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秦代的法律制度1_第1页
第四章秦代的法律制度1_第2页
第四章秦代的法律制度1_第3页
第四章秦代的法律制度1_第4页
第四章秦代的法律制度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秦朝的法律制度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回顾1(一)铸刑书春秋时期,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当政的时候,把郑国由贵族掌握的适用刑罚的刑书适度公开,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就是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08年考)(二)《法经》

《具法》,最后的一篇“具”,带有后世总则性条文的特征(08年考)

回顾2(三)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2.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富国强兵”的措施。“富国强兵”是变法的终极目的,为此,颁布了《分户令》、《军爵律》。3.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的特权。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实行按军功授爵;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剥夺旧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权,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全面控制。4.全面贯彻法家的“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的主张。(1)强调“以法治国”、“以吏为师”;(2)“轻罪重判”(对轻罪也用重刑);(3)不赦不宥(主张凡有罪者皆应受罚);(4)鼓励告奸:“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5)实行连坐:惩罚什、伍之中作奸犯法者。如邻伍连坐,军事连坐、职务连坐、家庭连坐等。(07年考第8题)第四章秦代的法律制度第一讲第一节统一后秦代法制发展概况第二节秦代的行政法律规范本章导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前206年,因残酷剥削压迫民众而被农民起义推翻,二世而终。秦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法律制度。中央设“三公”,地方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法制体系,对秦朝以后的封建法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节统一后秦代法制发展概况一、秦代法制的指导思想

1.重刑主义《商君书·赏刑》:“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商君书·靳令》:“行罚,重其轻者,轻其重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去强》:“以刑去刑,国治。”变法十年后,当时秦国人人视国法如神圣,民无私斗,官无贿赂,商无欺诈,工无作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史记》云:“秦人富强,天子致胙(zuò)于孝公,诸侯毕贺。”

“专任刑罚”、“乐以刑杀为威”

“断劓盈车”。2.统一法律把原来秦国的法律在整个秦朝帝国的范围内推行。“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3.以法为本凡事皆有法式。“诸产得宜,皆有法式”,“事皆决于法”。4.弃理任法秦朝奉行法家思想,打击儒家思想。五帝最为流行的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根据不同史料记载,有以下六种说法:(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史记》);(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6)黄帝(轩辕)、青帝(伏羲)、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方上帝)第一节统一后秦代法制发展概况二、睡虎地秦墓竹简与秦代主要法律形式

1975年底,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了1115片秦代竹简,其中85%记载的是法律条文。《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云梦秦简》,其中提到的秦法规有二十多种。刑事法规有《盗律》、《贼律》、《捕亡律》、《捕盗律》四种。行政法规有《置吏律》、《除吏律》、《除弟子律》、《属邦律》、《司空律》、《内史杂律》、《尉杂律》、《徭律》、《傅律》、《游士律》、《行书律》、《传食律》、《效律》共十三种。经济法规有《田律》、(亦称《田令》)、《仓律》、《厩苑律》、《牛羊课》、《藏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律》、《赍律》、《金布律》、《关市律》共十一种。军事法规有《军爵律》、《戍律》、《屯表律》、《中劳律》四种。其他法规有《公车司马猎律》、《奔命律》、《魏户律》三种。第一节统一后秦代法制发展概况二、睡虎地秦墓竹简与秦代主要法律形式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1.律: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皇帝批准,有普遍性、稳定性和刑事性的特点。《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效律》(考核官吏并验查其物质账目的律令)2.令:皇帝的诏令,是一种单行法规。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便更定名号,自称“皇帝”,其命曰“制”,用于宣告百官;其令曰“诏”,用于宣告天下。制、诏成为秦朝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形式。3.式:秦简中有《封诊式》,是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及审讯等程序的文书程式。诊,判断;封,查封。其中有案件的调查、检验、侦破笔录,即“爰书”。4.廷行事:指法庭的判例。秦朝的司法官吏可以援引已生效的判例,特别是中央廷尉所作的判例,来定罪量刑。5.法律答问:秦简中的《法律答问》,是官方以答问的形式对秦律律文所做的解释,并成为当时司法审判的依据。第一节统一后秦代法制发展概况二、睡虎地秦墓竹简与秦代主要法律形式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6.程:这是关于劳动定额等确定额度的法规。程就是标准、额度。如:秦律中的《工人程》就是关于官营手工业生产定额的规章。7.课:这是对官吏考核、检验方面的专门法规。如:秦律中的《牛羊课》就是关于考核畜牧官吏对牛羊畜养的法规。第一节统一后秦代法制发展概况三、秦代法制的基本特色1.轻罪重罚

“行罚,重其轻者,轻其重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s2.法网严密

事皆决于法,“事事皆有法式”、“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注:荼,茅草的白花。)控制行为。”步过六尺着有罚,弃灰于道者黥“如果步过六尺就有瞒报土地、丈量不实的罪过。控制思想。挟书律:敢有挟书者族。挟书:私藏书籍。控制言论。”有敢偶语者弃市“偶语:相聚议论或窃窃私语。《史记·高祖本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张建国:《秦汉弃市非斩刑辨》认为,秦汉的弃市不是斩刑,而是绞刑。第二节秦代的行政法律规范一、主要行政法律规范《置吏律》,《除吏律》等18种。二、行政法的主要内容(一)关于国家机构及官吏的设置

秦代在中央设丞相,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又设太尉,主管军政。还设御史大夫,主管臣下的奏章和下达皇帝的诏令,并负责国家的监察工作。以上三官即所谓“三公”。三公以下是九卿。秦代在地方设郡守,为一郡之最高行政长官,负责行政事务。郡之下设县,县之下有乡、里等行政区划,是秦帝国的基层行政组织。第二节秦代的行政法律规范二、行政法的主要内容(二)关于官吏的条件具有忠于君主的思想政治条件。具有胜任官职的能力。未受过“废”刑(撤职永不叙用或其他刑罚)。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熟练的法律技能。《为吏之道》中,提出吏之“五善”,作为“良吏”的标准。“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第二节秦代的行政法律规范二、行政法的主要内容(三)关于官吏的责任

1.行政责任秦代的行政处分主要有“谇”(音,suì,斥责)、“赀”(音,zī,以财物赎罪)、“免(免除官职)、“废(开除官籍永远不叙用)2.刑事责任贪污公款,“与盗同法”;“捕人相移以受爵者,耐”;玩忽职守,损害国家利益,迁。对官吏在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秦律主要规定了以下几种:一是犯令和废令,按照《法律答问》的解释,“令曰勿为而为之”,是为“犯令”。“令曰为之而弗为”,是为“废令”;二是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利益受损失;三是为奸事,即利用职权,胡作非为;四是任人不善,依照秦律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五是论狱不直,即故意畸轻畸重处罚犯人;六是纵囚,即故意放纵罪犯;七是失刑,即由于过失而造成适用法律错误。第二节秦代的行政法律规范二、行政法的主要内容(四)关于官吏的考核1.上计法:一般由县及相当于县级的都官向中央有关部门书面汇报经济活动方面的情况。中央有关部门在对其汇报内容核实后决定有关官吏的奖惩.2.考课法:对官吏定期进行考核,并依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第二节秦代的行政法律规范二、行政法的主要内容(五)关于行政强制

秦代的行政法规要求民众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