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的变迁 - 学生版_第1页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的变迁 - 学生版_第2页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的变迁 - 学生版_第3页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的变迁 - 学生版_第4页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的变迁 - 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的变迁(7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连云港高二检测)据《元史》所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约1400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这些举措 ()A.开创了古代的驿传制度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导致了民族隔阂的加剧D.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补偿训练】清初史学家万斯同说:“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材料表明元代 ()①有利于对边疆地区的稳定统治②驿站通信速度达到史上最高水平③驿路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通道④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驿路交通网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3.据元代黄文仲《大都赋》记载:“乃辟东渠(通惠河)……自汴以北者,挽河而输;自淮以南者,帆海而进。国不知匮,民不知困,遂使天下之旅,重可轻而远可近。”该材料可以佐证当时 ()A.海外贸易发达 B.交通工具进步C.国内市场统一 D.漕运经济繁荣【补偿训练】元世祖时期,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元朝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B.政治中心开始东移C.运河沿岸工商业的发展D.造船航海技术进步4.(2024·南京高二检测)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5.19世纪70年代前后,苏伊士运河开通,欧洲与香港、上海的海底电缆连接,横贯美国的太平洋铁路完工,俄国黑海海滨港口与东亚开始通航。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是()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列强掀起瓜分狂潮C.引发了南方的农民起义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拓展延伸】水路交通的主要特征(1)具有特定条件。(2)大运量、低速度。(3)高投资、低运费。(4)特殊的风险性。(5)高科技的充分应用。6.中国近代通行原则源于英法联军在中国制定并实行的《租界规程》中载明的条文:车辆超过时必须靠路左。1945年左右,蒋介石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把靠左通行改为靠右通行,并特地发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交通规则——《城市交通规则》。这说明 ()A.近代中国人主动学习西方文明B.中国近代交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C.交通规则最早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后D.中国近代交通规则发生根本变化7.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这反映了当时伦敦 ()A.民主政治促进了交通的改善B.城市治理手段不断发展C.交通规则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汽车普及困扰城市交通8.19世纪中叶的英国出现了这样的图景:新鲜的鱼取代了猪蹄成为劳工阶层廉价的晚餐;从伦敦到南部海滨度假地的一日游成了穷人的日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政治民主化推动了民生的改善B.交通技术进步改变了民众生活C.福利国家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D.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农业的进步9.(2024·南通高二检测)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B.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10.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所反映的是 ()①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②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③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④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补偿训练】观察以下图片,促使人类的交通工具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原因是 ()A.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B.垄断组织的出现C.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D.思想观念的转变11.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时间内容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5年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普通机床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架解放牌卡车1956年沈阳飞机制造厂成功制造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1956年连接陕西宝鸡和四川成都的宝成铁路建成通车1957年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A.东北地区工业建设成就简表B.长江流域交通运输业成就简表C.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简表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就简表12.青藏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1958年后,中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反复论证、勘测,克服高原冻土、高寒缺氧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保护和生命安全等技术难题,终于在2006年全线开通了青藏铁路。从政治角度分析,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的意义在于 ()A.利于西藏地区脱贫攻坚共同富裕B.利于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C.利于沿途地区的信息交流和沟通D.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统一13.下表是1929—1932年苏联航空工业拨款(万卢布)统计表年份1929年1930年1931年1932年飞机制造989.81805.84892.45881.9发动机制造531.8146436693861.5科技研发028.11634.8986.5人员培训00558.8604.1总计1521.63297.91075511334这一时期苏联飞机产量大幅上升,但生产完成量仍低于计划量,1929年计划完成度为87%,1930年73%,1931年49%,1932年59%。据此推知,苏联此时 ()A.深受经济危机困扰B.政府主导实施赶超战略C.科技人才流失严重D.粗放型发展致效率低下【补偿训练】1937年历史学家白寿彝在论述中国近代交通事业时曾说:“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交通事业之进步”趋势的是 ()A.政府政策的扶持B.牵引动力的演进C.公共交通的普及D.民航事业的起步14.中国的火车经历了由图一到图四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15.(2024·全国乙卷·T34)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16.人力车在晚清从日本传到上海,包括人力车在内的各种交通工具在上海的使用情况见下表。上海外白渡桥使用交通工具变化情况(人/天)年份步行人力车马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1177069845440001926508231460003764172922据此可知,从晚清到民国的上海 ()A.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B.社会生活观念发生变化C.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立D.社会生活方式全盘西化【补偿训练】民国时期上海有竹枝词道:“汽车来往疾如风,苦煞行人在路中。撞着身时丧性命,岂徒折骨痛无穷。”不久,上海又有竹枝词说:“有轮无马亦飞行,机器开车制亦精。时止时弯真便捷,呼人让路气球鸣。”这反映了 ()A.近代上海交通成就领先全国B.中西合璧是近代习俗的特征C.交通工具更迭速度逐渐加快D.民众对西方文明认识的变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30%”。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5000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摘编自[美]诺曼·里奇《现代欧洲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6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受工业革命影响,英国伦敦人口在1831年达到159.5万人。当时,伦敦虽然形成铁路干线的基本格局,但并没有解决城市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不过,铁路建设为后来伦敦地铁的修建积累了经验,准备了人才和技术的条件。市政律师查尔斯·皮尔森提出修建地下铁路的建议,并做了大量游说工作,使修建地铁的法案在1854年获得伦敦市议会的通过。伦敦市政府组织强烈支持地铁工程,并购买了价值200000英镑的都市地铁公司股份。经过四年施工,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于1863年在伦敦正式开通。地铁不仅使人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往返于居住地和工作场所之间,而且把大量市中心人口疏散到郊区。1877年,伦敦区域地铁线路延伸至威斯敏斯特,从而推动了贝德福德公园的开发。还有在肯辛顿附近举办过许多展览会,每年大量游客都蜂拥而至,这主要归功于地铁公司发行了只需1便士的往返票。——摘编自贺鹭《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地铁》材料二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北京地铁于1965年开工。作为中国的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修建包含着无数创业的艰辛。由铁道兵等组成的施工队伍,仅用了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地铁一期工程就建成通车。受“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兼顾城市交通”的建设方针影响,北京地铁建成了一条不符合运营要求的“战备线”。1978年,北京地铁全体职工经过许多不眠之夜的连续奋战,改造和整治设备,为首钢等西郊大厂上万名职工提供了上下班交通工具,为他们每天减少一个多小时的出行时间,而且为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把地铁从战备型向运营生产型过渡中起到关键作用。1996年,北京地铁开始实行3分钟间隔运行方法,地铁早、晚高峰的拥挤现象得以缓解。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中心区人口、产业向新城转移,由地铁等方式组成交通网连接通州、大兴等新城。到2050年,中心区至较远的卫星城可在70分钟左右到达,把北京建成宜居城市,为其提供便捷、舒适、环保的交通服务。——摘编自王德兴《北京地铁40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伦敦地铁修建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京地铁修建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简析伦敦地铁与北京地铁建设产生的共同影响。(5分)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英商修筑的淞沪铁路(吴淞口至上海),因遭到沿线居民的反对,清政府将其买下,次年拆除。1881年清政府修筑的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竣工,标志着近代中国铁路的诞生。后来,清政府靠出让利权修筑了卢汉铁路、津浦铁路、沪宁铁路等。1876—1911年,清政府共修建铁路9100千米。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由中国人主持修建的铁路干线。1912—1949年的民国时期,共建铁路17100千米,但由于战争破坏或其他原因,一些铁路被拆毁。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有铁路22600千米。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对原有铁路进行修复、改建的同时,着手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铁路新线建设。到1978年,为了开发西南西北地区、增强中部和东部地区运输能力、直接通往港口和邻国等目的,共新建干线、支线铁路100多条。改革开放后,铁道部把建设资金主要投向现有营业铁路的技术改造上,先后完成了一些铁路的复线配套工程。另外,自乌鲁木齐到阿拉山口的兰新铁路西段开工,并与苏联土西铁路接轨,第二亚欧铁路大陆桥全线贯通;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建成通车;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铺轨贯通。另外,为解决煤炭运输,新修了大秦、新兖、兖石、通霍、朔黄等运煤专线。2003年1月,我国首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海南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