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稳发展与深化改革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一总体发展状况概述1.“十二五”规划陆续出台,明确未来五年传媒业发展路径与目标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开局之年,随着国家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以及行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陆续出台,中国传媒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与目标进一步明确。2011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篇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规划包括“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以广播电视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等内容;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也制订了许多具体规划,包括“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1]2011年5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产业增长速度达到19.2%,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行业总产出29400亿元,[2]实现增加值8440亿元;到“十二五”期末,年图书出版总印数达到79.2亿册(张),报纸出版总印数达到552.3亿份,期刊出版总印数达到42.2亿册,出版物实物出口数量超过1150万册(份、盒、张),版权输出品种数达到7000种;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人均年拥有图书5.8册、期刊3.1册,每千人拥有日报达到100份,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80%,人均书报刊用纸量达到240印张,千人拥有出版物发行网点数0.13个,版权登记数量70万件;“十二五”时期,科技投入在行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单位能源消耗逐年降低,绿色印刷企业在全部印刷企业数量中所占比重超过30%。行业发展将从做优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产业、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三个方面展开。[3]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于2010年10月和2011年8月分别印发了《广播影视“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和《全国“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其中,“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是:人才素质显著提高,人才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比例逐步提高,人才布局与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布局相适应、相协调。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在党政管理、新闻宣传、国际传播、艺术创作、经营管理、科技研发、新媒体新业态、理论研究等方面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村村通工程”规划中提出,将偏远农村地区82.4483万个新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20户以下自然村“盲村”及48.8813万个林区(场)“盲户”的广播电视覆盖纳入实施范围,加强转播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1229座高山无线发射台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逐步改善服务农村的高山骨干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4]2.发展态势总体平稳,产业规模继续增长近年来,中国新闻出版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消费能力都保持了稳定和持续的增长态势。2011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较2010年增长17.7%;增加值4021.6亿元,增长14.8%,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利润总额1128.0亿元,增长4.8%。[5]2011年上半年,全国广播电视实际创收1019.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4.95亿元,增幅22.15%,其中广告收入537.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0.29亿元,增幅22.93%。[6]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增加值1317.94亿元;[7]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31.15亿元,较上年增长28.93%,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70.31亿元,进口影片票房收入60.84万元。[8]2011年,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06%;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82%。2011年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0152万户;数字电视用户数11455万户。[9]3.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网络经济维持高速发展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人,达到5.13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与2007年以来互联网普及率平均每年提升6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相比,增速有所回落,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达到716.1亿元,环比上涨17.1%,同比上涨72.7%。[10]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511.9亿元,增长57.3%;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393.1亿元,同比增长97.5%,其中,移动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在移动互联网整体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增至30.5%,成为第二大细分行业。[11]4.版权意识不断增强,版权贸易更加活跃近年来,随着我国打击盗版的力度不断加大,传媒业的版权意识也出现了明显提升。2010年2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正式颁布,版权保护相关法律也进一步完善。2010年全国版权合同登记15160份,其中,图书13303份,期刊234份,音像制品306份,电子出版物418份,软件453份,电影2份,电视节目1份,其他443份(见表1)。表12006~2010年中国版权合同登记情况版权交易方面,2010年共引进出版物版权16602种,其中图书13724种,录音制品439种,录像制品356种,电子出版物49种,软件304种,电影284种,电视节目1446种。2010年输出出版物版权5691种,其中图书3880种,录音制品36种,录像制品8种,电子出版物187种,电视节目1561种,其他19种。其中,电视节目版权贸易增长尤为突出,2010年电视节目版权进出口数量仅次于图书,超过录音、录像制品,成为我国版权贸易第二大品类(见图1)。[12]图12006~2010中国版权贸易总体情况二行业与市场分析(一)新闻出版业1.行业产值继续增长,产业园区建设初现成效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580家(包括副牌社33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20家(包括副牌社13家),地方出版社360家(包括副牌社20家)。[13]全年新建5个国家级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已累计建成各类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27个。全国58个省市级印刷园区总投资210亿元,产值达217亿元,9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成效显著。[14]2011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增加值4021.6亿元,增长14.8%,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利润总额1128.0亿元,增长4.8%;不包括数字出版的资产总额为14417.5亿元,增长13.2%;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为7344.8亿元,增长12.5%;纳税总额为787.9亿元,增长11.3%。2007~2011年全球图书出版总量、期刊出版总量、报纸出版总量、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出版总量情况如表2、表3、表4、表5所示。表22007~2011年图书出版总量表32007~2011年期刊出版总量表42007~2011年报纸出版总量表52007~2011年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出版总量2.政府助力、项目带动,走出去工程全面推进2011年,以《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标志,新闻出版总署以政策为突破口,大力强化“走出去”工作。2011年是新闻出版总署分别与古巴、越南、印度、伊朗、克罗地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亚美尼亚、赞比亚等多国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包括互派代表参加对方国家举办的国际书展、大力实施经典图书互译、加强人员交流等方面。同时,新闻出版总署还与国际知名出版传媒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先后与美国康泰纳什、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美国赫斯特集团、南非MIH集团等签署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15]2011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共与29个国家的124家出版机构签订了240个资助协议,涉及项目240个,文版20个,资助金额超过1500万元;全年共向海外输出版权3236项(不含港澳台地区),比2010年增长25%。2011年“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共与8个国家的16家出版机构签订了18个资助协议,涉及5个,资助金额超过3600万元。[16]2011年,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与法国拉加代尔集团联合开展“阅读中国”外文版中国图书联展活动,亚马逊“中国书店”启动,这都是新闻出版业“走出去”项目较有代表性的事件。2010年10月,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与法国拉加代尔集团之间签署国际销售服务协议,中方通过拉加代尔集团遍布全球重要机场、车站的3100家零售书店,销售外文版中国图书、杂志等文化产品。2011年春节期间,该公司与拉加代尔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的20个国际机场、100家书店同时举办了为期3周的“阅读中国”外文版中国图书全球春节联合展销活动。[17]2011年9月29日,亚马逊“中国书店”启动。“中国书店”成为亚马逊图书频道首页上最显著的七大特色书店之一,是亚马逊网站有史以来第一个以“国家”命名的主题书店。目前,“中国书店”上线品种已超过13万种,预计5年内将达到50万种。亚马逊“中国书店”的运营将成为为中国出版物全球传播的一种新的探索。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累计进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13.5万种次,较2010年增长25.4%;数量3019.5万册(份、盒、张),增长2.5%;金额42508.0万美元,增长13.7%。全国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48.7万种次、1557.5万册(份、盒、张)、7396.6万美元。进出口总额49904.6万美元(其中,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进出口总额46448.7万美元,增长12.9%)。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增长4.8%;增加值4.9亿元,降低39.0%;利润总额1.8亿元,增长1.7%。2011年,全国共引进版权16639种(其中,图书14708种,录音制品278种,录像制品421种,电子出版物185种),较2010年增长0.2%(图书、音像制品与电子出版物合计增长7.0%);全国共输出版权7783种(其中,图书5922种,录音制品130种,录像制品20种,电子出版物125种),较2010年增长36.8%(图书、音像制品与电子出版物合计增长50.7%);版权输出品种与引进品种比例由2010年的1∶2.9提高到1∶2.1。[18]3.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成为主题继印刷、发行单位以及经营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之后,2011年,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成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市场主体建设的核心内容。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都进一步明确。此次改革将涉及全国5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1年6月启动的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性报刊出版单位,隶属于企业法人的报刊出版单位,已登记为企业法人但尚未规范转企改制到位的报刊出版单位和主动申请先行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以及上述报刊出版单位所属报刊编辑部,列入第一批先行完成转企改制。第二阶段是2012年1月启动第二批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其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非独立法人报刊编辑部的体制改革工作。包括,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其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的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中没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不能独立转企改制,原则上予以撤销,确有价值保留的,并入同类新闻出版传媒企业。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非独立法人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按将要出台的具体办法进行改革。[19]2011年5月8日,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新闻出版总署下属报刊中国新闻出版报社改制而来,由此拉开了本轮改革的序幕。到2011年末,已有2000多家中央和地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登记为企业或完成转企改制;剩下的一批于2012年初启动改革,将于2012年内完成体制改革。[20]同时,出版业的市场主体建设也在持续推进,国家级出版集团布局完成。2011年7月19日,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继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成立后,组建的又一个国家级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它的成立意味着中央三大国有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组建完成,出版业人文、教育和科技三大国有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的格局已经形成。同年,长江出版集团、凤凰传媒、浙报传媒、中原出版传媒等4家出版传媒企业成功上市。到目前,全国已组建12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已有48家涉及新闻出版业务的企业集团上市。[21]4.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行业发展更趋规范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修订并经国务院颁布《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其中,新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对原条例进行了三十多处的修改。例如,将第一条、第十条、第四十八条中的“出版事业”修改为“出版产业和出版事业”;将第六条至第八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四条、第四十三条至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七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五条至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中的“出版行政部门”修改为“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新的《出版管理条例》对出版活动的原则、设立出版机构的申请和审批程序等内容进行了修改,明确提出“国家允许设立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发行业务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新增“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出版单位综合评估办法,对出版单位分类实施综合评估”、“国家对在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出版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等内容,对出版行业的运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对出版活动的管理力度也有所加强。[22]2011年颁布的《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对原条例进行了十余处修改,重新确立了全国音像制品出版、制作、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和出租的监督管理归口和国家行政部门的职责分工,规定“音像出版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和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免费送交样本”,并将第二十一条、第四十二条中的“《音像制品复制许可证》”修改为“《复制经营许可证》”,将第三十二条中的“《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修改为“《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此外,还对相关处罚条款等内容进行了调整。[23](二)广播电视电影业1.行业发展总体平稳,行业收入持续增长2011年,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06%,同比增长0.28%;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82%,同比增长0.2%。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0152万户,首次突破2亿户,增幅6.79%;数字电视用户数11455万户,首次突破1亿户,增幅29.15%。[24]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2717亿元,比上年增加415亿元,增幅18.03%;广告收入1123亿元,比上年增加183亿元,增幅19.47%;网络收入564亿元,其中有线电视收入364亿元,比上年增加41亿元,增幅12.69%,付费数字电视收入37.69亿元,比上年增加12.40亿元,增幅49.03%(见表6)。[25]2011年,全国电影综合收入177.47亿元,[26]内地总票房收入达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见表7)。国产影片票房成绩为70.31亿元,占总额的53.61%。2011年内地新增3030块屏幕,屏幕总数达到9200多块。[27]表62007~2011年广播电视业收入状况表72007~2011年电影业发展状况2.内容生产能力逐步提升,节目交易更加活跃2011年全年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69部14942集。其中,现实题材剧目共计237部7114集,分别占总比例的50.53%、47.61%;历史题材剧目共计219部7436集,分别占总比例的46.7%、49.77%;重大题材共计13部392集,分别占总部、集数的2.77%、2.62%。[28]2011年全年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435部261224分钟,比2010年增长18%。全国共有21个省份以及中直有关单位生产制作了国产电视动画完成片。其中,全国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是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辽宁省、福建省。[29]2011年全年生产的各类电影总量达到791部。其中,故事影片558部、动画影片24部、纪录影片26部、科教影片76部、特种影片5部(见图2)。电影频道生产供电视播出的数字电影102部,[30]占70.54%,仍为最主要的内容形式,但这一比例较2010年下降了10%左右。主要原因是,2011年度将供电视播出的数字电影纳入了“电影”数量的统计中。图22005~2011年中国摄制电影分类构成同时,随着制播分离的不断推进、国内外电视节目交易市场更加开放,近5年来,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交易时间一直呈增长趋势,电视节目进出口贸易总量也不断提高(见表8)。2010年的数据显示,全年购买交换广播节目110万小时,较上年增长10%;全年购买交换电视节目711万小时,较上年增长50.6%(见表9)。2011年,全国电视节目进出口总量为47447小时,电视节目进出口总额为76761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1.95%和19.83%(见表8)。表8全国电视节目进出口情况表9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交易情况3.数字化工程继续推进,三网融合进入第二阶段试点2011年,广播影视数字化网络化和新媒体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国共有2亿有线电视用户,已有1.1亿户实现数字化,其中双向覆盖用户超过5700万户,实际用户超过1200万户。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已基本覆盖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855个县级城市,终端用户超过3500万户,付费用户达到1600万户。[31]2011年5月8日,武汉移动与武汉广电共同签署“三网融合·共建G3数字家庭”战略合作协议,推出武汉三网融合套餐(1399元年费包括一年期2M宽带、互动高清电视以及600元话费,移动用户还可享受专属的VIP影音专区,每月优先享受最新的12部电影和2部电视剧),由电视内容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共同为用户提供“电视、电话、上网”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这是通信运营商与广电联合推出“三网融合”套餐的首次尝试。2011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城市)的名单,42个地区(城市)入围。第二批试点地区包括天津、重庆两个直辖市,一个计划单列市宁波,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西安等22个省会城市,以及扬州、南通、孝感、佛山等17个其他城市,加上2010年7月确定的第一批12个试点地区,三网融合试点已基本覆盖全国范围。4.行业监管力度加大,省级卫视成为监管重心2011年,以广电总局为主的主管部门加大了行业监管力度,围绕加强对行业运作、节目内容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电视购物、网络视听等领域的运作方式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规定。这些政策成为影响2011年中国电视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2011年1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开展打击电视购物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通知》。10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该《意见》被业界称为“限娱令”,数十家电视频道的百余档电视节目因此改版、停播,对所有上星综合频道的节目构成、播出编排以及电视市场的节目供需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1月,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正式取消电视剧插播广告,并将2012年1月列为“禁止电视剧插播广告专项监管月”。电视剧相关广告产品是电视频道经营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取消电视剧插播、片头片尾广告优化了受众的观看体验,但是同时也给电视剧版权日益高涨的市场环境下的电视频道资源补偿方式带来了新的考验。2011年12月,在深圳举办的“全国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上,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传达了《省级卫视电视剧播出管理意见》,要求2013年,省级卫视的现代戏播出占比达到40%以上;严管宫廷穿越剧,历史剧不得篡改历史;电视剧不得泛娱乐化;依然严管警匪剧,但描写警察生活的电视剧可归为现代生活题材;扶植少儿、农村、少数民族等题材,2013年播出占比为15%。2012年3月召开的春季“首都电视节目推介会”上,参展的280余部新剧中,宫斗剧、穿越剧已基本退出市场。2011年,广电总局还下发了《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正式将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即网络高清播放机终端产品,纳入互联网电视一体机的管理范围,此举将结束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盲目发展、无政策可寻的灰色时代,从而建立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的市场新格局。(三)互联网业1.网民数量突破5亿人,用户规模增速放缓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人,达到5.131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人。2011年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与2007年以来互联网普及率平均每年提升6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相比,增速有所回落,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见图3)。2011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人,同比增长17.5%,与前两年相比,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图3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网民数量超过千万规模的省份达到21个。与2011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率(30.2%)相比,超过这一水平的省市数量达到21个,较2010年增加1个。同时,互联网发展的地域差异依然十分明显,其中,北京市的互联网普及率最高,达到70.3%,而普及程度较低的云南、江西、贵州等省份,仍不到25%。[32]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IPv4地址数量为3.30亿个,拥有IPv6地址9398块/32;域名总数为775万个,其中.CN域名数止跌回升,达到353万个,较2011年6月上涨0.7%;中国网站总数历经2010年的大幅下降之后,回升至230万个(见图4);国际出口带宽为1389529Mbps,较2011年6月增加17.5%。[33]图42007~2011年中国网站、网页数量变化2.网络经济高速增长,在线视频成为亮点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达到716.1亿元,环比上涨17.1%,同比上涨72.7%。[34]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511.9亿元,增长57.3%(见表10);其中,移动互联网广告增长迅速,占互联网广告比重的4.5%。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达到187.8亿元,同比增长70.2%;其中,百度公司的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市场份额为76.4%,较2010年提高4.7%。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付费市场规模达到413.8亿元,较上年增长17.5%,但增长幅度连续4年呈下降趋势。[35]2011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成为互联网领域最为亮眼的领域,也是这一年唯一出现用户规模增长的网络娱乐类应用。截至2011年12月,在线视频的用户规模达到3.25亿人,较上一年增加14.6%,使用率提升至63.4%;[36]在线视频行业的市场规模达62.7亿元,同比增长99.9%;在线视频广告收入为42.5亿元,同比增长98.1%。[37]表10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状况3.上市企业数量增加,腾讯、百度、阿里巴巴领先优势明显截至2010年3月,中国已有各种经营模式的上市互联网企业30多家,分别在美国、香港和中国内地上市,全国在线数据库总量达到30多万个。[38]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网民规模的扩大,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国互联网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其中,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仍然是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企业,它们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长幅度较上年有所回落。2011年,腾讯公司的净利润为102.25亿元,较上年增长26.00%;百度公司的净利润为66.39亿元,较上年增长88.34%(见表11)。[39]表112011年主要互联网企业经营状况4.政府监管结合行业自律,集中治理“网络公关”与“视频版权”2011年国家主管部门加大了对互联网的监管和治理力度,旨在促使互联网向着良性和有序的方向发展,其中,对非法网络公关行为的治理和对视频网站内容版权的核查是对过去一年互联网发展影响较大的两项治理行动。2011年4月,中央四部门联合开展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专项行动,停止6713家境内网站的接入服务或域名解析服务,注销4家虚假备案网站,依法删除非法网络公关不良信息770条、网站链接1.1万个、非法网络公关公司贴文及广告109篇。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专项行动期间还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积极倡导行业自律,组织互联网企业签署《抵制非法网络公关行为自律公约》,鼓励这些企业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引导网民提高虚假信息鉴别能力。2011年1月和4月,国家版权局先后要求18家网站报送共计1372部影视剧名单及其授权证明文件;12月30日,国家版权局通报视频网站主动监管情况,18家网站使用影视剧的平均正版率约为76%。国家版权局通报视频网站版权主动监管核查结果,并启动草拟《主动监管视频网站管理办法》和《视频网站主动监管黑名单和警示名单制度》,将在征求意见后适时发布。2011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互联网传播新闻类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对各互联网企业尤其是视频网站擅自设立“资讯”、“新闻频道”等新闻栏目版块进行严查。对于擅自播放新闻类视听节目的网站,总局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停止超范围业务。(四)主要上市企业经营状况1.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电广传媒)[40]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传媒企业,所处行业为传媒信息行业,主营业务范围为:策划、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外各类广告,影视节目制作、发行和销售,电子商务、网络及信息传播服务,法律、法规允许的产业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资本管理等,兼营旅游开发、文化娱乐、餐饮服务、贸易等。2011年,该公司在有线网络业务、投资业务、传媒内容业务和旅游地产业务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尤其是在有线网络股权重组、有线网络经营管理、创投和艺术品投资,以及电视剧生产上,成效明显。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8.4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实现净利润5.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9%。从收入的业务构成来看,2011年,网络传输取代广告制作代理成为电广传媒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营业收入为14.54亿元,占企业总收入的51.1%。艺术品为上年收入增长最快的业务,增幅达5816.83%。毛利率最高的业务仍然为投资管理,毛利率为100%。广告制作代理和房地产业务为该公司营业收入降幅最大的业务(见表12)。从收入的地区分布来看,湖南主营业务收入为16.82亿元,是电广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区域,但该地区2011年出现了收入大幅下降,降幅为69.58%;广东仍然是该公司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地区,达8.43亿元,增幅为35.07%;此外,北京成为该公司新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地区,营业收入达3.1亿元。表122011年电广传媒主营收入状况2.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视传媒)[41]中视传媒是由中央电视台间接控股,兼营影视制作业务和文化旅游业务,是中国首批上市的传媒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影视拍摄基地开发与经营、影视拍摄、电视剧节目制作、高清晰度影视技术、宽带数字信息技术等相关业务,还拥有无锡影视基地和南海影视城两大影视拍摄及旅游景区。2011年,中视传媒共实现营业收入12.89亿元,同比增长10.04%;营业利润0.9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16%,从公司收入的业务构成来看,广告业务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影视、广告和旅游业务的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影视业务收入4.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2%;广告业务收入6.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3%;旅游业务收入1.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0%(见表13)。但是,2011年《欢乐中国行》栏目停播造成与上年同期比较的缺口,受广电总局广告播出政策影响,公司代理的酒广告数量受到限制,以及中央电视台第一、第八套晚间电视剧栏目片尾标版广告于2011年末停播等原因,致使公司本期营业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所下降。从收入地区分布来看,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上海,收入为10亿元,占总收入的77.58%,较上年略有下降;其次为无锡、北京和南海,收入分别为1.35亿元、1.61亿元和0.15亿元。各主营业务地区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北京地区收入增幅最高,达44.56%。表132011年中视传媒主营收入状况3.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传媒)[42]公司是由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确定的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企业,也是全国文化传媒行业第一家带有“编辑内容”上市的出版企业,经营范围为: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编辑出版,出版物总批发、批发与分销、零售,印刷、复制,出版、发行、印刷物资购销,版权贸易和对外出版、发行、印刷贸易,互联网出版、发行,广告、会展、文化服务,境内外投资、资产管理与经营业务。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3亿元,同比增长4.8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3.57亿元,同比增长4.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8亿元,同比下降47.95%。从收入业务构成来看,2011年发行业务是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三化学人教版】4.4.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 2024投资公司合同管理职责
- 2024民办学校聘用教职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4某地产商业招商及顾问合同
- 2024小区租赁车位合同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管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买卖安装合同
- 2024样板房室内装饰施工合同
- 2024房屋租赁居间合同样本
- 西湖文旅大数据报告
- 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教育课件
- 电缆绝缘电阻测试记录表格模板
- 2022年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 DB44∕T 858-2011 空调器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 实验室十大危险操作和安全隐患
- 01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第一轮赛题B
- Pixhawk飞控快速使用指南
- 红色大气乘风破浪开拓未来年会PPT模板课件
- 顺丰快递公司视觉识别VI手册(清晰电子版)
- 家庭教育讲座必备(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