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说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Guo)传统文化概说第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是一个很庞大也很沉重的题目,远非一次概说能够全部概出来的。宋朝诗人著名苏轼在七言绝句《题西林壁》中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Mian)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用这首诗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的感觉,可谓恰如其分。我们这个讲座,只是起个引路导航的作用。要深切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知识,恐怕还需要同学们付出更多的努力。第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引(Yin)言第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在中国的语言系统中,文化这个词,古已有之。西汉末年的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个文化的意思只是泛指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等制度,和今天的意思显然不同。今天所说的文化,是个非常大的概(Gai)念。可以这么说,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应当属于文化。

第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文化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类。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和一般动物、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独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广义文化又称为大文化,可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部分。狭义文化——不包括物质文化的部分,仅仅指精神文化,即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狭义文化又称为小文化。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间并非互相对(Dui)立、互相排斥的,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

第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传统文化——一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种种文化成果,它(Ta)们是凝固的,是一个定量。它(Ta)们不可能增加或减少。我们可以理解、评论、阐释它(Ta)们,却无法改变它(Ta)们。比如甲骨文。文化传统——支配某个民族的认知和行为的习惯势力。它们是运动的,是一个变量。比如饮食文化。第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文化传统经过积淀,可以形成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也可以产生新的文化传统。黑格尔曾经说过: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Tai)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第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以下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况。这两个方面的知识虽然不能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内容,但它们(Men)是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和基础。第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有两个特点:1、宗法制度非常完备。2、专制主义制度非常严密。这两方面的特点,都是世界各国无法比拟的。因此,了解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就成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重要方面。换言之,如果不了解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就不可能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Xia)三点分析。第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一(Yi))宗法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第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宗法制度的基础是血缘关系。什么是宗法?所谓宗法,就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的祖先,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中国的宗法制度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其形态就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世界各民(Min)族都经历了原始社会阶段,为什么惟独中国能够建立如此完善的宗法制度呢?第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因为中国的历史进程,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奴隶社会阶段。中国社会是从(Cong)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这种进入属于和平过渡,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革命。具体地说,就是原始社会的部落酋长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又以封建领主的姿态出现在新的社会里。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社会那些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制度,必然得到继承、得到发展。第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中国的宗法社会制(Zhi)度,虽然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但它的确立,应当是在西周初期,创立者就是周公旦。西汉人伏胜在《尚书大传》中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两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其中所谓制礼作乐就是确立宗法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1)嫡长子继(Ji)承制第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原始社会的早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选拔出来的,并不考虑血缘关系。禹建立夏朝后,改变了传统的选拔制,把王位传给儿子,血缘关系开始成为权力交接的主要依据。不过,这种权力交接,主要是实行兄终弟及制,即哥哥死了,弟弟继位。这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影响的存在。到商(Shang)朝第26代君主康丁,才开始实行父子相继的传递方式。这是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这个变革可以说就是宗法制度的开始,为后来的宗法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西周王朝立国以后,从第二代君主周成王诵开始,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第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多妻中只有一个是正妻,即嫡,正妻的儿子叫嫡子。其他妻子的儿子叫庶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继承王位者,必须是嫡长子,即嫡子中的老大。至于这位嫡长子好坏与否,不在考虑范围以内。如果正妻没有儿子,只能(Neng)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的贵妾之子,至于这位贵妾之子是否年长,也不在考虑的范围以内。概括起来说两句话: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第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因为嫡长子只有一个,只有他才能占据最高统治地位,这就杜绝(Jue)了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而造成的祸乱。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克商。四年后的公元前1042年,周武王去世,他的儿子周成王即位,周公旦开始辅政,我国的封建社会从这一年正式开始的。公元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这之间长达2954年。我国封建社会能够绵延近3000年而不变,和嫡长子制的确立有很大关系。第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2)封(Feng)邦建国制第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封邦建国简称封建,即所谓的分封制。分封制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目的就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说,周王室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诸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把他们联系起(Qi)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诸侯受封后,成为地方邦国。周天子和邦国之间是有一系列的权力和义务的对应关系的。第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诸侯对天子有(You)必尽的义务,如朝聘、进贡、出兵役劳役等。诸侯也依照天子的办法分封卿大夫,卿大夫的领地称为采或者邑,因此叫做采邑制。(采读作蔡)采邑和邦国的性质不同,主要差异是:采邑没有邦国所拥有的独立自主的权力。采邑又叫食邑,就是采邑里,每年税收归受封者所有。卿大夫也依此分封士。士是西周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个阶层,一般要靠自己的技艺和本领为卿大夫服务。第二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3)宗庙祭祀制(Zhi)度第二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宗法制度十分强调尊祖敬宗。宗庙祭祀就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按礼法规定,周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塑造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而且(Qie)也影响到中国周围的国家。第二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天子七庙的建构如下:太庙居中,然后(Hou)分左昭右穆排列,总共祭祀七代君主。第八代死后(Hou),就要毁庙。第八代是昭,所毁的庙自然是第二代。第九代是穆,所毁的庙应当是第三代。毁庙后(Hou),神主在太庙先祖的旁边,仍按左昭右穆的顺序排列。第二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周代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对于维护以家族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这一传统被历代统治者继承,并有发展的势头,皇宫(Gong)前,左宗右社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今天的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明清的宗庙,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即左宗右社的格局。宗庙是宗法的标志,社稷坛是国土的象征。第二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二)宗法制度影响下(Xia)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第二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从西周最后一个君主周幽王末年到东周第十四个君主周敬王末年,这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个时期,周王室已经衰落,各路诸侯为争夺霸主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频繁地发动战争。后人概括说:春秋无义战。春秋以后,各路诸侯索性把周王室彻底甩开,自己称王,企图用自己的力量取代周王室,一统天下。于(Yu)是,姬姓血缘关系变得十分松弛,西周宗法制度开始瓦解,即所谓礼崩乐坏。第二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战国时期,许多与西周礼(Li)制根本不同的新制度不但已经产生,而且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有的已经相当成熟,例如郡县制、官僚制、俸禄(官吏的薪水)制等等。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并且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实行编户齐民,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形成了空前的大一统的社会政治结构。第二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秦始皇的变革对血缘宗法制度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然而,秦王朝只存在十几年,秦始皇反对血缘关系的做法又被汉朝初年的统治者所否定。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宗法制度尽管在秦始皇时期曾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这种破坏的影响力(Li)微乎其微,宗法制度一直在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主要原因就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活方式一直在延续着,其间虽然有所变异,但小农经济的基本模式却是循环往复,始终未改。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说,有以下三点.第二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1)家天(Tian)下的延续第二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秦始皇尽管废除分封制,对宗法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然而,社会结构在本质上依然是家天下的模式,因为权力的核心还是掌握在秦始皇手中,他自称始皇帝,企图二世、三世、四世地传下去,野心比周王朝的姬姓家族更大。秦始皇虽然反对分封制,却继承了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和宗庙祭祀制。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以后,又恢复了分封制,并和大臣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Zhi)。这样一来,西周宗法制度的三个主要内容被历代沿袭下来。第三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2)封国制(Zhi)度不断第三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汉朝以后,尽管郡县制已经成为国家的基本行政区划制度,但封国制度一直以不同的方式为历代所保留。汉高祖刘邦总结(Jie)秦朝的教训,认为秦朝之所以短命,原因之一就是秦始皇否定分封制,因此,他恢复了西周的封建制。分封制的弊端就是诸侯拥有兵权,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刘邦恢复分封制后,弊端马上显现出来,他不得不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来对付拥兵自重的异姓诸侯。第三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刘邦死后,同姓诸侯也蠢蠢欲动。汉景帝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诸侯王发动了旨在夺取中央政权的七国之乱。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无不为封国问题大伤脑筋的,类似七国之乱的叛乱也屡屡发生。然而,历代皇帝照封不误,原因就是宗法关系严重存在造成的结果。即使有作为的皇帝,也不敢废(Fei)除分封制,只能运用他们的智慧,不给诸侯王那么大的权力而已。统治者为什么不肯像秦始皇那样废除分封制呢?就是因为宗法制度根深蒂固,血缘关系是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所有的皇帝都需要一个庞大的血缘家族来支撑自己的政权。废除分封制,意味着这个基础遭到破坏。两难之下,保留分封制自然是最佳的选择。第三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3)家国(Guo)同构的格局第三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从西周以来,家族势力的发展十分迅猛,几乎没有任何阻力。魏晋以后,尽管战乱不断,朝代的更迭非常频繁,家族制度仍然在不断地强化。到了明清时代,所有生活在这片国土(Tu)上的中国人,全部被裹进家族统治的范围之中。统治和束缚中国有四权:政权、神权、族权、夫权。族权就是家族势力发展的结果,这种族权就是从父系氏族社会里父家长制演化而来的。第三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家族盛行的结果必然是家国同构。所谓家国同构,就是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几千年来,中国的经济基础占主(Zhu)导地位的一直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属于不发达的经济,家族制度与这种生产方式联系密切,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社会结构之中,使国家结构也打上家族结构的印记。于是,无论家还是国,其组织系统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第三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由于家国同构的格局,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忠孝相通的观念,古人常说这样一句话: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就是这个意(Yi)思。第三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三)专制(Zhi)制(Zhi)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第三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欧洲国家由于宗教力量非常强大,专制制度大约在封建社会的晚期才形成的,而这时候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兴起。所以欧洲国家的专制制度在宗教力量的压制下,在资产阶级的冲击下,很快便土崩瓦解。中国虽然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的宗教就已经产生,然而,没有形成独立的力量,只能从属于统治(Zhi)者。统治(Zhi)者凭借武力,很顺利地夺取了政权,神职人员便都成为统治(Zhi)者的奴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从中国历史踏入文明社会的门槛那一刻起,就已经形成。中国专制的传统十分悠久,这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呢?第三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1)专制时(Shi)间漫长第四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从我们的祖先黄帝开始,武力征伐就已经成为权力占有的主要方式。中国的原始社会就是在武力征伐的声浪中发展下来的。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早期的宗教活动,这种早期的宗教活动就是祭神占卜。这一点中国没有例外。商代的甲骨文就是商人祭神占卜活动的记录资(Zi)料。商代有一批专门的神职人员,叫做贞人。与其他国家的神职人员比较,商代的贞人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从一开始就牢牢地控制在统治者手中,所有活动都是为统治者服务。这些贞人集团从来就不曾独立存在过。第四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中国3000年的封建历程,起点就是专制制度。在专制制度下,天子与诸侯之间既是宗法血缘关系,又是君臣关系。在这种专制的政体里,宗教势力根本得不到独立发展的机会。秦始皇统一中国,又把专制制度进一步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一直到辛亥革命,尽管发生了(Liao)无数次的改朝换代的战争,专制主义不仅没有被动摇,反而越来越严厉,特别是明清两代,专制主义发展到了(Liao)顶峰。明清两代专制主义的主要标志就是废除相权,皇帝个人专权。明代成立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尽管人们按习惯把内阁成员或者军机处成员称为宰相,其实他们都不是宰相,他们都是皇帝的办事人员而已。第四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早在(Zai)东汉时期,中国就已经产生了本土的宗教——道教。几乎与此同时,佛教也传入了中国。它们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将近两千年。到了唐朝,国门大开,基督教、伊斯兰教也纷纷拥进中国,它们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也都超过一千年。然而,有哪一个宗教势力在中国能够占据统治地位呢?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出现过全民信教的宗教狂热,原因之一恐怕就是专制制度非常牢固,专制势力过于强大。第四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2)经济(Ji)基础稳固第四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有什么特点呢?它的特点简单地概括有两条:1、土地的国有;2、自给自足(Zu)的小农经济。早在西周时期,君主就把天下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这种观念在将近3000年的封建历史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秦汉以后,尽管土地私有制已经逐渐成为主要的土地占有形式,但从整个封建时代看,国家对土地的占有量仍然是巨大的。第四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历代农民起义,起因无一不是因为统治阶级对土地的大量兼并。所以每当农民大量失去土地,沦为奴隶或流民时,就会有政治家发出警告,朝廷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对矛盾的平衡关系。历史上曾经(Jing)发生过的抑制豪强、实行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赖以生存的经(Jing)济基础。第四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这样的经济基础与专制制度是相互适应的。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专制制度,就必然地要维护小农经济所构成的经济基础。要维护小农经济所构成的经济基础,就必然地要采取采取打击工商业的政策。工商业的出现,本来是社会经济进步的标志,是资本主义诞生的土壤,但它对小农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是历代统治者无法容忍的,他们打击工商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由于这个基础非常牢固,因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强(Qiang)大的势力。第四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3)君主专制走向极(Ji)端第四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以后,说过这样的话: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清圣祖玄晔执政以后,说过这样的话:今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物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心(Xin)躬自断制。这一首一尾的两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们的表白如出一辙,能不发人深省吗?第四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皇帝实行专制统(Tong)治,需要百官来辅佐。秦始皇时,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九卿分掌各方面的事务。汉承秦制,基本相同。丞相就是宰相,职权比较广泛,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和丞相的矛盾,便突出出来。秦始皇时的李斯,汉高祖时的萧何,都遭到无端的猜忌。第五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汉武帝索性在皇宫内部,组(Zu)织自己专门的秘书(尚书)班子,他和尚书们直接决定国家大事。于是,中央政权便形成了两套人马,一套设在皇宫内,直接由皇帝控制,叫做内朝;一套是以丞相为首的中央行政机构,叫做外朝。内朝的权力日益膨胀,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到了东汉,由尚书组成的尚书台虽然附属于少府,却已经成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到了魏晋,尚书台从少府独立出来,总揽了秦汉时期九卿几乎全部职权。后来尚书台又改称尚书省。尚书省便取代了以前的三公九卿,成为实际的宰相。第五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当尚书省发展成为像以前三公九卿那样的外朝机构以后,皇帝感到个人独裁受到了威胁,马上又从身边提拔亲信,委以重任,来削弱尚书省的权力,强化皇权。于是,在皇宫内部又产生了一个机构,叫做中书省。到了魏晋,中书省的权力急剧膨胀,很快就取代尚书省,成为真正的宰相。这时,皇帝又感到个人独裁受到了威胁,马上再从身边提拔亲信,组成一个新的机构,叫做门下省,使它成为真正的宰相。这样改来改去,最后在隋唐时期,我国(Guo)封建王朝的中央机构就形成了三省六部的格局。第五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三省六部出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封建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的过程。到了明清,皇帝感到三省的权力还是太大,索性把三省全部取消,不要宰相。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受习惯势(Shi)力的影响,人家往往把进入内阁或军机处的人员称为宰相,这是错误的。内阁或军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与过去的三省集体宰相有着本质的区别。内阁或军机处的成员没有一点独立处理问题的权力,大权全部垄断在皇帝手中。虽然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也有朝议制、谏议制等若干制约的因素,但所有的制约因素,对皇帝都没有否定权。第五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除了黑暗的一面,也曾作出过世界性的贡献。人们对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往往全盘否定,许多人甚至没有调查研究,就贸然结论,科举制度时代的状元都没有真才实学。我国历代科举尽管弊端很多,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状元,绝大多数都是高水平的人才。西方国家从中国的科举制度汲取宝贵的经验,建立了公务员(Yuan)考试制度。我们现在又学习西方公务员(Yuan)考试制度,老师反而变成学生。第五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4)人身控制极(Ji)其严密第五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中国自古以来,就积累了一整套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的办法。《周礼·地官·司徒(Tu)》的属吏大司徒(Tu),任务就是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记载了秦代的法律,男子成年以后必须到官府登记,如果有人隐匿不报,或者弄虚作假,不但里典、伍老要受处罚,而且同伍的人也要受处罚。中国很早就有一种什伍组织,把百姓编入什伍之中,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居民居住的地方叫做里,里要修筑围墙,只有一条通道,叫做巷,只有一个进出的门,叫做闾。里设里尉,里尉掌管钥匙,按时开闭里门。第五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秦国有个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就是制定连坐法,也是按五家一伍,十家一什地编制起来,要求这一伍一什的人家里,如(Ru)果有人犯了罪,必须互相告发,否则同一伍和同一什的人都要同罪连坐。旅客住宿要有官府的凭证,旅舍的主人如果收留了无证之人,与奸人同罪。中国历代专制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百姓的人身进行严格的控制,把农民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让农民失去流动的可能性。天长日久,中国人便养成了安土重迁的民俗。第五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以宗法色彩深厚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宗法社会的特征,导致了中国文化的伦理观念。这种观念带来的正面价值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中国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它的负面影响就是使三纲五常这种腐朽(Xiu)的伦理说教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那种存理灭欲的修养理念,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的心理等等,都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第五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二儒学独(Du)尊和思想多元的走向第五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战国时代的百家(Jia)争鸣,使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Jia)。造成百家争鸣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1、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开始崛起,急于争霸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又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2、激烈的兼并战争促使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益扩大,多种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3、竞相争霸的诸侯还来不及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精神劳动。4、随着周王朝的衰落,世代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转移到列国,推动了私人学者集团的兴起。第六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如果我们从百家争鸣开(Kai)始,直到清代末年为止,对中国文化(这个文化用的是狭义的概念)的发展变化加以考察,就需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六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一(Yi))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第六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所谓百家,是对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括。由于诸子百家多半产生于战国,因此又称为战国诸子。汉代的刘向概括为儒、墨、道、名、法(Fa)、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十家。诸子的兴起,具有鲜明的文化目的性,这就是救时之弊。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统承继上的差异,各学派风格上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第六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儒家——这是孔(Kong)子开创的学派,这个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视血亲人伦,重视入世建功,重视实践理性,重视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变革动荡的形势下,儒学虽然显得迂阔难行,然而,到了封建专制社会巩固以后,却被捧上独尊的地位。从汉朝以后,儒学虽然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却始终一致,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第六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道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道家在许多方面都是儒家的对立面,但道家和儒家在精神上还存在着许多相互接近、相互沟通的因素。人性是复杂的,人生是多变的。孟子说:穷则独善其(Qi)身,达则兼济天下。对于文人来说,能够兼济天下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只能独善其(Qi)身。因此,后世不少文人学士正是从儒家指示的这条独善之路找到了通往道家的思想之门。儒家和道家就是这样由对立走向了互补,相反又相成。第六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法家——先驱人物主要是齐国的管仲和郑国的子产,他们力主制定法令刑律,使百姓畏威如疾,以达到富国治乱的效果。接着,申不害、慎(Shen)到相继提出重术、重势的思想。韩非子则集法(法令)、术(策略)、势(权势)之大成,建构起完备的法家理论。法家主张实行专制主义。后来成为秦王朝统治天下的政治理论。汉以后,儒学独尊,但法家的学说仍然或隐或显地发挥效应,历代统治者往往儒法并用,有的则是阳儒阴法。第六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墨家——墨家的创立者是鲁国的墨翟,他的信徒多半是直接从事劳作的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者为多。墨家学说强调尚力,节用,兼爱,同时又强调尊崇天神,鼓吹专制统治,映现出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特有的性格。墨家在战国时也属于显学之一,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吕氏春秋·当染》)。秦汉以(Yi)后,墨家丧失生长的适宜氛围,逐渐消失无闻。只是在历代农民暴动时,偶然还可以(Yi)听到它的声音。近代墨家的学说出现了复苏的迹象。第六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阴阳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齐国人邹衍。他的特长就是深观阴阳消息。所谓阴阳消息,就是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矛盾的双方互为消长,一生一灭,构成自然社会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和基本方式。运用阴阳消长模式来论证社会人事,是阴阳家的一大创造,而从时间(Jian)、空间(Jian)的流转变化中去把握世界,则是阴阳家独具的思维方式。第六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Lao)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的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了学派,编纂修订了《诗》、《书》、《礼》、《易》、《春秋》等中国文化中,最古老的经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由这些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升华,中国文化的走向也才能大致确定下来。第六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二)一(Yi)统的帝国和文化的一统第七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公元前221年,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秦王嬴政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代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在建立统一帝国的同时,也在致力于思想文化的统一。战国时代,由于诸侯割据,形成了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Zi)异形(《说文解字(Zi)·叙》)的局面。秦始皇决心雷厉风行地扫荡种种之异,建立统一的文化。他采取的重要措施共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七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1)进行文字(Zi)的整理与统一工作,规范出小篆,颁行全国,这就是所谓的书同文。(2)统一规定车的宽度和形制,使车辆可以通行全国,这就是所谓的车同轨(轨指两轮之距,引申指车的宽度)。(3)统一度量衡,结束战国时代货币、度量衡标准混乱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度同制。(4)在各地设置专门掌管教化的乡官三老,来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这就是所谓的行同伦。(5)废除周代实行的封邦建国制,把全国纳入郡县制,使全国都统一于中央的政令、军令之下。这就是所谓的地同域。

第七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秦始皇统一文化的措施,目的是为了强化专制君主集权的政治,客观上也有力地增进了秦帝国版图以内,各区域人们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文化心理上的共同性,从而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些统一文化的措施是值得肯定的。公元前213年,李斯上奏,建议采取(Qu)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造成中国文化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第七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思想的专制必然引起思想的反抗,那些为秦始皇寻求仙药的方士,因不满秦始皇的刚愎自用,纷纷逃亡。秦始皇大怒(Nu),下令追捕,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焚书坑儒,开了历史上君主思想专制的恶例。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手段极其酷烈,所以激起儒生士大夫的反抗。然而,实行思想一统乃是君主专制政治无可回避的历史任务,无论谁来当皇帝,都只能走这条道路。第七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当西汉王朝取得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繁荣之后,统一思想的课题便再一次被提了出来。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Dao),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比李斯要高明许多。他高举儒家思想的旗帜,找到了与封建经济、宗法社会、专制君主政体都比较适应的文化形态。因此,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很快便被汉武帝采纳。并且这个主张从汉朝到清朝,也一直盛行不衰。第七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三)儒学(Xue)独尊与经学(Xue)

兴起第七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的推行,使儒家思想取得了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成为汉代文化思想的主流,原来不专属儒家的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由于儒家的推崇,也成为儒家的经典,并被正式尊为五经(其中的《乐》已经失传)。到了东汉,又增加了《孝经》和《论语》,成为七经。西汉王朝又在朝廷立五经博士,并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由于五经都是先秦典籍,要读懂它们就得有人传授,有人注释(Shi),于是,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就成为专门学问。这就是从汉代一直到清代的官方哲学——经学。第七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然而,经学内部却出现了今文经和古文经的斗争。所谓今文经,就是汉朝朝廷搜集的口头流传的儒家著作,抄为定本,作为传授的依据。这些经书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的,所以称为今文经。所谓古文经,就是通过种种途径发现的出土的儒家经书,这些书是用战国年代的文字记录的,所以称之为古文经。今文经和古文经原本只是版本不同,但双方的斗争不仅限于今文经与古文经版本真伪问题,而且在学术观点以及学术研究的原则方法上也产生了重大分歧,从而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学术斗争。学者内部也因此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Liang)大学派。

第七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今文经学讲阴阳灾变,讲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特点是政治的。古文经学讲文字训诂,讲典章制度,注重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特点是历史的。前(Qian)者主张适应时代,后者主张复古。前(Qian)者学风活泼,但流于空疏荒诞;后者学风朴实,却失之繁琐。从汉武帝到西汉末年,今文经学得到朝廷的支持,占据了官学的正统地位。古文经学在王莽摄政时期扶摇直上,东汉又继续发展,大学者辈出,贾逵、服虔、马融、许慎是其中的佼佼者。东汉末年,马融的学生郑玄不拘泥师承门户和学派壁垒,对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各取所长,融会贯通,结束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斗争。第七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四)乱世中的文化(Hua)

多元走向第八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1)玄学的崛(Jue)起第八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随着东汉王朝的崩溃,儒学企图包罗万象的理论不免黯然失色。于是(Shi),玄学应运而生。玄学是以老庄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宗旨就是贵无,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儒学着眼于构建王道秩序与名教秩序,玄学把探求理想人格当做自己的中心课题;儒学热衷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玄学却从汉代的宇宙论转向思辩深邃的本体论。玄学对魏晋时期文化思潮有深刻的影响。第八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1)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2)玄学虽然把超越有限达到无限的思想作为根本,但玄学家所谓达到无限,是在现实的人生之中,特别是在情感之中,去达到对无限的体验,使玄学与美学内在地联结一起。(3)玄学作为一种本体论哲学,现实意蕴就是对魏晋(Jin)人极力追求的理想人格,进行理论上的建构。第八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在魏晋士人的推动下,老庄哲学中轻(Qing)人事、重自然的价值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推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这样一来,就把玄、远、清、虚的生活情趣带给了中国士人。

第八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2)道教的创建与(Yu)传播第八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到南北朝,在北魏朝廷干预下,民间各道派才统一起来,首次使用道教这个词,同时制定了完整的宗教仪式和道德戒律(Lv)。作为宗教的流派,道教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在思想渊源上,道教从道家、儒家、墨家等哲学流派,以及星相家、医方家、讖纬家那里,充分汲取了思想资料;在神仙世界的构造上,道教把古代中国的神话人物作为本源;在教旨上,道教把长生成仙作为追求的目标。第八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道教与外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有本质的差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关注的是人死后如何的命题,是一门关于来世的哲学;道教关心的命题却是人如何不死,是一门关于今世的哲学。道教的这一思想,正是中华民族重现世、重现实的民族性格在宗教观上的体现。与道教勃兴的同时,另一支宗教大军也气势日增地开进了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系统,这就是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由此形成了二学(儒学、玄学)、二教(道教、佛教)相互抗衡,而又相互融(Rong)合的多元激荡的格局。第八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3)儒、玄、道、佛相(Xiang)与激荡第八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儒学和玄学的冲突非常剧烈。玄学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儒学遣责玄学好谈老庄,排斥世务,崇尚放达,轻蔑礼法。儒学和玄学虽然互相排斥,同时又相互吸收。儒玄双修之士大量涌(Yong)现。道家哲学是道教重要的思想渊源。道家的创立者老子被道教奉为教主,庄子也被道教奉为尊神,他们的哲学著作都被道教奉为道教经典。第八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佛教和玄、儒、道的关系颇为复杂。玄学和佛教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一拍即合。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差异较大,儒家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为了(Liao)在中原地区的生存,对儒家是调和多于排斥。佛教和道教则互相排斥,不相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了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加上北方少数族入主中原后,引发胡汉文化大规模冲突,更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第九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五)中(Zhong)国传统文化的隆盛时代第九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隋朝和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Qi)。两个朝代相继开疆拓土,建立起东临日本海、西至中亚西亚的隋唐大帝国,在空前壮阔的历史舞台上,中国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宏、史诗般壮丽的隆盛时代。

以下从三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第九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1)文化背(Bei)景第九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隋唐文化的气度恢宏,与地主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休戚相关。魏晋南北朝时,门阀世族世代盘踞高位,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隋唐两朝政权却推行全面压抑门阀世族的改革措施。大批中下层知识分(Fen)子,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突破了门阀世胄的垄断,参与和掌握了各级政权。登上中国文化舞台的庶族寒士,是世俗地主阶级的精英。时代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自信和一泻千里的热情,唐代文化也因此具有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气质。第九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2)有容乃(Nai)大的文化气派第九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唐代文化体现出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唐太宗不仅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而且在文艺创作上鼓励多样性,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对待文化人,唐王朝也采取了较为(Wei)宽容的姿态,诗人作诗很少有忌讳。白居易以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蓝本而写作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对皇帝进行露骨的批评,这在其他朝代是难以看见的。由此可见唐代文化开放的氛围。第九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唐代文化还广泛地(Di)吸收外域文化。南亚、中亚、西亚乃至西方世界的宗教、医术、音乐舞蹈、建筑艺术,如八面来风,一拥而入,首都长安成为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隋唐文化对外域文化的大规模吸收,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可以称为卓越的范例。第九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3)风采辉煌的艺术成(Cheng)就第九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中国文学的首唱是诗,中国诗的颠峰在唐代。社会各阶层的诗歌创作,充满了高涨的热情。清代编纂的《全唐诗》中,收录作品多达48900余首,诗人2300余家。在难以数计的天才诗人中,既有李白、杜甫诗歌巨匠,也有薛涛、鱼(Yu)玄机那样才思超群的女诗人。他们的杰出创作,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第九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与中国诗的历程几乎一致,中国的书法在唐代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李阳冰的篆书,张旭、怀素的狂草,以及李邕、颜真卿的行书,都成为后世的样本。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则把楷书推至登峰造极的地步。颜真卿和柳公权成为中国书法的旗帜。就像苏轼所言: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Er)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第一百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唐代也是(Shi)绘画的极盛时期。画圣吴道子改造传统线描写技巧,丰富了线条的美感因素,深刻地活化了线条的生命力。在画科上,唐代绘画也是全面发展。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都充满了生命活力。唐代散文也有丰硕成果,其领袖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发起的古文运动,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文学都发生了深刻影响。中国文化发展到唐代,显示出一种阶段性的集大成的灿烂风采。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六)精致(Zhi)细腻的趋向和市井文化的兴起

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公元750年,安史之乱爆发,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也开始发生巨大的变迁。均田制被瓦解,庶族地主经济与小自耕农经济迅速发展,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中国文化从唐型文化转向宋型文化。所谓唐型文化,就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Diao)热烈的文化类型。所谓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以下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1)理学(Xue)建构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理学的建构。两宋的理学,不仅把三纲五常确立为万事(Shi)万物必然的准则和规律,而且还极力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认识。为了指明自觉认识天理的途径,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精心改造了汉儒编纂的《礼记·大学》,突出了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理学是中国后(Hou)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它对人们的思想影响非常深刻。理学家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倡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的情感欲望。理学家专门讲求内圣(就是内心具备圣人最高尚的品德)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传统儒学主张先义后利,理学家进一步把这个观念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的观念。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2)精致细(Xi)腻的士大夫文化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与理学强调知性反省的趋向相一致,两宋的士大(Da)夫文化也表现出精致内趋的性格。唐朝的诗登峰造极,宋朝则以词著称。词起源于市井歌谣,由于文人的介入,而向雅化的方向发展。词的特点是小而狭,巧而新,侧重音律和语言的契合,意境空灵,情感幽怨,手法极为细腻,内容极为精致。尽管宋代词坛还有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风,但词坛的主流始终是婉约阴柔,集中反映出两宋文人士大夫与唐人大不相同的心境和意绪。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宋词雅,宋画也雅。宋画强调融诗歌、书法于绘画之中,以绘画来表现文人意趣。以这种文化心理为总背景,宋画一方面富于潇洒之气,另一方面也洋溢着优雅细密、温柔恬静(Jing)之美。两宋士大夫文化的其他领域,也处处表现出与宋词、宋画相通的性格。两宋散文风格舒缓优雅,充满阴柔之气;宋人写的诗给人一种蒙眬如纱、思虑深沉的感觉;甚至宋人赏玩的瓷器也没有唐代瓷器那种繁丽丰腴的色彩。宋人的服饰也以简朴清秀为雅。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3)市民(Min)文化的兴起第一百一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在宋代文人构筑的上层文化世界之外,还兴起了在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市民文化。瓦舍就是固定的游艺场所。每个瓦舍里(Li)又划有许多个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傀儡戏、参军戏是中唐以后,在市井流行的歌舞小戏,这种歌舞小戏在宋朝发展势头迅猛。设在瓦舍里的众多勾栏,不断地上演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节目,如杂剧、杂技、说书、说浑话、皮影、傀儡、花鼓、舞剑、舞刀等。一种与贵族口味和士人情调完全不同的市民文化,跻身于文化系统中,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4)教育(Yu)和科技成就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宋代的教育比较发达。宋代官学系统有两大特色:(1)学校教育制度方面,等级差别不断缩小,不再重视门第高(Gao)低。这对寒门子弟的脱颖而出有利。(2)重视发展地方学校,到北宋末期,地方州学、县学的设立遍及天下。教育的发展与深刻的变革,使宋朝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超过了汉朝和唐朝。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与教育的发展相适应,宋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也出现了一个高潮。古代四大发明中,除了造纸术以外,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都是宋朝的发明。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医(Yi)药学、冶金术、造船术、纺织术、制瓷术等方面都有令人目眩的成就。在此前后的任何一个朝代,无论理论研究,还是科技的推广应用,都比宋代逊色。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七)游牧文(Wen)化与农耕文(Wen)化的冲突和融汇

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宋代文化虽然细腻丰满,但在气魄上远远赶不上汉唐文化的气势雄壮。宋朝早在立国之初,国力就呈现疲软状态,常常为纷扰的边患所困扰,并长期与辽、金、西夏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Jiao)度来分析。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1)游牧文(Wen)化与农耕文(Wen)化的双重效应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契丹、党项、羌、女真以及后来的蒙古势力对宋人世界(Jie)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因被动挨打和国破家亡而产生的忧患,渗透进宋代文化的各个层面。一方面,辽、金、西夏都把儒学奉为正宗道统,全面汲取中原文化,创立了一个个可以与宋朝抗衡的文化天地。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在蒙古登上大汗宝(Bao)座,采取儒学经典《易经》中的句子大哉乾元的意思,建国号为大元。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忽必烈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统治体系与文物制度的大幅度汉化。程朱理学在宋朝没有得到官方的肯定,在元朝统治者的倡导下,成为名正言顺的官学,对后来的明清文化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征战中取得节节胜利的蒙古族,把中原文化作为大元帝国的正统文化。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2)元(Yuan)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第一百二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有元一代,汉族士人文化被游牧民族践踏得支离破碎,科举制度中止了七八十年。于是,文人的仕途被堵塞,许多很有才华的读书人流落到市井,与瓦舍勾栏里(Li)不断演出的杂剧产生了亲缘关系。他们无法走向仕途,就把才华用在杂剧的创作上,用他们的笔墨,来宣泄他们心中的苦闷,来抒发他们胸中的无限感慨,表达那个历史时代深沉的悲愤与抗争。关汉卿的一系列作品,便表现了13世纪中国人民郁闷与愤懑的情怀。第一百二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元杂剧不仅愤激(Ji)地谴责黑暗,凝重地传递、倾吐内心的不平,而且以一种充满希望的热情,去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天下夺魁的《西厢记》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它不仅以完满的艺术结构,充满激情地展现出莺莺与张生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理想终成现实的结局,而且高呼出向正统文化观念挑战的宣言: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第一百二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3)规模(Mo)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一百二十三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是一个版图空前广大的帝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宏大的气势展开。大元帝国对欧亚大陆的征服,使中国的西部和北部的边界实际处于开放状态(Tai)。元代中西交通的开辟,为基督教入华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气候和土壤。亚欧大陆的沟通,也为东方和西方的旅行家远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第一百二十四页,共一百四十六页。元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规模开放,使大批异邦的科技人才和先进科技,流入中国。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吸取阿拉伯天文学的成果,制定了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授时历》。《授时历》的精确度,跟目前国际通行的公历(格里哥历)完全相同。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中国的火药和印刷术先后传入欧洲。中国的历法、数学、瓷器等,也通过不同途(Tu)径,在世界广为传播。第一百二十五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八)中国文化(Hua)的衰落与开新第一百二十六页,共一百四十六页。中国传统文化(Hua)有一个由生长到全盛,再由全盛到衰落的历程。明清(1840年以前)两代就是处于这个历程的最后阶段。明清两代中国传统文化在走向衰落的同时,又在向近现代文化的转型准备着条件。明代与1840年以前的清代,是中国近3000年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晚期。在这几百年间,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缓慢而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分析。第一百二十七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1)空(Kong)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第一百二十八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明清两(Liang)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明清文化专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文字狱的盛行。明代君主设立了特务机构厂(东厂、西厂、内行厂)、卫(锦衣卫),把士人作为重点侦察对象。清朝的文化专制比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顺治年间的庄廷鑨《明史稿》案,康熙年间的戴名世《南山集》案,雍正年间的吕留良《文选》案,都是轰动全国的大案,令人闻之毛骨悚然。第一百二十九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明清两代的统治者一方面制造文字狱,另一方面又推崇正宗,消灭异端。明朝成为程朱理学的一统天下,士人们凡言不合朱子,率鸣鼓而攻之。清高宗乾隆年间,清高宗弘曆借编纂《四库全书》之机,全力翦除危及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异端学说。乾隆皇帝禁书19年,共禁毁书籍151000多部,销毁书版(Ban)8万多块。中国文化又一次遭到浩劫。第一百三十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2)早期(Qi)的启蒙思想

第一百三十一页,共一百四十六页。

在明清两代,一方面是文化专制主义的空前强化,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多少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例如王阳明便高扬人的主体性,打破程朱理学一统天下,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他的门生王艮以及泰州学派传人李贽已经具有较为鲜明的市民反对派气息。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以及方以智、唐甄等人,更从不同侧面与程朱理学展开论(Lun)战,有的批判锋芒直指专制君主。第一百三十二页,共一百四十六页。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学开始兴起,理论方面代表人物有李贽和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Xiao)说《金瓶梅》,短篇小(Xiao)说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等。清代出现的《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长篇小说,把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