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43a3e544719c12ca54949cc461d74e/4a43a3e544719c12ca54949cc461d74e1.gif)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43a3e544719c12ca54949cc461d74e/4a43a3e544719c12ca54949cc461d74e2.gif)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43a3e544719c12ca54949cc461d74e/4a43a3e544719c12ca54949cc461d74e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和开心的心情演唱二声部歌曲《早晨》。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丰富和表现歌曲《早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3.在学习歌曲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早晨的美妙时间,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妙时间。
教学重难点: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早晨》。
2.区分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育学生上课仔细倾听,勤于动脑、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预备:手风琴、课件
教学方法:听唱法、自主学习、合作、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课
(二)学习歌曲《早晨》
1、播放《早晨》
师: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实,像说话似的唱歌。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心情
(学生答:歌曲心情……)
2、再听歌曲
依据歌曲心情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心情分别怎样?
(三段:第一段活泼,其次段美丽,第三段活泼)
3、自学旋律
(1)轻轻跟唱旋律,找出你认为比拟难唱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2)师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消失的问题给与帮忙,指导学生唱准歌曲,引导学生观看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出一样或相像乐句,讲解“同头换尾”的概念和d.c.反复记号的作用,分析歌曲aba三段体构造
(3)生分别齐唱一二声部旋律
(4)生分组分声部唱旋律
重点强调:每个声部的同学在演唱时声音不要太大,相互兼顾,声音均衡
(二声部难度要大一些,可以让音准特别好的学生唱其次声部,教师也参加到其次声部中)
4、师示范歌曲
学生评价
5、这首歌曲一共几段歌词?
学唱第一段歌词:静静慢唱:间奏(3616-)她使歌曲轻快而活泼更富有动感,这一段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熬炼身体的情景。----分唱----交换----连起加快一点唱。
其次段:直接唱。
-----分唱---订正(加手势)(板书)两条龙,同头换尾。还有其次局部附点、末尾音的音高。留意看教师手势。(山坡)----交换------连快。这一段旋律美丽伸展,歌曲通过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布满生气的大自然风光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三段同前
第四段:直接唱。歌曲在d.c.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局部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完毕全曲。
四段连起来(随琴录音伴奏)
6、指导学生用轻松、美丽的声音演唱歌曲
7、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早晨》全曲。
(三)编创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种演唱形式,你还能为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吗?你觉得,怎样唱,才会让这首唱歌得更美呢?
分小组争论用什么演唱方式来演唱这首歌。
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方案范例:
方案1:演唱形式:我唱第一声部,邀一个同学唱其次声部,一道演唱这首歌,并请全组的同学为我们伴舞。
方案2:演唱形式:我们全组的同学一起来合唱这首歌。
方案3:演唱形式:我一个人独唱第一段,再和全组的同学一起合唱其次段。)
学生间相互评价,评出唱得最好的一组。
(四)、小结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盼望同学们正像歌中唱的那样:“奉劝大家要起早喔喔,美妙时间不要辜负了。”
伴随着歌曲离开教室。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2
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育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观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环境意识、心理条件等,努力进取,为中国的明天奋勉向上。
音乐学问和技能训练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态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把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观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把握音乐观赏学问,并能培育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5.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内容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育,为学生的学习打下根底;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观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敏捷运用,融会贯穿,提高他们的素养。本学期,我还加强了观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意音乐学问和技能、技巧训练,培育学生的学习力量,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养大大提高。
主要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意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学问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唱歌;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心情,并能用正确的心情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展音乐观赏,培育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学问;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育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养;
7.在综合课、唱歌课、观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加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养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学生状况分析
本级段执教班级为五年级一个级的音乐课,我从综合课入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展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进展。在五种课型中,学生比拟爱好歌舞唱游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创新力量自然发挥出来。
执教的一个班级有一局部同学音乐根底学问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意音乐根底学问训练,进一步稳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根底。
课时规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歌曲《嘀风格》
其次周、观赏《土家宠爱咚咚喹》
听赏与跟唱《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
第三周、观赏《黄河船夫曲》、歌曲《刮地风》
第四周、听赏歌曲《走绛州》、随《拥军秧歌》跳秧歌舞
第五周、歌曲《唱支最美的歌》、唱一唱《秋天的小雨》
第六周、观赏《洗衣歌》、《大红枣儿甜又香》
第七周、歌曲《祖国印象》
第八周、听赏《我和我的祖国》、读谱唱歌《奇妙的歌声》
第九周、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听赏《森林晨光》、听赏与跟唱《绿色的歌谣》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渔夫与金鱼的故事》
第十二周、歌曲《在葡萄架下》
第十三周、观赏《看马戏》、活动:欢乐的队日
第十四周、观赏《阿里郎》《道拉基》演唱《嗯嘿呀》
第十五周、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听赏《还乡》
第十六周、听赏与跟唱《家乡的亲人》
第十七周、音乐家贺绿??
第十八周、期末考试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鼓舞学生积极参加,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观赏、摸唱、摸奏、再制造等方式,坚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学问。
3、通过此活动培育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英勇的表演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提醒课题。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观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8、智斗
9、放绳10捉狼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共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英勇坚决
小鸟——长笛——灵活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四、分角色进展表演
五、依据每个小组的表演状况进展评奖。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规划
★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规划
★小学一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规划
★一年级上册教学规划(教科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规划
★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规划
★三年级花城版下册音乐教研规划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规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规划
文档为doc格式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4
教材分析:歌曲《家乡的亲人》在教材中要求为“听赏与跟唱”。同时,本曲也是株洲市20xx年度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三必”内容之一。乐曲的以及其创作背景联系到了美国的历史文化。旋律美丽,构造简洁,音域跨度适中,符合五年级学生听赏力量和吹奏水平的范围。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歌曲《家乡的亲人》情感意境
2.能够用竖笛演奏的方式来体验歌曲《家乡的亲人》
3.在学习《家乡的亲人》的过程中熟悉美国作曲家福斯特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将竖笛教学贯穿歌曲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从听赏、吹奏、身势律动等活动中感受音乐旋律美丽的意境,同时熟悉曲。
教学设计亮点:
趣味的音乐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在简洁的竖笛学习中熟识歌曲,学生在歌曲意境铺垫的驱使下能够运用唱、奏等方式抒发对唱曲情感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不同的音乐活动方式感受歌曲
能够用竖笛演奏的方式来体验歌曲
教学预备:钢琴、竖笛、口琴、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放松导入(集中留意力活动“拇指嬉戏”,伴奏《老黑奴》)
2.熟识c调指法
①考视力:指音唱音(单音)
指音吹音(单音、音组、音阶)
②考听力:弹音唱音(单音)
弹音吹音(音组)
二、新课
1.视力放松操
①播放《家乡的亲人》(师配节奏)学生视力放松操
②介绍曲名《家乡的亲人》、:史蒂芬·福斯特
2.身势律动
①原地挥手(学生仿照教师的动作)
第一句:点头
其次句:单手一拍一次……
第三句:举起双手……
第四句:单手一排一次……(和其次句动作一样)
②走动(重复前面动作)
③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特点
3.用竖笛为歌曲伴奏
①学生吹奏每句的最终一小节(单独吹四拍→钢琴弹奏前面学生吹奏长音)
②学生吹第一个音伴奏(每个音吹足四拍)
4.教师口琴范奏全曲
三、拓展
1.学生用“wu”哼唱歌曲旋律
2.教师范奏与原曲合作加支声伴奏
3.学生尝试与教师合作加支声伴奏
四、小结
拇指嬉戏《老黑奴》
:斯蒂芬福斯特作品:《家乡的亲人》、《老黑奴》
学生听《苏珊娜》出教室
教学反思:
现代的音乐教学环境是开阔的世界,学生成长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世界。在音乐教学中经常误入了“为了唱而唱”或“为了奏而奏”的教学模式里。为了追逐上学生日益多元的信息量,也在不断的更新教学手段。但一切的教学手段、学生所学习的技能、感受音乐过程中参加的活动等内容,最终都是为了帮助孩子们找到抒发情感的方式,和增加音乐表达力量所作的铺垫。经受这堂课的不断打磨和改良过程,我有了以上的启发。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5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喜爱;在听赏合唱《我爱我的祖国》时,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
2、能积极参加二部轮唱,体验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
教学重难点:了解二部轮唱、体验二部轮唱的乐趣;通过各项活动,培育学生的兴趣,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在每周都要进展升旗活动吗?每当进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2、提醒课题
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喜爱
1、全班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的情境及节拍特点;
3、复习3/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4、引导学生说出6/8拍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