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硕复试专业课试题_第1页
学硕复试专业课试题_第2页
学硕复试专业课试题_第3页
学硕复试专业课试题_第4页
学硕复试专业课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硕复试专业课试题1、 什么是法律义务?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1)法律义务是属于观念形态的现象,是对某种行为的做(或不做)的要求。(2)法律义务作为一种关于行为的要求,表面上是由法律规则所规定的。(3)法律义务作为一种关于行为的要求,实际上是由社会和国家向法律主体提出来的。(4)法律义务之所以代表着社会和国家的要求,就是因为规定义务的法律规则实际上是社会和国家对个人(法律主体)作出的关于在一定条件下要对个人提出做(或不做)特定行为的要求的预先约定。(5)法律义务有时与权利人的权利对称,此时,法律义务是在实践中由权利人的要求而履行的。但并不是说,一定要权利人提出要求,才有法律义务。即使权利人没有提出要求,也不能排除义务人的义务。(6)社会、国家向义务人提出行为要求的目的在于:防止义务人做与义务要求相反的行为选择时所必然带来的对他人、或对社会、或对国家的非损他性利益的必然性损害。(7)法律义务所代表的社会和国家的要求指示着义务主体只能就某种行为做或者不做。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没有法律权利和义务,也就不存在法律关系。法律关系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在法律上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权利与义务在一定条件下互为对应2、私法 私法,相对于公法,一般而言指的是规范私权关系、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如民法、商法等3、 五权分立五权分立的思想是为了防止个人独裁,确保政府行使治权时的分权和制衡。在三权分立之中,考试权是附在行政上的,弹劾权是附在立法上的,孙中山在此基础上借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考试、监察二权的科举取士制度,将这二者独立出来,赋予其与其他三权平等的地位。因为孙中山认为考试制度最为公允,可避免盲从滥选和任人唯亲的弊端,有利于人才的选拔,而独立的监察制度也有利于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建设。按照孙中山的说法,就是“以五权分立救三权鼎立之弊。”国民代表大会(国会)——任免权,通否权(通过权,否决权),监督权,创制权立法院 立法权,审核权,宪法起草权司法院 审判权,检察权,宪法解释权行政院 行政权考试院一一考核权,裁撤权监察院一一监察权,弹劾权4、 显名合伙与隐名合伙显名合伙是和隐名合伙相对的一个概念。显名合伙即全部合伙人均参与合伙经营,并对合伙承担无限责任的一般合伙,这是对合伙的定性。5、 6、猥亵妇女罪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首先,主观方面行为人猥亵、侮辱妇女具有违背妇女意志的本质特征。违背妇女意志,即未经妇女真实同意。其次,行为人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对被害妇女的人身采取殴打、捆绑、堵嘴、掐脖子、按倒等侵害人身安全或者人身自由的强暴方法,使妇女不能反抗。所谓胁迫,是指对被害妇女采取威胁、恐吓等方法实行精神上的强制,使妇女不能反抗。所谓猥亵,是指以刺激或满足X欲为目的,用X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H行为。所谓侮辱妇女,是指用下流动作或淫H语言调X妇女的行为。侮辱妇女的行为与猥亵妇女的行为很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猥亵妇女,一般是以刺激或满足X欲为目的,而侮辱妇女,一般是以追求精神刺激为目的,损害妇女声誉;猥亵妇女,必须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才构成犯罪,而侮辱妇女无此限制。7、 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原则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权利不可滥用”意味着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时,其行为应符合善良风俗习惯,并不损害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一般的公共秩序要求。尤其是在法律不足以评价主体行为时,公序良俗原则可以限制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及权利滥用。8、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9、 合伙人为什么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为合伙企业跟公司不一样,没有法人资格。也就是说合伙企业不纳企业所得税,从来都只让合伙人纳个人所得税。说白点,就是合伙企业挣的钱,全都被合伙人分了,企业挣多少他们分到多少。那么,为了公平起见,自然也是企业亏多少他们承担多少咯,不然那些合伙企业的债主找谁要钱去呢?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并不是说非要赔到倾家荡产,而是只要把合伙企业欠的钱还清了就可以。10、 对宪法哪方面比较关注11、 司法效率,是指司法资源的投入与办结案件及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司法效率追求的是以尽可能合理、节约的司法资源,谋取最大限度地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保障和对社会成员合法权益的保护。提高司法效率,就要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履行职责时,在坚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认真、及时、有效地工作,尽可能地缩短诉讼周期,降低诉讼成本,力求在法定期限内尽早结案,取得最大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12、商汤与九刑 九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九刑有两种含义,一是周朝的刑书,二是五刑加上赎、鞭、扌卜、流。15、 刑事责任能力划分1)年龄划分2)精神病人3)生理缺陷又聋又哑或盲人可从减免4)醉酒划分16、 宪法修正案17、 宪法的一般法律(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与同一法律体系之下的普通法律相比,宪法有如下三个特征:1•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或立法基础。(2)普通法律与宪法不相抵触的原则。如果普通法律的规定、原则、精神同宪法的规定、原则、精神相抵触,那么普通法律应该被撤销、改变或宣布无效。⑶一切宪法主体都必须以宪法为最根本的活动准则。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1)宪法的制定一般是要求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我国的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⑵宪法的修改与普通法律的修改在提起主体和通过程序上不一样。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除了这两个特定的主体以外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有效的修宪议案。在修改程序上,修改宪法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18、 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区别:第一,犯罪目的不同。前者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后者以逼索债务为目的,以扣押“人质”作为讨还债务的手段。第二,犯罪对象不同。前者以绑架的人自身完全无过错,而后者以绑架的“人质”大多自身有过错(如欠债不还),甚至有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也有的纯属索然无辜。19、给付标的物 标的物是指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商业买卖合同中的特定名词,标的物指买卖合同中所指的物体或商品。标的是指合同当事人之间存在的权利义务关系;标的物是指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给付,即债权债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20民法是市民社会基本法?市民社会: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它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一一从民法所规定的主体来看,民法中主体是被抽象为一般意义的“人”,是在平等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作为一般人格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实体。民法上规定的权利主体均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民法不承认任何特殊的民事主体存在,也不承认法律之外的任何特权地位。――从民法的调整对象来看,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实质上就是市民社会的一般生活关系的基本形态。市民社会的本质就是私人利益,所谓的私人利益就是作为社会主体存在不可或缺的利益,包括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两个方面。社会及其管理者即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合理价值,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有序地满足私人利益的需要,而民法就是为有效调整和合理满足私人利益需要所确定的行为规范。一一从民法的基本精神来看,民法强调了私权本位、私法自治的理念。市民社会的内部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人们缔结市民社会中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就是为了获得积极的经济利益和人格利益,而这种利益的法律化便是权利。民法就是要为人们确定缔结市民社会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权利预期,通过对权利的设置和保护而达到维护市民社会关系的顺畅和有序的目的。所以,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以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私法自治允许当事人在私法的范畴内有权自由决定其行为,即是由平等的当事人通过协商决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原则上国家不作干预,私法自治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契约自由。私法自治对于维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抵制国家权力的人以干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一从民法的基本原则来看,现代民法制度有三大基本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三大基本原则都与市民社会的发展及其内在要求密切相关,也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和主要内容。21、 诽谤罪和诬陷罪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22、 诈骗罪和侵占罪的区别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二罪最主要的区别是:首先是犯罪对象范围不同,侵占罪只限于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而诈骗罪没有这样的限制。其次是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侵占罪非法占有财物时,被占有的财物已经在行为人的控制和持有之下,只是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而诈骗罪在非法取得财物时,财物并不在行为人的实际控制和持有之下,行为人必须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才能实现非法占有。同时,构成侵占罪除数额较大外,还要求具有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这一情节,如果在被害人告诉之前退还或者交出他人财物的,则不构成犯罪;而诈骗罪只要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就可以构成犯罪,即使退还财物也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再次是犯罪故意的形成时间不同,侵占罪的犯罪故意只能产生在控制和持有他人财物之后,诈骗罪的犯罪故意则产生在控制和持有他人财物之前。23、 司法审查和违宪审查一般来说,「违宪审查」系指拥有司宪权力的国家机关,无论是立法机关、各级法院或特设宪法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审查或裁决一切法律、地方法规、命令或是行政处分,是否符合宪法的规定或精神,并对违宪的样态做出具有司法判决或宣告其效力的一种制度性安排。然而,「司法审查」却意指专门由各级法院或特设宪法机关,通过司法程序进行前述之「违宪审查」以外,并得对「命令是否抵触法律」加以审查。是西方国家通过司法程序来审查、裁决立法和行政机关是否违宪的一种基本制度。换言之,「司法审查」的机构仅限于司法机关,而「违宪审查」的负责机构尚包括立法机关;「司法审查」与「违宪审查」都包括了审查「法律是否合宪」的范围,但「司法审查」所管辖的范畴往往包含了「命令是否抵触法律」的部分。也就是说,「司法审查」的外延要比「违宪审查」的外延广,从总体上看,这两个概念互有交叉,不能等同⑸.24、宪法修改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的内容加以变更的宪法创制活动。宪法修改对宪法自身的稳定性和政治的连续性都有消极作用。频繁的宪法修改,甚至会破坏宪政治程序和社会秩序。为了减轻宪法修改的负面影响和充分发挥其适应现实社会的积极作用,宪法修改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慎重原则,指的是修宪机关在决定是否修改宪法和如何修改宪法时应进行全局性的综合考虑,只有在条件成熟时才可以修改宪法。程序的正当性原则一方面有利于确保修宪内容的正当性,从而提高其社会的适应能力,延缓下一次宪法修改的到来;另一方面能增强修宪内容的可接受性,为其实施铺平道路。人大代表被罢免撤职的情形提出(30、50、10之1、5之1)-申诉-表决(过半数)-备案通过公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公民的平等权利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表现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人身自由1•人身自由权2•住宅不受侵犯权3•人格尊严权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社会经济权利1•财产权2•劳动权3•劳动者休息权4•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5•获得物质帮助权6•受教育权获得救济的权利1•申诉、控告2•取得国家赔偿权3•取得国家补偿权社会生活权利1•宗教信仰自由权利。2•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3•妇女儿童权利等。27、 文化对法的影响28、清末的宪法文件 《钦定宪法大纳》为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用资产阶级宪法形式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合法外衣。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贵族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立宪骗局,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在形式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国会(议会)和总理的权力,但它仍强调“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尤其是它完全着眼于皇帝和国会(议会)的关系,对人民的权利只字未提,更暴露出其虚伪性。正因为如此,清政府抛出《十九信条》后,并未能挽回清王朝大厦将倾的败局。古代法维护皇权-(伦理性-人治-重刑轻权)30、 公民与人民31、 公民权与人民权人民主权必须直接而具体地表现为公民政治权利,没有公民政治权利就不会有人民主权的存在,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程度和行使政治权利的实效性是判断人民主权的真实程度的尺度。(1)人民主权要求由公民共同体对公共事务做最高与最终的决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得公共事务完全由公民共同体自行决定是不可能的,因而必须由国家机关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但是是从属性的,而不是本原性的。(2)人民主权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平等机会参与对公共事务的处理。(3)人民主权要求公民共同体能够对国家权力的运行加以监督和制约。32、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34、 预备、中止比较首先,停止的时间点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其次,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为人自己自动放弃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35、 既遂与未遂1行为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3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了基本犯罪构成结果以外的严重结果的犯罪。4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特别危险状态而构成既遂的犯罪。危害结果及表现形式,是指由被告人的危害行为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事实,它包括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1、危害结果是由刑法规定的2、行为的危害结果是直接客体遭受损害的事实3、危害结果是由实行行为所造成的危害行为,是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37、法律与道德哪个更权威1、法律和道德有共同的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2、法律和道德相互促进:法律通过强制力处理和制裁违反行为,表彰和鼓励先进人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而人们有了较高的道德素质,就会自觉的遵纪守法,从而促进法律的建设。3、法律和道德相互补充:道德调整的范围远远大于法律,道德可以在法律达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调整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对一些违反道德也违反法律的行为给予制裁。道德和法律的区别:1、表现形式不同。法律的第一条特征就是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性文件。对权利,义务的关系是非常清楚明白的。而道德是存在于人们思想中,社会舆论中的,是不成文的。2、实现方式不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自觉遵守。3、调整对象和范围不同。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等。而法律则只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没有行动只有思想不构成犯罪。38、 集团犯罪:①必须是三人以上,重要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并有明显的首要分子;②有共同的目的、计划、分工和较固定的组织联系;③犯罪集团组成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进行一种或几种需要较多的人或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重大犯罪活动。39、 枪支弹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私自挪用、藏匿枪支、弹药,拒不交出的行为。40、 贪污、渎职、徇私枉法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41、 侮辱罪与诽谤罪的比较42、 侵占、盗窃、抢劫与抢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1•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2•抢劫罪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而抢夺罪只侵犯了财产权利.3•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43、违反强行法的行为一律无效 强行法是为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而存在的,是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能违背须绝对遵守、且仅仅由以后具有同等性质的一般国际法规律使得变更的规则,它不能以个别国家间的条约排除适用。45、民法的原则之间的关系 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平等是意思自治的必要前提,意思自治又是民事活动的必要前提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存在价值是对意思自治原则进行限制•在大陆法系国家,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是诚信原则的反面规范,即权利之行使有违诚信原则者•视为权利滥用•在诚信原则调整的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两个主要利益关系时,权利不得滥用原则主要调整前一个利益关系.46、 公法与私法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说:“有关罗马国家的法为公法,有关私人的法为私法”,所谓公法主要是指关于国家或国家与个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部门的总和,包括行政法、组织法、财政法、刑法等,所谓私法主要是指关于个体与个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部门的总和,包括民法、商法、家庭法等。把法律体系要素分为公法与私法,是从社会经济生活的本源上进行的一一公法与权力强行干预相适应,私法与市场自行调节相适应。无论是简单商品经济社会,还是现代复杂的市场经济社会,法律内部本身应当存在这两种差异,也就是说,这个分类具有客观性,它们的区别不是人为所能加以混淆或掩盖的。48、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第一,法律渊源不同。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第二,法律适用不同。前者习惯用演绎形式,后者习惯用归纳的形式。▲第三,判例地位不同。前者不是正式渊源,后者是法▲第四,法律分类不同前者分为公法和私法,后者分为普通法、平衡法▲第五,法律编纂不同前者倾向法典形式,后者倾向单行法▲第六,诉讼程序不同。前者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后者的诉讼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和代理人为重心,具有抗辩式的特点,同时还存在陪审团制度。49、 什么是法学,法学的意义50、 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51、 特殊累犯52、 宪法中哪些权利最重要53、 意思自治在民法中的地位54、 唐朝化外人55、 特别行政区的权力56、 文化对法的影响57、 诚实信用原则59胎儿的权利和保护怀孕16周以后,就能感到明显的生命迹象。《民法通则》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继承法》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60、 代表资格终止情形61、 斩立决62、 抢劫与故意杀人63、 人权的特点64、 教说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65、 人身权商品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受保护的人格要素将会不断扩展,对人格权商品化以列举的方式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是不可能的。所以,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一种定义。即人格权商品化是指使用自然人的姓名,肖像,声音等具有特别性的人格标识增强和促进特定商品或服务的销售,从而使自然人的人格标识发挥其商业价值,并使该自然人因此获得相应报酬或其他经济利益[3].这个权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消极权利,即禁止未经本人允许商业性使用其人格标识的权利。第二是积极权利,即授予他人利用本人人格权标识的排他性权利。66、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罪状我国刑法上的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犯罪具体情况的规定和描述。分为以下四种:叙明罪状,简单罪状,空白罪状,引证罪状。68、 明清会审69、 习惯法是否有强制力70、 经济体制改革71、 宪法的研究动向72、 五权宪法分类73、 十恶74、 假冒商标罪的构成要件75、 宪法为什么是公法76、 罪与非罪77、 宪法学的五部著作与作者78、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异同点。79、 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