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你不要想“多”了_第1页
整本书阅读你不要想“多”了_第2页
整本书阅读你不要想“多”了_第3页
整本书阅读你不要想“多”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本书阅读课,你不要想太“多”了福州教育研究院何捷

很多青年老师希望执教“整本书阅读课”。真好。但也有点难。难就难在这是新事物。虽然已有多人实践,而且有很多名家示范课呈现。但,毕竟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这算是全新的挑战。

首先,新在成就感。首先,整本书阅读突破原有的单篇幅课文教学,一改过往几句话反复折磨,折腾半天的耗时低效状态。一节课指导读一本书,成就感很足。其次,新在有实效。过去我们就把上学称之为“读书”。如今我们指导小孩读整本书,就是让语文回家,就是倡导回归真正的阅读。会读书,多读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第三,新在教材的面貌。如此多青年迫切需要执教此类课,根本原因是教材中出现了类似的板块。如“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又如,课文中、《课标》中的书目推荐,这些都造成了整本书阅读课的火爆。

但是,为什么这类课很少上得好的呢?为什么上起来感觉难呢?

观察已有的课例,大致发现三种原因造成教学困难,归结起来就一个字“多”。教师想多了,要得多了,做多了,自然就给自己找来麻烦了。

关于“多”的第一种问题出现在准备时期,动静闹得很大,造成南辕北辙的结局。很多老师让孩子在课前做好各项准备,围绕着书,又是做摘抄,做批注,做导图,画图谱……做的比读的还多,在各种因读而生的“娱乐”活动中,娱乐至死。

关于“多”的第二种问题出现在课堂进行时,信息容量太大,造成囫囵吞枣的尴尬。想一想就能明白,一本书的信息那么多,课堂中什么都呈现,小孩自然吃不下,无法消化。四十分钟,即便什么都不想,仅接受信息,也是有限的。而很多老师希望把一本书中零零总总的好处都让孩子感受,真的是“败坏胃口”的做法。再想一想,每次导读总不断重复几样,小孩自然吃不香,没胃口。太多的课,一上就让孩子看封面、看目录、看作者、看名人推荐……每次都这么上,上两次小孩就烦。

关于“多”的第三种问题出现在课后,布置的任务很复杂,但大多属于虚晃一枪,不了了之。且不论课堂上教给的阅读方法有没有用,临下课前往往会布置阅读任务,提出阅读要求。但随着铃声响起,小孩各奔东西,谁也没有去落实方法到底能不能用,管不管用,没人在乎书到底有没有读,还要不要读。反正课已上完,只在当下,只需完成秀场,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不顾后果地上一次小孩就知道你有多假,自然就不会有真正投入的下一次。课后,阅读也被抛在脑后。

其实,要上好“整本书阅读”课,就是处理好一对矛盾:教学和阅读的矛盾。

教学,要在四十分钟之内完成,时间是既定的;阅读,需要指向整本书,内容也是庞大的。这一对矛盾如何协调呢?我主张按课型分类,区别对待。“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样态,首先要区分课型。课型不同,执教方式不同。大致分,可以有三类课型。第一类:导读课。书还没读,就可以上“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上课是为了激活阅读整本书的愿望,在孩子还没读的时候就爱上读,就想读。第二类:赏读课。在小孩正在读,读得差不多的时候,执教“整本书阅读”。可以节选片段,一起欣赏和解读,一起感受阅读乐趣。第三类,议读课。书,已经读完了。于是,师生可以一起来议论、来畅谈、来辩论、来分享。

三类课型,区别对待,“整本书阅读”教学就有明显的路径与特征,教师教得轻松。

针对“导读课”,就是要让小孩知道这本书“哪里好,我们准备去看看”。因此,导读课上以讲授法为主,具体给出一些指导。教师可以让小孩知道此书的大致内容、书的基本框架、书的过往评价、书的历史价值、书的经典地位……总之,只要能让小孩产生“想读”的愿望就好。

针对“赏读课”,就是要让小孩知道这本书“哪里好,我们如何去欣赏”。既然是经典,就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于是,教师可以示范欣赏、可以组织样本研究、可以评议分享。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段,和小孩一起看看,老师还可以展示自己的欣赏结果,并在展示过程中适当总结欣赏方法。这些示范,都是为小孩之后自主欣赏提供借鉴。

针对“议读课”,就是要让小孩知道这本书“哪里好,我们都来说说看”。很明显,此类课的教学模式就是开放的茶馆、沙龙、论坛。允许大家各说各话,互相补充,相互指正,也可以进行反驳批判。大家都是读过书的,都有话语权。教师就是辩论会的主持人,也是话题讨论的参与者。谈话法,就是最主流执教方法。

“整本书阅读”,原本不是“课”,不需“教”,自己静静读,读完就好。如今是“课”,要“教”,就要充分发挥“教”的作用,上出“课”的味道。“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就在于启发,就在于激活,执教中不要贪多求全,可以瞄准三个关键词,带小孩踏上阅读之路。第一个是“欢喜”。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有欢喜心,课后自然就会去读。第二个是“惊奇”,让孩子感到意外,想知道更多,课后自然就产生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