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后题答案(新选择性必修123)_第1页
高中化学课后题答案(新选择性必修123)_第2页
高中化学课后题答案(新选择性必修123)_第3页
高中化学课后题答案(新选择性必修123)_第4页
高中化学课后题答案(新选择性必修1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习题答案

教材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硫气体,放出296kJ的热度,则热化学方程式为S(s)+O?(g)

^=SO,(g)A//=-296kJ/mol,

第一节反应热

2.答案H2(g)+yO2(g)=H,O(g)AH=-241.8kj/mol

♦练习与应用

AH=-285.792kj/mol

1.答案(1)Cu(s)+y02(g)=CuO(s)=解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该反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式g)+9O式g)『HzO(g)A//=

-157.3kJ/mol

(2)CH(g)+3O(g)=2CO(g)+2HO(1)二

24222-241.8kj/mol;l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故18g

-1411.0kj/mol

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出热昂:2.444kJx18=43.992kJ,故反

(3)C(s)+HO(g)=CO(g)+H(g)AH=+13L5kj/mol

22应%(g)+[*。2(g)HO(1)的反应热A//=

解析(1)1molCu(s)能与gmol(Vg)反应放出157.3kJ2

-(241.8kJ/mol+43.992kj/mol)=-285.792kJ/moL

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u(s)+羡0式g)=CuO(g)13

3.答案(1)^乩0建)+彳02(8)==4(202(8)+5也0(])

A//=-157.3kJ/mol

yA//=-2900kj/mol

(2)1molC,H(g)与适量O(g)反应生成CO(g)和H0(l),

4222(2)2680kJ

放出1411.0kJ热量,即C,H(g)+3O(g)=2C0,(g)+

42解析(1)当10k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

2H,O(I)A//=-l411.0kJ/mol,放出的热量为5x10$kJ,则1mol丁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盘为

(3)1molC(s)与适量的H?O(g)反应生成CO(g)和H式g),

5x105kJx58?QQQkj/n】ol,热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131.5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熔变写出1x10g

热化学方程式为C(s)+He(g)=CO(g)+H,(g)A//=[3

:

①4CO2(g)+5H,O(I)A//=

+131.5kJ/molo

2.答案N,(g)+O(g)=2NO(g)A//=+180kj/mol

2-2900kj/molo

解析反应NNg)+O?(g)=2N0(g)的婚变AH=(2)由1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4kJ热最,可得

946kJ/mol+498kJ/mol-2x632kJ/mol=+180kJ/mol②H?0(l)^H20(g)A//=+44kj/mol,根据盖斯定律,由

13

3.答案H2(g)+yO2(g)^H,o(l)A〃=-285.8kJ•①+②x5可得C4Hg)+yO2(g)=4CO2(g)+5H2O(g)

解析H2在1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液态水,放出AH=-2900kj/mol+5x44kj/mol=-2680kJ/mol,则1molT

571.6kJ的热量,则1mol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烷完全燃烧生成CO?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2680kJ。

4.答案2NH(g)+2NO(g)=3N(g)+4HO(g)AH=

yx571.6kJ=285.8kJ,因此H「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4222

-1310.4kj/mol

解析①N式g)+2O式g)^2N()2(g)A//,=+66.4kj/mol

H2(g)+v°2(g)^H.O(l)△H=-285.8kJ-moP'o

②N2H4(g)+O2(g)^N2(g)+2H,O(g)A//,=-622kj/mol

4.答案不正确;因为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g)的物质的量根据盖斯定律,由②x2-①得到腓与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不同,所以&H不同。式:2N?H,(g)+2N0?(g)=3N?(g)+41l,O(g)A//=

5.答案(1)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1310.4kJ/moU

无污染,由水可制得氢气,原料来源丰富。5.答案CH4(g)+20,(g)CO,(g)+2H,0(1)AH=

⑵1g也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2.9kj;lgCO完全燃烧-890.3kJ/mol

放出的热量是10.1kJ;1g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解析已知①C()2(g)+4HKg)=CHJg)+2H,O(1)

55.6kJ。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热值高。A//,=-252.9kj/mol

(3)应解决的问题:一是降低制取氢气的成本;二是安全、大量②2H2。(1)=2比(8)+0式8)A//,=+571.6kj/mol

地储存和运输氢气。电解水、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甲烷等始与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x2得到CH4(g)+2O,(g):=

水蒸气反应、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等都可以制取氢气,其中最适C0,(g)+2H,0(1)A//=252.9kJ/mo!-2x571.6kj/mol=

合将来大规模制取氢气的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利用热-890.3kj/mol0

能、电能制取氢气都是以有限的能源制取新的能源,而太阳能6.答案CO(g)+H,O(g)=CO,(g)+H,(g)A//=

是取之不尽的。-41.2kj/mol

解析已知:

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

®C(s)+yO(g)=CO(g)A//,=-110.5kj/mol

♦练习与应用2

1.答案S(s)+O,(g)^SO,(g)AW=-296kj/mol②H2(g)+:o2(g)=H2O(g)A〃2=-24I.8kJ/mol

解析因为4g硫粉在(%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

出37kJ的热量,所以32g硫粉在02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③C(S)+O2(g)^=C()2(g)A〃3=-393.5kj/mol

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

根据盖斯定律,由③-②-①得C0(g)+H,O(g)^CO,(g)+解析(1)1molCJL(g)在O?(g)中完全燃烧生成CO?和

H,(g)AW=A",-AH?-4H、=[-393.5-(-241.8)-出0(1),放出1299.6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

(-110.5)|kj/niol="41.2kj/inolo焙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2C,H;(g)+5O2(g)^4CO,(g)+

♦复习与提高2H,O(1)AH=-2599.2kj/mol。

1.A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能量不同。当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2)23gC,HSOH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

要放由热量,所以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比生成气态水放出683.4kJ热量,则1molC2H,OH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液

的热最多。态水,放出1366.8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C,H5OH(1)+

2.B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N—H键的键能为3O2(g)=2CO2(g)+3H2O(l)A//=-l366.8kj/mol。

8.答案2Mg(s)+CO(g)^C(s)+2MgO(s)AH=

391kj/mol,设N三N键的键能为叫对于反应N2(g)+3H2(g)2

^2NH,(g)A//=-92.4kj/m”,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809.9kj/mol

-生成物的总键能,故#+3x436kj/mol-2x3x391kJ/mol=解析将已知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②-

-92.4kj/mol,解得x=945.6kJ/mol,B正确。①可得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Mg(s)+

co(g)^=C(s)+2MgO(s)A〃=-809.9kj/mol。

3.B1gH,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则1mol凡燃2

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故B正确;2molH,燃烧生9.答案A//=+124.2kJ/mol

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故A错误;生成的水应为液态,解析由①C3Hs(g)=CH4(g)+C2H式g)+Hz(g)A",=

故C错误;也燃烧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156.6kj/m”,②C3H“(g)^=CH4(g)+C2H2(g)A//,=

4.答案+92.3kJ/mol+32.4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反应C,H8(g)=C,H6(g)+

解析已知H2(g)+Ch(g)^2HCI(g)△//=-184.6kj/mol,Hz(g)可由①-②得到,所以==+156.6kj/mol-

依据化学反应的逆反应的A"变为相反数,方程式化学计量数(+32.4k.l/mol)=+124.2kj/mol0

10.答案(1)1:1(2)GH»(g)+5C)2(g)=3O)2(g)+

变为〃倍,A〃变为〃倍得HC1(g)^yH(g)+yCl(g)

224H,0(g)AH=-2043.9kj/mol

解析(1)也和C#I,的混合气体共5m4,设氢气物质的量

AH=+92.3kj/mol0

为xmol,丙烷物质的量为(5-a:)m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

5.答案(1)CH4(2)CH4(g)+2O2(g)=CO2(g)+2H2O(1)

AH=-890kJ/mol放热6264.2kJ,则

解析(1)在标准状况下,1.68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H2(g)+yO2(g)^II2O(1)A//,=-285.8kj/mol

1.68L

0.075mol,其摩尔质量M=。-而gg/mol=

22.4L/mol1mol285.8kJ

xmol285.8#kJ

16g/mol,故该气体为CH40

(2)0.075mol甲烷燃烧放出66.77kJ热量,则1mol甲烷燃烧C3H8(g)+5O2(g)=3CO2(g)+4H2O(l)A/7,=-2219.9kj/mol

放出热量为需;kJ=890kJ,故CH,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1mol2219.9kJ

(5r)mol2219.9(5-x)kJ

285.8%kJ+2219.9X(5F)kj=6264.2kJ

为CH,(g)+2O2(g)=CO2(g)+2H2O(1)AH=

解得;VQ2.5,混合气体中H和C3H8的体积比为2.5:2.5=

-890kj/m()lo2

1-lo

6.答案(1)①(2)③(3)1209kJ(4)CO(g)+yO,(g)

(2)a^:@C3H8(g)+5O2(g)=3CO2(g)+4H2O(l)

CO,(g)A//=-283kJ/molA/72=-2219.9kj/mol

解析(】)△〃<()为放热反应,AH>0为吸热反应,故题述反应③H?O(1)^=H,O(g)A/73=+44.0kj/mol

中①属于吸热反应。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③x4得C.HJg)+5O2(g)^

(2)C的燃烧热是指1molC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3CO2(g)+4H2O(g)A//=-2043.9kj/molo

因此表示C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③。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3)由H2O(g)=H,(g)+yO2(g)AH=+241.8kj/mol可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知,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241.8kJ,10g氢

♦练习与应用

气的物质的量为不孚5m",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

2g/mol1D选项中只有D工业合成氨,为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反应,需

为241.8kJ/molx5mol=1209kJ,,要加快反应速率,而A、B、C均需要减慢反应速率,以减少资

(4)已知:②C(s)+;()2(g)^CO(g)A/7=-110.5kj/mol;源浪费或环境污染。

2.B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使单

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活化分

③C(s)+。2(g)^=C()2(g)A//=-393.5kJ/molo

根据盖斯定律,由③-②可得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子之间的碰撞分为有效碰撞和无效碰撞,故B错误;升高温

度,反应体系中物质的能量升高,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O(g)+^-O2(g)=CO2(g)A//=-283kJ/molo

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催化剂可使发生反应需

7.答案(1)2C2H2(g)+5O2(g)^4CO2(g)+2H,O(1)\H=要的能量减小,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

-2599.2kJ/mol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

3.D对于反应4NH+5O=4NO+6H2O,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2)C2H5OH(l)+3O2(g)=2C0,(g)+3H2()(1)NH=32

—1366.8kJ/mol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NH3):认0。=4:5,即廿(0)=

2

教材习题答案

:续表

会(NHJ,故A错误MO?)®(H2O)=5:6,即(凡0)=

c(NO)/c(CO)/催化剂的比表面

编号实验目的t/v

*(。2),故B错误;”NH.,):r(H,0)=4:6,即“凡0)=(moi­L*')(mol­L-1)积/(n?•g-1)

探究温度对

亲(NH.,),故C错误;MO?):u(NO)=5:4,即“N0)=m尾气转化速3606.50x1034.00xl()T80.0

率的影响

4

可以01,故D正确。(1)通过题图可知,平衡时CO的浓度为1.00x10"go1.L-1,

可得出CO的浓度变化量Ae(CO)=4.00x107go]・L-1-

4.A由〃(A)、”(B)、”(C)的关系式可得。(A):u(B):i(C)=

l.OOxlO-3mol-L1=3.00xl0-5mol•L”,据已知信息可知反

2:3:2,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化学方

应方程式为2NO+2CO』」L2c。2+足,在一个反应中,各

程式为2A+3B=2C,故A正确o

5.答案(l)b(2)放热A//物质的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NO的浓度

解析(1)加入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1)的活化能低,故I)加的变化量Ac(NO)=3.00x10-3mol・,故平衡时NO的浓度

入了催化剂。c(NO)=6.50x10'3mol-L-'-3.00x10'3mol-L-'=3.50x

(2)因为产物能量低于反应物能量,故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10-3mol•L\

热为产物与反应物能量的差值,故反应热为A"(2)由题图可知,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后,缩短了达到平衡的

F.2+时间,故增大了反应速率。

6.答案(1)Pb+PbO+2H,SO=2PbS0+2H,0(2)做催

244(3)由表格及图像可知,实验I、川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

化剂(3)第一步:向硫酸酸化的FeSO,溶液中加入KSCN溶温度升高,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故增大了反应速率。

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最PbO2,溶液变红。第二步:取

第一步中红色溶液少量,加入过量Pb,充分反应后,红色褪去。第二节化学平衡

解析(1)根据题给离子方程式知,此过程中,在Fe"催化下,♦练习与应用

Pb、Pb()2和H2so4反应生成PbSO,和水,化学方程式为Pb+[.答案(1),(2)0.0625

c(A),c3(B)

Fe"

PbO+2HSO=^=2PbSO+2HO

22442c解析(1)A(g)+3B(g)=2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

(2)此过程中F尸先反应后生成,故为催化剂。反应的平衡常数长=一£2(2)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

c(A)•c(B)

(3)第一步向硫酸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

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PM%,溶液变红,证明了亚铁离子被氧分别为c(A)=2.0n】ol/L、c(B)=2.0mol/LNc(C)=1.0mol/L,

化为铁离子;第二步取第一步中红色溶液少量,溶液中存在平©2(C)1.02

则平衡常数K二=0.0625。

3

衡Fe"+3SCN--^Fe(SCN)3,加入过量Pb,Pb和铁离子反c(A)-?(B)2.0x2.0

应生成亚铁离子,平衡逆向移动,充分反应后,红色褪去。2.D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容器容积,压强增

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乙烷转化率提高,不符合题意;

7.答案A

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c(NO)/c(CO)/催化剂的比表面

编,•t/V.动,乙烷转化率提高,B不符合题意;分离出部分氢气,使生成

(mol•L-')(mol•L-1)积/(m2•g-1)

物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乙烷转化率提高,C不

6.50x10-3

I2804.00x10”80.0符合题意;等容下通入稀有气体,体系中反应物、生成物的浓

n2806.50x10、4.00x107120度均不变,平衡不移动,乙烷转化率不变,D符合题意。

m3606.50X10、4.0(似1(尸80.03.A当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故A正确;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消耗

(1)3.50x1O-3mol・L-1(2)增大(3)升高温度,该化学反

«molX,同时生成3amolZ,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

应的速率增大

据,故B错误;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的

解析(实验目的是:探究某些外界条件对汽车尾气转化反

1)可逆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始

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应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实验I、U

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故C错误;该反

催化剂比表面积不同,其他条件应相同,实验、温度不同,

IID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无论反应是否

其他条件应相同,不同的条件即为探究该条件对尾气转化速

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物质的吊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

率的影响,则:

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故D错误。

c(NO)/c(CO)/催化剂的比表面4.CD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

编号实验目的z/X

(mol-f)(mol•L-1)积/(n?♦gT)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如果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应

为实验n、降低为0.25mo】/L,而实际测得为0.30mol/L,则说明降低压

I2806.50x10-34.00x10-380.0

in作参照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

探究同质量增大的方向移动,则%+y>z,故A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

的同种催化逆向移动,故B错误;平衡逆向移动,B的转化率降低,故C正

剂的比表面确;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增大,C的物质的

n2806.50x1034.00X10-3120

积对尾气转最减小,则C的体积分数下降,故D错误。

化速率的5.答案<>

影响解析由题图可知,温度为与时先达到平衡,所以4>匕,温度

3

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

升高,S03的体积分数减少,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

(2)根据以上三段式数据,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x

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b

应,A〃<0;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100%o

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故(3)若把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则压强增大,所以正反应速率

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N的转化

c(CH,OH)-C(H2O)42

6.答案⑴~3/口、*(2)b(3)<温度升高甲率也增大。

c(CO2)•c(H2)

醇的产率减小3.答案(1)10MPa、450t(2)在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高

(3)在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就已经很高了,若采用高压,平

解析(l)CO2(g)+3H2(g)^=^CH30H(g)+H2()(g)的平衡

衡能向右移动,但效果并不明显,比起高压设备得不偿失

C(CH30H)-C(H20)

常数K=(4)增大反应物氧气的浓度,提高S(%的转化率(5)防止污

c(C02)­?(1!,)

染环境

(2)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物转化率不变,故a错

解析(1)使SO转化率尽量大,应选择的条件是10MPa、

误;加压平衡正向进行,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增大2

450霓。

C0和H的初始投料比,氢气转化率增大,二氧化碳转化率

22(2)在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高。

减小,故c错误。

(3)在常压下SO的转化率就已经很高了,若采用高压,平衡

(3)分析题图可知升温甲醇的产率降低,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2

能向右移动,但效果并不明显,比起高压设备得不偿失。

应方向进行,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氧气为反应物,增大氧气浓度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7.答案50%

(5)SO是大气污染物质,能形成酸雨,所以必须进行回收处

解析设C0的浓度变化量为cmol/L,则:2

理,防止污染环境。

CO(g)+HO(g)一CC)2(g)+H2(g)

24.答案(1)低温、高压(2)高温、低压

开始(mol/L):0.10.100

解析(1)由[CU(NH3)2「+CO+NH3[CU(NHJCO]>

变化(mol/L):3

可知,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所以加压

平衡(mol/L):0.1-c0.1-c

和采取较低的温度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CO的

cXc

故1,解得c=0.05,故一氧化碳在此条件下吸收。

(O.l-c)x(O.l-c)

(2)要使吸收CO后的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

的平衡转化率=*X100%=50%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只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即可,逆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在高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温、低压下使平衡逆向移动。

♦练习与应用5.答案(1)降低温度、增大水蒸气浓度(2)1(3)CaO可吸

1.答案香水瓶打开(鲜花开放),香味四溢;写过字的毛笔放在收C02,c(C02)减小,使反应正向移动,也体积分数增大;纳

水盆里浸泡,整盆水变黑;高温下冰块融化;岩石的风化;橡胶米CaO颗粒更小,表面积更大,使反应速率加快

塑料的老化;动植物尸体腐败;等等。解析(1)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

2.答案(1)端增大(2)懒减小(3)嫡增大(4)精减小动;增大水蒸气浓度也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二者都能增大

CO转化率同时提高氢气产率。

解析(1)由固态到液态,烟增大。(2)由气态到液态,烟减

(2)在密闭容器中,将2.0molCO与8.0mol也0混合加热到

小。(3)溶解过程混乱度增大,,埔增大。(4)方程式中气体化

830t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是80%,参加反应

学计量数之和减小,,嫡减小。

的CO物质的量为1.6mol,结合三段式计算得到平衡浓度,反

3.D水凝结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嫡减小过程,即AS<0;

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则可以用气体物质的量代替平衡

同时放出能量,故A//<0o

浓度计算平衡常数,

4.A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混乱度增大,因此是一个嫡增

CO(g)+HO(g)^=^CO(g)+H(g)

过程,故A正确;反应是否能够自发进行要根据熠判据和炳判222

起始量(mol)2.08.000

据综合判断,故B、C、D错误。

变化量(m4)1.61.61.61.6

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平衡量(mol)0.46.41.61.6

♦练习与应用1.6x1.6

平衡常数犬=lo

1.D合成氨工业采用循环操作,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0.4x6.4~

3((i~'c)(3)投入CaO时,比体积分数增大的原因是:CaO可吸收

2.答案(l)2(a-c)mol(2)-;-X100%(3)增大增大

I)CO2,c(CO2)减小,使反应正向移动,H2百分含量增大,体积分

增大数增大;纳米CaO颗粒更小,表面积更大,使反应速率加快。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复习与提高

1.D水为纯液体,增加水的用量,反应速率不变,故A不选;Al

N2(g)f3H2(g).™-2NH式g)

/通、同/II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生成氢气,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