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传统村落调查报告_第1页
广东传统村落调查报告_第2页
广东传统村落调查报告_第3页
广东传统村落调查报告_第4页
广东传统村落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传统村落调查报告()

中国的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文化。游走于乡间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在迁徙中传播的中原文化,无一不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村落中生长、传承。传统村落是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城市规划体系里所涉及的村镇规划中的最基本的单元。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当代中国特色的城市建筑正在逐渐迷失自我,而古村落应该是延续中国建筑特色的一块净土。对古村落存在的意义及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而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公布,也表明了国家对传统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视与保护。一个传统村落就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历史有生命力的见证单元,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信息,就是保住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而研究传统村落,必将是在现代化浪潮中,对传统村落科学保存有效发展所迈出的坚实第一步。一广东地区传统村落概况(一)古村落的呼唤在历史岁月年轮的打磨之下,历史文化名村在中国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被誉为“传统文化的明珠”。千百年来中国大大小小的古代建筑群悄然屹立于现代化、城市化不断变化的社会洪流之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与审美意趣。因此,历史文化名村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正是由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名村所蕴藏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更应该充分尊重古人的智慧,并发挥其优势作用。首先,将中国传统村落设定为“历史文化名村”这一具体概念。其次,按照省份来划分每一地域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名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于所考察的村落进行筛选、比较、分析,最终确立所有考察的历史文化名村的目录。进而去发掘不同地域分布之下的古村落有何独特的风土民俗、文化特色,这种传统的建筑、工艺、甚至观念是如何历经时代的变迁的洪流而保留下来?而处于急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村落怎样确保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不流失,焕发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确立按照历史文化名村所分布的省份去进行实地田野考察这一框架,这不仅有助于传承特色型村落文化价值,有助于推动历史文化名村的建设和发展,更是对建设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二)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民居是中国绝大多数历史文化名村的主要景观,其平面的空间布局、整体的空间营造、造型装饰的丰富运用、建筑材料的巧妙配合以及完美严谨的构造方法无不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和历史所积淀而成的独特魅力,更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艺术、科学、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整体反映。而在其中,祠堂建筑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位置,供世人仰观垂察教化人伦以致百代不衰。解码祠堂,探索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蕴,这成为探索广东区域历史文化名村崭新的视角。祠堂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贯穿古今,而对于祠堂建筑审美的分析以及更深层次去分析祠堂的功能与价值,是基于中国传统村落遗存与保护的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对于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的考察重点将着眼于“祠堂”,它作为一种传承古今的时代载体,已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迸发出面貌多样的生命力。面对着一个个古代建筑群,不由令人感叹:小小村落竟蕴含着如此浓郁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番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区域,其中番禺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祠堂文化。有些古老的祠堂仍然保存完好,静谧地坐落在广东省的某个角落。庄严肃穆的祠堂是番禺区留给当地人最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它也是中国传统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并从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当地传统的建筑特质。正如清代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如此描写广东祠堂之盛:“自唐宋以来,蝉连而居,安其土,乐其谣俗,鲜有迁徙他邦者。其大小宗祖祢皆有祠,代堂为构,以壮丽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数十所。小姓单家,族人不满百者,亦有祠数所。”[1]当现代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这祠堂,便是走进了广州人千古不易的家族情节,更是走进了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精神道统。(三)追古溯今——传统建筑文化的由来广阔的中国大地在“秦岭——淮河”的天然分界线之下,南北文化伴随着纬度的差异逐渐产生迥异。自古以来,广州作为一个繁荣的通商口岸,对于文化的借鉴与吸纳有着得天独厚的包容性,祠堂文化则作为古代村落代表文化的表现形式的集中体现。“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墓所,这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慎终追远”的儒家情怀的高度体现,充分表达了对祖先的一种敬仰之情,故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家庙成为祠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当时立祠有森严的等级秩序,民间不得立祠。到了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祠堂的建造较为完整的诠释了祖宗立族对于宗法制度的重视,进而传达了一种伦理社会的人文底蕴。据历史史料记载,“家庙”与“宗祠”有着不可逾越的等级差异,古时在朝中为政官位到达一定等级,统治者或封侯的姓氏方可称之为“家庙”,其余的全部归结为“祠堂”。由此可见,祠堂的基础,从物质角度看,是民间宗法体系所维系的社会结构,从心理角度看,则是以敬天法祖为核心所制造的集体自我认同,而儒家文化精神无疑同时是这两个基础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宗法制社会所最终依赖的传统意识形态,亦是天道情怀、家族情怀的理论支撑,所以,生生不息的儒家文化才是祠堂文化的根与精魂,它就像一条浩荡的河水承载着祠堂文化这一叶扁舟漂流至今。广东地区传统村落基本情况见表1。表1广东地区传统村落基本情况村名信息所属县镇村落形成年代主要姓氏面积(平方米)民族现户口人数形成原因黄埔村琶洲街海珠区元冯/梁/胡/罗15000汉3000/5500集市贸易航运码头小洲村琶洲街海珠区元简6013.8(亩)汉5000/5300珠江冲击形成大旗头村乐平镇三水区明郑、锺52000汉1700/2000集市之地自成码头德安里村洪阳镇普宁市清方30000汉200/300航运码头龙湖古寨龙湖镇潮安区元代以前(南宋绍兴二年)黄、许等五十余姓氏25000汉200/300防御倭寇航运码头黄埔寨村古巷镇潮安县元陈25074.56汉2800/4500集市贸易航运码头南下村松口镇梅县区元赖、陈、杨、李、伍、黄等19800汉2000/2300避灾、屯兵、渡口贸易大黄村松口镇梅县区元廖40000汉4500/7000迁民铜琶村松口镇梅县区民国时期柯、苗900多亩汉1000/2200迁徙石寨村南礤镇蕉岭县明郭20多亩汉1000/2300人口迁徙表1广东地区传统村落基本情况二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一)广东三大历史文化体系在广东珠三角这片水土养育的原住居民,生活在古老村落。宗祠在整个村落的形成占有不可撼动的位置,古人利用自然环境之下所赋予的地貌优势及气候特征,将自然之理的本然之真与人文之理的应然之善有机巧妙地的结合,创造出极具广东省底蕴特色的文化体系。1.广府文化广府文化即汉族广府民系的文化,是中华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源于古代中原,以广州、香港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历史上百越民族互相迁徙,在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相互碰撞氛围的笼罩之下,不同文化所产生的综合反映也作用于不同的群体之中,在汉文化辐射下形成的百越文化得以生存发展。广府说粤语,粤语的特点在于:大量保留着古代汉语的成分,不少古代“南越”族语言的底层成分,而且吸收了较多的外来词,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创造出方言词语。2.客家文化客家文化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在南方天然的地理屏障的丘陵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方土著文化,这就是传说中赋有南方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而客家人也被称为是“丘陵上的民族”。客家人以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为内心深处恪守的道德标准。客家人虽然时常迁徙,四处奔波,但对于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方式。客家人说客家话,客家话的特点:多送气音,古全浊声母,不论平声仄声,大多变读为送气清音,有一些与普通话相同的地方。3.潮汕文化潮汕文化是潮汕人所建立起的文化圈子。潮汕人使用潮汕话。多半潮汕人祖籍中原,隋宋两次南迁最终定居潮州府形成潮汕文化。潮汕文化是由潮汕自身本土文化、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等不断融合和发展而成的。潮汕人是海洋文化的族群,与客家重文轻商的观念有着极大的区别,一般崇商重利。(二)广府文化代表——祠堂文化广府文化创造出在当今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祠堂建筑文化。所谓祠堂,清人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二《祠堂》一节谓:“今世士大夫家庙皆曰祠堂,按三代无祠堂之名,东坡《逍遥台》诗自注云:‘庄子祠堂在开元,此或后人因其葬处为主,非漆园时制。’然《天问》王逸序云,屈原见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画天地、山川、神灵奇诡之状,因书壁而呵问之,则战国末已有祠堂矣。”孕育在自然环境之下的古祠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活标本”,祠堂建筑也可谓是祠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然当今祠堂功能性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削弱,但祠堂建筑的艺术性及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是古人的智慧留给后代人无限价值的神奇瑰宝。朱熹编订的《朱公文家礼》把平民祭祀祖先的建筑叫作“祠堂”,他再三宣扬建祠堂的重大意义,认为祠堂是表达子孙“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礼名分之守,所以开业传世之本。”[2]祠堂文化所传递出“慎终追远”的儒家情怀表达了对祖先的一种敬仰之情。这样论证了建祠堂的普遍意义,为日后民间祠堂的大发展建立了理论基础,同时也解释了祠堂兴盛之原因。[3]理学大师朱熹在大的宇宙论背景下所阐发的自然之理相当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又在心性论的大前提下所伸张的人文之理相当于张载的“为生民立命”,朱子将这种天道与人道之间存在的内在张力,理解为一种自然主义同人文主义之间的互补,而这种互补恰恰也相仿于儒家与道家的互补、象数与义理的合流,因而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完备而不倾向于任何一端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的思想。此次调研的珠江三角洲的祠堂建筑区则是对于哲人思想的一种“现实演绎”。(三)广东省传统建筑主要布局潮汕地区百鸟朝凰的建筑格局独具特色,本文以德安里村为例分析。德安里村先后兼有老/中/新三寨,而每一个寨子都围绕着各自的宗祠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群。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寨子的宗祠所处的位置是完全相同的,它会因寨子的整体格局的变化而与周围的建筑形成不同的呼应。我们在德安里村看到的,主要有两种:首先,德安里老寨围绕主体建筑物——大祠堂的房屋刚好是100座,这即是所谓的“百鸟朝凰”,象征吉祥之意。“百鸟朝凰”,更寓意着一种传统孝道。在传统文化中,雄为“凤”,雌为“凰”,“百鸟朝凰”之名,表达了方耀兄弟对母亲林氏的孝敬。从这个孝扩散开来的,是整个安德里村人对祖先的孝。在距离普宁将近100公里的潮安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同样在一个名为龙湖古寨的村庄里发酵。龙湖古寨仍较为完好的保存了100多座传统建筑。无论“百鸟朝凰”还是“驷马拖车”,都集中体现了祠堂这种古老的建筑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的雄美壮丽与气势磅礴,是中国祠堂建筑美学之中最浓郁的一抹。图1宗祠—支祠—家祠—住宅关系示意(四)对广东省传统建筑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分析[4]中国人绵延千载的精神世界就这样以家族为依托得以构建衍生。在这个精神世界中,居于基础位置的是以宗法制为主导的社会结构,居于顶端的,则是以儒家为代表的哲学思想,而居于这二者之间起到过渡作用的,则是各种承载伦理意义与规范的现实载体,而祠堂正是诸多现实载体中至为重要的一分子。正是有了祠堂的现实参与,中国的宗法制社会结构才能够在宗教层面凝结为一种集体意识并在哲学层面升华为一种思想形态。走进祠堂,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居于“上层建筑”的哲学思想与居于“下层建筑”的社会生活之间相距并没有那么遥远。贺麟先生曾将儒家文化描述为诗教、礼教、礼学的三位一体,其中礼学指的是哲学,而礼教与诗教则指的是从宗教与文艺两个方面对人的现实教化,离开诗教与礼教只谈礼学,既无助于我们对儒家哲学本身的理解,也将误导我们无视儒家哲学丰富而坚实的现实依托。重温祠堂就是重温这样的现实依托,就是开启一次从诗教、礼教走向礼学的精神之旅,亦是一次从礼学返回诗教、礼教的现实调查。1.“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儒家经典的传统文化试图将自然之理的本然之真与人文之理的应然之善巧妙有机的结合,探索出了一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进路。这一进路在中国古村落的祠堂文化中在具体建筑的“实”与人伦道德的“虚”之间做了一个不偏不废的融合与对接。潮汕城乡均有强烈的氏族观念,这体现在建筑风格上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潮汕人认为,“营宫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崇配食,重祀田”。因此在潮汕每个村落,都有嗣族祠堂,潮汕人“慎终追远”“谒祖归宗”的情怀就在祠堂中穿越了风风雨雨,在古老的房梁斗拱间绵延千载。来到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洪阳镇的德安里村,我们发现这里也不例外。“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句书斋中耳熟能详的话此时仿佛突然具有了“性格”,它似乎正在以德安里村的巍然格局重新讲述“天道常有,唯有德者居之”的亘古常理。圣人对有德者如众星捧月般的想象与这里祠堂在整个德安里村中的核心位置极为相似,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孔门论学,最重人道。政治,人道中之大者。为政的极高标准亦是对为政者的极高要求。“德”强调了为政之人的德行,进而触发了为政之人的德志。而“德”正与朱子从天心的角度出发所提出的元、亨、利、贞同人心对应的仁、礼、义、智不谋而合。譬如天上的北辰,安其所居,众星围绕归向着它而旋转。“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这与道家略有不同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前提是在对“无”这个本体的推崇之上发展而来的,而儒学的无为而治是在人文道理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诚如程子之言清晰的表述了这个顺序“为政以德,然后无为”。与此相通,潮汕人以宗祠为本立村,背后是以祖宗立族的宗法传统,而更为深刻的原因,则是以德立人的人伦底蕴。祠堂作为祖宗的灵魂居所之所以能被置于全村格局的中心地位,说到底是因为祠堂代表了一种道德的双重至高地位,第一,祖先们已经逝去的言行足以为子孙表率;第二,子孙对祖先的尊崇也是现世道德实践的根本。因此,祠堂将现世的“德”与逝去的“德”无缝对接,象征了一种从彼岸到此岸的“德”的传递。所以,族人对祖先的想望与夫子对有德者的想望说到底是一回事,那么二者——一个在书斋中一个在现实中——获得了相同的待遇,也就自然不足为奇了。2.严格局背后的差序之爱从祠堂内部与祠堂外部两个层面分析在祠堂统摄下一个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建筑格局的出现,并指出在这一建筑格局的背后的核心思想是人伦,而儒家的仁与爱正是建立在这种人伦之上的“仁”是孔子学说中重中之重的观念,同时也是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的概念之一,并且是儒学始终追求的“性与天道”融合的境界的根基所在。“仁”是“礼”的基础,仁是意蕴整全的存在,不可分而言之。它并不是“殊德”的集合体,而是一种浑然的生命力量。德安里的建筑格局与祠堂布局如此井然有序的方式展开,体现了儒家伦理千百年来所滋生的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观念,但是这种对秩序“执迷”并非使社会冰冷无情,反而在这样的等级之差中,演绎出了仁义礼智信及“出则孝,入则悌”等层次丰富,普泽人心的差序之爱。而这样的差序之爱,只有在祠堂为核心的现实差序空间中——而不是在教书先生的之乎者也中——才得以渐渐生长。从祠堂在以宗族人伦为基准的这一脉络之下,祠堂建筑格局中所传达的主次分明再次回归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封建宗法制度之下,本文渴望通过此次调研真实可感的外化的宗祠建筑去深入理解中国哲学中儒家传统文化背后的精髓,而遗留于古村落古老的祠堂文化与经久不衰的儒家传统文化存在一以贯之的关联性。而在儒家文化中“礼”是“仁”的外放的表现形式,但“礼”绝不仅仅是空洞乏味的形式主义,就如同德安里村中对于“百鸟朝凰”与“驷马拖车”的建筑在外界感官上只是单纯的建筑形式,而积淀在这种恢宏的建筑形式之下的人伦制度,才是祠堂文化最值得关注的核心深意。祠堂这一建筑本身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就其外放的表达形式而言具有不可省略的意义,只有将宗祠重视人伦的核心蕴含于日常事务发展的情理之中,竭尽恪守自己的本然之心,遵从自己的道德之心,才能很好地通过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礼”这种固有的存在所表达自己的初衷之心。德安里村祠堂文化下所衍生的淳朴的民风是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激发人与人之间内心深处的共鸣,人与人通过祠堂文化下的“礼”来传递,是传统儒学中值得人们所关注和思考的。反观祠堂文化中较为精准的把握“礼”,深刻地理解“仁”,对于当代儒学的复兴有着至关重要的进步意义。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一)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传承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在时代的浪潮之中,文化遗产为一个国家与民族得以生存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同时文化遗产作为天然的养分也滋润着作为独立个体形态存在的人,构成了多元复杂的人类社会。倘若文化在不经意间如水般流逝,那么国家和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载体承载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心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向云驹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5]在浩瀚的文化遗产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沉淀下凝结了无数古人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在一次次社会大变革中完整或部分地保留了前人的传统,这种无法用价值考量的无形资产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贡献着自身的光芒与热度。也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我们无法漠视这种神奇的力量一点一滴消失。也正是如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每一位昂首向前的心系国家前途与命运的中国人敲响了警钟。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即“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6]。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猎的范围纷繁多样,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7]。大体上分为民间与传统两大属性,民间类包含了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文学等;传统类包含了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戏剧,等等。本文试图以广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依据八月份深入当地所进行的田野实地考察为一手文献资料,深入分析和探讨潮州工夫茶文化(以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龙湖古寨)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力图通过文化产业与传统信仰这两大视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传播找寻新的进路。在古老的村庄里所延续下的民间手工艺的技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民间歌舞艺术,刻画当地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无一不折射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世界的精神意趣。2.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据统计,广东省仅广州、潮州、梅州三个市就有6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省级)(详见表2至表4)。表2广东省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省级)序号地区遗产名称遗产类别1广州市狮舞(广东醒狮)民间舞蹈2广州市粤剧传统戏剧3广州市粤绣(广绣)民间美术4广州市象牙雕刻民间美术5广州市古琴艺术(岭南派)传统音乐6广州市荔湾区广州玉雕传统美术7广州市灰塑传统美术8广州市广彩瓷烧制技艺传统技艺9广州市家具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传统技艺10广州市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传统医药11广州市萝岗区萝岗香雪民间文学12广州市增城市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民间文学13广州市越秀区粤语讲古曲艺14广州市粤曲曲艺15广州市花都区广州珐琅制作技艺传统技艺16广州市越秀区广州戏服制作技艺传统技艺17广州市越秀区广州箫笛制作技艺传统技艺18广州市白云区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传统技艺19广州市荔湾区西关正骨传统医药20广州市增城区畲族拜祖公图民俗21广州市海珠区木雕传统美术22广州市越秀区彩扎(广州石头、石龙醒狮头制作技艺)传统美术23广州市荔湾区盆景技艺(岭南盆景艺术)传统美术24广州市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传统医药25广州市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传统医药26广州市番禺区漂色(番禺水色)民俗27广州市海珠区小凤饼制作技艺(鸡仔饼)传统技艺28广州市沙河粉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9广州市致美斋广式调味品制作技艺传统技艺30广州市针灸传统医药31广州市海珠区粤绣(广绣)传统美术32广州市海珠区核雕(广州榄雕)传统美术33广州市月饼传统制作技艺(莲香楼广式传统月饼制作技艺传统技艺34广州市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小柴胡制剂方法)传统技艺表2广东省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省级)表3广东省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省级)序号地区遗产名称遗产类别1潮州市潮州音乐民间音乐2潮州市潮剧传统戏剧3潮州市潮州铁枝木偶戏传统戏剧4潮州市剪纸(广东剪纸)民间美术5潮州市粤绣(潮绣)民间美术6潮州市潮州木雕民间美术7潮州市歌册(潮州歌册)曲艺8潮州市潮安县泥塑(大吴泥塑)传统美术9潮州市湘桥区潮州花灯传统美术10潮州市枫溪区枫溪瓷烧制技艺传统技艺11潮州市茶艺(潮州工夫茶)民俗12潮州市湘桥区陈三五娘传说民间文学13潮州市湘桥区潮州麦秆剪贴画传统美术14潮州市潮安区浮洋方潮盛铜锣制作技艺传统技艺15潮州市潮州抽纱刺绣技艺传统技艺16潮州市潮州菜烹饪技艺传统技艺17潮州市枫溪区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18潮州市湘桥区潮州“出花园”民俗19潮州市铜铸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潮州市湘桥区庙会(潮州青龙庙会)民俗表3广东省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省级)表4广东省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省级)序号地区遗产名称遗产类别1梅州市梅州客家山歌民间音乐2梅州市舞狮(席狮舞)传统舞蹈3梅州市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戏)传统戏剧4梅州市梅江区铙钹花传统舞蹈5梅州市蕉岭县打莲池(蕉岭莲池舞)传统舞蹈6梅州市蕉岭县竹板歌曲艺7梅州市兴宁市竹板歌曲艺8梅州市丰顺县丰顺埔寨纸花技艺传统技艺9梅州市大埔县狮舞(青溪仔狮灯)传统舞蹈10梅州市梅县木偶戏(梅县提线木偶戏)传统戏剧11梅州市大埔县广东汉剧传统戏剧12梅州市五华县采茶戏传统戏剧13梅州市五华县铜花舞传统舞蹈14梅州市兴宁市兴宁罗家通书推算法民俗表4广东省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省级)(二)潮汕文化经典——潮州工夫茶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文化的具体形态,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传统与思想。在一道道看似烦琐实则富有意蕴的品茶程序背后,是主体融入客体的过程,在工夫茶的整个展现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纯粹外在的行动,而是透过这些行动看到品茶者的精神境界。于是,物我之分、内外之别在这个过程被消解殆尽。这样的文化传统,论其实质,肇始于儒家文化仁与礼的思辨:中国儒家传统道德中孔子忠恕之道的内核为“仁”,而从肯本上去探求孔子“为仁”的方法,在《论语》[8]中孔子答颜渊便可找寻到答案。这与摩尔对于“善”的定义的讨论中,首先着眼于“行为”,从“什么是善的行为”入手。“克己”意为约束自己的身体及言行,抑或可以理解为克去自己的私人的欲望。若立身行事,专以自己的己身为主,而全然不顾念对方的想法或感受此乃一切不仁之本源,故仁道首先以约束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克己”是一种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修行。“复礼”是践行之意。“礼”是一种社会秩序,也是约束并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准则,而孔子教导其弟子要成为有德行、有修养的人,就必须要学习“礼”。而外界正是通过“礼”这种较为恰当的方式可以让自身的行为举止得体,让自己的思维想法合乎本心,合乎道义。孔子认为“仁”是“礼”的思想基础,所以“克己复礼”要求人们要通过“礼”这种具体的社会制度及规范来“律己”。人在自我道德修养的锤炼中,首先要通过外在的“礼”来约束并且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关于“仁”的境界。而“礼”和“仁”同样存在着相互影响辩证的关系。这就更进一步阐释了人们不仅要从形式上符合“礼”的要求,同时从人的本心的精神角度出发要有更高的精神价值。在精神领域的长河中尽可能达到“仁”的境界,这是一次精神上的超脱,心灵上的旅程。实际上“礼”的难能可贵之处更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其乐融融的和气。所以“礼”贵在“和”。而往往“礼”与“和”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礼”是“和”的前提和基础,也正是对世间的万事万物怀揣着一颗敬重之心,充满着崇敬之情,才能使人们在更为融洽的氛围中交流。而“和”也是“礼”的结果。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为前提条件,才更有利于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发展。礼内在于形式的价值意味不光体现在它总体上与儒学的价值是契合的,而且在具体的礼的内容中我们也可判断出,礼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其形式中承载了特定的内容。因而,礼不光是形式化的仪,同时也是内容性的义,特定的仪表现特定的义。所以,仁所代表的本心层面、个体层面与礼所代表的仪式层面、共同体层面,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不不可缺,以致融合不分,成就人心与人生、主我与客我浑然一体、不分彼此的生存境界。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的精神境界,但它绝非因其微妙高深而囿于圣贤高哲之思,而是会随着像工夫茶这样的民间文化播撒于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换句话说,正是在像潮州工夫茶这样生动的案例中,我们才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中国文化有血有肉的精神、现实演绎的灵魂。保存与发展这些文化,我们才能真正承载这样的精神与灵魂,并将其更好地与现代化发展进行有机地结合。四保护传统村落的乡村建设建议(一)新的“乡村建设运动”“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里历来有“百善孝为先”之说。而对于乡村文化的建构也将重点回归于对于孝道的建设。赵法生[9]提出“从孝道入手重建家庭伦理”,重建乡村儒学的探索从孝道开始,从尼山圣源这个文化发源地开启。儒家的思想文化的魅力正通过孝文化的感召力,在尼山圣源书院周围所临的村落潜移默化的蔓延。也只有清楚地意识到儒家文化是治理中国乡村的核心问题,我们必须从儒家经典的思想中去找寻新的生命力,在孔老夫子的出生地,历经了两千五百多年的风雨洗礼,儒家文化中关于“孝”和“伦理”的社会形态的构建却不能淹没在快速发展的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孝”也不该感到陌生,从日常生活中最琐屑的小事情做起,就能让老人感受到最为质朴的感动,或许村民们大多没有受过高等知识文化的教育村里的老人们有的连自己的名字用汉字都记录不下,他们无法真正的如同学者一样置身于图书馆中解读儒家经典之作。然而村民们却参悟出儒家经典中为人处世最基本的道理,对于“孝”有最为简单正确的价值判断,从一个个小的和谐美满的家庭到整个乡村风气的变化,再一次扣开了治理乡村的核心问题的大门,儒家文化是开启这扇门的钥匙。一年多来,牟钟鉴[10]、王殿卿、刘示范、张践、颜炳罡、赵法生、陈洪夫等学者先后进村,每月给村民开设两次儒学课,即使农忙时节也尽量不间断,形成了固定的讲堂制度。2014年10月21日晚上7点钟,泗水圣源公益国学大讲堂的教室里挤满了人,赵法生先生在此为大家讲授《论语》。我们了解到坐在教室听课的群体不单单是周围村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