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电子证据收集的三个认知误区摘要:电子证据的收集突破了传统证据收集规那么的限制;证据法律的真空给学理解释、司法解释乃至任意解释留下了极大的解释空间,致使在电子证据收集的各种“解释〞中,形成三个比拟典型的认知误区。希望将来制定电子证据的收集规那么时,能够对相关的认知误区有所反思,进而更多地关注计算机和法律的互动关系,不要让证据法律的性格过于被动。
关键词:电子证据收集认知误区
“证据是诉讼的核心。一切诉讼活动都要围绕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展开。〞①既然没有证据的支持可以导致诉讼主张的不成立,则收集到充沛而确凿的证据,是诉讼胜诉的基本保证。诉讼实践中出现的“有理的官司打输了,没理的官司却打赢了〞的情形,固然有审判不公、当事人主张不利、诉讼代理人代理失误等诸多原因,但是不容否定,没有收集到适格的证据是丢失诉讼主动权的重要原因之一。
客观地说,传统的证据类型在证据法中的收集规那么比拟完善,这是多年的证据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检验的结果。然而,“芯片〞的产生,宣告了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巨大变革,突破了信息固定与传递的传统模式,进而改变了信息取得的方式、买卖的方式、交易和交往的方式,这就对“被动〞和“深思熟虑〞的法律性格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因为如此,电子证据的收集也突破了传统证据收集规那么的限制;证据法律的真空给学理解释、司法解释乃至任意解释留下了极大的解释空间,致使在电子证据收集的各种“解释〞中,形成三个比拟典型的认知误区。
一、循传统论
有观点认为,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而法律调整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只要遵循传统法律的精神即可适应“数字化社会〞的开展。其实,这种看法只能勉强应对网络与电子商务开展初期的状况。加拿大法律教授大卫·约翰斯顿早在1968年的?计算机与法律》中就已做了法律这个老瓶装技术这个新酒的尝试。在1995年,他与桑尼〔安大概的律师〕在第一次合作出书时,已经认识到数字时代的商业给法治带来的种种难题,其中很多难题是传统法律所无法解释的。②在我国法律目前可接受的证据清单中,并没有电子证据的一席之地;但是电子证据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早已体现出与传统证据不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在电子证据收集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证据收集办法总是差强人意,甚至完全不能套用。为了表明传统证据收集规那么的局限性,需要对原有的搜集办法进行分析:
就书证、物证、视听材料等证据而言,可以通过固定、提取原件、原物等形式收集,确有困难时可以通过复制、抄录、拍照等伎俩来收集,这使得司法机关通过勘验、搜查、调查、扣押等途径搜集传统证据时的技术难度并不太大。电子证据那么有所不同,它是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电子数据。复合性、高科技性和无形性塑造了电子证据的独特存在形式;事情还不止于此,电子证据赖以存在的根底是磁性介质,具有易改动、易出过失、易泄露等特征;这也使得电子证据的收集越来越依赖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保障。鉴于电子证据使用特定的二进制编码,存储以及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化,导致传统的证据收集伎俩很难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电子证据的存储地点亦不易发觉,它可能存在于某台计算机或外围存储设备之中,也可能在网络上的某台或数台效劳器中,数据可以被隐藏或加密,这就造成了电子证据提取方面的困难;③即便发现电子证据,也不能贸然对数据进行Copy和导出,电子证据的来源是否可靠往往成为大费脑筋的事。硬件损坏、误操作乃至病毒和黑客的袭扰甚至会造成电子证据的毁损灭失。传统的证据收集伎俩无法应对这样的情势。正因为如此,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电脑罪案组侦缉总督察陈国雄出席一项研讨会时表示,电子商贸在香港正逐步开展,而搜集电子证据〔Electronicevidence〕时确实存在问题及危机。④因此警方及廉政公署正与科技大学合作,以确立搜集电子证据的规范程序。
既然司法机关在电子证据的收集上遇到如此的困难,当事人更是不能幸免。由于证据的取得要遵循合法、自愿、真实的原那么,当事人不能利用公力伎俩“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获取电子证据,同时对他人收集到的电子证据是否为原初状态亦难提出有力之抗辩。即便获取相应的电子证据,也必须借助于具有一定软硬件配置的计算机来呈现;打印成书面形式往往备受争议,因为传统的书证审查办法无法断定该份证据的真伪。
由于计算机及其网络大行其道,网上购物、网上挂号、网上咨询、网上订票、网上通讯等电子商务行为的促动,证据的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互无“真迹〞的计算机数据存储及网际传输把电子证据这一概念推向证据舞台并非人为炒作。在证据法律的相关规定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们即便把电子证据暂时归入书证或视听材料来处理,也不能无视其收集方式的特殊性。为防止证据学研究在信息技术进步过程中陷入“马太效应〞,惟有突破传统的局限,抢占制高点,注重与高新技术的“联姻〞,才能大胆采用新的研究思路制定出电子证据的有效收集规那么。
二、唯公证论
由于网络平安和电子商务风险等方面的原因,人们对电子证据在生成、存储、传递和提取过程中的可靠性、完整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对电子证据可信度予以“高规范,严要求〞的理念,虽然可以说明电子证据不同于以往的证据规那么,是一种全新的证据类型,但是也使得电子证据究竟如何收集面临诸多责难。为了确保电子证据具备无可指责的法律效力,致使当前的司法实践不得不更多的依托于公证的帮忙。
其实公证活动早在古罗马奴隶制时代就开始了,无论是“诺达里〞还是“达比伦〞,都为公证制度的发生和开展奠定了根底。进入现代以来,公证的范围更加广泛,由于公证本身具有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具有作为证据的效力、被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合同、收养、继承、委托、身份等关系往往借助于公证形式获得法律强有力的保障。⑤公证要进入电子商务领域那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毋庸讳言,由于电子证据不易保留和提取,对电子证据办理保全公证无疑是目前较为有效的途径;但是本人仍要对“唯公证论〞叙述如下看法:
首先,电子证据是高科技的产物,它产生于计算机及其网络飞速开展的社会环境之中,采用特定的二进制编码表示;它的客观性、可靠性、不可抵赖性受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其所依存的软硬件环境的影响很大,需要用特定的技术伎俩来确定。⑥在一定意义上说,通过电子数据的中转存证解决电子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才能使电子证据的不可抵赖程度大为提高。传统的公证伎俩还不能在技术层面拥有如此神通。也就是说,公证人员如果不是在第一时间对电子证据进行保全公证,就有可能让人质疑公证的事实与案件的客观真实是否真的相符。
其次,“唯公证论〞与法理不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0条明文规定:“但凡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如果成认公证是电子证据收集的唯一选择,是否意味着免除了知道案情的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作证义务?如果将当事人收集到的电子证据简单地以未公证为由否定其效力,就会让人有理由相信对电子证据采用的是不同于传统证据的歧视性规范。既然电子证据的收集可以用公证的方式进行,则律师见证、证人证言〔包括中转存证机构提交的相关电子数据、ICP的证言〕甚至司法机关主动收集等方式也是值得采纳的。以电子证据容易被伪造、篡改且难留变动痕迹为由就对其收集进行歧视性规定有欠妥当。
再次,从本钱角度来考量,公证方式并不经济,反而有些“贵族化〞;就收集电子证据而言,采用公证的方式往往比采用其他方式付出更高的举证代价。⑦将低本钱、高效率的电子信息资源获取与相对高本钱、低效率的公证行为相结合,作为电子证据取得的唯一有效途径,不仅让电子证据走上神坛,还可能对对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构成实质性伤害。因此,在对电子证据的收集作出法律规定时,“我们绝不能忽视诉讼制度的运行本钱〞。
三、自由收集论
“自由收集论〞主张对电子证据的收集不应进行过多的限制,完全借鉴德国、日本等国的证据法那样允许自由提出所有有关证据。事实上,将电子证据无论归入传统证据类型,还是作为全新证据类型看待,都不能抹杀电子证据在固定和提取过程中的特殊性。由于电子证据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原件,其源代码往往令非专业人士无法辨认,普通人只能看到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当电子证据以其直观、生动、完整地反映案件事实的时候,往往使人对它的真实性产生疑问,这也是当前法院为何在乏范状态下不敢对其轻易采信的重要原因。如果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则这种不信任感会更加强烈。
首先,电子证据收集的技术因素对“自由收集〞构成障碍,电子证据的寄存地点与众不同,它在计算机的硬盘或者外围存储设备,乃至网络效劳器中是以电子数据的面目出现的;且不管硬件损坏或误操作,单是数据的加密、隐藏以及计算机病毒、黑客的袭扰就可能使电子证据的固定和提取变得非常困难。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忙和辨认,整个收集过程将变得难以操作。电子证据的易改动性给证据采信带来较高的风险,因此数据签名、身份验证、灾难恢复、防病毒、防黑客入侵等平安机制理所当然地成为考量因素。“自由收集〞尽管本钱较低,却因为在平安机制上存疑,仍然难以给诉讼以有力支持。
其次,电子证据的收集不可防止地受到法律因素的制约;即便是传统的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等也是要受到证据提取规那么的限制,电子证据的收集也要遵循证据提取的根本法律原那么。我们不能因为电子证据方面的法律出现真空,就对电子证据的收集采用随意的态度,人为增加电子证据被采用的难度。在乏范状态下,仍应对合法性原那么予以必要的尊重;至于客观性原那么、科学性原那么为电子证据这种新型证据的有效收集提供了总体的判明规范。示例,从事电子商务的有关组织和个人如果能将约定传输的计算机数据资料交于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中转存证无疑方便了电子证据的收集,而且使电子证据更容易被各方接受。当然,这里的第三方并不应该仅限于传统的公证机构。
结语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大行其道,并不只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了广大的交易平台,甚至影响到人类的日常学习、工作乃至娱乐的方式。因此,并不仅仅是电子商务纠纷,即便是普通的民事纠纷,只要当事人需要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中的相关数据证明一定的案件事实,也会波及到电子证据的收集问题。换个角度来理解,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学科综合趋势已经扩展到人类生活实践当中,至少我们可以成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证据法律的应用空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根底建设还很单薄,法律、管理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的遍及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才促使我们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就电子证据的收集规那么而言,乏范状态是暂时的。希望将来制定电子证据的收集规那么时,能够对相关的认知误区有所反思,进而更多地关注计算机和法律的互动关系,不要让证据法律的性格过于被动。这就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①?律师证据实务》,秦甫等编着,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版
②?在线游戏规那么——网络时代的11个法律问题》[加]大卫·约翰斯顿等着,张明澍译,新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班美术活动我长大了
- 2024年度房地产买卖合同标的房屋交付时间与价款支付
- 2024年度劳动合同试用期满评估标准
- 2024年度旅游服务合同(旅游线路、行程安排和费用等详细说明)
- 2024年度办公室分租简单合同:某服装设计与某电商平台的租赁合作协议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条款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剧本版权归属
- 2024年度演艺经纪合同关键条款详解
- 2024年度废旧物资处理合同
- 2024年度技术转移与孵化合同
- 一例肺栓塞的护理个案
- 复变函数期末试卷
-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处理
- 新型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挑战与展望
- 小班-数学-爱跳的棉花糖(上下、前后、里外方位)-课件(互动版)
-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对临床常见痛症治疗课件
- 数据中心机房运维服务
- 室内足球项目融资计划书
- 双层套管施工方案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最全试题集自考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高中主题班会 200天大有作为-高考倒计时200天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