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区变电所设备安装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采区变电所设备安装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Safetytechnologyisguidedbysafetytechnology,basedonpersonnelprotection,andanorderlycombinedsafetyprotectionserviceguaranteesystem.Safetytechnologyisguidedbysafetytechnology,basedonpersonnelprotection,andanorderlycombinedsafetyprotectionserviceguaranteesystem.(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采区变电所设备安装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备注:安全技术防范是以安全防范技术为先导,以人力防范为基础,以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为手段,所建立的一种具有探测、延迟、反应有序结合的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备注:安全技术防范是以安全防范技术为先导,以人力防范为基础,以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为手段,所建立的一种具有探测、延迟、反应有序结合的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根据我矿生产需要、矿井初步设计完善矿井供电系统,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为确保该项工作的安全顺利完成,特编制本方案和措施:
一、工程概况
1、变电所高压电缆MYJV-10/8.73*150敷设米;
2、矿用隔爆型高压开关15台,移动变电站4台,低压馈电开关16台,矿用照明综保1台;
3、变电所内照明安装,接地系统安装;
二、时间安排
工作时间:年月日时分-年月日时分
三、人员组织及分工:
1、施工总指挥:袁静负责协调指挥各方面工作。
2、技术负责人:李刚负责电缆敷设及中央变电所设备安装技术指导工作。
3、安全负责人:庞国宁负责安排专职安全人员监督施工安全,确保无意外事故发生,贯彻落实井下中央变电所双回路高压电缆敷设及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4、施工负责人:樊艳伟负责组织协调施工人员工作,确保工作安排科学有序。
5、安全管理人员:由安全负责人统一安排调度指挥,负责信号联系和安全管理工作;
6、调度室:负责协调组织人员对设备兑运工作及电缆敷设工作。
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组织所有人员学习《采区变电所安装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熟悉施工现场。
2、电气设备下井前应做电气试验,合格后方可入井安装(包括高压电缆);
3、设备下井运输前要对运输路线及轨道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下井运输;
4、准备好起吊器具,如导链、钢丝绳套等,并保证完好,施工期间所需的材料提前到位;
五、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方法:
(1)电缆敷设从中央变电所→集中轨道巷→北翼运输巷→采区变电所。
(2)电缆敷设由人工肩运,每隔3米左右安排一人运电缆,并且所有拉电缆人员统一用左(右)肩。
(3)电缆敷设到位后必须多存放10米左右。
(4)电缆敷设到位后组织所有人员将电缆进行吊挂。
2、安全注意事项:
(1)敷设电缆期间机电队、调度室、安检队及各队队干跟班现场,保证电缆敷设期间的安全。
(2)在拉电缆时,所有施工人员要时刻注意脚下,以免摔伤。
(3)电缆拐弯处,不准人员站在内圈,以防将人挤伤。
六、设备运输及安全注意事项:
1、设备运输:
(1)组织人员学习设备布置图,熟悉每台设备安装位置,熟悉起吊运输方法和工程内容,根据安装顺序决定设备下井顺序。
(2)高压开关、移动变电站、馈电开关使用平板车运至采区变电所。
(3)在采区变电所门口利用专用起吊锚索卸车,利用绞车将高开拉至对应区域,卸车后人工移动至指定位置。
2、安全注意事项:
(1)在设备运输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切实遵守现场秩序,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吊装过程中,由工作负责人统一进行现场指挥,机电科、安全科做好安全监管。
(3)在使用绞车运输期间必须严格执行《绞车运行管理规定》,设备装车后必须用钢丝绳捆绑牢固,行驶途中不得发生碰撞损坏设备。
(4)移动变电站运输期间需要拆除高低压侧开关时,需及时保护好防爆结合面,用废旧风筒包好,防止损坏。
(5)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现场的清理,清除障碍物,以利操作。
(6)在起吊设备期间,起吊区域下方5米范围内严禁人员靠近。
(7)使用绞车前必须有专人检查绞车、钢丝绳、钩头,保证完好,绞车司机持证上岗。
七、高压配电装置的安装:
1、严格按照设备布置图将各台设备放置稳固,。
2、设备在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螺丝是否松动,各种操作按钮、手柄是否齐全灵活。
3、对于接触导电部分,由于运输振动等原因,压紧螺母容易松动,使用前必须重新紧固一次。
4、输入输出电缆若为铠装电缆,必须按规程要求制作电缆头;若为橡套电缆头,需用金属圈压紧密封圈达到防爆要求。电缆头制作完毕,应用兆欧表(2500V)检验,确认制作质量合格后,方可将电缆接入配电装置的接线柱上,
5、高开使用联通节连接,相邻两台高开的一次母线在连接腔中用专用连铜带连接,且保证相邻裸露铜带及铜带对外壳的间隙不得小于100mm;
6、关闭箱门和各盖板,检查各处的隔爆间隙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八、接地系统:
1、高压配电装置的接地,应将各进、出口的电缆头接地部分(铠装层、铅皮)分别用独立的连接导线连接到配电装置的接地螺钉上,然后用连接导线将进口电缆头接地螺钉与底架接地螺钉相连接,最后连接到接地母线上。
2、移动变电站的接地,应先将高、低压侧电缆的接地芯线分别接到进线装置的内接地端子上,用连接导线将高压侧电缆引入装置上的外接地端子与高压开关箱的外接地端子连接牢固;再将高、低压开关箱的上的外接地螺钉分别用独立的连接导线接到接地母线上。
3、局部接地极采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应钻10个直径不下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4、电气设备外壳与接地母线的连接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统一压接压线鼻,压线鼻要压接牢靠、美观。
5、供检漏保护装置作检验用的辅助接地线,采用MY-0.38/0.663×4+1×4橡套电缆,辅助接地极应单独设置,并且与局部接地极的直线距离不小于5米。
九、照明系统:
变电所内照明接双排127V防爆灯,两盏灯相距5米,沿巷道顶部打钢绞线进行吊挂。
十、送电运行:
1、变电所内安装接线工作完成后,由机电科、验收办、调度室等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送电。
2、按送电程序的要求,给予每台配电装置送电,并逐一观察配电装置送电后电压及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停电、检查、处理。
3、各台配电装置应根据设计计算要求进行过载电流整定,过载延时整定,短路电流整定,漏电延时工作时间值的整定。
4、电气试运行期间必须设专人联系停送电,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在此期间机电部必须全程跟班作业。
十一、其他注意事项:
1、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坚守工作岗位,持证上岗,遵守劳动纪律。
2、操作电气设备,严格按照电气操作规程执行,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站在绝缘台上。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用地土地租赁协议
- 充电桩停车位租赁合同
- 2025-2030中国胶粘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罗非鱼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组氨酸(水解法)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精洗煤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符号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第三代水果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移动网络摄像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禽饲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唱山歌》教学设计
- 2024年4月贵州省自考00995商法(二)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高等工程数学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京理工大学
- 2024年美国商用车和乘用车市场现状及上下游分析报告
- 2024医疗设备器械试用协议书
- DB32T3748-2020 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
- 中国近代三种建国方案
- 数学奥秘揭秘-揭开数学背后的奥秘
- 温度传感器Pt100-阻值-温度对照表(方便实用)
- 《幽门螺杆菌检测》课件
- 《云南土壤类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