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_第1页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_第2页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_第3页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_第4页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摘要】小儿体质的争论由来已久,主要的学术观点有“纯阳”学说、“稚阴稚阳”学说、“阳有余而阴不足”学说和“少阳”学说,而其中以“纯阳”和“稚阴稚阳”最突出。“纯阳”和“稚阴稚阳”理论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纯阳”表现为小儿在发育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稚阴稚阳”表现为小儿肌肤柔嫩,筋骨未坚,气血未充,脏腑娇嫩,阴阳二气均较不足。【关键词】纯阳;稚阴稚阳;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床用药原则1、关于“纯阳”学说最早提及小儿乃纯阳之体的是《颅囟经·为纯阳,元气未散。”有诸多医家有相关观点: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库全书目录提要》:“小儿纯阳,无烦益火。”金·方·小儿门》云:“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元·论·慈幼论》云:“小儿十六岁以前,禀纯阳气,为热多也。”明·学正传·小儿科》:“夫小儿八岁以前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明·万全《育婴秘诀·要露,使近地气,以养其阴也。”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纯阳之体,最宜清凉。”清·所患热病最多。”综上所述,“纯阳”说主要从小儿的生长发育旺盛。发病之后容易化热化火,以及治疗宜清凉来阐述小儿的体质特点。所谓“纯阳”是指三岁以下小儿禀受父母先天之气,真元未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而言。而不能把“纯阳”理解为“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从中医学基础理论来看,阳是人生命活动的动力,阳气旺盛则生命活动才能旺盛,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故阳气偏旺才能推动生长发育。2、关于“稚阴稚阳”学说“稚阴稚阳”源于《内经》,《灵枢·少气弱。”这里的“肉脆”指肌肉脆薄,“血少”是指血液中精微物质相对不足,“气弱”指脏腑功能活动未健全、相对薄弱。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养小儿候》提出“小儿腑脏之气软弱。”《颅囟经·病证》言:“孩子气脉未调,脏腑脆薄,腠理开疏。”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变蒸》言:“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把小儿时期的机体柔嫩、气血未足、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之体。这里的“阴”,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阳”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故“稚阴稚阳”的观点更充分说明了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未充和不全的。3、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形指形体结构,如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气指生理功能活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中提出:“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有余不足,非经云虚实之谓。”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三者密切相关。小儿新生,先天禀受肾气未充,既生之后,需赖后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滋养,才能不断补充和化生。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肾气生发、脾胃运化的需求较成人更为迫切,其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比成人大,故显得脾常不足肾常虚。同样,肾为气之根,脾为水谷精气之源,初生时肺脏全而未壮,脾肾又均稚弱,故肺脏受气不足,主气功能未健,显得肺常不足。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诸病源候论·在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两方面。4、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万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指出:“天地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肺先受之。”便易损伤脾胃而患病,如呕吐、泄泻、厌食、积滞、疳证等,严重者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万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言:“水谷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脾先受之。”传变迅速表现在小儿疾病的寒热虚实容易相互转化或同时并见。《小儿药证直诀·实证可以迅速转化为虚证,或者转为虚实夹杂;虚证亦可兼见实象,出现错综复杂的证候。“易寒易热”是指小儿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稚阳未充”,阳气易损而出现阴寒之证,所谓“阴胜则寒”;又由于“稚阴未长”,阴液易劫而表现为热的证候,所谓“阳胜则热”。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应灵敏,所以只要辨证正确,治疗及时,护理得当,病情较成人容易恢复健康。5、临床治疗用药原则脏腑娇嫩,易虚易实,用药宜轻、清,慎用辛烈。首先犯肺”在儿科尤为常见。治宜轻清上浮之品,托邪外出。而过于苦寒、辛即应攻补兼施,邪去而不伤正。治疗小儿内伤性疾病,地黄、黄精、何首乌、阿胶等壅滞之品,应慎重使用,以防阻碍脾阳。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慎用苦寒辛烈之品,防止伤阴伤阳。小儿稚阴稚阳之体,一旦感受外邪,发展迅速,要及早治疗。在治疗小儿疾病中,用药过于苦寒,容易损伤阳气,过于辛烈,易于伤阴。若为热性病,热性病尤易伤阴伤气,在治疗中,要配合养阴益气,提防热去而气阴大伤。若脾虚而寒湿滞中,使用辛燥之品务必中病即止。脾常不足,顾护脾胃。另一方面,饮食不当,如生冷、肥腻、不洁之品易伤脾阳而致病。如小儿患外感常并见脾胃病,治疗既要疏解外邪,又要运脾消食,外邪一去,治应在脾。脾阳之健运赖肾阳之温煦,久病脾虚患儿,往往肾阳亦虚,治宜壮肾健脾。肾病日久,亦可损及脾阳,治疗也应健脾固肾。肝常有余,提防扰动肝风。要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抽搐,立即处理;在治疗中适当选加平肝、疏风镇痉药物,防患于未然。对里热炽盛、风火相煽之抽搐,则用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综上,“纯阳”和“稚阴稚阳”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对于阐明和理解小儿病因病理特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朱锦善.小儿体质学说的学术争鸣[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1):14—16廖华标,陈敏时.浅谈小二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J].志,2001,8: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