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中毕业第一轮复习01 新教材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高中毕业第一轮复习01 新教材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高中毕业第一轮复习01 新教材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高中毕业第一轮复习01 新教材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高中毕业第一轮复习01 新教材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2022届高中毕业轮复习

01新教材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1.源没有深而望流之远,根没有固而求木之长,德没有厚而思国之安,

臣虽下愚,知其没有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

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没有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

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没有齿,今其智乃反没有能及,其可

怪也欤?《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总29页

7.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

希冀。《陈情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积威

之所劫哉。《六国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是故弟子没有必没有如师,师没有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

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黑名城,豪杰;收天下

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

第2页/总29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

以饥馍,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

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

武退秦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也。《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页/总29页

20.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

后以六合为家,肴殳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琪,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何也。《过秦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

为命,是以区区没有能废远也。《陈情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竖子没有足与谋。(《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页/总29页

27.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惑而没有从师,其为惑也,终没有解矣。(《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因人之力而敝之,没有仁;失其所与,没有知。(《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然后以六合为家,嵯函为宫。(《过秦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页/总29页

35.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怀王以没有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页/总29页

4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阿房宫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没有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句读之没有知,惑之没有解,或师焉,或没有焉。(《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第7页/总29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君既若见录,没有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怀王悔,追张仪,没有及。(《屈原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愿伯具言臣之没有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臣少多疾病,九岁没有行。(《陈情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没有归?(《归去来兮辞》)

第8页/总29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师道之没有复,可知矣。(《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过秦论》)

第9页/总29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材能没有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珠、猗顿之富也。(《过

秦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没有得已。

(《六国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从至雍械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蜷蚁何以异。(《报任安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页/总29页

74.乐盘游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大礼没有辞小让。(《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屈平疾王听之没有聪也。(《屈原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轩凡四遭火,得没有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六国破灭,非兵没有利,战没有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汉使张胜,谋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页/总29页

82.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6.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苏轼《赤壁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页/总29页

90.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新教材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教师版

第13页/总29页

1.源没有深而望流之远,根没有固而求木之长,德没有厚而思国之安,

臣虽下愚,知其没有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水源没有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没有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

德没有深厚却想使国家,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没有可能的,更

何况明智的人呢?

(而况:可译为“何况,况且”。)

2.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译文: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

(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

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

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译文: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起程,齐河县、长清

县,穿过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过古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府。)

(至于:可译为“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

到……时候。”)

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没有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

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译文:诸侯们很害怕,共同结盟来设法削弱秦国:他们没有吝惜珍奇的

器具、贵重的宝物、肥沃的土地,用以招纳普天下的才士,“合纵”结

成同盟,相互联成一体。

(相与:可译为“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译文:江水总是象这样没有断地流去,但始终没有消失。月亮有时圆有

时缺,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

第14页/总29页

(未尝:可译为“从来没有,没有曾”)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没有齿,今其智乃反没有能及,其可

怪也欤?《师说》

译文: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没有与为伍的,

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没有如这些人,岂没有是值得奇怪么!

(其……欤?:兼表反问)

7.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译文:祝酒毕,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

允许臣作剑舞!”

(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没有办法,没有能”)

8.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

希冀。《陈情表》

译文:如今臣是一个亡国的卑贱俘虏,极其卑微鄙陋,蒙受过分的提拔,

恩宠优厚,哪敢徘徊观望,有什么非分之想。)

(有所:可译为“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

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9.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积威

之所劫哉。《六国论》

译文: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

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没有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

所胁迫啊!

(为……所……:可译为“被

10.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第15页/总29页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泰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

(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二)

11.是故弟子没有必没有如师,师没有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

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译文:所以,学生没有一定没有及老师,老师没有一定比学生高明。懂

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没有过这样罢了。

(而已:可译为“罢了”。)

1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照名城,豪杰;收天下

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铜,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译文:于是,秦始皇完全废除前代君王治国的原则,焚烧诸子百家的著

作,来使百姓愚昧无知。又毁坏六国的名城,害六国的豪杰俊才,收集

全国的兵器聚集到咸阳,销毁锋刃而铸成钟鼓,又制作十二个铜人,以

削弱百姓的力量。

(于是:可译为“对……,然后就,或仍译为“于是”,相当于“这时

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13.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

译文:这次中岭到山顶,也有象门户一样的山崖横立在路上,一般人都

管它们叫天门。

(谓之:可译为“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14.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译文: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没有也是与人事

有关的吗?

(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

第16页/总29页

吗?怎么……呢”)

1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译文: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靠它来放

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

啊。

(所以:可译为“……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

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

人(事),靠它来……的。”)

16.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

以饥馍,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

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

常常受到别的国家,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

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比及:可译为“等到.....的时候”)

1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

武退秦师》

译文:倘使放弃进攻郑国,让郑作为您东路上的主人,您的外交使者的

来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资粮馆舍,对您没什么害处。

(以为:可译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18.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

(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第17页/总29页

19.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也。《师说》

译文: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怎样加句号和

逗号的,没有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

(所谓:可译为“所说的,所认为。”)

20.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

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照,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何也。《过秦论》

译文:然而,当初秦国凭借小小的国土和千辆兵车的国力,却迫令八州

诸侯称臣,使原先位处同列的诸侯入秦朝拜,达一百多年之久。然后把

天地四方当作家,把肴殳山和函谷关当作宫墙。谁料陈涉一人发难,秦朝

的社稷就毁灭了,国君死在别人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为什么呢?

(以……为……:可译为“认为……是……,把……当作……;让……

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2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

为命,是以区区没有能废远也。《陈情表》

译文:臣没有祖母抚养,没有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臣供养,没有能安

度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有此拳拳奉养之心,没有愿

放弃奉养的责任,远出做官。

(是以:可译为“所以,因此,因而。”)

2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译文:青色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青。

(而: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可是”“但是”等)

第18页/总29页

23.竖子没有足与谋。(《鸿门宴》)

译文:这小子,没有值得和他一起谋划。

(【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对、向、和)

2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译文: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

我小呢?

(【乎】用于句尾,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2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译文:我因为(对皇帝)说话(没有谨慎)而遭到这桩祸事,深深地被

邻里同乡所耻笑,以致先人蒙受污辱。

(【所】用作助词,与“为”合用,组成〃为…所…〃(为所)的格式,

表示被动)

26.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译文: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

(【乃】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相当于“却”“竟

然”“反而〃等)

27.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译文:如今您竟然教导我推举贤士,恐怕与我的内心想法有冲突吧?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28.惑而没有从师,其为惑也,终没有解矣。(《师说》)

译文:有了疑难问题没有向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永远没

有能解决了。

(【其】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些”“那里”)

29.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第19页/总29页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

原因而引起的吧?

(【其】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

能”)

30.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译文:成名反复思索,难道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

(【所】用作名词,“处所”“地方”“应有的归宿”)

31.因人之力而敝之,没有仁;失其所与,没有知。(《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没有仁;失去结盟之国,是

没有智。(【与】结盟、结交、交往)

3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

故(的发生)。

([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33.然后以六合为家,蜡函为宫。(《过秦论》)

译文: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峰山、函谷关作为宫墙。

(【为】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

灵活)

3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译文: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这里兴起。

(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

“于之”“于此”、“于彼”)

35.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译文: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

第20页/总29页

(【乎】用于句中停顿处,可没有译)

36.怀王以没有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译文:怀王因为没有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

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以】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37.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所以派遣将士守住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

故啊。

(【与】连词,连接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和、跟、

同)

38.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译文:君臣固守疆土,暗中窥探动周王朝的虚实。

(【以】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

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39.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译文:为什么心神没有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之】动词,:往、到……去)

40.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译文:有恩赏加给人,就想到没有要因为偏爱而奖赏没有当。

(【因】表示原因:由于、因为、因此、所以)

41.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译文: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惠武王、昭襄王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

代的策略。

(【因】动词:沿袭、遵循)

第21页/总29页

4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译文:(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

以拜师学习为耻。

(【于】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向或对象:向、对、对于)

4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译文:刘邦说:“他和你年龄相比,谁大谁小?”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

个……”)

4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

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

(【也】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单独使用或与“何”

连用)

4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译文: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

似于奉承巴结。

(【则】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

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

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没有译)

46.没有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译文:没有如趁这个机会厚厚地礼遇他。

(【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所借助的时机:趁着,趁机)

47.句读之没有知,惑之没有解,或师焉,或没有焉。(《师说》)

第22页/总29页

译文:个是没有通晓断句,一个是没有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

有的人却没有向老师求教。

(【之】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4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译文:更何况(再说),在这天下,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拥有者。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49.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译文:齐国没有曾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何: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

么”“什么原因”)

50.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将”“将要”“就要”“几近”)

51.君既若见录,没有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译文:你既然这样惦记着我,就希望你没有久前来(接我)。

【见:代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有所动作】

52.怀王悔,追张仪,没有及。(《屈原列传》)

译文: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及:追赶上】

53.愿伯具言臣之没有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译文: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没有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倍:违背,背叛】

5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第23页/总29页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

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得:具备】

5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

的。

【鄙:以……为边界(边邑)】

56.臣少多疾病,九岁没有行。(《陈情表》)

译文: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没有会走路。

【病:重病(轻的为疾)泛指疾病】

57.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译文:估计您的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吗?

【当:抵御,抵挡】

58.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没有归?(《归去来兮辞》)

译文:回去吧!家中的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什么还没有回去?

【胡:为什么,怎么】

59.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译文: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得:副词,必须、应该】

6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没有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非: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没有是”】

61.师道之没有复,可知矣。(《师说》)

译文:从师的风尚没有能恢复,(由这里)就可以知道了。

第24页/总29页

【复:恢复】

6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译文:技艺怎么(精湛)到了这种地步啊?

【盖:疑问代词,通“盍”,何,怎么】

6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译文:没有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除:拜官授职】

64.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译文: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安:疑问副词,怎么】

65.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