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七单元26《庄子》二则(市一等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c92c122f7a1ebf9ff812a3bcbf070f/36c92c122f7a1ebf9ff812a3bcbf070f1.gif)
![初中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七单元26《庄子》二则(市一等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c92c122f7a1ebf9ff812a3bcbf070f/36c92c122f7a1ebf9ff812a3bcbf070f2.gif)
![初中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七单元26《庄子》二则(市一等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c92c122f7a1ebf9ff812a3bcbf070f/36c92c122f7a1ebf9ff812a3bcbf070f3.gif)
![初中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七单元26《庄子》二则(市一等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c92c122f7a1ebf9ff812a3bcbf070f/36c92c122f7a1ebf9ff812a3bcbf070f4.gif)
![初中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七单元26《庄子》二则(市一等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c92c122f7a1ebf9ff812a3bcbf070f/36c92c122f7a1ebf9ff812a3bcbf070f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
《庄子》二则【走进作家】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难点解析】①
如何理解《浑沌之死》?明确:庄子用“倏”和“忽”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比喻人的自我感觉中常常带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也就是说,庄子意在针砭人不能与万物自然相处。庄子主张的浑沌之境,是真朴的自然之道。庄子认为顺应自然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和最高境界。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不按照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这是最明显的启发。②《呆若木鸡》如何理解?明确:庄子在该文中表现的根本思想与《浑沌之死》一样,都可归结到“恬淡无为”的政治主张,这些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批批判的,也是积极的;同时我们又从文中体味到: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便能百战不殆。由此可悟出人生的大道理:人们如不断绝竞争之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主旨解说】《浑沌之死》这篇寓言故事,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的本性,往往会好心办坏事,结果与愿望相悖。《呆如木鸡》这则寓言故事,通过训练斗鸡,说明了只要有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方为竞争中“上为上者”,方能在战争中战无不胜的道理。【特色鉴赏】(1)善用寓言阐明一定道理。第一则可理解为不按照规律办事,会好心办坏事;也可理解不考虑后果,结果弄巧成拙。第二则可理解为要把骄傲浮躁收敛起来,把力量气势凝聚于内,才能修养到家。
(2)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浑沌之死》中,倏、忽、浑沌三个形象以及倏、忽为浑沌开窍的故事想象大胆,妙不可言,浑然天成。
(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庄子的很多寓言以他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精神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有描写的艺术形式,启迪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呆若木鸡》在写法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词语积累】虚词:1、十日二问:“鸡已乎?”(乎,吗)
2、衣鸡无敢应者,反走矣。(矣,了)
3、未也,犹应响影,(响,声响,这里指鸡的啼叫,名词作动词用)
4、未也,犹应响影(影,影子,指别人走进来,名词作动词用)一词多义:
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德,精神)
德
与忽谋报混沌之德
(德,恩情)
应
犹应响影
(应,做出反应)
异鸡无敢应者
(应,应战)古今异义: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走:古义:逃跑;今义:步行)特殊句式: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于浑沌之地”后置做“相与遇”的状语)
【文本链接】什么是寓言?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后来一些文人学者一方面引用人们已经创作出来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断创作新的寓言,作为论证或辩论的手段,这样,大量的寓言便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与《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其特点有:鲜明的教育性;强烈的讽刺性;故事情节的虚构性;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你知道《庄子》中有哪些成语?明确:鹏程万里、呆若木鸡、朝三暮四、望洋兴叹、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螳臂挡车、东施效颦、扶摇直上、涸辙之鲋等等。【基础知识训练】1.给下列字注音。倏(
)
沌(
)
渻(
)
恃(
)2.请解释词语(1)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谋:
(2)反走矣
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浑沌待之甚
善
(2)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4.《浑沌之死
》选自
。古人把
的状态也称作浑
沌。文中用“倏”“忽”作为神的名字,意在讽刺
5.《呆若木鸡》选自
,现已成为成语,意思是
6.《浑沌之死》中“七窍”
指什么?“倏”与“忽”为什么要给浑沌凿开“七窍”?【创新能力应用】(一)阅读《浑沌之死》,完成第7~11题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犹应响影:无敢应者:几矣: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方虚骄而恃气
(2)异鸡无敢应者(3)犹应响影9.纪省子驯养斗鸡的过程未写出来,这是为什么?10.学过《呆若木鸡》后
,和你以前的认识有何不同?谈谈自己的感受。
11.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有不少出自〈庄
子〉如“东施效颦”
“螳臂当车”等。请简述两故事的内容。(二)阅读《望洋兴叹》,完成第12~15题望洋兴叹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
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
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节选自《庄子•秋水》)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秋水时至(
)
(2)不辨牛马(
)(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
(2)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
义者。14.写出与本段文字有关的两个成语并且解释其中一个
的含义。成语含义:15.请你谈谈读完这则寓言受到的启示。【三新精英园】名著阅读16.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题后的问题。【甲】杨志寻思道:“却是恁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乙】“……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给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用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用血肉之躯跟你说话,就好象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一同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就象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⑴【甲】段文字选自名著《
》,所属情节是
⑵【乙】段文字中的“我”是
(人名),原著中“我”的主要性格特点是17.学校团委会决定举行“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活动,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该次活动写几句简短的开场白。(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1.shū)dùn
shěng
shì;
2.(1)商量(2)逃跑;3.(1)浑沌对待他们十分殷勤
(2)现在差不多了(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即使别的鸡叫,它也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毫无反应了。4.《庄子•
应帝王》天地未开辟前。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5.《庄子•
达生》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6.指眼、耳、口、鼻七个孔
他们想报答浑沌对他们的友善
7.仍然
应战
差不多
8.(1)正在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2)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3)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有所反应。
9.这此内容与文章主题无关,因此省略不写(文章中凡略写的内容多与主题关系不大,应从此方面考虑)
10.略
(言之成理即可)
11.东施效颦: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东施看到后,觉得很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却丑得可怕。后
人用此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螳臂当车:路上一只螳螂看到车过来了,非但不躲,却举起前腿来挡车子,结果一命呜呼。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
败。12.(1)按时(2)同“辨”,分辨(3)尽,完
13.(1)听到一些道理,就认
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
(2)我曾经听说有人看不起孔子的学问,轻视伯夷的道义。14.成语: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望
洋兴叹:本义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力量的弱小,现在用来比喻要做一件事情力量(条件)不足而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让内行人见笑。15.第一方面:骄傲自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贫瘦煤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特异性植物源农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二年级下册班级工作总结(2篇)
- 2025年企业劳动用工合同标准样本(2篇)
- 2025年个人门面房租赁合同标准样本(2篇)
- 2025年五年级下学期少先队工作总结(五篇)
- 2025年中介服务合同范例(三篇)
- 户外运动中心装修合同终止
- 液体化工品国内运输协议
- 宠物运输包车协议样本
- 2025-2030年中国反渗透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含答案)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 英语试题
- 春节节后收心会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 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范本【复产复工安全工作方案】
- HyperMesh100基础培训教程
- 现代机械强度理论及应用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
- 农村信用社个人借款申请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