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与青阳腔的区别_第1页
黄梅戏与青阳腔的区别_第2页
黄梅戏与青阳腔的区别_第3页
黄梅戏与青阳腔的区别_第4页
黄梅戏与青阳腔的区别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梅戏与青阳腔的区分

我从黄梅戏本戏的探源中,得出这样一个总的印象:即黄梅戏本戏的形成,对其影响最大的那么是我省明代古剧青阳腔。青阳腔是我省第一代声腔剧种,其影响普及大江南北。尤其在赣东北、鄂东、皖西南这一三省交界的广阔地区,影响尤为巨大。这一带的全部地方花鼓小戏,从剧本到声腔,几乎都无例外的接受过青阳高腔的培育。五十年月,就间续发觉了不少青阳遗响,在各地农村依旧活泼着,其演出形式有的是业余班社,有的是围鼓清唱,有的是参与节日灯会。如赣东北的都昌、湖口高腔;鄂东的麻城高腔、东路子花鼓;皖西山区的岳西高腔等等。黄梅戏源起于鄂东黄梅县,它和楚剧差不多都同时受到了青阳腔这个高台大戏的影响。这是任何地方花鼓小戏在它们向舞台大戏开展过程中一条必由之路。否那么那就成不了什么气候。直到今日,我们在楚剧、黄梅戏的传统剧目中,仍旧不难发觉有着丰富的青阳腔遗产。记得五六年我去武汉市观摩湖北省第一届戏曲汇演,在演出中我第一次看到了东路子花鼓演出的青阳腔?金精戏仪?,这时我便油然联想到黄梅戏的?春香闹学?。八二年九月,我与王兆乾同时参与了在湖南长沙进行的全国第一次高腔会议。当时兆乾的论文是?浅谈青阳腔对黄梅戏及其亲缘剧种的影响?,文中特殊论及黄梅戏在声腔和剧目两方面和青阳腔的承传关系,记得在剧目方面谈及的有十多个。我根本同意他的意见。但也感到有遗漏,稍嫌简略。从那以后我便为?黄梅戏艺术?写了一些“黄梅戏本戏考源〞的文章。现将我所了解到的剧目,列表如下:

在以上表中,其中?天仙配??花亭会??卖花记??罗帕记??卖水记??血掌印??春香闹学?等七剧六大一小,皆有专文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先说?山伯访友?:此剧简称?梁祝?,全国各地方剧种皆有,大同小异。此剧来源甚古,源头直可上溯到六朝民歌?华山畿?。历来关于梁祝的历史资料较多,各地报刊也发表了不少文章,所以不必专文重复。黄梅戏也没有什么特殊超人之处,像莆仙戏的?红吊丧?,把丧事哭灵变为喜事,那是任何剧种也没有的。黄梅戏最早分上下两本演出,上本名?上天台?,写王母寿诞,金童玉女相调,王母大怒,罚令下凡,男为梁山伯,女为祝英台,七世不得团聚。?上天台?写二人死后同时归天。后来演出本那么简化为从祝公训女起,包括?窑红绫?、?凉亭结拜?、?打枣?、?送友?、?访友?、?描药方?、?哭坟?、?归天?为止。进城以后那么简化到从?送友?开头,以前情节一律删除。故名?山伯访友?。其显著特点:一是在楼台会中双方用一百四十多句“花腔对板〞倒叙他俩从结拜、攻书到分别的全部往事;二是在“描药〞中祝英台将十样药草全部用“阴司腔〞唱出,非常别致。黄梅戏?山伯访友?和楚剧?梁祝?,看来都是同根同源,上承青阳腔的?同窗记?。?同窗记??徽池雅调?中有?英伯相约回家??山伯赛槐荫分别?;?尧天乐?有?河梁分袂?;?摘锦奇音?有?山伯千里期约?;?时调青昆?有?山伯访友?和?英台自叹?。这些单出,无疑都是青阳腔遗存,它们在黄梅戏中都留下了自己的足印。而?英伯相约回家?出,乃是完全袭承了古本南戏?祝英台记?(见台版?风月锦囊?379页)的送别。仅仅只将其中较为高雅的曲词删除,为适应滚调唱法而将其中“诗白〞全部改为曲唱,这就为地方戏移植青阳腔制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此外黄梅戏的小戏?英台自叹?,明显也是源于青阳腔?英台自叹?(见?时调青昆?第95页),只是唱歌方法上有别:青阳腔?英台自叹?是以一支[泣颜回)曲牌,大量运用“曲中加滚〞进行倒叙,从凉亭结拜,经攻书,分别到山伯来访结束,以表达英台对山伯的思念。而黄梅戏?英台自叹?那么是采纳“十二月〞的形式,思念她和山伯的相恋经过。青阳腔的?英台自叹?明显是个增出,时间较晚。

黄梅戏?葵花井?,乃是青阳腔?葵花记?的改编。青阳腔已无全本,但鄂东东路子花鼓有此剧,当为青阳腔的遗存。明刊本?徽池雅调?及晚明刻本?时调青昆?仅存?日红托梦?与?女帅考察?两个单出。此剧可能编于万历中期。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列入“具品〞,并评之曰:“前半全袭?琵琶?,后半孟日红被毒,竟入荒谬〞从黄梅戏?葵花井?的情节来看,很多大关目前半学赵五娘不说,后面上京寻夫,中途遇盗,被梁府毒死,抛尸井中,神仙相救,托梦及游十殿,学成武艺边关挂帅等等,都是传奇陈套堆砌而成。所以黄梅戏也极少演出。

?吕蒙正回窑?及?闹黄府?,是黄梅戏花腔小戏。从剧名看?吕蒙正回窑?当出自青阳腔?破窑记?或?彩楼记?,但衍吕蒙正回窑试妻是否贞节,在明刊本及岳西高腔中均未见此出,可能是艺人依据?秋胡戏妻?(见?尧天乐?卷二)之“恶套〞而作,以迎合低级趣味,也末可知。?闹黄府?是套用?彩楼记?、?诗赏?〔又名?花子骂相?〕的形式编成,将花子改名杨三笑,范丞相府改为恶霸黄府,借以骂世。所唱“十不亲调〞,又似来自?目连戏?中?刘氏开荤?的花子所唱。

?郭华买胭脂?当是出自青阳腔?胭脂记?,写郭华热恋卖胭脂女子王月英之事。按此剧源于古本南戏?郭华?。?赵五娘自叹?,从她自叹与蔡伯喈的悲剧婚姻经过来看,当是源自?琵琶记?中的[琵琶词),此词见青阳腔刊本?词林一枝?的?五娘描画真容?出。原来[琵琶词)乃是当时流行的时曲,赵五娘乃是用这种时曲来唱出她个人的苦难经受。最终是小戏?卖斗箩?,此剧又名?懒烧锅?,是从青阳腔小戏?打懒?改编过来。是出以丑为主挖苦懒婆娘的滑稽小戏。另外还有?湘子化斋?,但出自?升仙记?,演的是度妻菱英。可能是由民间唱本?韩湘子九度文公十度妻?再搬上舞台的。

最终谈到本戏?花针记?,此剧前写后母狠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