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球(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_第1页
行星地球(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_第2页
行星地球(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_第3页
行星地球(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_第4页
行星地球(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密02行星地球

考点热度★★★★☆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一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

核心考点二晨昏线的判读

核心考点三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角

W解密高考

考点读高考考查点和知识点预测

(2022年1月浙江卷,19、20)地球公转轨道及日期划分

(2021辽宁卷,16)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时间的计热点预测:1.时

(2021天津卷,15)区时的计算

算与日期间的计算、太阳

(2020北京卷,6)根据正午地方时判断位置

变更视运动、太阳方

(2020年浙江卷,20)日出地方时的计算

位及影子问题、

(2020年江苏卷,2)晨昏线的判读

正午太阳高度的

(2022广东卷,7、8)地球自转角速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变化规律及应用

(2022年6月浙江卷,19、20)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

是高考重要考点

(2022年江苏卷,4、5、6)日照图的解读

且以选择题为

(2022年湖北卷,13、14、15)地球运动与航空、航天

主。

(2021山东卷,12、13)据影子朝向、长度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日期

2.值得注意的是

昼夜长短(2021北京高考真题)影长变化与日期对应关系

全国卷对地球运

与正午太(2021天津卷,14)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太阳直射点与纬度的关系

动的考查比例非

阳高度(2021全国甲卷,4)昼长与月份判断

常小,而实行新

(2021河北卷,7、8)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

高考的地区则考

(2021福建卷,5)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

查比较频繁。

(2021浙江卷,19、20)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影子问题

(2020年山东卷,8)昼夜长短

(2020年天津卷,14-15)太阳方位与日影

EIP对点解密

核心考点一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

1.地方时与区时

(1)图示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如已知甲地(30°W)地方时为5时,求乙地(75°E)的地方时为时。

③求出两地经度差

②将已知、

①画出计未知条件写

算简图到图上

④求出两地时间差

⑤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求出所求时间

(2)特殊地方时的判断

①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

上的地方时为18时。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

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③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要么是。时,要么是12时。切点附

近出现极昼现象的是0时(或24时),切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是12时。

2.日期变更

(1)图示日期变更

侧视图俯视图

(2)日期范围

①新的一天: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②旧的一天: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精区玄耀

:IJI

II

时间计算的某#思叁

ii

时间计算一般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利用材料表述某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相关计算,二是i

"通过日照图中特殊时间点进行计算,三是有关行程问题的计算。时间计算题目的分析思路如'

;下。\

(1)材料表述题目的时间计算

首先,分清材料中的时间是地方时还是区时:其次,时间计算只涉及经线,因此要掌握\

\不同地点的经度或时区;再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和时区差;最后,根据'

/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分析材料信息时要注意特殊时间点。

(2)日照图题目的时间计算

首先,在日照图上找出地方时为0时、6时、12时、18时的地点或找出晨昏线与赤道\

\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等(具体见下图);其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

\差或时区差;最后,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

(3)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

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

\时间。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

ii

j+m小时■

!起飞时A地时间------------►降落时A地时间

ii

ii

土时差土时差

ii

ii

起飞时B地时间+m小时_>降落时B地时间

因此,计算公式为: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土时差+行程时间(m小时)(注\

!意: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考法解密]

考法一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

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左为合成后的照片,图右为地球公转轨

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K日地球位置位于图右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B.1:5C.2:5D.3:5

【答案】19.B20.D

【解析】19.阅读图文材料,结合知识,K日前后八天太阳位置重合,证明K日处于中间,

能拍摄这种现象只能是在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线前后,但是材料中显示拍摄的是西北方向,

故太阳直射的是北半球,因此K日应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日,为夏至日;观察右图,①

处于近日点1月初,对应的②③之间为远日点7月初,结合地球公转方向,②为夏至日,故

选择B«

20.根据题意,北京时间为5点,新的一天零点经线应该在45听(120。4|5-0Ixl5=45°),

因此新的一天为180-45。=135。,而旧的一天范围为180。+45。=225。,比例135:225=3:5,

故选D。

考法二根据地方时判断位置

(2020•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地立秋至处暑期间天气晴好条件下辐射量日变化

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代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

3.该地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B.河西走廊C.松嫩平原D.钓鱼岛

【答案】2.C3.B

【解析】2.立秋至处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昼长夜短,早于当地时间6点II出,

晚于当地时间18点日落。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阳辐射量应为0,而不是大于0或小于0,

随着II出,太阳辐射逐渐增大,到正午时刻达到最大,之后太阳辐射减小,读图可知,①②

③④曲线中,只有曲线③满足该条件,故选C。

3.太阳辐射应在当地12点前后达到最大值,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表示太阳辐射的变化曲

线,该曲线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在13〜14点,所以当地的经度大约位于90听〜105小,

ACD错(注意珠江三角洲的经度大约位于110°E〜12(TE之间),B正确,故选B。

€【变式解密】

变式一时间的计算

(2022・陕西•西安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22年I月15日,汤加境内的火山(位置见下

图)发生猛烈喷发。形成的火山灰柱直径约5千米、高20千米,火山灰柱顶部温度达-100℃。

汤加火山爆发后,斐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发布了警报。北京时间1月28

日6时30分,中国政府向汤加提供的紧急救援物资由两架运20大型运输机运抵该国首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确保本国成为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国家,汤加采用UTC+13(东13区)时间。此次中

西紧急救援物资运抵汤加时,当地时间最接近()

A.1月27日10:30B.1月27日11:30

C.1月28日10:30D.1月28日11:30

2.火山灰柱顶部的火山灰及气溶胶消除缓慢,主要是因为()

A.火山灰到达平流层,空气对流弱B.汤加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风速小

C.此时东南信风带南移,汤加降水少D.火山灰柱顶部的温度低,密度大

【答案】1.D2.A

【解析】1.根据材料,中国紧急救援物资运抵汤加时北京时间是1月28日6时30分,由

题干可知,汤加采用东13区的区时作为本地时间,与东8区间隔5个时区,时间差5个小

时,此时汤加当地时间=1月28日6时30分+5小时=1月28日11时30分,由于未跨越

日界线,因此不需要减一天,当地时间就为1月28日11:30,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由材料信息可知,火山灰柱高20千米,说明火山灰到达了平流层,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

动为主,下冷上热,大气稳定,火山喷发物进入平流层后,呈现悬浮状态,再加上火山灰本

身较轻,将会长期悬浮,平流层水汽含量少,火山灰长期保持干燥,不易成云致雨,故火山

喷发物在平流层消除缓慢,A正确;火山灰柱顶部在平流层,赤道低压带在近地面,B错误:

火山灰柱顶部在平流层,近地面风带影响不大,C错误;火山灰柱顶部密度大有利于下沉,

但火山灰柱顶部可能密度较小,D错误。故选A。

【点睛】这里有个知识点,全球24个时区,东西各一半,即东西均有12个时区,汤加王国

怎么就成了东13区?其实,汤加王国原本属于西11区,是全世界最后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

但时间不同步,如何跟邻国愉快的做生意?所以它坚决地把自己从全世界最晚看到日出的地

方,改成了全世界最早看到日出的国家之一,将西11区划定为东13区。

变式二根据时间计算定位置

(2022•山东山东•模拟预测)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课。

下图示意开始授课时,小明在我国某省会城市拍摄的江畔景观(河流冰封,太阳接近地平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美国纽约(41°N,74°W)的汤姆也全程同步观看“天宫授课”,当授课结束后,美国东

部时间为3时40分.本次“天宫授课”的时长约为()

A.30分钟B.40分钟C.45分钟D.60分钟

4.小明所在城市可能是()

A.哈尔滨B.兰州C.武汉D.拉萨

【答案】3.D4.A

【解析】3.授课开始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5:40,与74°W(西五区)相差13小时,

地方时东早西晚,则东八区时间比西五区快13小时。则美国纽约此时时间为2:40分,当授

课结束后,美国东部时间为3时40分,则本次授课时长为60分钟。D正确。ABC错误。

本题选D。

4.根据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河流冰封、太阳接近地平线三个条件分析,可

知此时将要日落且日落时间较早,同时温度很低,应选纬度最高且最靠东的城市,A正确;

兰州和拉萨相对靠西,不会在北京时间15时40分太阳接近地平线,其日落北京时间相对较

晚,BD错误;武汉纬度较低,此时河流不会结冰,C错误。本题应选A。

【点睛】地方时一般是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相差15。,地

方时相差1小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在冬季纬度越高则白昼越短,

夏季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核心考点二晨昏线图的判读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

称为晨昏圈。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

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在不同的光照图中晨昏线的形态不一样,有的图只显示晨线或

昏线,有的图显示晨线和昏线的一部分,有的图显示整个晨昏线。如下列四幅图。

1.晨昏线的六个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a)的变化范围为0。一23.5。,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

同,即图2中Na=N|3。

4180°

C

图1

(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2.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夜进入昼一>晨线

(1)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

昼进入夜一昏线

6时一晨线

(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

.18时一昏线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3)方位法,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如下图中,AOB为晨昏线,据东经增加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可判断菽:为昏线,前为晨线。

3.晨昏线图中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

若BC为昏线,则

地球自转方向为

顺时针方向

4.晨昏线图中地方时的判断方法

5.晨昏线图中日期和节气的判断方法

(1)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对应的节气是春分或

秋分。

(2)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且与极圈相切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日期节气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6月22日前北半球夏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后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12月22日前北半球冬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后至

6.晨昏线图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方法

(1)确定纬度:上图中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90。一AF的纬度(出现

极昼的最大范围)=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a。

(2)确定经度:地方时为正午12时的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如上图中Q点所

在的平分昼半球的经线,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数。

7.晨昏线图中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

(1)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的判断

(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①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

②夜长=夜孤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

③昼长=(12—B出地方时)x2=(日落地方时一12)x2=0落地方时一日出地方时。

8.晨昏线图中日出、日落时间的判断方法

日出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考法解密]

考法晨昏线的判读

(2022年江苏高考真题)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km,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空间

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下图为“国际空间站

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

A.15分钟B.30分钟C.45分钟D.60分钟

5.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

A.9:40B.10:10C.10:40D.11:10

6.空间站从图示位置飞行1小时;在这期间能看到空间站的地点是()

A.圣地亚哥B.卡马国C.马维尔拉D.上海

【答案】4C5.C6.C

【解析】4.由图可知北京与国际空间站经度大致相差180°,所以国际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是

大致绕地球旋转了一半,由材料可知国际空间站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所以空间站到达

北京上空约需45分钟。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5.由下图可知图中A点与120°E相距约为60°,A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则A点地方时为

6时,则北京时间此时约为10:00,结合上面分析,可知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

大致为10:45,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肉眼观察到。到达马维尔拉上空时,正处于黎明,人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空间站。故选C

正确。当国际空间经过圣地亚哥、上海时,为白昼,由于太阳光线太强,可能用肉眼无法看

见,故A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无论是国际空间站还是中国空间站,运行轨道都不在赤道正上方,而是与赤道存在

倾角,国际空间站与赤道倾角为51.64度。

€【变式解密】

变式一日照图与日期划分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图为某日世界局部地区光照示意图,其中MO、N0分别为昏

线、晨线,阴影区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每两条相邻经线之间的间隔经度数相等。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点地球自转线速度()

A.O<P<MB.M>N>OC.P=O<ND.N<P<O

2.此时Q点的地方时是()

A.4时B.10时C.16时D.22时

3.图示该日昼长为16小时的地点是()

A.MB.OC.PD.Q

【答案】1.A2.D3.C

【解析】1.根据题意,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图中M、N位于赤道上,P、Q

位于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且P的纬度低于Q的纬度。0位于80。上,因此纬度由低

到高的顺序是M=N<P<Q<0,因此各点的自传线速度排序为M=N>P>Q>O,A对,

BCD错。故选A。

2.根据题意,从图中信息可知,MO、NO分别为昏线、晨线,所以O点所在经线为0时(24

时)或12时,又阴影区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可知O点所在经线为日界线,即0时

(24时)或180。经线,综合两个条件,O点所在经线为。时。由此可推断该图为北半球,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左向右,即左为西方向,右为东方向。又因MO、NO分别为昏线、晨线,

且M、N都在赤道上,所以MN之间的经度差为180。,材料指出“每两条相邻经线之间的间

隔经度数相等。”可见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角度差为30。,时差为2小时,Q点所在经线在O

点所在经线西边,因此Q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24时-2小时=22时-,D对,ABC错,故选D。

3.根据题意,由上题的分析,相邻两条经线的时差为2小时,P点所在纬线与晨线NO的

交点与。点所在经线之间的时差为4小时,即P点日出时刻为0时+4小时=4时;P点所在

纬线与昏线MO的交点与。点所在经线之间的时差为4小时,即P点日落时间为24时-4

小时=20时,P点的昼长时间为20时-4时=16时,C对。M点在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为12小时。0点出现极昼现象,昼长24小时。Q地昼长为20小时。ABD错。故选C。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之间的经度差为180。。

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时或午夜0时(24时)。

变式二日照图与太阳高度日变化

(2022・河南•高三.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太原市(38°N,112°E)某地理兴趣小组用手

机软件查询的某日某时该市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的显示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国(-2022。02—。

4.图中月份可能为()

A.1、11月B.4、9月C.2、9月D.3、10月

5.此日,全球昼夜分布最接近下图中的(阴影代表黑夜)()

【答案】4.D5.C

【解析】4.该地位于38ON附近,而此时的太阳方位角为180。,根据太阳方位角0。为正北

可知,此时太阳应位于正南,正值正午时刻,故此时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47度左右,太阳

直射点位于南半球,4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选项错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

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5不,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A选项排除。秋分日

(9月23II)后太阳直射点进入南半球,至9月30日只有一周时间,太阳直射点无法到达

5°S,C选项错误。根据移动时间计算,此时可能为3月或10月,D选项正确。故选D。

5.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纬5。,日期大约对应3月初或者10月初,此时北极点附

近应为极夜现象,且范围较小。A选项北极点附近为极昼,排除A选项。B选项昼夜平分,

应为二分日,排除B选项。C选项北极点附近为极夜,且范围较小,符合要求,C选项正确。

D选项北极圈以北几乎都为极夜现象,应为冬至日附近,排除D选项。故选C。

【点睛】秋分至冬至昼夜变化:北半球是昼短夜长,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

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南半球是昼长夜短。并且

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

在扩大。冬至至春分昼夜变化:北半球是昼短夜长,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

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南半球是昼长夜短。并且

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

在缩小。

核心考点三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角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球夏

夏至

半日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北半球各地

球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长达一年

冬夜越长,北极附近出中最大值,

半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极夜范围也日

反之达最大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23。267

昼最长、

夜最短直射点南移

直射点北移昼氏大于夜长全球昼夜平分

昼长大于夜长在渐短、夜渐长春分日

势渐长、夜渐短3月21日前后

春分日秋分日全球星夜平分

3月21H前后9月23H前后直射点北移

全球昼夜平分直射点南移昼长小于夜长

昼长小于夜长昼渐氏、夜渐短

昼最短、

昼渐短、夜渐长

夜最长

L23°26/S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iI1版-^--播-跖◎---墀-」ii

:1.'‘三看"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

\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所示。

(2)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还可推出距春(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的规律。如下图所示。

太阳直射点北移过程,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

!太阳直射点南移过程,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

ii

(3)昼夜长短变化——看“极昼、极夜分布”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

i天数愈多。

2.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

;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

\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3)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平分。

(4)出现极昼的地方(除极点外):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

\南落下。

3.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昼弧夜弧计算。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

(2)利用与赤道的昼长恒为12小时的比较关系计算。

(3)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图示如下。

。时或24时出洛。时或24时

下半夜长上半夜长

昼长时数=(12一日出时间)x2=(日落时间一12)x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x2=(24—日落时间)x2

二、正午太阳高度

1.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具体如图所示(以北半

球为例)。

正午太阳高度

30°

23°26,23。26'

66°34'N23°26'N23?”66。:逆

0°i/i-ii0°

2.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

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如下图所示。

N

最66°34'N值

减年小减惊

小中-(9(

值小23°26'N

(90。)直射点()0-

23°26'S

(90。)直射点最减

最年小小

减中

年大裕松5值

小中值

S

加格跖勺噌

i.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其变化特点的判断技巧

(1)分布看“远近”——远小近大。

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

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的方向移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

某她移去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3)位置看“数值”——90。的出现。

最大值为90。,最大值为90。,最大值小于90。,

出现两次直射出现一次直射无直射现象,位

现象,位于回现象,位于南于回归线与极图

归线之间北回归线上之间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一所求地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2)极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

(3)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该地地方时为12时。

(2)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3)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相反。

(4)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

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

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

i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

(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

\适当距离。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

;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

考法解密】

考法一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

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a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A.甲至乙B.乙至丙C.丙至丁D.丁至戊

20.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300/

握例★.........Jtt及星光线*---------正午太阳班组工二地平面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9.D20.C

【解析】1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在

夏至日达到最大值,所以北半球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a,在夏至日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达到最大值,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为夏至日,甲、戊为冬至日,乙为春分日,丁为

秋分日,北半球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的是秋分日到冬至日,应是图中的丁至戊,D选项

正确,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

20.根据匕题分析可知,丙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为当地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减去所在地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所以夏至日北极星光线

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和为113.5。,①④错误;②图,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58。,当地纬

度为58、,我国最北端纬度位置约为53小,不符合,②错误;③图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

高度的和为113.5。,且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为36。,纬度位置为36。W符合我国的纬度范围,

③正确。所以选C。

【点睛】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北极星相对于地平线或海平面的高度角。当地的地理纬度(北纬)

由于恒星(包括北极星)离我们非常遥远,视线与地轴的延长线可以看作是平行的,所以北

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

考法二太阳高度及日影问题

(2021北京高考真题)下图示意北纬27。附近部分地点某年的平均气温。读图,完成下

面小题。

(℃)

23-

21•♦♦

♦♦♦

19■一

17-

151---------1---------1---------1---------1--------->

116117118119120121东经(°)

6.某地理小组连续多日在该纬线附近同一地点用木杆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记录的木杆影

长数值先增大、后减小。该小组测量影长的时间段是()

A.立春-惊蛰B.芒种-小暑C.白露-寒露D.大雪-小寒

【答案】6.D

【解析】

结合学过的知识,影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成反比,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从夏至II到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

小,冬至日达最小值,木杆影长数值先增大到最长,然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木杆影长数值减小,到夏至日达最小值,故木杆影长数值先

增大、后减小的时间段必须经历冬至日。大雪(12月6--8日)--冬至(12月22日前后)

一小寒(1月5-7日),故D正确;立春(2月3-5日)一惊蛰(3月5-7日),芒种(6月

5-7日)一小暑(7月6-8日),白露(9月7-9日)--寒露(10月8-9日),显然都没经过冬至

日,故ABC错。

(2021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

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

圈。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7.甲地位于()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

8.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

A.①B.②C.③D.(4)

【答案】7.A8.B

【解析】7.根据材料中描述,半圆以杆长为半径所绘,故可以得出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45。:

根据影子的方向,可得出,此时为二分日,则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可推得当地的纬度大约为

45°N;根据东北平原在4(TN以北,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4(TN以南,四川盆地位于3(TN附

近,珠江三角洲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以推得答案为东北平原,A对,BCD不对。

8.由于甲地位于45°N,则相同经度差之间的纬线长度往北逐渐减小,①④不对,②对;③

不是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③不对;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其左右两侧的经线应该是

对称的,②对。故选B。

考法三地球运动与航空'航天

(2022年湖北高考真题)(地球自转与航空、航天)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第一颗在晨昏

轨道运行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

星组网格局,可实现全球观测资料的100%覆盖。E星装载最先进的微光成像仪,可大幅提高

弱光条件下的监测精度。图示意晨昏轨道、上午轨道和下午轨道。据此完成13〜15题。

13.与上午轨道卫星和下午轨道卫星相比,晨昏轨道卫星()

A.两侧温度差异小B.对地观测时,当地的太阳高度角小

C.太阳能补充不足D.对地观测时,成像仪太阳光入射少

14.E星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轴()

A.年变化幅度为23°26'B.日变化幅度为180°

C.年变化幅度为46°52'D.日变化幅度为36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