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最鲜人物素材:苏轼-人间有味心中有千帆_第1页
2021届高考作文最鲜人物素材:苏轼-人间有味心中有千帆_第2页
2021届高考作文最鲜人物素材:苏轼-人间有味心中有千帆_第3页
2021届高考作文最鲜人物素材:苏轼-人间有味心中有千帆_第4页
2021届高考作文最鲜人物素材:苏轼-人间有味心中有千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最鲜人物素材:苏轼--人间有味,心中有千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去世前的两个月,苏东坡写下了这首诗,把黄州、惠州、儋州的贬官经历当成是“平生功业”,这是苏东坡的自我解嘲,同时也是他的人生体悟。在苏东坡看来,人生的每一段旅途都是值得的。在颠沛潦倒的贬官岁月里,虽然苦闷与不甘时时席卷而来,但苏东坡却一直努力用乐观、旷达、诙谐的态度来排解胸中的苦闷。他排解苦闷的方式之一,就是美食。虽然被皇帝赶出了朝堂,他却迈步走进厨房,用一道道美食,记录着苦难生活中一件又一件小小的快乐。在黄州:贫穷限制不了想象力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虽然名义上还在做官,但他却无权决定公事,甚至连俸禄都停发了。原来不曾为吃穿发愁的苏东坡,只能痛下决心节俭度日。他每个月都把所剩积蓄分成三十份,每天只花一份,还专门准备了一个大竹筒,集中存每天用剩下的钱,留到有客人来时再用。然而,贫穷并没有限制苏东坡的想象力。随着自己心态的慢慢转变以及对贬官生活的适应,渐渐地,苏东坡又有了发现美食、制作美食的心情。他发现黄州的猪肉非常便宜,可富贵人家却不屑于吃,普通百姓又不知道怎么吃。于是,苏东坡用猪肉制成了一道美味。流传至今,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坡肉。苏东坡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做了这道菜,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在徐州,也有人说在杭州。但不管怎么说,这道菜的最终定型应该是在黄州。因为在这里,苏东坡不但动手做了美食,还把制作方法记了下来,将实践经验上升到了理论层面:东坡肉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猪肉颂》)“罨烟”“焰不起”,是说笼罩着青烟而不见多少火焰,也就是用很小的火来炖煮。让肉自己煮熟,不要着急,等时间够了,味道自然鲜美。早晨起来吃上两碗,自己吃饱了谁也管不着。一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自在与舒坦。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豁达和率真,又怎么能写出这样的食谱?苏东坡喜欢吃肉,喜欢各种珍馐美味,但是,他并不一味强求食材的高档与味道的丰富。在生活并不宽裕的黄州,他还制作过一道东坡羹。这道菜“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食材除了米,只有蔓菁(类似于芥菜的一种块根植物)、萝卜、荠菜这些最普通的蔬菜,调味料也只用生姜。在贬官的日子里,就地取材,随遇而安,正是东坡的饮食之道。东坡羹在惠州:我这个吃法,狗都不高兴了宋神宗去世后,哲宗即位,辅政的高太后起用旧党,苏东坡被重新召回朝廷,委以重任。可是好景不长,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推行变法,苏东坡又被贬到岭南的惠州。岭南瘴疠之乡,对文人士大夫来说就是鬼门关。“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愁黄昏”,初到惠州的苏东坡,也有过有去无还、客死他乡的恐惧。在当地官员的帮助下,苏东坡在惠州逐渐安顿下来。随着生活的稳定,他心中的悲伤、恐惧也慢慢被坦然、闲适所取代。他那双善于发现美食的眼睛,又开始寻找“猎物”了。惠州盛产荔枝,原来不怎么吃荔枝的苏东坡,在这儿一下吃了个够,写下了著名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算常年被痔疮困扰,他也照吃不误。他还自制了一种“芝麻茯苓面”,服用一段时间后,气力不衰,痔疮也逐渐好转。荔枝然而,当时的惠州毕竟偏远贫穷,除了荔枝、杨梅、龙眼这样的特产外,许多食材都很匮乏。据说惠州街市上一天才杀一只羊,苏轼作为贬官,吃不起羊肉,只能让宰羊的人把羊脊骨留给他。羊脊骨就是俗称的羊蝎子,今天常见的吃法是炖或涮火锅,但九百多年前的苏东坡已经用羊蝎子做烧烤了。烤羊蝎子就是苏东坡发明的又一道菜。他在家信中把做法告诉了弟弟苏辙: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与子由弟》)把羊蝎子煮熟,趁热捞出,用酒和盐稍加腌制,烤到微焦即可。用牙签剔上一整天,虽然只能吃到骨缝中很少的肉,他却吃得津津有味,就像吃螃蟹一样。他还不忘和弟弟调侃一番:“老弟你当官的时候天天吃工作餐,不管吃什么肉,一口咬下去,都咬不到骨头,怎么能体会到我啃羊蝎子的乐趣呢?只不过我这个吃法,那些等着啃骨头的狗都不高兴了……”在儋州:谁也别来和我抢生蚝谪居惠州三年后,朝廷再次打击旧党,把苏东坡贬到了更远的儋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宋代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被贬到远得不能再远的海南,已经属于极刑了。年过六旬的苏东坡,也觉得自己没有活着回来的希望了。他写信和儿子们诀别,甚至打算买棺、挖墓,死后葬在海南。毫无疑问,这里的生活条件比惠州还要艰苦。苏东坡在给好友的信中发牢骚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这里可以说是要什么没什么。然而,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苏东坡,已经懂得怎样尽快从失意中解脱出来。他很快就融入了当地黎族百姓的生活中,并再一次解锁了自己的烹饪天赋,用美食为海岛余生增添些乐趣。一天,当地人送给他一些生蚝。这送到嘴边的美味,怎么能拒绝呢?他直接来了个“一蚝两吃”: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献蚝帖》)小的和酒一起煮,味道鲜美;大的做成烧烤,大快朵颐。他甚至告诉儿子苏过:“千万不要和别人说这件事,要是让北方的士大夫们知道了,他们都得学我,请求被贬到海南,来和我抢生蚝!”就算被贬到天涯海角,也要用诙谐幽默来化解苦闷,用自我解嘲来摆脱烦恼,这就是苏东坡。烤生蚝一个懂得好好吃饭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好好生活的人。面对人生的困难挫折,有的人整天寝食难安,有的人却还能安心地吃下一日三餐。在忍受了孤独寂寞的折磨,经历了对人生苦难的思索之后,苏东坡努力成为了后者。就像他在《老饕赋》(老饕,苏东坡的自称,可以理解为“吃货”)里写的那样,“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他用一道道美食装点着人生,使自己走向旷达。苏轼:人生何必纠结,想开便是晴天林语堂曾说: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也有人曾说: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风雨,过眼云烟,我行我素,泰然处之,他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年少时,总以为苏轼苏东坡不是一个人,后来越了解他越发现,前半生,是苏轼;后半生,才是苏东坡。生活百般滋味,他用一生的时间,使它苦尽甘来。放不下的,就看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忧愁无处说,他来到赤壁,看江水奔腾,惊涛拍岸,一时间胸怀大开,心中也渐渐释怀。其实这一生,我们所追求的功和名、权和利,只不过是人生中的幻光。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生活的坎坷与磨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人生何必纠结,想开便是晴天。苏轼看开了,你呢?得不到的,就释然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的一生,辗转各处,像什么呢?正像到处飞的鸟类。到处飞是鸟的命运,各处奔波是人的命运,我们在哪里留下痕迹,停留何处,都是偶然,也是必然。无常,是人生本来的称谓。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人,因为命运各奔东西,这无可厚非,都是偶然的事,所以不用放在心上。人生充满了偶然,而我们则需要用一种必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偶然。躲不过的,就面对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人生总有风雨,苏轼却不以为意。在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时,选择我行我素,有一种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因为人生的风雨和自然界的风雨没有不同,都是一会晴天一会雨天,习惯就好。生活有时候,就像泰戈尔一句诗: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风雨、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要离开的,就放手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为挚友钱穆父送别所作。前半段“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是对友人高风亮节的赞赏,也是苏轼的自我写照。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人生中有太多的过客,不管你有多么的不舍,过客始终都是过客,总有一天会离开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放手。忘不了的,就祝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从杭州被调任密州,虽然是被降职了,可苏轼并不懊恼,因为这会离苏辙更近,兄弟团圆也就方便些。可不知为什么,两个人都在山东,这一年的中秋节,却没能团聚。望着天上的圆月,酒醉的苏轼竟然埋怨月亮故意与人们过不去。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人这一辈子,有些事是出乎意料的,有些事是情理之中的,有些事是难以控制的,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别忘了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得失了无忧,来去都随缘。看不透的,就旁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公元1084年,苏轼终于结束了他的黄州团练副使生活,奉调汝州。在路过九江时,游览庐山,写下若干首诗,而这一首,是最后的总结。有时候,我们所得非所见,所见非所感,所感非事实。我们看到的是非对错其实并非真正的是非对错,因为我们的眼界会被事物本身所遮挡,同时,又会受自己的好恶所左右。很多时候我们身在局中,会被众多繁杂的事务蒙蔽双眼,走不出来,但自己作为旁观者时,就能看出利弊来了。所谓,当局者迷。到不了的,就心安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每个人都渴望身心的安顿。我们希望生活不再漂泊无定,内心不再恐惧、担忧,一切不再让我们如此疲惫不堪,但生活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变故。真正的安顿,是内心的安顿。心若没有了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内心安定,波澜不起,那么自然可以随遇而安,处处皆是故乡了。最有滋味的,是清欢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从黄州迁往汝州。官场的压力有所缓解,朝廷想要重新起用苏轼。苏轼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表达出他对浅烟疏柳、香茶春蔬的喜爱,更是对人间淡然诸事的喜爱。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