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课件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课件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课件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课件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猫郑振铎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导入新课16.猫郑振铎作者郑振铎(duó),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简介作者2.1.读准字音

污wū涩sè

怂sǒng恿yǒng

一缕lǚ

蜷quán伏怅chàng然诅zǔ骂红绫líng惩chéng戒jiè

畏wèi罪潜qián逃虐nüè待屋wū脊jǐ

叮dīng嘱zhǔ

忧yōu郁yù

凝níng望wàng检查预习逗(dòu):1.停留:~留。~号。2.引,惹弄:~哏。~引。~人。~笑儿。缕(lǚ):1.线:千丝万~。不绝如~。2.泛指线状物。倚(yǐ):1.靠着,~靠。~赖。~傍。~托。~重。2.仗恃:~势。~恃。~仗。3.偏,歪:不偏不~。4.随着,和着:“使慎夫人鼓瑟,上自~瑟而歌”。2.词语解释.妄(wàng):1.胡乱,荒诞不合理:轻举~动。胆大~为。~自尊大。~图。狂~。~想。2.非分的,不实的:姑~听之。~自菲薄。~作主张。消耗(xiāohào):消散损耗。今多指因使用或受损而逐渐减少。忧郁(yōuyù):忧伤郁结;忧虑烦闷。懒惰(lǎnduò):1.偷懒;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2.不勤快怂恿(sǒngyǒng);从旁劝说鼓动。安详(ānxiáng):形容词。指从容不迫;稳重。有安静祥和之意。多用于形容人的状态。乞丐(qǐgài):1.乞求;请求2.专靠要饭要钱过活的人预警(yùjǐng):事先发出警报。怅然(chàngrán):失望;不痛快的样子或精神不集中,情志迷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其主张。蜷伏(quánfú):指躯体伏卧;引申为屈服﹐驯服。叮嘱(dīngzhǔ):叮咛,再三嘱咐。惩戒(chéngjiè):1.惩罚以示警戒2.以前失为戒悲楚(bēichǔ):指内心十分悲痛;悲哀痛苦。断语(duànyǔ):作结论的话;断定的话。冤枉(yuānwàng):1.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恶名2.无辜的人被诬指为有罪,无过错的人受到指责3.不值得;吃亏虐待(nüèdài):用狠毒残忍的手段对待人芙蓉鸟(fúróngniǎo):畏罪潜逃(wèizuìqiántáo):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畏罪:犯了罪怕被制裁。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xiāohào()过一二小时的光阴。(2)我们都很替它yōuyù()。(3)它只是毫无生意地、lǎnduò()地、郁闷地躺着。消耗忧郁懒惰(8)妻常常dīngzhǔ()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9)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chéngjiè()。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wèizuìqiántáo()”了,我以为。(10)它很bēichǔ()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叮嘱惩戒畏罪潜逃悲楚

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文章结构来历

外形

性情家中地位

结局感情变化第一只猫(1-2段)第二只猫(3-14段)第三只猫(15-34段)从隔壁要来舅舅家送的蜷伏在家门口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毛色花白,不好看。很瘦,毛烧脱后,更难看。很活泼更有趣更活泼忧郁懒惰小侣宠物宠物

若有若无病死

丢失屈死一缕酸辛怅然愤恨诅骂难过良心受伤整体感悟第一、二次养猫:来历

外貌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对我的影响

第一次:花白猫(1—2)

第二次:小黄猫(3—14)

次别内容项目从隔壁要来的从舅舅家要来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的很活泼

更加活泼宠物宠物病死丢失一缕酸辛怅然愤恨诅咒路人第三次养猫(重点):来历

外貌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对我的影响第三次:丑猫(15—34)

次别内容项目遭人遗弃,拾来的。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不活泼忧郁懒惰

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被我打伤致死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探究课文1、“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领全文,点明“我”家养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分析第一部分2、“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的外貌。动词“滚来滚去”用得准确,与“白雪球”相照应,更显出猫的活泼可爱。

3、“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如何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由于小猫的活泼可爱,家里人都很喜欢它,它也陪伴家人度过许多快乐的时光,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2】表达了我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4、“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这句话中的“酸辛”一词有何含义?

“酸辛”一词既有难过,又有惋惜之情。分析第二部分

1、“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写小猫“太活泼了”“不怕生人”有何作用?

为下文写小猫的丢失埋下伏笔。2、如何理解“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这句话的含义?

“查问好几次”体现了家人对小猫的喜爱程度,从侧面表现了这只小猫的可爱和它给家人带来的欢乐。

3、“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居然”一词表达出“我”的惊喜之情。4、写小猫捉住老鼠这个细节有什么作用?说明第二只小猫不但给家人带来欢乐,而且还是捉鼠的好手。一再写其讨人喜欢,是为下文蓄势。5、“‘三妹,小猫呢?’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家里的人都忙乱的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写三妹的“慌忙”、家里人的“忙乱”,从侧面表现了家人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6、张妈的话起到什么作用?

张妈的话也从侧面表现了第二只猫的可爱。7、“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这句话中“他们”指的是哪一类人?“他们”指的是事不关己便漠不关心的一类人。8、“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代表哪一类人?

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

9、“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2】内容上,既是对前两次养猫经历的总结,又为第三次养猫做铺垫;

【3】情感上,体现作者对失去美好事物感伤、难过的心情。

分析第三部分1、“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这句话中写三妹对这只猫不太感兴趣表现了什么?

连一向喜欢猫的三妹“对于它,也不加注意”,突出表现了这只猫性情不活泼,不讨人喜欢,为下文悲剧的发生做铺垫。2、分析:“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猫长大长胖了,但还是“忧郁”“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

3、写猫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对鸟笼“凝望着”,有什么作用?

“似乎”表示猜测,这是下文“我”判定猫吃鸟的依据之一,突出了“我”的主观臆断,为下文“冤枉”猫埋下伏笔。4、“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反复;【2】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表明“我”认定这件事一定是花白猫所为,“我”对花白猫充满了愤恨,为下文棒打它提供了理由。

5、“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这句话中“辩护”一词有何含义?

“辩护”在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是张妈没有理由为自己辩护,因为妻子曾反复叮嘱过她;二是她没有更有力的证据为猫辩护。6、“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这句话中“好像”有什么表达作用?

“好像”一词精妙地证明了这种莫须有的罪名:既然它吃了鸟,那么嘴里就应该是鸟腿了。

8、“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这个情节的设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真相大白,原来花白猫蒙受了冤屈,同时也为下文写“我”的自责做了铺垫。7、“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比喻;【2】将原来对猫的暴怒、虐待比作刺“我””的良心的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发现真相后内心的悔恨9

10、“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文章结尾一段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段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在结构上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结构浑然一体。

深入探究1、第二只猫丢失后,:“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1】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的想法。【2】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

2、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弥补的。3、找出文中表现我对第三只猫的感情态度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表现了作者对亡失了第三只小猫的愧疚、难过之情;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痛苦、深深的自责和遗憾之情。

品味语句

【1】(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的外貌。动词“滚来滚去”用得准确,与“白雪球”相照应,更显出猫的活泼可爱。【2】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把猫视为“亲爱的同伴”,表达了一家人对猫的深厚感情。

【3】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这句话使用倒装句,突出了“我”对猫“畏罪潜逃”的判断,表现了“我”的武断,与下文写“我”的自责形成鲜明的对比。

【4】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比喻。将原来对猫的暴怒、虐待比作刺“我””的良心的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发现真相后内心的悔恨。课后习题1、本文采用了第—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么好处?

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4、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只?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5、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小标题:【1】买鸟、【2】凝望、【3】被疑、【4】蒙冤、【5】受罚、【6】真相。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6、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起引起下文的作用,为下文写向舅舅家要猫埋下伏笔。【2】“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是对前两次养猫经历的总结,为第三次养猫埋下伏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