5.6
37.铜绿假单胞菌解析: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最后的受氢体,如铜绿假单胞菌;微需氧菌在5%的低氧环境中生长状态最好,氧浓度大于10%对其有抑制作用,如弯曲菌属、螺杆菌属;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酶呼吸系统,不能利用分子氧,且游离氧对其有毒性作用,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答案:(A)A.专性需氧菌B.微需氧菌C.兼性厌氧菌D.专性厌氧菌E.兼性需氧菌
38.螺杆菌属解析: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最后的受氢体,如铜绿假单胞菌;微需氧菌在5%的低氧环境中生长状态最好,氧浓度大于10%对其有抑制作用,如弯曲菌属、螺杆菌属;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酶呼吸系统,不能利用分子氧,且游离氧对其有毒性作用,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答案:(B)A.专性需氧菌B.微需氧菌C.兼性厌氧菌D.专性厌氧菌E.兼性需氧菌
39.破伤风梭菌解析: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最后的受氢体,如铜绿假单胞菌;微需氧菌在5%的低氧环境中生长状态最好,氧浓度大于10%对其有抑制作用,如弯曲菌属、螺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