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罗科学管理研究(论文)》_第1页
《泰罗科学管理研究(论文)》_第2页
《泰罗科学管理研究(论文)》_第3页
《泰罗科学管理研究(论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概述(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发明,这些技术和发明被迅速而广泛地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资本主义国家原有的管理理论来源于既有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实践,后者则产生于原有的生产关系并适应了原有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历史上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它们既不能满足新的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因此迫切地需要发展与改变。这些垄断组织等的管理实践与管理经验也为现代管理科学的出现提供了丰厚的现实土壤。在这种情况下,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了,它既满足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现代管理科学的内在需要,实际上自身也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管理学上的体现、象征和重要组成部分。(二)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泰罗科学管理思想是对他自己和前人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的科学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的内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也经受了管理实践的检验,因而是科学的。科学性是泰罗管理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其鲜明特点之一。他在《在美国国会听证词》中指出,人们之所以把他的理论称为科学管理,最初是因为人们认为他的各种效率措施,他的差别计件工资制是严格科学实验的结果。泰罗认为这并不是主要的,他的理论之所以配享有这样的名称在于它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第一,管理人员把过去工人们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传统知识、技能、诀窍集中起来,编成表格,然后概括为规律和守则甚至数学公式,再在全厂工人中实行。第二,科学地选择和不断培训工人。一方面研究每一个人的性格、表现和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现每个工人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并且逐步地、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个工人,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这样,使工人在雇用他工作的公司里,能够担任最高的、最有兴趣的、最有利、最适合他能力的工作。”第三,把科学和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出来的工人结合起来,强制性地使双方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代替以往的经验方法。让工人“更聪明”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第四,工人与管理方面保持不断的和亲密的合作,形成一种令双方心情愉快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劳动效率。总之,泰罗把科学引入管理实践,用科学研究和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把传统管理中的感性上升为理性,冲破了人们几千年形成的“管理是不可传的艺术,是天赋的才能”的神话,使管理成为一门可以研究和传授的科学。(三)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地位近代以来西方实证科学发展的速度及其所取得的现实成就有目共睹。一方面,实证科学本身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从牛顿经典力学到十九世纪的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等一系列重大的科学发现,使得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获得了长足深入的进展。另一方面,实证科学通过技术转化而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发电机等所带来的革命性变革,都是实证科学在生产领域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有力证据。可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提出了建立现代科学的管理理论的内在要求,这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建立的最强大动力。而西方自古代,尤其是自两次工业革命以来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为科学管理理论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它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建立的最深厚的土壤。最后,近代实证科学的高歌猛进和日益完善,及其通过技术转化所造就的巨大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精神的普及、推动了科学主义的发展,它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理论的典范和有力的方法论工具。正是在这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二、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传入与发展(一)1914-1930:理论极早传入中国,民族企业管理效果显著提升这是我国“管理学初步形成”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引入我国管理实践当中,并创立了科学管理后,人们开始了管理的科学探索。管理中的人和技术始终是管理的最基本要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的变迁及其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这两个基本要素仍然存在,改变的仅仅是两个基本要素在管理中的权重及其协调性。泰罗的科学管理虽然是从最简单的操作技术开始研究,但在其实施和运用中,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人的要素及与之相互关系的问题,从而引发了一场管理的心理革命。可以说,泰罗科学管理的朴素思想为我国现代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1958-1976:企业管理秩序紊乱,科学管理理论遭到摒弃科学管理思想在我国的传入虽然不算晚,1958-1976年的阶段科学管理在我国工商业中在沿海大城市中的一些产业中运用。此后由于企业管理混乱,中国的民族工商业陷入停滞和倒退。虽然统筹学被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建设中,但是这种革命式、运动式的传播,就像赶时髦一样,一阵风刮过去,运动搞完了,科学管理也就不在了。再加上“文革”时期统筹学的推广活动被迫中断,这样很难让科学管理在中国真正开花结果。随着学习型组织、流程再造、系统管理等一些新的管理思想的出现,泰罗的思想好像理所当然的被中国抛弃了。科学管理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开始,却已经宣告结束。(三)1978-1991:渐进改革到全面改革,科学管理实践进程缓慢在这个阶段,我国企业倾向于对泰罗的任务管理和精神革命进行孤立分析,这就产生了歧义。如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两者进行综合分析,那么,泰罗对任务管理与精神革命的设计不是对等的,他在设计精良的任务管理无法顺利推行的情况下,才转而求助于精神革命,但又未能对精神革命进行细致的设计。两个方面的设计区别与实践中管理者对可操作性的追求、对权威的偏爱相结合,导致了实践对任务管理和精神革命的选择性继承。(四)2001-至今:中国经济接轨国际经济,现代企业呼唤“新泰罗”虽然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我国的经济增长依然是粗放式的,还是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和人力投入,这正是因为我国工业没有经历过科学管理革命的洗礼。虽然我国近年来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但是西方国家的产业经过上百年的锻造,有相当完善的生产流程和产业链,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止于技术,更在于标准的生产工序、严格的工业分工、规范的生产细节、合理的生产流程和先进的工人培训。经济学家咸郎平先生曾经说过,产业流程不是靠专利收购就可以解决的,专利可以收购,技术可以突破创新,但是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流程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中国的企业管理,正是缺乏科学管理这样的基本功。在中国就只注重技术层面而不注重“心理革命”,甚至连技术层面的东西也没有学好。科学管理的本质是使工人和雇主实现合作与理解,减少浪费和消耗,提高效率与产出,最终获得工人和雇主的双赢。事实上,直到今天我国企业的管理者依然没有平等地看待工人,不关心工人的心理需求。三、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当代借鉴价值及利用(一)塑造精细化管理模式,推动劳动方法标准化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课题调研资料显示,如果以产值500万及以上的企业设置一名标准化人员计算,该类人才我国至少缺口约32万。如果还考虑企业,则标准化人员将缺口100万以上。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企业亟须运用泰罗制来解决标准化问题,我国标准化人才的市场需求非常大。企业的标准化组织体系要根据企业内部结构,按照企业的管理目标与发展的要求,有机地组织、协调,使之有序、有效地正常运转,使企业精细化管理效应得以充分发挥。切忌盲目追求形式的完美,而不注重实际效果,使标准化体系形同虚设。要确保企业标准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营造利于标准化工作目标实施的良好内部环境,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标准化工作中来。应有一名授权的企业领导负责监督,确保标准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必要时及时调整,与科学劳动方法相适应。标准化贯彻过程尤其要体现最高管理者的作用应由企业一把手或授权的领导亲自抓,同时建立起相应的培训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可以大大提高全体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塑造精细化管理模式。(二)深刻转变管理思想观念,加强管理职能专业化我国历来重视思想教育,重视人的自我教育和道德感化。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企业管理中思想教育占了主导地位,有时甚至取代了正常的制度管理,这在一定时间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由于企业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长期缺乏制度的约束,结果造成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在企业中学习和借鉴泰罗的制度管理,一方面企业必须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人才引进、使用、考评、奖惩规范化,专业化,每位员工都对自己的权利义务责任非常清楚,通过健全规章制度,从行动上强制约束,有利于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强化制度管理基础上的思想教育。通过精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使员工正确理解企业各种发展策略和各项制度措施,提高员工对自己所处地位和所担负责任的认识,正确对待本职工作和同事,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保证企业各种制度的贯彻落实和企业目标的实现。同时,思想教育也不是万能,它必须有必要的制度做保证,两方面的有力结合,使外在的强制变成内在的承诺,不仅自觉行动而且自觉维护,这样就必然能提高员工的素质。实践证明,在加强制度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重视思想教育,培养优良的企业专业化,是我国现阶段企业成败的关键。重新解读泰罗人本主义精神,员工挑选、培训及沟通科学化为了使工作能按照科学规律进行,极有必要在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比任何常规管理体制下更为平等分担责任。对那些发展工艺科学负有专责的管理人员,应该指导和帮助工人按科学规则工作,并且应比一般的管理人员承担较大的责任。这在旧的管理体制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单纯“刺激积极性’的管理体制下,整个问题实际上都“推给了工人”,但是,通过提倡劳资双方密切合作,既可以改变以往劳资双方绝对对立的情况,又可以激发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认为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给雇主赚钱,更是一种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人的价值得到了比以往更大的体现。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友善的合作或者通过平等分担日常工作中的责任,可以把影响每个工人、每架机器达到最大产量的各种重大的不利因素统统扫除干净,工人们能够比在旧管理制度下多挣得加30%-100%的工资,再加上工人能够同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肩并肩地密切接触,就会完全根除磨洋工的情况。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管理创新能力企业在学习和借鉴泰罗制的创新精神时,必须注意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要避免“全面移植,照抄照搬”。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虽然反映了人类管理实践中的一些普遍规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客观环境,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与泰罗时代相去甚远,不可能完全照搬。况且,泰罗一贯认为没有适用于一切情况的固定的管理模式,理论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照抄别人,不知创新,只能永远落后。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不经过科学管理的洗礼,任何先进的管理方法都无法真正得到切实贯彻和运用。二是要避免“好高骛远,追赶潮流”。有人认为泰罗管理思想产生于规模经济时代,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了。我们应该学习更先进的更好的“文化管理”,而不应再抄“泰罗制”。其实,泰罗制虽然产生于近百年前的管理实践,但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企业的经验中,我们都能找到泰罗制的影子。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连管理的基础都没打好,普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盲目追求时髦,必然适得其反。即使当前所流行的“文化管理”,也是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使实施“文化管理”也需要有科学的制度和规范做保证,也不能完全抛开科学管理。四、总结通过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认识和分析,可以看出,其思想的本质在于把隐藏在技术背后的利益和理性的观念内化于管理之中,并具体表现为效率与标准。只要利益与理性仍是今天企业所必须遵循的原则,那科学管理就将继续存在。这一点对于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尤为重要。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必然需要在应用泰罗制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完善治理结构,不断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而当前,我国处于转型之中,市场经济建设有自己特殊的环境,中国企业的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应该积极吸收学习泰罗制的精华,重视效率与标准问题。参考文献[1]郭丹.科学管理的演进与创新[J].经营与管理,2019(01):43-46.[2]刘蔚.浅析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在中职校企合作订单班中的运用[J].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