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备考)_第1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备考)_第2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备考)_第3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备考)_第4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备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自(1904—1938)1916年考入北京清1924年赴美,先后在欧柏林大学、耶鲁大学学习音乐,1929年获音乐学学士学位。同年归国,193019351938年病逝于上海。其贡献主要表现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三个方面。音乐教育方面,他承担的许多音乐理论课程在中国属第一次开设,培养出一批专业作曲人才;音乐创作成果丰硕,体裁、题材广泛,代表作品如歌曲《旗正飘飘》、《玫瑰三愿》、清唱剧《长恨歌》以及器乐作品《怀旧》等,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音乐理论方面则有论著《和声学》、论文《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以及多部音乐教材留世。2、《玫瑰三愿》答:艺术歌曲。龙七词,黄自曲,作于1932年,发表于1933年出版的《春思曲》。作品分两段,第一段以叙事性手法表现玫瑰花平静优雅的神态;第二段展示其人格化的三个愿望,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对生活的憧憬、对幸福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作品音乐形象鲜明,和声语言丰富,形式严谨,笔调冼炼,风格清淡典雅而又富有内在激情,体现出浓郁的古典文化精神。此曲堪称黄自的代表作品,至今仍为女高音的常演曲目。3、贺绿汀1903—19991923年考入长沙1927年创作《暴动歌》,是我国最早创作的工农群众歌曲。1931年考入国立音乐1934“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作品比赛头奖,开中国风格钢琴曲之先河。同年开始为进步影片配乐。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上海文艺界1943年1999年逝世于上海。4、《牧童短笛》答:钢琴曲。贺绿汀创作于1934年。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三段体结构,首尾两段以优美质朴的民歌式主题旋律,通过复调手法,营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与意境。中段采用主调织体,活泼欢快的情绪与前后两段抒情主题形成对比。该曲虽采用传统的民族调式,但在复调、和声手法的民族化上具有创新意义,并在1934年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堪称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之一。5、《游击队歌》1937节奏丰富生动,富有特色的小军鼓节奏型贯穿全曲,高度集中洗练;旋律多为级进,抑扬起伏十分流畅。歌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游击健儿机智勇敢、出奇制胜的战斗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经演唱,迅速流传全国。6、刘雪庵1905—19851925年入成都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同时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随黄自学习作曲,同时选修琵琶。1936年前后任上海艺华影片公司特约作曲,创作电影音乐。抗战爆发后,积极以音乐服务于抗战,并出资创办音乐期1985年谢世于北京。代表作有抗战歌曲《长城谣》、《离家》(《流亡三部曲》之二)、《上前线》(《流亡三部曲》之三),独唱歌曲《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钢琴曲《中国组曲》,并曾为历史剧《屈原》配乐等。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风味,抒情易唱。7、陈田鹤1911—195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浙江温州人。19281930年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理论作曲,是黄自的高足之一。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建国后,在北京人民艺《采桑曲》、《山中》,歌剧《荆轲》,清唱剧《河梁话别》等。此外,他创作的钢琴曲《序曲》曾获得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二等奖。8、青主答:青主(1893—1959),音乐美学家、作曲家。原名廖尚果,又名黎青、黎青主,广东惠阳人。早年参1912年赴德学习法律,旁修音乐。1922年回国后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大革命失败后,为逃避追捕而“亡命乐坛”1929年改名青主,担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刊《音》的编辑和《乐艺》的主编。19341959年去世。青主撰写的音乐美学专著《乐话》和《音乐通论》,是我国近代较早的具有较为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论著;他创作有中国最早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出版了《清歌集》,并与夫人华丽丝合作了歌集《音境》,是我国近代音乐美学的开拓者、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9、《我住长江头》答:古诗词艺术歌曲。取词于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青主作曲于1930年,同年《乐艺》第一卷第二号初刊,后收入歌曲集《音境》。原词是写对爱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坚贞,作者则是以曲折的形式表达对遇难战友的哀思和缅怀。曲调带有我国古代吟诵诗词的风味,且与民歌风格十分接近。节奏平稳但蕴含着激动的内心感情,钢琴伴奏以流动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作为贯穿,仿佛流淌不休的江水和绵绵不尽的思念。这首作品是近代古典诗词歌曲的佳作,也是至今仍然经常演唱的独唱曲目。10、冼星海答: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参加乐队演出。1926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选习小提琴。1928年考入国立音乐院。1930年赴法留学,后考入巴黎19351937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01945年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交响曲《民族解放》等。其作品多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的抗日斗争生活。11、聂耳答:聂耳(1912—1935),作曲家。原名守信,号子义(亦作紫艺)。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学习多种民族乐器。1927“九九音乐社”1931年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发表《中国歌舞短论》批判黎氏歌舞音乐,并因此离团。此后主要在电影公司从事音乐工作,同时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活动,是革命音乐1935年赴日,同年溺水身亡。其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代表作品有《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等,此外还改编有民族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等四首,创作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等。12、任光(1900—1941)1919年赴法,在里昂大学音乐系学习,在钢琴制造厂当调音学徒。1924年后在越南的琴行工作。19281940年到新四军中负责音乐宣传工作,1941年牺牲于“”云追月》,歌剧《洪波曲》等。任光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电影音乐作家,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音乐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3、吕骥答:吕骥(1909—2002),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吕展青,笔名霍士奇等。湖南湘潭人。1924“五四”以后的新式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0193119341932年正式加入左翼文艺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歌咏活动。抗战爆发后赴延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保卫马德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祖国颂》等,发表音乐论文多篇,如《论国防音乐》、《新音乐的展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等,并对整理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4、李抱忱1907—19791930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热心于1935年赴美,在欧柏林音乐学院进修二年,获音乐教育学士及硕士学位。抗日战争期间任重庆国立音乐院教授、教务主任。1944194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音乐教育博士学位。1972年入美国籍。著有《李抱忱音乐文集》、《李抱忱歌曲一、二集》、《合唱指挥法》等。13、何谓“左翼音乐运动”?有哪些左翼革命音乐组织?答:“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由于“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著名的左翼革命音乐组织如:1933“苏联之友社”“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1934“剧联”音乐小组。1936年,为了有利于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翼文化工作者主动解散了左翼各文化组织,左翼音乐工作者纷纷加入到救亡歌咏的行列。14、中国第一部清唱剧作品是哪位作曲家所作?请对该剧加以简要介绍。答: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作品是《长恨歌》。韦瀚章词、黄自曲,作于1932年。全部七个乐章首次发表于1943年5月重庆《音乐月刊》第二卷第一期的“长恨歌专号”。该剧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为题材,既表达了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对唐明皇“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而引发民族灾难的批判。全曲共分十个乐章:①仙乐风飘处处闻,②七月七日长生殿,③渔阳鼙鼓动地来,④惊破霓裳羽衣曲,⑤六军不发无奈何,⑥婉转蛾眉马前死,⑦夜雨闻铃肠断声,⑧山在虚无缥缈间,⑨西南宫内多秋草,⑩此恨绵绵无绝期。黄自只创作了七个乐章(缺四、七、九三章),但已经包含了所有主要场面——骊宫的歌舞、爱情盟誓、边关警报、军士的愤怨、临死的诀别、幻想的仙境和无边的哀思。剧中主题形象明晰,音乐场景的设计细致、生动,音乐语言准确,各个乐章之间的对比鲜明,音乐的发展合乎剧情逻辑,合唱效果较好,和声与复调的运用也非常精巧,在音乐创作的民族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表演采用混声合唱、男声二重唱、男生四部合唱、女高音独唱、女声三部合唱以及合唱与男声独唱交织的多种形式。《长恨歌》是黄自唯一的一部大型声乐套曲,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这种体裁的作品,体现出黄自在戏剧音乐方面的写作才能。15、最早在国外演奏的中国管弦乐曲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哪部作品?其艺术特征如何?答:管弦乐序曲《怀旧》是黄自1929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毕业作品,是我国第一部大型交响音乐作品,也是在国外演奏的第一部中国人的管弦乐作品。该曲属于标题音乐。黄自为纪念去世的女友胡永馥女士而创作。作品采用单乐章、成熟而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音乐形象丰富,有叹息和啜泣般的悲剧性音调、有甜蜜的爱情回忆,还有庄严的众赞歌风格主题。在音乐语言上,继承了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乐派的传统,既将深厚的感情表现得真挚动人,又独出新意、不落旧套。16、青主有哪些音乐美学论著?提出了哪些音乐美学见解?答:20世纪30年代初,青主连续出版了两部音乐美学专著《乐话》和《音乐通论》。前者是一部书信体的理论著作,后者则系统论述了青主的美学观点。青主旗帜鲜明地提出:“你要知道什么是音乐,你还是要向西方乞灵。”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倾向于“全盘西化”论的。他还根据当时西欧“表现派”理论家赫尔曼·倍尔的主张,全面论述了把音乐作为一种“上界的语言”的论点,并由此进一步论证了“音乐是最高、最美的艺术”。青主还提出有关音乐表演艺术的美学理论,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乐艺的创作不是可以从苦学得来的”,“天生成的才能,不但是创作艺人的根本条件,也是唱奏艺人的根本条件”。同时强调演奏者对作品深层的理解,表演时需全身心地投入以及体验艺术的真谛等方面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青主的上述美学观点主要是照搬西欧(特别是德国)的1819世纪部分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的论点,但由此而产生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对我国的部分音乐家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17、聂耳创作了哪些歌曲?其艺术特色如何?答:群众歌曲是为大众歌唱而创作、表现群众的思想感情、适于群众歌唱的一类歌曲的泛称。内容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多采用齐唱、轮唱、简单的合唱等演唱形式。音乐结构简单,音域不太宽,可不用器乐伴奏。《毕业歌》、《前进歌》等,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和为祖国而战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各阶层群众的抗敌意志;后者如《大路歌》、《码头工人》、《开路先锋》等,揭示了处在帝国主义和反动统治压迫下的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刻画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愤怒仇恨以及蕴藏的巨大反抗力量。1)鲜明的音乐形象。聂耳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次准确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觉悟着、斗争着的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形象。(2)强烈的时代气息。歌曲题材紧扣社会现实,反映救亡抗日、3)新颖的创作手法。聂耳直接从生活体验中概括、提炼、创造音乐音调,采用不匀称的曲体结构,使得乐曲具有动力性和节奏感;句式丰富多变,乐句长短不定,不拘一格;突出地使用短句,使音乐短促有力,富于战斗精神;巧妙地运用休止,造成意外的停顿,加强音乐的紧迫感。18、简述《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特征与艺术成就。答:《黄河大合唱》,冼星海曲、光未然词,完成于1939年。作品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描绘了抗日卫国的壮丽图景。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混声合唱)、《河边对口曲》(男生对唱与二部合唱)、《黄河怨》(女高音独唱)、《保卫黄河》(齐唱与轮唱)、《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各乐章相对独立,在表现内容、音乐形象和演唱形式上相互对比,但又有内在联系而成为统一整体。乐曲以力量、崇高、苦难为主题,采用了近代多声部合唱技术手法进行创作,尤其在采用外国复调体裁等多声作曲技术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就,同时吸取了民间音乐因素,如《黄河船夫曲》中的劳动号子音调、《河边对口曲》中的西北民歌曲调,从而使得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黄河大合唱》史诗性和交响性兼备,又具有大众化特点,通俗易懂,明快简练,堪称近代大型合唱音乐一部里程碑式的杰作,对其后中国大型合唱音乐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20、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培养出了哪些著名音乐家?有哪些成功的办学经验?1929“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国立音专”“国立音专”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音乐人才,理论作曲方面如贺绿汀、吕骥、刘雪庵、钱仁康、谭小麟;声乐方面如喻宜萱、周小燕;钢琴方面如李献敏、丁善德等等。他们多数成为我国近现代音乐界支柱式的人物。“国立音专”办学实践取得成功,其主要经验可总结为如下几方面:(1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