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讲课讲稿_第1页
《伶官传序》讲课讲稿_第2页
《伶官传序》讲课讲稿_第3页
《伶官传序》讲课讲稿_第4页
《伶官传序》讲课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伶官传序》ppt英语祈使句的用法英语祈使句的用法

/英语祈使句的用法祈使句1、定义:祈使句是用来表示请求、命令、劝说、号召、警告等的句子。在祈使句中,通常省略第二人称主语you,以动词原形开头。句末一般用句号;表示较强语气时,则用感叹号。2、类型:1、V型:动词原形+其他2、Be型:Be+形容词3、Let型:Letsb+其他4、No型:No+v-ing/n3、注意:①表示委婉、客气时,常加please(可放句首,句末<用逗号隔开>)②祈使句的否定形式:一般在句首加don’t③Let型的祈使句变否定句,可在句首加don’t,或在动词原形前加not.4、祈使句用法口诀祈使句,祈使句,请求命令或建议。主语是you常省去,动词原形开头记。否定形式加Don’t,Let否定有两种。想更客气please,句首句末没关系。练习I.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It’sanimportantmeeting.______(not,be)late.2._______(not,make)anynoise!Yourmotherissleeping.3._______(not,speak)withyourmouthfulloffoodand_____(be)polite.4.______(not,talk)and_______(read)aloud.5.____(not,leave)yourhomeworkfortomorrow,Larry.6._____(look)out!Acariscoming.7.______(give)ustenyearsandjustseewhatourcountrywillbelike.8._______(not,let)thebabycry.9.Let’s_____(not,say)anythingaboutit.II.选择填空(???)1.Herdoctorsaid:“________worksohardAStop?????????BDon’t????????CCan’t??????DNo(???)2.Cindy,______tobehereat8o’clockAissure?????Bissurethat????Cwillbesure???Dbesure(???)3._______whenyoucrosstheroadADocare?????BCare????CBecareful????DTobecareful(???)4.________himthesecret,willyou?ADon’ttell????BNottotell????CNottelling???DNotelling(???)5.________inbed.It’sbadforyoureyes.ANottoread?????BDon’tread??????CDon’ttoread???DNotread(???)6.________yourchild.We’lllookafterhim.ANottoworryabout???????BDon’tworryaboutCNotworryfor???????????????DDon’tworrywith(???)7.______tellalie.AHardly????????BNot?????????CNo???????DNever(???)8.Please________lookoutside.LookattheblackboardAnot????Bdon’t??????Caren’t???????Dcan’t

范进中举说课教案范进中举说课教案

/范进中举说课教案《范进中举》说课教案卢龙县刘田庄镇六百户中学魏玉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范进中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范进中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这是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作。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比较阅读,在比较中欣赏文学作品,感知艺术形象。2、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课文的能力。2、体会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进一步了解。(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运用"比较法"分析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进和胡屠户的人物形象。2、难点: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二、说教法:本文篇幅较长尤其要注意精讲,讲求取舍。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设置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更形象直观,活跃气氛,引起兴趣,激发感情,引发感悟。2、提问法:长文短教,因而教师提问的导向作用是很有必要的。提问精而巧,逐步引导,逐渐深入。3、点拨法: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4、表格法:填写范进和胡屠户“中举前后对比”表格,突出主旨。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小说常识和自学能力,感性认识较强,但理性分析不足。本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初中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忽略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2、学法指导:a.圈点法:在文中勾画相关描写,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b.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c.朗读法:朗读精彩片断,体会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赏析高超的写作技巧。四、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提问的同时亮出彩票)师:小小彩票,实在玄妙。现代社会,多少人凭借它而一夜暴富,改写了命运。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如果人们希望改写个人命运,实现一夜之间由不名一文,摇身一变为身价百倍,飞黄腾达的梦想,是不是也凭彩票呢?(不)师:的确,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封建科举考试,凭“中举”才能实现。于是,“中举”在下层知识分子之间,在社会和广大老百姓之中,导演出一幕幕人间喜悲剧。更有甚者,中举了,可人却疯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随我走进19课《范进中举》来一探究竟吧。(板书课题:范进中举)(这一环节,注重引导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融入课堂中。)(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显示)(三)出示作者简介(课件显示)(四)整体感知(课件显示)1观看课文录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勾画出有关范进和胡屠户的各种描写。(这一环节,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文中主要人物的印象。)(五)比较阅读1、利用电脑课件展示比较阅读图表,重点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境况、社会地位、处事态度,了解夸张、对比手法在本文中具体运用所达到的强烈的讽刺效果。2、出示问题:范进为什么会发疯又是怎么好的?(学生回答)3、通过范进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答:批判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运用电脑课件对人物形象进行归纳总结4、利用电脑课件展示比较阅读图表,重点分析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学生填表,并归纳胡屠户的性格特征。(这一环节,以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方式授课,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文内容,加深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六)合作探究1.张乡绅为什么来拜会范进,又送银子又送房?(启发学生充分发表见解)2.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有什么改变?说明了什么?(启发学生回答)(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七)文章小结利用电脑课件对全文的写作特色及中心进行归纳总结。(八)布置作业范进中举后能否励精图治,造福一方呢?假想可能出现的情景写一篇文章。要求适当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写作能力,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附板书设计:19范进中举吴敬梓范进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对比、夸张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范进中举》教学反思《范进中举》是一篇传统小说,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夸张、对比的艺术手法对腐朽的科举制度以及深受其毒害的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毫无疑义的说,对正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警示。只有成功的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范进中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并运用夸张、对比的写作手法;学习并运用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小说的主题思想。按照往常的教法,教师逐个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然后教师再讲解分析,一一得出小说的主题、人物性格及写作手法。这样一节课下来,自己往往是累得口干舌燥,很是费力。这让我想起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非谓滔滔不决地说,学生默默聆听,而在于引导启迪”。新课标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是提高语文素质的立足点。学习本文要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摆正心态读书,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受到熏陶,这是教学本文的第二个立足点。在课上,我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导入语到课上问题的设计都力求新颖,从而吸引住学生,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各抒己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足之处是学生活动的时间太短,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少了一些,缺少普遍性.在小结时,应让多个学生回答.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争取越讲越好,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

儿童学加法口诀儿童学加法口诀

/儿童学加法口诀加法口诀

1+1=2

1+2=3

2+2=4

1+3=4

2+3=5

3+3=6

1+4=5

2+4=6

3+4=7

4+4=8

1+5=6

2+5=7

3+5=8

4+5=9

5+5=10

1+6=7

2+6=8

3+6=9

4+6=10

5+6=11

6+6=12

1+7=8

2+7=9

3+7=10

4+7=11

5+7=12

6+7=13

7+7=14

1+8=9

2+8=10

3+8=11

4+8=12

5+8=13

6+8=14

7+8=15

8+8=16

1+9=10

2+9=11

3+9=12

4+9=13

5+9=14

6+9=15

7+9=16

8+9=17

9+9=18

1+10=11

2+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7+10=17

8+10=18

9+10=19

10+10=20

加法口诀儿歌

一加一等于二

一加二等于三

二加二等于四

一加三等于四

二加三等于五

三加三等于六

一加四等于五

二加四等于六

三加四等于七

四加四等于八

一加五等于六

二加五等于七

三加五等于八

四加五等于九

五加五等于十

一加六等于七

二加六等于八

三加六等于九

四加六等于十

五加六等于十一

六加六等于十二

一加七等于八

二加七等于九

三加七等于十

四加七等于十一

五加七等于十二

六加七等于十三

七加七等于十四

一加八等于九

二加八等于十

三加八等于十一

四加八等于十二

五加八等于十三

六加八等于十四

七加八等于十五

八加八等于十六

一加九等于十

二加九等于十一

三加九等于十二

四加九等于十三

五加九等于十四

六加九等于十五

七加九等于十六

八加九等于十七

九加九等于十八

20以内加法口诀

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

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

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

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3+17=20

1+18=19

2+18=20

1+19=20

10以内减法

1-1=0

2-1=1

2-2=0

3-1=2

3-2=1

3-3=0

4-1=3

4-2=2

4-3=1

4-4=0

5-1=4

5-2=3

5-3=2

5-4=1

5-5=0

6-1=5

6-2=4

6-3=3

6-4=2

6-5=1

6-6=0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7-7=0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8=0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9-9=0

10-1=9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10-10=0

20以内减法

11-1=10

11-2=9

11-3=8

11-4=7

11-5=6

11-6=5

11-7=4

11-8=3

11-9=2

11-10=1

12-2=10

12-3=9

12-4=8

12-5=7

12-6=6

12-7=5

12-8=4

12-9=3

12-10=2

13-3=10

13-4=9

13-5=8

13-6=7

13-7=6

13-8=5

13-9=4

13-10=3

14-4=10

14-5=9

14-6=8

14-7=7

14-8=6

14-9=5

14-10=4

15-5=10

15-6=9

15-7=8

15-8=7

15-9=6

15-10=5

16-6=10

16-7=9

16-8=8

16-9=7

16-10=6

17-7=10

17-8=9

17-9=8

17-10=7

18-8=10

18-9=9

18-10=8

19-9=10

19-10=9

20-10=10

原来,我也很幸福2原来,我也很幸福2

/原来,我也很幸福2原来,我也很幸福 幸福,能化解内心的坚冰;幸福,能让人重拾丢失的自信;幸福,能给予人前进的动力。 幸福是如此的令人神往,却又容易被人忽视;幸福本是触手可及,却又被人视作飘渺虚无;幸福是那么急切的敲击着我们的心门,可我们却总是浑然不觉。 幸福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支柱,是每个人的向往追求,那么幸福在哪呢? 我们小区内有一处草坪,绿油油的,我特别喜欢在这上面走一走,坐一坐,尤其是心情跌入谷底时,我就会不由自主的坐上去,闻青青芳草,观归途大雁,享微风拂面。然后我就会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心田上的污垢被冲走了,全身心都得到了抚慰,自然而然也感受到了那由衷的幸福。 不由地,那片草坪便成了我内心的寄托,情感的加油站。 还记得那一天,我又坐在了那上面,满脑子都是一张布满红叉的试卷以及同学之间的攀比。我低下头来,发现以往生机盎然的小草也低下了高昂的头,那以往白云飘飘的天空也变得空旷,也变得苍白无力,那以往欢快的鸟儿也消失了踪迹。 我盼望着一场大雨,在雨中不打雨伞地坐在这里,让雨水与泪水混淆,流走。然而,天空就是不肯施舍我。 我悲伤到了极点,小草啊,你倒是抬起高傲的头看我一眼啊!幸福啊,你什么时候能叩响我悲伤内心的大门啊!我的心中一片迷茫,躺在草坪上无所事事地望向天空。顿时,我恍然大悟,这低下头的小草不就在暗示我要忘掉过去,暗自成长,在应有的时间重放光彩吗?这离开的大雁不就在告诉我人生总有归途,不要总是站在舞台的中央吗?这苍茫的天空不就像一张空白的纸张吗?没有以前的败笔,反而更容易在这上面添加缤纷的色彩,变成优美的画卷。人生也是如此,利用处在低谷的时光努力拼搏,发展自我,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迸发出惊人的火花。我又重新充满斗志,背起书包,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彼岸。这就难道不是幸福吗?遇到了生活的挫折仅凭一片草地便悟出了人生哲理,为前途寻找到了光明,为成功大厦找到一块基石。这就是幸福。原来,幸福是这么容易拥有;原来,幸福是这么美好;原来,幸福就在我的身边;原来,我也很幸福。

三年级数学差倍、和倍问题三年级数学差倍、和倍问题

/三年级数学差倍、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一1篮球比排球多6个,篮球的个数是排球的3倍,篮球和排球各几个?2爸爸比君君大30岁,爸爸的年龄是君君的6倍,爸爸和君君各多少岁?3樱桃比苹果贵12元,樱桃的价格是苹果的4倍,樱桃和苹果的价格各是多少?4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棵,桃树的棵树是杏树的4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5小红和小明都去银行存钱,小红比小明多存400元,小红存的钱数是小明的5倍,小红和小明各存多少元?6甲存的钱是乙的4倍,甲比乙多存600元,甲乙各存多少元?7一只大象的体重比一头牛重4500千克,又知大象的重量是一头牛的10倍,一只大象和一头牛的重量各是多少?8电视机的价格是压力锅的10倍,压力锅比电视机便宜3600元,电视机和压力锅各多少钱?差倍问题二1灰太狼请到了捕羊高手帮他抓羊,灰太狼抓到4只小羊,捕羊高手抓到10只小羊,被喜羊羊救走相同只数的小羊后,捕羊高手剩下的羊数是灰太狼的4倍,灰太狼和捕羊高手各还剩几只羊?2小白兔采了20个蘑菇,小灰兔采了30个蘑菇,它们吃掉相同个数的蘑菇后,小灰兔剩下的蘑菇是小白兔的2倍,它们各吃掉多少个蘑菇?3甲有50元,乙有30元,两人花去同样的钱数去买书本,甲剩下的钱数是乙的2倍,他们各花去了多少元?4有2块布,第一块长74米,第二块长50米,两块布各减剪去同样长的一块布后,剩下的第一块米数是第二块的3倍,问每块布各剪去多少米?5数学书有200页,语文书有150页,看完相同的页数后,数学书剩下的页数是语文书的2倍,问数学书看完多少页?语文书还有多少页没看?6喜羊羊有70千克苹果,美羊羊有40千克苹果,它们吃了同样多的苹果后,喜羊羊的苹果是美羊羊的2倍,它们各吃了多少千克苹果?7学校举行数学比赛,乐乐做了12道题,小玉做了8道题,如果他们少做相同的题数,那么乐乐做的题数是小玉的2倍,他们各少做多少道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完全平方公式练习(含答案)七年级数学下册完全平方公式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完全平方公式练习(含答案)1.6完全平方公式1.下列计算:①(a+b)2=a2+b2;②(a-b)2=a2-b2;③(a-b)2=a2-2ab-b2;④(-a-b)2=-a2-2ab+b2.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2.(07·云南)已知x+y=-5,xy=6,则x2+y2的值是()A.1B.13C.17D.253.(07·黄冈)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2=2a5B.(-2a3)2=4a6C.(a+b)2=a2+b2D.a6÷a2=a34.(-2ax-3by)(2ax-3by)=.5.(-2ax-3by)(2ax+3by)=.6.=.7.计算(x-y)2-(y+2x)(y-2x).8.先化简,再求值.(m+n)2+(m+n)(m-3n),其中m=,n=1.9.当x=,y=2时,求代数式的值.10.已知x-=3,求的值.11.已知x2-4=0,求代数式x(x+1)2-x(x2+x)-x-7的值.参考答案1.A[提示: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准确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B[提示:由完全平方公式可知,x2+y2=(x+y)2-2xy=(-5)2-2×6=13,故选B。]3.B[提示:根据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除法一一判断.]4.9b2y2-4a2x25.-4a2x2-12abxy-9b2y26.7.解:原式=x2-2xy+y2-(y2-4x2)=x2-2xy+y2-y2+4x2=5x2-2xy.8.解:原式=m2+2mn+n2+m2-3mn+nm-3n2=2m2-2n2.当m=,n=l时,原式=2×-2×12=.9.解:原式==4x4-=4×-×16=-=0.10.解:=32,x2-2·x·+=9,x2+=11.11.解:x(x+1)2-x(x2+x)–x-7=x3+2x2+x-x3-x2-x-7=x2-7.当x2-4=0时,x2=4,原式=-3.

我的教育教学随笔、感悟我的教育教学随笔、感悟

/我的教育教学随笔、感悟我的教育教学随笔不知不觉间,我在教育教学的路上,已走到了第三个年头,三年来,无论是在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教育教学的效果,都较刚参加工作时成熟了许多,进步了许多。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经验和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是说在跑步中我们要学会停下来,这样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试着在教学中多反思,使自身获得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那么,我们的专业技能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通过我的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地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的成长,真的很重要。记得一次交流会上,有个老师就讲起了他对日常教育教学的反思,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专门准备了反思记录本,只要有想到的内容,及时写在上面,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大概内容或是一点想法,然后他会利用空余的时间,把这些内容中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写一写,也便就成了我们所谓的反思,我想这就是一种坚持吧。我想,只有坚持不懈坐着反思教育的老师,才是真正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收获的人。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总是能在各种逆境中寻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由此想到我们平时教学中的反思也是一样,只有首先抱有积极反思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反思,做好反思。所以,想要真正反思成功,先有积极的态度吧。自古以来,关于“坚持”的名言有许多许多,譬如比阿斯说:“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又譬如《论语》中那句“欲速则不达。”人们为什么要一直重复着坚持,可见它是多么的金贵。从事教育工作三年来,我就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到底。现在的学生与我们存在着很大的观念差异,而且个性都比较强,不能对他们采取压制的手法,刚开始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效果却会适得其反,我们并不是阶级敌人,要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更要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面对本学科的特点,要认真思考怎样让他们更好的接受。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教师首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教学要有效果,关键在课堂;课堂要有效果,关键在学生参与!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是关键。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而且要涉猎一些课外书籍的知识,开拓视野,关注身边事,国家事,只有这样才能把教材枯燥的知识讲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引领自己不断超越。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情境教学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它是语文“乐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在形象的大小、远近、虚实、动静,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而且能突破时空限制,有利于实现其它教学媒体难以实现的“形真”;电化教学过程中以形、声、色、光的运用与结合,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制造氛围,激发学习情感,导致“情深,”引起教师、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情境教学中讲究意境深远,讲求意象,而电化教学则有利于意境和意象的整体展现,以达到情境教学的最佳境界。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调动,它的本质是创造,那种模式化的东西是与其背道而驰的。课堂教学的中心工作就是要打通学生的情感通道,将调动情感与创造情景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即景生情,缘情造景,情动而辞发,最后达到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的境界。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探究、领会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赠汪伦教学设计赠汪伦教学设计

/赠汪伦教学设计一、导入、释题。识记生字“赠、伦”,书写生字“汪”。师:(故事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么?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注意认真听,听完后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古代有个人叫汪伦,很有才学,唐开元间任泾县令,卸任后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汪伦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的才华,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李白这个人一生最喜欢游山玩水,喝酒写诗。汪伦根据李白的个性特点,写了一封请帖送到李白手中,上面写着:“太白先生: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请您光临,饮酒赏花。”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八个字,眼睛都瞪大了。心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便应邀来到汪伦家。到了汪伦家后,每天,汪伦只是陪李白喝酒,向李白请教作诗的学问,带着李白在村子周围看看,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提都不提。李白急了,反复要求去赏“十里桃花”,去“万家酒店。”汪伦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对李白说:“这些地方你都去过了。”李白有些摸不着头脑。汪伦说:“十里桃花就是离我家十里外山坡上的一棵桃树,万家酒店就是我们天天去喝酒的那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听后哈哈大笑,并没有责怪汪伦,反而被他的风趣和智慧所打动。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两人饮酒作诗,脾气相投,成了好朋友。转眼李白要离开桃花潭了,继续他的行程,当船缓缓开动的时候,汪伦来到岸边,依依不舍地给大诗人李白送行。李白深受感动,觉得这才是最真挚的人生友情。情动之下,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赠汪伦》。师: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生:这个故事讲了汪伦请李白到他家做客,告诉李白他家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可是去了却没有,李白没有恼怒,反而跟汪伦成了好朋友,李白要走了,汪伦特地踏歌给李白送行。李白就写了一首诗送给王伦。师:故事只听了一遍你就能够说出它的意思来,听得仔细,说得详细。好!谁还能再用一两句话简单说一说?生:汪伦请李白来桃花潭做客,李白来了之后虽然没有看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但是他们俩仍然成了好朋友,李白要告辞了,汪伦特地踏歌送行,李白很感动,就写下了《赠汪伦》这首古诗。师:告辞、踏歌送行这两个词用得好!师:同学们了解李白和汪伦么?生:李白是著名的诗人,和杜甫共同称为“李杜”。生:李白是唐朝诗人,喜欢喝酒和游山玩水。师:看来你很了解李白,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生:上网查资料。师:这是学习的好办法。生:李白字太白,是浪漫什么……师:浪漫主义诗人。(课件出示,认识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存世诗文千余篇。师:了解汪伦吗?生: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生:汪伦是泾县县令,卸任后隐居在桃花潭边。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刚才老师讲的古诗里面说到了。师:你非常善于听讲。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李白送给汪伦的古诗《赠汪伦》。齐读课题。师:赠可以怎么记?生:我在超市里看见奶袋子上面写着“买一赠一”就是这个赠字。师:善于在生活中识记生字,你是个有心人。生:我买玩具的时候还赠给我一个小礼物,上面写着“赠品”。生:赠左边是个宝贝的贝,右边是曾经的曾。师:说得好,我们赠给别人东西的时候一般都把什么样的东西送给他?生:自己的宝贝。师:所以要记住它是个贝字旁。师:看这个“汪”字怎么记?生:熟字加偏旁。王加上三点水。师:能组词么?生:泪汪汪。师:跟水有关系所以是三点水旁。生:水汪汪,汪汪叫。师: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跟我一起书空。请大家打开本子在本上写两个。师:伦怎么记呢?生:熟字换偏旁。轮子的轮车子旁换成单人旁就是汪伦的伦了。生:老师,这个字师语无伦次的伦。师:你积累的词真多,好!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师:上课之前听有的同学说这首诗大家很熟悉了,好,先读一遍我听听吧,注意把自此读准了。生:齐读。师:同学们能把古诗读通,但是古诗要读出韵味。怎么才能读出韵味呢?你得了解这首古诗写得是什么,作者写得时候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那么同学们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了吗?好,考考大家。师:(课件出示问题,生填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生:时间是李白乘舟的时候。师:李白乘舟要怎样的时候?生:李白乘舟将要走的时候师:用诗中原句来说就是~生:李白乘舟将欲行时。师:非常正确。生:地点是桃花潭边。生:人物是李白和汪伦。师:事件呢?生:李白坐船要走,汪伦来送。师:汪伦是以什么方式来送他的呢?生:踏歌。师:好,把这句话连起来完整地说说。生:事件是李白坐船要走,汪伦踏歌送行。师:(板书:踏歌送行。)对,这样说话才完整。师:了解了古诗的大概意思,让我们再读全诗,体会李白的千古不衰的名作。生:齐读全诗。三、进入情境,体会感情。师:古诗大概描述的意思我们明白了,想写好一首诗,还要写出意境。这首诗里要注意几个意境。师:(课件出示意境一:“舟”),舟是指什么?生:小船。师:回答问题要完整。生:舟指的是小船。师:古代的交通工具有什么?生:古代用的最多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小船或者是步行。师:对。舟字在古诗里出现很多,一方面,古代交通工具还不够发达,没有飞机、公交车、地铁、动车等,人们一般靠马车、步行来活动,舟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快捷的交通工具了;另一方面,它轻快敏捷,常常用于表现诗人洒脱的胸怀,想象一下,古人穿着长袍,手持一卷书或者背一把古剑,那多么英姿飒爽。师:下面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把舟用在诗句中的。(课件出示句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李白;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孟浩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删除了其它三句难度较大的诗句。)生:读。师:给“舟”组词。生:小舟。生:乘舟。师:乘怎么记?在哪里见过它?这个字这么深刻的含义,我们定要写会它。拿出本子跟老师写乘舟二字。师示范。生:在练习本上练写。师:(课件出示第一句),怎么理解这句?生:李白坐着船就要走的时候。???师:将欲行,是什么意思????生:就要走。???师:那就把时候去掉。???生:李白乘舟就要走。???师:说得好,理解诗句的时候,就可以这样,用组词连句的方法。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生:读。师:(课件出示踏歌)踏歌。认读踏字,跟什么有关?生:足字旁跟脚有关。师:看几幅图片,结合课文谈谈你所理解的“踏歌”。(课件出示图片)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即表现了村民的踏歌活动。同时此图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件名作,具有重要的地位。生:踏歌就是用脚踩地打拍子唱歌。师:还有补充么?生:踏歌就是用脚踩地打拍子然后手也摇摆唱歌。师:摇摆可以换成什么词?生:摇摆可以换成舞动。师:舞动是手的动作,手脚都用的话哪个词更恰当?生:手舞足蹈。师:是啊,踏歌手脚都要用,那我们用这一个词就能概括了。谁能再说一说踏歌如何理解?生:踏歌就是手舞足蹈唱歌。师:是的,踏歌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人们口唱欢歌、手舞足蹈动作自由、活泼。《武进旧事·元夕》中有李笃房吟描写踏歌场面的诗句(课件出示诗句)生:读“人影渐稀花露冷,踏歌声度晓云边。”师:是啊,人渐稀少,到了深夜,踏歌声还穿透云霄。再读这句。师:忽闻在这里怎么理解?生:忽然听到。师:你太厉害了,知道闻就是听到的意思。生:以前学过《春晓》里面有句处处闻啼鸟,老师就说闻是听到的意思。师:能够把以前学的知识用到学习中去,这是一样重要的能力。你是个善于总结和思考的孩子。师:李白忽然听到什么了?生:李白忽然听到李白踏歌送行的声音。师:为什么要在李白离开汪伦的家,上路之后,来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呢?他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迟不送,偏偏要等到人家坐到船上的时候才来送呢?你们这时候就做做汪伦,猜想猜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几种可能呢?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才来送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师:请同学们开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生:有可能汪伦因为有事耽误了所以来晚了。师:想一想汪伦有可能有什么事能够耽误来送李白呢?生:有可能他回家去给李白拿自己酿的酒去了。师:你如何知道他会酿酒?生:老师开始讲的小故事里说了汪伦用自己酿的酒招待李白。师:故事听得认真,想象合理。生:有可能汪伦故意来迟了想让李白先失望后惊喜。师:对呀,有这个可能。汪伦有可能事先设计好,故意这个时候出现给李白一个惊喜。生:有可能李白怕汪伦伤心,就没告诉他,后来汪伦知道了才急忙赶来送他。师:有道理。他们俩一起饮酒作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李白要走了,舍不得汪伦也怕汪伦伤心就没有告诉他。汪伦听别人说的,才匆匆赶来送李白。生:有可能汪伦叫朋友们一起来送李白所以晚来一会。师:有这个可能。汪伦自己踏歌怕李白听不到,叫朋友们一起来踏歌送李白。生:老师,汪伦有没有可能想让李白永远记住他,所以想了一个特别的方式来送他?师:是呀,汪伦是李白邀请来的,请李白的时候还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引诱李白,送行的时候方式也一定很特别了。生:老师,可能汪伦在家里已经请李白喝酒吃饭了,李白说不要送了汪伦就答应了,但是汪伦还是没忍住,又来送了。师:同学们,你们能够想到这么多可能,简直就是一个个的汪伦和李白呀。我没有想到你们送别的方式这么特别,洋溢着热情。多么感人!多么意外!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带着一种意外和感激的心情来读,谁来读这两句?生:读。师:我听出惊喜来了。生:读。师:把这两句连起来读读。???师:李白与汪伦在桃花潭边喝酒吟诗,对酒当歌,汪伦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李白,他们在一起相处了一段美好时光,转眼间,到了分别的日子了,李白登上小船,汪伦前来送行,他们依依不舍地分别。李白对汪伦说_____???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师:“不及”什么意思????师:这两句诗怎么理解?(大屏出示)???生:读。1米=3尺,千尺相当于333.3米。如果一层楼高4米,比83层楼还高。???师:是呀,桃花潭水有这么深,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深还是桃花潭水深????生:情深。???师:板书:情比水深。???师:(大屏出示此两句)给这两句诗选择一个正确的关联词。体会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与汪伦的友谊之深。???生:读。(课件出示句子:选择哪句最合适。因为桃花潭有千尺深,所以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如果桃花潭有千尺深,就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师:哪一句解释合理????生: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师:那我们读一读,体会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之深。???生:读。???师:我们在读这两句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谁能用一个词概括????生:有感情。???师:有感情还不够深。???生:深情。???师:对,“饱含深情”,这就是抒情。想不想再读读这两句????生:练读。???师:整首诗我们读过了,理解了诗人诗中包含的感情。整首诗的意思会解释吗????生:李白乘舟将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声,及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师:看来你们是真正理解这首诗和作者表达的感情了。那我们再来读一读吧????生:听录音,跟读。????????????????????????师:这首诗表达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那么他就像井底之蛙,永远不能享受阳光。如果你周围有好朋友,那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你也会感到温暖。同学们,让我们紧紧握住手中这根友谊的绳索,带着诗人李白那份深深的情谊,随着音乐一齐来诵读《赠汪伦》。???生:(课件出示整首诗配乐),摇头晃脑地读。???师:周星冉同学读得非常好,好在哪里呢?他边读边加上自己的手势、动作,摇头晃脑,古人就是这样读诗的。我们也像他一样动起来。???生:读。指名读。???师:古人读诗用的方法是吟唱。下面听一听这首诗的吟诵。大家可以一起跟着吟。(课件出示整首诗的吟唱)???生:吟唱。???师:看,古人能用28个字就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还能吟诵、吟唱,方式多种多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搜集古诗吟诵吟唱的视频和音频,学着诵一诵、吟一吟、唱一唱。四、读李白《将进酒》,感受吟唱,进一步了解李白。???师:李白的这首诗表达了友情之深,李白一生留下的千余首诗中,有六分之一是送别诗,可见李白朋友遍天下,重感情,下面看到大家意犹未尽,再给大家放一首著名吟唱家徐健顺老师吟唱的《将进酒》,我们再领略一下经典吟唱,并且感受李白的另一面,这首诗既表达了李白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是李白的代表作。???生:听,唱。五、拓展。???师: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之外,老师还找了几首感人肺腑的送别诗,我们来读一读。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生:读题目。???师:这么长的题目同学们读得这么流畅,很好。从题目里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李白是送孟浩然。???师:你知道了这首诗的人物是李白和孟浩然。???生: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是在黄鹤楼送的。???师:这是送别的~???生:地点。???师:人物、地点都有了,那时间呢?我们去读读诗句,找一找时间。???生:读。???生:找到了。时间是烟花三月。???师:善于思考。烟花三月,李白约孟浩然来到黄鹤楼,两个人久别重逢各诉思念之情,之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送他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多美的季节!这首诗表现了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我们一起到充满诗意的黄鹤楼,读一读李白留下的这首诗吧。???生:读。???师:(课件出示第二首《别董大》高适)这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董庭兰也在困顿不达的处境之中,所以这首诗前两句非常悲戚。一起读。???生:读前两句。???师:但是后两句去不一样了,诗人以什么来赠别好友????生:安慰的话。???师:看来你非常喜欢古诗,是不是经常读古诗????生:是的,我背了70多首了呢。???师:真厉害!你能读出诗人以安慰的话来赠别好友非常了不得。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让大家看到你写的诗,周大诗人,如何????生:好。???师:是的,最后两句是高适鼓励董庭兰,告诉他——???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师:把整首诗读一读。???生:读。???师:我们再看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课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师:元二是诗人王维的好朋友。他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王维为他送别。我们读一读,思考王维以什么送元二????生:读。???生:王维以酒送别元二。???生:王维担心元二。???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是呀,王维握着元二的手,说:“元二啊,你这一别万里,前途茫茫,不知何时才能到达,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相见?读。???生:读。六、再读古诗,感情升华。???师: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一份美好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回到李白汪伦送别的时刻,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

心中……???生:(配乐齐背诵古诗《赠汪伦》)???师:下课了,老师被古人之间深深的友情所打动着,也吟诗一首向大家道别。(课件出示老师自创的诗:老师课罢将欲行,忽闻学生道别声。黄河之水深千尺,不及师生惜别情。)喜欢古诗的同学,可以回去试着写一首。下面布置作业。作业:(选做一题)???1、把这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2、自选背诵一首送别诗。???3、尝试把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板书设计:?????????????25、赠汪伦?????????????踏歌送行??????????????情比水深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文知识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文知识点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文知识点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参看课后注解)列置烽燧(陈列、设置)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又深秋潦缩(积水)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上干云霄(冲,直入)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庙在山之西麓(山脚)尝加营葺(营建,修缮)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有俊鹘抟水禽(持,抓)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重点虚词(参看绿色通道)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古今异义与江山相发挥(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词类活用(参看绿色通道)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特殊句式(参看绿色通道)判断句:此山当是(表判断)一也;信造化之尤物也;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省略句:倒影(于)水中;方立(于)庙门;遂行泛(于)澎蠡口翻译(通篇译文见绿色通道)(1)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2)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抓住一只水鸟,掠过江面向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3)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4)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庖丁解牛》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庖丁解牛:剖开、分割足之所履:踩肩之所踦(yǐ):支撑,接触砉(huā)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向,通“响”。奏刀騞(huō)然:奏,进;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进乎技矣:超过。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批大郤:击,劈开;郤,空隙。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技经肯綮之未尝:技经,犹言经络。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而况大軱乎:大骨良庖岁更刀,割也: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族庖月更刀,折也: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新发于硎:发,出;硎,磨刀石彼节者有间:节,关节;间:间隙。如泥委地: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缮,擦拭刀二、通假字砉然向然通“响”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善刀而藏之通“缮”,修缮? 古今异义所见无非牛者:古—没有不是今—只,不外乎以神遇:古—会合,接触今—碰见、遇见视为止,行为迟:古—行,动作;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虽然,每至于族:古——虽然这样,但是今——连词,表转折? 特殊句式技盍至此乎省略句,技盍至(于)此乎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 新发于硎状语后置,于硎新发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视为止,行为迟省略句,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重点翻译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啊。”[《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重点实词: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楚歌:名词作动词,唱起楚地的歌曲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拔起;盖:超过直夜溃围南出:名词作状语,向南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随从田父绐曰:欺骗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乃:就;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身:亲身;当:抵挡;破:打败;服:臣服此天之亡我:使动,使……亡今日固决死:固:本来;决:必定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向:名词作动词,向(四面)杀出愿为诸君快战:痛快地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山东:山的东面汉军皆披靡:溃散辟易数里:畏惧退缩,退避亡其两骑耳:失去骑皆伏曰:通“服”,心服乌江亭长檥(打不出来,原字请看课文)船待:通“舣”,使船靠岸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亦足王也:名词作动词,称王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籍:我;西:名词作动词,西征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吾知公长者:有德行的人所当无敌:遇到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独:单独;籍:指项羽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身:自身;被:遭受若非吾故人乎:你吾为若德:为:送;德:人情二、重点虚词:①乃:项王乃大惊曰:于是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就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汉军乃觉之:才②则:项王则夜起:于是③以故汉追及之:因此无以渡:没有……的办法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相当于“而”;为:成为④于是项王大呼:在这时⑤项王瞋目而叱之:表修饰⑥之: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指示代词,代指汉军;之:复指代词,这,这么天之亡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为:句末语气词三、句式:①定语后置句: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骑能属者百余人耳。汉骑追者数千人。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②被动句:然今卒困于此③判断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此项王也。④省略句: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之)赐公。马童面之,指(于)王翳曰⑤固定句式:何……为,表疑问: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独……乎:籍独不愧于心乎?四、重点翻译:①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译: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译:项羽就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③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译:然而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战争的过错啊。④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译: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纵然他们不说,我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⑤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译: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一、正音:蜀山兀(wù)缦(màn)回不霁(jì)何虹妃嫔媵(yìng)嫱(qiáng)焚椒(jiāo)兰辘辘(lù)远听杳(yǎo)不知尽态极妍(yán)剽(piāo)掠其人鼎铛(chēng)玉石弃掷逦迤(lǐyǐ)尽锱铢(zīzhū)架梁之椽(chuán)在庾(yǔ)之粟粒直栏横槛(jiàn)管弦呕哑(ōuyā)参差(cēncī)二、古今异义:①直走咸阳(古义:跑,奔,趋向;今义:行)②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③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④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⑥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三、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毕,被动用法,被灭亡;一,数词作动词,统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出现龙)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银珠宝,经营的金银珠宝。精英,形容词用作名词,精品。)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9.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10.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11.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四、一词多义:一: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把)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爱: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3、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取: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3、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族: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焉: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的样子,助词。)2、或师焉,或不焉(句末语气助词。)3、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在这里)而:1、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向北建构,再折向西面。)2、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3、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2、被动句:六王毕输来其间戍卒叫,函谷举3、倒装句:1)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哀自)2)定语后置: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三十六年不得见者)钉头磷磷(磷磷钉头)瓦缝参差管弦呕哑3)状语后置: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4、省略句:(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主语省略)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谓语省略)长桥卧(于:在)波,未云何龙(介词省略)几世几年,剽掠(于:从)其人(介词省略)谁得而族灭(秦国)也(宾语省略)《六国论》文言知识整理以:1.秦以攻取之外(用,凭)2、以有尺寸之地(相当于而,表顺承或因果)3、举以予人(来)4、以地事秦(用)5、苟以天下之大;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凭借)而:1、与战胜而得者;赂秦而力亏(因果承接)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而为秦人积威所劫(可是,表示转折)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4、二败而三胜(递进)之: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3、以有尺寸之地(的)4、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土地)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的)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秦,后一个“之”指六国。都是代词。)7、此言得之(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词类活用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打退。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作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每天、每月。名作状。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不能独完:完,完好保全;形容词作动词.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名作状,按理来说。始速祸焉。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通假字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如果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毋不要古今异义1、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上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古义:以至于。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4、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前例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6、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与力量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7、然后得一夕之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古义:结交今义:和9、始速祸焉:古义:招致今义:速度10、刺客不行:古义;到```地方去今义:不可以特殊句式赵尝五战于秦状后其势弱于秦状后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斯用兵之效也判断是又在六国下矣判断句暴(于)霜露省略较秦(贿赂)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省略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省略句(诸侯)奉之弥繁,(秦)侵之愈急省略句至丹以荆卿(刺秦)为计省略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洎牧以谗诛被动伶官传序一.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子装)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订立盟约)3.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4.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推其根本)名词作状语1.负而前驱前:向前2.仓皇东出东:向东3.一夫夜呼夜:在夜里4.乱者四应四:在四面动词作名词1.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使动用法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2.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形容词作动词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形容词作名词1.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智勇:有勇有谋的人三、古今异义至于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从事古义:官名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人情事理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与其古义:和他今义: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四、一词多义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自告奋勇(表明,要求)4.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与其所以失之者(代词,它)其后用兵(代词,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5.与与尔三矢(给)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求!无乃尔是过与(语气助词,通“欤”)尝与人佣耕(介词,为,替)与其所以失之者(连词,和)6.易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或未易量(容易)以乱易整(代替)寒暑易节(交替)五、特殊句式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状语后置请其矢,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省略句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请其矢,盛(之)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韩愈《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二、一词多义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4、省: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7、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