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裂修复治疗中的手术方法探析,口腔论文_第1页
唇裂修复治疗中的手术方法探析,口腔论文_第2页
唇裂修复治疗中的手术方法探析,口腔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唇裂修复治疗中的手术方法探析,口腔论文唇裂和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1],据统计,我们国家新生儿的发病率约为1,华而不实,单侧多见于双侧[2],单侧唇裂主要表现为患者从一侧上唇红唇至鼻基底部存在不同程度的裂隙。近年来,对先天性唇裂病因学的研究揭示唇裂的发生可能与孕期早期的环境因素、多基因遗传和血型等因素有关[3].唇裂主要对患者的容貌和唇部生理活动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心理造成不容忽视的伤害。据记载,世界上最早是由一位我们国家学者报道了唇裂修复术,自此,从最初局限于对手术切口的设计,到如今对几何学理论的研究,唇裂修复术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发展改良[4],到当前为止,对唇裂的主要修复治疗仍然是采用手术方式方法。1单侧唇裂的手术机会及修复要求固然唇裂修复术发展历史悠久,但对最佳手术时间的选择仍未有统一的认识。唇裂可导致患儿进食、发音和外貌等多项生理功能的障碍,当前国内外多公认早期修复的理念[5].尽管近年来对唇裂患儿一出生即施术的观点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但考虑多方面因素,常规观点以为单侧唇裂最适宜的手术机会为出生后3~6个月,主要遵循4个10的标准[6].此时,患儿颌面部进一步发育,组织弹性良好,构造较清楚明晰,同时,患儿全身情况趋于稳定,手术及麻醉风险相对降低。与其他外科手术不同的是,唇裂修复术不仅要求关闭修复上唇裂隙、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对美观的修复也是同等重视。石冰等[6-7]在分析国际上相关技术和理论后,提出唇裂修复中首先要求考虑和恢复移位组织,同时根据不同组织缺损程度采取相应方式方法矫正。这就要求术者不仅要把握一般外科手术的原则技巧,还应具备整形外科的技巧和知识,同时对审美观的要求也较高。2单侧唇裂的手术方式方法2.1直线或曲线法的手术设计〔以直线修复术为代表〕直线修复术,是由Rose在1591年首先提出,该方式方法以曲线长于直线的原理为基础,在裂隙两侧各作弧形切口,凹面相对,自鼻底至红唇缘全层切开后分层缝合成一条直线,使上唇高度增加,以获得正常唇高,并使唇红更饱满。此法优点是操作简单,切口瘢痕与人中嵴重叠,适用于Ⅰ唇裂或唇隐裂,曾被沿用长达30年之久,但该方式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和缺乏,包括:术后直线瘢痕收缩,去除组织较多,美观性缺乏,对鼻部畸形亦没有能加以修复,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退出历史长河。2.2矩形组织瓣矩形组织瓣是由LeMesurier在1948年使用并提出的,不同于之前的手术方式方法,矩形组织瓣法作出了唇弓,并可保存所有的唇红组织。之后,我们国家学者结合宋儒耀在1999年提出的鼻小柱侧面皮瓣法唇裂修复术,将矩形组织瓣法发展更新,提出了鼻前庭矩形组织瓣法修复单侧唇裂[8].本方式方法不仅利用下降的鼻前庭矩形瓣增加了患侧上唇组织,而且没有构成会减少上唇组织的唇瓣,这就进一步补充了患侧缺乏的人中长度,进而术后的上唇形态良好,具备较自然的人中嵴和足够的人中长度。2.3唇粘连术唇粘连术由Millard于1963年最早应用于临床,Randall在1965年初次报告。由于唇裂修复工程长期复杂,尤其对于完全性唇裂并不能到达无张力缝合,不能完全使上唇下降到与正常侧相对应的位置[9].Randall最初设计了在唇裂两侧的边缘部构成宽短的三角瓣,并将其重叠缝合的唇粘连的方式方法。之后不断改良,通过肌肉层与对侧相对的皮肤部位穿出的基础上,再次从同一针孔穿入,通过唇组织全层,然后从黏膜侧穿出并打结完成手术。该方式方法适用于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早期修复。优点是降低唇部张力,将复杂的完全性唇裂改变为不完全性唇裂,降低了下一步唇裂修复的难度,还能够限制上颌骨向前上生长,同时限制鼻翼的异位畸形生长,但最严重的并发症则是切口裂开[10],对术后护理及进一步治疗要求高。2.4三角形组织瓣时间大约起于19世纪后期,该阶段手术设计方式非常丰富,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各种改进方式方法或新的创意性设计在当前的临床工作中继续涌现出来。华而不实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下三角瓣法和旋转推进法。2.4.1下三角瓣法〔Tennison氏法〕下三角瓣手术法是由Tennison于1953年提出的术式改进而来。Tennison氏法之所以又称为下三角瓣法,是在健侧唇裂隙边缘的下方设计一三角形缺隙而由患侧唇作成类似的三角形组织瓣嵌入来修复上唇缺损。此法的优点是定点测量明确,初学者易于把握,并保存了唇缘的自然解剖构造,术后患侧的唇高易于恢复,与健侧对称[11].缺点是患侧要切除一些正常的唇组织,故术后上唇横向组织较紧因此具张力,另一缺点是由于三角瓣嵌入上唇下1/3部,瓣尖又恰好在人中下部,毁坏了人中凹的正常形态,不利于术后的美观效果[12].该方式方法常发生的术后继发畸形为患侧唇高较健侧过长,而对其发生的原因则众讲纷云[13].2.4.2旋转推进法〔Millard法〕Millard法又称上三角瓣法,为Millard在1958年提出,后经国内外学者们做了不少改良,构成了很多改进方式方法。主要优点[14]是切除组织少,可最大限度保存唇部自然的解剖构造,上唇下部组织饱满,恢复了唇下缘,瘢痕线与人中嵴近似,鼻小柱复位较完全。缺点是定点灵敏性较大,初学者一般不易把握。Millard法分为Ⅰ式和Ⅱ式。MillardⅠ式MillardⅠ式旋转推进法定点不像其他方式方法能够实际测量,先定点唇峰和人中切迹,若患侧唇峰不明显,则可据健侧唇峰至人中切迹距离测定。被称为是不完全性唇裂的最佳修复方式方法。优点是手术经过步骤灵敏,术中可进行调整修改,唇弓和人中嵴外形好,唇下半部分组织饱满微翘,而且后期较少见两侧生长不平衡现象。MillardⅡ式为弥补在MillardⅠ式中的缺乏,十分是其难以使裂隙宽的完全性唇裂中唇弓充分旋转下降,Millard进一步设计并提出了MillardⅡ式旋转推进法,定点仍然遵循保存唇弓形态的原则。并且不仅保存了MillardⅠ式旋转推进法的全部优点,还能够延长鼻小柱,矫正鼻穹窿畸形,鼻翼外形良好。由于MillardⅠ式中用于修复鼻底的瓣在Ⅱ式中用于延长鼻小柱,因而,对患侧组织瓣有额外要求,增加了手术难度,即既要患侧唇瓣想健侧充分推进,又不明显影响患侧唇宽。在不同病例个体中,随鼻部特征及组织量的差异,MillardⅡ式旋转推进法具体表现出出的效果也不完全一样[15-16].通过研究分析上唇解剖构造及唇裂修复术的几何学原理、总结已有的唇裂修复方式方法,提出了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方式方法。单侧唇裂患者的局部裂隙差异导致每个个体解剖构造的改变不同,表现出畸形程度也不尽一样,若采用单一固定的修复方式方法,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术后效果[17].这就要求术者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经历体验和熟练的技能,还要在术前具体分析每位患者的畸形特点,针对不同特点设计切口和定点,即采用个体化修复方式方法。并且最新研究[19]也证实了个体化修复方式方法存在较大优势,切口和定点愈加科学准确、术中灵敏多变,临床上应用范围更广,术后疗效更佳。很多学者也在过去的基础上,总结并设计出了合适不同病例的个体化修复方式方法[19-20],并提出了序列治疗的新概念[21].2.6序列治疗所谓的序列治疗就是指在整个治疗周期内,将相关学科的包括麻醉、口腔正畸、护理、外科、心理等多学科的医护人员组成一个专业的治疗团队,针对不同患者,制定相应有序的治疗计划,按治疗时序表进行,保证患者每个阶段得到相应治疗并将结果进行评价。序列治疗的优点就是将各种不同阶段的治疗方式方法整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愈加有助于最终治疗效果的提高。3瞻望单侧唇裂的治疗方式方法逐步完善,当前已达较高水平,随之相伴的,口腔正畸等相关学科在唇裂序列治疗的研究获得了较好成绩,我们在唇裂遗传学、病因学及术后评估方面的研究也在日趋完善,对病因学的研究能够引导我们的治疗方向,良好的术后评估有助于我们发现缺乏、不断改良[22].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仍然达不到百分之百把握,并能够完全预测出修复后效果的水平。单侧唇裂的修复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经过,高度重视唇裂的修复,继续加强单侧唇裂的病因、临床治疗、术前正畸、术后评估、护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23],向着创新的方向不断前进,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发明出经得起考验的修复方式方法,使单侧唇裂不再成为困扰我们的疾病。以下为参考文献:[1]FitzsimonsKJ,MukarramS,CopleyLP,etal.CentralisationofservicesforchildrenwithcleftliporpalateinEngland:astudyofhospitalepisodestatistics[J].BMCHealthServRes,2020〔12〕:148.[2]NagaseY,NatsumeN,KatoT,etal.EpidemiologicalAnaly-sisofCleftLipand/orPalatebyCleftPattern[J].JMaxillo-facOralSurg,2018,9〔4〕:389-395.[3]赵志荣,石冰,王大章,等.2447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