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Macro-Economics主讲:经济与管理学院李美娟邮箱:
limeijuan927@163.com教材及学习要求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平时占30%:抽查提问。完成作业。检查笔记。期末闭卷考试占70%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西方经济学的范围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厂商)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手)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6说明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经济科学。“宏观(Macro-)”希腊文表示“大”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1933年提出。而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称为宏观经济之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联系区别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8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国民收入帐户二、国内生产总值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四、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五、总产出核算的校正六、国民收入公式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9一、国民收入核算——GDP1.国民收入核算的重要性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经济核算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是国民经济运行最重要的指标,宏观调控的基础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长把国民收入核算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核算——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得到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02.国民收入核算的产生背景国民收入核算——GDP的度量是20世纪最重要发明之一,本身是历史需要的产物。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行整体情况信息的需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国民收入核算帐户和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随后,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的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在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不断努力下,国民收入核算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1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1)20世纪50年代建立中央计划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统(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s,MPS)。建立在“生产性劳动”基础上,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3)统计部门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和调整,使之与新的GDP数据适当地衔接起来。建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s,SNA)两个缺陷:一是仅反映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业,低估经济活动规模。二是不区分中间、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高估经济活动规模。(2)改革后,服务业迅速发展。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2二、国内生产总值1.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即国民总收入GNIgrossnationalincome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2.国内生产总值
GDP:grossdomesticproduct指一国国境内、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家统计局的定义)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33.GNP与GDP的比较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GDP按照国境原则。以地理国境为统计标准.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区别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4GNP与GDP的联系封闭条件下,GNP=GDP。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5(1)包括有形和无形产品——劳务。(2)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包括自产自用。GD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产品市场价值等于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3)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值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
(4)是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以免重复计算。4.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指标。(5)是一定时期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6应计入今年GDP的是:A.今年生产的拖拉机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GDP指一定时期内新生产而不是新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某年转手的旧房交易:房屋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GDP中,但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应计算在该年GDP。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75.最终产品finalproductgoods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不重复出售、转卖或进一步加工最终产品通常包括三类:①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包括库存增加);③净出口(进出口差)。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85.最终产品finalproductgoods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不重复出售、转卖或进一步加工最终产品通常包括三类:①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包括库存增加);③净出口(进出口差)。作投资用的产品,看似中间产品,但由于资本品只是部分被消耗,中间品是全部被消耗。企业年终库存货物,可以看作是企业自己最终卖给自己的最终产品。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196.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中间产品:不能最终使用或消费,还要在以后生产中进行再加工的产品。GDP具体计算时采用增值法:计算在不同生产阶段增加的产值(valueadded)=产品和劳务的销售收益—中间产品费用。实际区分最终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炼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原料、能源等例如:一般来说,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生产阶段产品价值中间产品成本增值棉花8——8棉纱1183棉布20119服装302010合计693930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17.GDP的缺陷绿色GDP——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而统计的GDP。(1)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例如,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地下经济等,不在GDP统计范围以内。(2)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财富分配状态,生态环境等。绿色GDP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但目前中国实践,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挪威、芬兰、法国、美国、墨西哥等率先实行了绿色GDP。GDP虽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最重要指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2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1.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消费consumption【C】:居民支出。包括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但不包括购买住宅的支出GDP=C+I+G+X-M收入法部门法(生产法)支出法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3投资investment【I】投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投资固定投资fixed居民住房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厂房、机器设备)固定: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存货投资inventory=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产量超过销量。净存货=年底存货-年初(上年底)存货投资支出用于投资的物品——资本品——之所以被看作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是因为它在生产别的产品的过程中只是部分地被消耗,而中间产品在生产别的产品时全部被消耗掉。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5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A.个人购买小汽车B.个人购买游艇C.个人购买住房支出法计算GDP时不属于投资的是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6净投资宏观经济学,严格区分总投资和净投资的意义不大。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都是当年投资支出,都构成社会需求。为使问题简单化,除非特别说明,都假定折旧为零,总投资和净投资是同一个量。总投资重置投资replacement=对磨损的补偿=折旧净投资=每年新增资本=总投资–折旧(重置投资)=期末资本存量-期初资本存量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7政府购买【G】Government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转移支付(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救济金、失业保障金等。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政府转移支付,无非是主要归入个人消费(和投资)。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8净出口netexports【X-M】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的支出而实现。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X=出口,M=进口中国的贸易顺差屡创新高。问题:一方面,顺差过大不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国际贸易磨擦增大。另一方面,净出口增大使GDP增速居高不下。但外需波动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292.收入法incomeapproach回忆:马歇尔“四位一体”公式: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企业家才能-利润:W+i+R+E收入法:把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加总而计算出的GDP。又称供给法(收入代表供给)、要素支付法(factorpaymentapproach)。收入法GDP计算公式=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3块:(1)要素报酬收入(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3)厂商收入产品最终价值:除要素收入外,还有折旧、间接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等收入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30(1)生产要素报酬收入(利润除外)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的收入,个体户收入。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常混在一起,无法区分。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31(3)厂商收入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资本折旧: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里面。企业转移支出:对非赢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企业间接税: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不是要素收入但通过价格转嫁给消费者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32两类税收间接税: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直接税:不能转嫁,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主要针对货物,13-17%税率营业税:主要针对劳务,3-15%税率消费税:针对部分产品,有害、破坏和耗能的商品。关税等:针对进出口。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333.生产法productionapproach生产法:依据各生产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又称部门法(sectorapproach),反映GDP的来源。从生产角度,运用增值法统计GDP,即计算每个部门或企业对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值。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34生产法计算的中国GDP年份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人均19804517.84517.81359.42192.0966.446019847206.77171.02295.53105.71769.8692198916917.816909.24228.07278.05403.21512199226651.926638.15800.011699.59138.62287199773142.774462.614211.237222.723028.76054200195727.997314.815411.848750.033153.076512002103935.3105172.316117.352980.236074.882142003116603.2117251.917092.161274.138885.79101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35我国按国际通行的原则核算GDP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和为避免中间层次干扰的超级汇总法。基本计算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现价和不变价计算方法。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工商管理资料等。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统计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系统的统计资料,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报酬、价格、住户收支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如交通运输、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统计资料。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364.产出、支出、收入的关系广义看,宏观经济中的产出、收入与支出完全等值,产出总量就是其收入总量,从而也就是其支出总量,即: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1)产出=收入。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2)产出=支出。最终销售=最终支出。一国来说,总支出与总收入应当相等;但由于统计误差,即用支出法与收入法统计的结果可能不同;以支出法为准进行调整。用收入法核算GDP要额外加一个统计误差项。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375.国民收入核算的重要意义(1)国民收入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消费、储蓄、投资、税收、财政支出、进出口等等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只有通过国民收入的变化才能得到最终说明。比如就业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等。(3)“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的恒等式是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依据。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38四、其他宏观经济指标1.国内生产净值:NDPnetdomesticproductsNDP=GDP-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NDP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净成果。折旧占GDP的比例一般相对稳定,用GDP,还是NDP,表示经济总量变动,没有本质差别。国内外,一般都更习惯采用GDP。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392.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DP、NDP等经济总量。或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狭义国民收入: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政府补贴(给予企业):虽然不记入产品价格,但是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为要素收入。NI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的经营成果=扣除经营中的非要素支出。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403.个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41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isposablepersonalincomeDP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剩下的部分。个人收入DPI用来消费C和储蓄S。DPI=C+SDPI=PI-个人所得税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425.综合GDP-固定资产折旧=NDP某年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元,国内私人投资5000亿元(其中500亿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元),出口为2000亿元,进口为1500亿元。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DP=16000-500=15500NI=15500-2000=13500PI=13500+500=14000DPI=14000-(3000-2000)=13000NDP
-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NINI
-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人转移支付=PIPI
-个人所得税=DPI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43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446.人均收入人均GDP(GNP)GDP的大小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人均GDP代表了国家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人均NI、尤其是DPI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切实的富裕程度。201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云南18575元19265元全国19121809元35181元上海36230元82560元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45五、国民收入核算的校正1.名义与实际GDP名义GDP: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不变价格的)基年价格计算的该年GDP。只有实际GDP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情况。名义GDP有时会造成一些假象,即名义增加,而实际减少。当年价格也称为即期价格、现期价格。不变价格指基年价格。GDP折算数(平减指数)IPD:ImplicitPriceDeflator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反映通胀的物价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1996年名义GDP2006年名义GDP2006年实际GDP香蕉上衣15万单位×1美元=15万美元5万单位×40美元=200万美元20万单位×1.5美元=30万美元6万单位×50美元=300万美元20万单位×1美元=20万美元6万单位×40美元=240万美元合计215万美元330万美元260万美元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472.潜在产出现实GDP:已经生产出来的GDP。潜在GDP:调动所有社会资源,能够生产的最大限度的GDP。GDP缺口:潜在GDP与实际上所生产的GDP的缺口。潜在GDP=充分就业时的GDP,也称充分就业GDP。一般,GDP缺口越大,说明经济发展越没有效率。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2章483.综合国力的评价(CNP)ComprehensiveNationalPower综合国力排名
数据资料截止2002年12月31日
排名国名增长率总分
1美国2.6%8530
2日本1.1%4947
3法国2.6%4280
4英国2.3%4096
5德国2.0%4081
6俄罗斯4.9%2901
7中国7.7%2863GDP核算,过于偏重产品。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口腔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延安大学《热力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全国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湖北省鄂州市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用户界面设计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2025届小升初必考题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中南大学《植物生物技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 No k ia战略基础知识
- 一呼百应招商手册
- 光学系统的像差理论和像质评价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学情诊断模拟试卷
-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雀巢并购徐福记)
- 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散文训练-茅盾散文
- 【灌溉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灌溉系统
-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课件
- 2022年高考真题-英语(新高考II卷)
- 外科学心肺脑复苏
-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教材培训课件
- GB/T 4857.9-2008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9部分:喷淋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