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0_第1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0_第2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0_第3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0_第4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0.docx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0(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所谓心理实验是指在()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根据观察,记录和测定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分数:2.00)A.自然B.严密控制√C.实验室D.现场解析:解析:实验法的精髓——控制,严密控制是很重要的,但是不一定在实验室里。3.()为宜。只有这样,才足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分数:2.00)A.2一3个B.5一7个C.3一5个√D.以上皆非解析:解析:确定一个函数关系式最少需要3个自变量,故在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时,自变量一般为3一5个。4.对心理感受直接按其强度赋予数值,而不是通过如最小可觉差的个数等中介变量或有无刺激出现等中介反应赋值。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量表可以进行()。(分数:2.00)A.加减法B.加减乘除√C.乘除法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解析:题干描述的为数量估计法,是等比量表制作方法中的一种,故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5.反应时的相加因素法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赫尔姆霍茨B.唐德斯C.斯腾伯格√D.汉密尔顿解析:解析:赫尔姆霍茨是反应时实验的先驱;唐德斯是减法反应时的提出者;汉密尔顿与霍基是开窗实验的提出者。6.()。(分数:2.00)A.差别阈限法B.感觉等距法C.数量估计法D.等感觉匹配法√解析:解析:A、B两项为等距量表的制作方法,C项为等比量表的制作方法,根据题意或排除法可得答案为D项。7.当被试不能判断某一刺激是否存在或两个刺激是否具有差异时,信号检测论认为原因在于()。(分数:2.00)A.人的感知觉存在某种生理缺陷B.刺激强度没有达到被试的感觉阈限C.和信号传递有关的干扰D.与信号传递无关的内外部干扰√解析:解析:信号检测论假设信号、噪音的分布均为正态分布,被试对刺激的知觉与辨别力和反应偏向两个指标有关,与信号传递无关。被试对刺激的判断受到噪音分布这一外部干扰和反应偏向这一内部干扰。8.在评价法中,第4等级的含义是()。(分数:2.00)A.肯定没有信号出现B.可能没有信号出现C.可能有信号出现√D.肯定有信号出现解析:解析:评价法一般用6点量表进行评价,1代表相当肯定没有信号出现,2代表肯定没有信号出现,3代表可能没有信号出现,45、6依此类推,故选C。9.学习一系列单词后,把学习过的与未学习过的单词随机混在一起,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呈现单词,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叫作()。(分数:2.00)A.再认法B.节省法C.知觉辨认√D.对偶联合法解析:解析:再认法、节省法和对偶联合法都是用来测量外显记忆的方法。其中,再认法是指将学过的与未学过的项目混合在一起,让被试辨认哪些是学过的。对偶联合法是在学习时呈现成对的项目,每一对有一个刺激项目和一个反应项目。要求被试回忆出相应项目。知觉辨认是测量内隐记忆的,把新的项目和旧的项目混合在一起,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呈现的单词。10.最初对图形与背景加以区分的学者是()。(分数:2.00)A.吉布森B.考夫卡C.韦特海默D.鲁宾√解析:解析:丹麦心理学家鲁宾在1915年最先把图形与背景加以区分。11.晕等,然后他们会表现得符合其预期。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分数:2.00)A.实验者效应B.要求特征√C.约翰.亨利效应D.罗森塔尔效应解析:解析:实验者效应是指主试不经意地向被试提供一些暗示,告诉他们自己所期望的反应,以至于对实验结果施加了细微影响。要求特征是指被试在实验中自发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种假设或猜想,然后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约翰.亨利效应是指被试接受虚假信息或其他刺激产生了盲目的自信或积极的态度,从而在反应上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正面效果。罗森塔尔效应是指人们的信念、成见和期望对被试产生的影响。在此题中,应注意区别实验者效应和要求特征,实验者效应强调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从而产生误差;而要求特征强调被试自己的主观因素引起的误差。12.时,可以判定被试存在()。(分数:2.00)A.练习误差√B.习惯误差C.期望误差D.疲劳误差解析:解析:在用极限法测量阈限的实验中,检验是否存在练习误差或疲劳误差的方法是:比较前一半实验序列与后一半实验序列测定的阈限的差异显著性。若前者大于后者,说明阈限降低,存在练习效应;若后者大于前者,则说明阈限升高,存在疲劳效应。检验是否存在习惯误差或期望误差的方法是:比较递增序列与递减序列测定的阈限的差异显著性。13.根据图的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辨别力d>dd'''321B.(0,1)到(1,0)的对角线是等偏好线√C.在ROC曲线中,某点的斜率等于判断标准β值D.C点的βB点的βA点的β值解析:解析:A项不正确:ROC曲线离机遇线越远,辨别力越大,故d>dd,C项不正确:'''123某点斜率值的变化反映了β值的变化,但其斜率值不等于β值。斜率值=PP,而β值=O/OD项不正确:某点斜率值的变化反映了β值的变化,故A点βB点β值>C点β值。14.下列用于被试问设计的方法是()。(分数:2.00)A.匹配√B.ABA设计C.拉丁方设计D.ABBA设计解析:解析:被试间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匹配和随机等;被试内设计的方法主要有ABBAABA设计、拉丁方设计。15.视崖实验测试的是()。(分数:2.00)A.成人的深度知觉B.成人的知觉恒常性C.幼儿的深度知觉√D.幼儿的知觉恒常性解析:解析: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一定要牢记。16.实验中出现天花板效应的原因是()。(分数:2.00)A.没有练习B.任务太难C.任务太简单√D.练习太多解析:解析:如果任务太简单,就会出现天花板效应,即所有被试的得分都很高。17.的要求则相反。这是为了平衡()。(分数:2.00)A.罗森塔尔效应B.区组效应C.霍桑效应D.顺序效应√解析:解析:由顺序的不同导致的差异被称作“顺序效应”。18.下列不属于单眼线索的是()。(分数:2.00)A.遮挡B.直线透视C.纹理密度D.视轴辐合√解析:解析:视轴辐合指看远物时,双眼视线近于平行;看近物时,双眼视线会向正中聚合以对准物体。眼睛肌肉在控制视线辐合时产生的动觉,会向大脑提供物体远近的线索。因此它属于生理线索。19.在启动效应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词汇确定B.词的确认C.词干或词段补笔D.词的回忆√解析:解析:常用的内隐记忆任务包括词干补全、残词补全、指明几个刺激中自己偏爱的一个、词汇判断和认知辨认,但不包括词的回忆。20.我们在挑选实验被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分数:2.00)A.被试数量越多越好B.被试要具有代表性√C.必须随机选取被试D.对于有损伤性的实验,应使用非人类被试√解析:解析:在A选项中,如果被试没有代表性,会影响实验效度。随机选取被试可以减少这种偏差,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但不一定要这样做,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所以不选C项。21.可将方差分析用于检验实验设计显著性的设计有()。(分数:2.00)A.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B.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C.随机多组后测设计√D.随机化区组多因素设计√AB两项考查的是单因素两水平实验设计,可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检验,也可以采用方差分析。22.在做反应时的实验时常用的防止出现假反应的方法有()。(分数:2.00)A.让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的数目相等√B.安插侦察实验√C.改变每次刺激呈现与预备信号之间的距离√D.控制被试解析:解析:A项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的数目需相等。假如刺激为白色灯光和红色灯光,要求被试在出现白灯刺激和红灯刺激时都用右手进行反应,那么即使被试的反应是正确的,我们也无法确认被试是否可以正确区分白色灯光和红色灯光。因此,故正确的做法是将刺激分为白色灯光和红色灯光两种,辨别反应也应有2BC为两种常用的防止出现假反应的方法。23.情绪的测量方法有()。(分数:2.00)A.形容词核对表√B.维度等级量表√C.面部表情√D.生理指标√解析:解析:情绪的测量方法有:主观体验()[早期测量工具()(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表情识别整体判断系统AFFEX)];生理指标。24.听觉的掩蔽现象主要包括()。(分数:2.00)A.纯音掩蔽√B.噪音掩蔽√C.乐音掩蔽D.噪音与纯音对语音的掩蔽√解析:解析:识记内容。掩蔽现象有三种,就是A、BD三个选项的内容。25.影响事件相关电位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物理因素√B.心理因素√C.生理因素√D.社会因素解析:解析:影响事件相关电位的因素有A、BC三个选项中提到的三种。26.拉丁方设计有什么特点?(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拉丁方设计的特点:(1)每个因素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2)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3)每个顺序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因此拉丁方设计能够抵消实验中因实验顺序、被试差异等额外变量造成的影响。)解析:27.什么是数量估计法?(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把其他不同程度的比较刺激与这个标准刺激的主观值进行比较,用数字表示,并计算出其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绘制成感觉比例量表。)解析:28.?(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声的感受性在最初的1一2分钟内有所下降,而后很快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听觉适应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平衡过程。)解析:29.简要说明人类情绪研究中的三类行为变量。(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情绪性行为,是在特定情绪状态下的典型行为。(2)情绪表现,是指个体在情(3)完成行为,即被试在做了一连串预备反应后,最终完成某项作业的情况。完成行为通常被用作因变量。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情绪的行为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第三是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行为强度上可以有很大区别。)解析:30.张的音乐,结果室友们当次作业的得分比平时的得分等级都要低一级,于是刘芳认为紧张气氛会降低解决问题的能力。请问她的结论对吗?为什么?如果你要验证这个问题,会怎样做?(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刘芳的结论不一定正确。(2)这是因为该实验的被试少,实验的次数少,无法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3)如果要验证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做:①分析紧张和解决问题能力之间的关系,收集以往研究中影响解决问题能力的因素;②在实验前,对被试做一次紧张氛围是否能引起紧张情绪的测试,然后根据结果,选择匹配的被试进入实验;应注意被试人数不能太少;③创设问题解决的情境;可以是计算题、证明题、空间排列或实际问题的解决等;④实验应包括前测和后测,前测是在轻松氛围(可以)比较前测和后测时间的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并做出结论。注意:前测和后测中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是不一样的题目,但是难度是一样的,这样可以防止练习效应。)解析:31.试比较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优缺点。(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平均差误法特点:被试调节比较刺激,直到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恒定刺激法特点:只有经常被感觉到和经常不被感觉到这一感觉地带的5一7(1)从感觉阈限上比较:根据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极限法求得的阈限值较能符合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因被试知道刺激呈现的次序,他可把注意力集中到特别需要集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