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原理图的基础操作_第1页
第4章原理图的基础操作_第2页
第4章原理图的基础操作_第3页
第4章原理图的基础操作_第4页
第4章原理图的基础操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龚安顺办公室:一教B508Email:304189566@AltiumDesigner14电路设计与仿真第4章原理图的基础操作目的及要求:熟悉原理图的元件库操作熟练掌握原理图元件放置及编辑方法重点、难点:

元件的查找及元件的布局4.1AltiumDesigner14元器件库4.2元器件的放置和属性编辑4.3元器件位置的调整4.4绘制电路原理图4.5综合实例4.1.1“库”面板

4.1.2元器件的查找

4.1.3元器件库的加载与卸载4.1AltiumDesigner14元器件库4.1.1“库”面板库面板打开方法动画:(2)菜单“Tools/Findcomponent”或右键菜单“Findcomponent”查找元件。(1)使用库面板的“search”。4.1.2元器件的查找查找元件动画:4.1.3元器件库的加载与卸载AltiumDesigner系统默认打开的元件库有两个:常用分立元器件库:MiscellaneousDevices.Intlib常用接插件库:MiscellaneousConnectors.Intlib1、通过菜单命令加载元件库【Design】中加载元件库:2、通过点击元件库面板“Libraries”命令或查找元件加载。加载元件库动画:4.2.1在原理图中放置元器件

4.2.2编辑元器件属性

4.2.3元器件的删除

4.2.4元器件编号管理

4.2.5回溯更新原理图元件标号4.2元器件的放置和属性编辑4.2.1元器件的查找元器件查找方法动画:4.2.2编辑元器件的属性双击元件或在元件放置状态时按Tab键。4.2.3元器件的删除1、点击+Delete;2、框选+Delete;3、多选+Delete;(多选:Shift+依次单击);4.2.4元器件编号管理【Tools】/【AnnotateSchematics...】4.2.5回溯更新原理图元件编号【Tools】/【BackAnnotateSchematics...】4.3.1元器件的选取和取消选取

4.3.2元器件的移动

4.3.3元器件的旋转

4.3.4元器件的复制与粘贴

4.3.5元器件的排列与对齐4.3元器件位置的调整元器件位置的调整,包括选取、剪切、复制、粘贴、删除、移动、排列等,这些命令集中在编辑(Edit)菜单中4.3.1元器件的选取和取消选取有3种选中状态指示:句柄、文本框、高亮条1、元器件的选取(1)直接选取1)点选:将光标放在图件上单击,图件即被选中;2)框选: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光标,出现一个虚线框,放开左键,虚线框内的图件即被选中;3)多选:在操作上述两种选取时,按住Shift键,可执行多次选取操作;4)系统参数中可以设置Shift+单击,作为直接选取方法。全选:S+A(4)系统参数中可以设置Shift+单击,作为直接选取方法。【Edit】/【Select】有4个选取命令1个选取状态切换命令1)区域内部选取(InsideArea)命令2)区域外部选取(OutsideArea)命令3)全部选取(All)命令4)指定连接选取(Connection)命令5)切换图件的选取状态(ToggleSelection)命令(2)菜单选取2、取消选取(1)直接取消选取1)点击空白:将光标放在图上空白处单击,图件即被取消选取;3)菜单取消:在操作上述两种选取时,按住Shift键,可执行多次选取操作;2)取消全选:选择,再点击图纸,取消所有选择;取消全选:X+A4.3.2元器件的移动1、移动单个元器件按住拖动:将光标放在元器件上拖动,无论图件被选取与否。2、移动多个元器件先选后拖:将光标放在多个被选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元器件上拖动,即可实现整体拖动。4.3.3元器件的旋转1、空格键右手用鼠标左键按住元器件,左手用空格键对元器件进行90度旋转。2、X键右手用鼠标左键按住元器件,左手用X键对元器件进行左右翻转。3、Y键右手用鼠标左键按住元器件,左手用Y键对无器件进行上下翻转。4.3.4元器件的复制与粘贴复制:Ctrl+C(1)快捷键先选取元器件,再用Ctrl+C快捷键复制。(2)按钮(3)菜单先选取元器件,再用按钮复制。先选取元器件,再用菜单命令Edit/Copy复制。1、元器件的复制粘贴:Ctrl+V(1)快捷键用Ctrl+V快捷键粘贴。(2)按钮(3)菜单用菜单命令Edit/Paste复制。2、元器件的粘贴用按钮粘贴。阵列式粘贴:Shift+Ctrl+V(1)启动用快捷键或菜单启动。(2)设置3、元器件的阵列式粘贴操作步骤:(1)执行菜单命令【Edit】/【SmartPaste】命令(2)在PasteArray选项中有3个选项,其中列(Columns)和行(Rows)都有两个设置项,一为数量,一为间距。(4)在执行阵列式粘贴操作时,可以按空格键旋转光标上所粘附的图件,按X键左右翻转,按Y键上下翻转。(3)单击按钮,出现十字光标,并且光标上附着粘贴的阵列的图件,将光标移到合适的位置单击,即可在该处粘贴图件。特殊粘贴命令两个特殊的粘贴命令:复写(Duplicate)命令:Ctrl+D,按一次粘一个。橡皮图章(RubberStamp)命令:Ctrl+R,点一下粘一个。4.3.5元器件的排列与对齐为了使原理图美观并增加可读性,有时要求原理图上的图件排列要整齐,AltiumDesigner提供了一组排列对齐命令。1、【Edit】/【Align】2、工具栏按钮4.4.1绘制原理图的工具

4.4.2绘制导线和总线

4.4.3放置电路节点

4.4.4设置网络标号

4.4.5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

4.4.6放置输入输出端口

4.4.7放置忽略ERC检查测试点

4.4.8设置PCB布线标志4.4绘制电路原理图4.4.1绘制原理图的工具1、使用布线工具栏2、使用菜单命令4.4.2绘制导线和总线导线是指元件电气节点之间的连线Wire,它具有电气特性,不能与画图工具中的Line混淆。1、绘制导线(1)启动2)图纸上右键命令【Place】/【Wire】;1)执行菜单命令【Place】/【Wire】;绘制导线:P+W4)快捷键P+W。3)工具按钮;1)光标移动到元件的引脚端(电气点)时,光标中心的“×”号变为一个红“米”字形符号,点击起点;2)点击折点或终点,导线的起点就与元件的引脚连接在一起了。

利用快捷键Shift+空格键可以在90°、45°、任意角度和点对点自动布线的4种导线放置模式间切换(2)绘制(3)导线属性设置2、绘制总线

总线是若干条电气特性相同的导线的组合。总线通常用在元件的数据总线或地址总线的连接上,利用总线和网络标号进行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不仅可以减少原理图中的导线的绘制,也使整个原理图清晰、简洁。

(1)启动2)图纸上右键命令【Place】/【Bus】;1)执行菜单命令【Place】/【Bus】;4)快捷键P+B。3)工具按钮;绘制总线:P+B(2)绘制(3)导线属性设置3、绘制总线分支(1)启动2)图纸上右键命令【Place】/【BusEntry】;1)执行菜单命令【Place】/【BusEntry】;4)快捷键P+U。绘制总线分支:P+U3)工具按钮;(2)绘制(3)导线属性设置4.4.3放置电路节点1、启动(1)执行菜单命令【Place】/【ManualJunction】;(2)图纸上右键命令【Place】/【ManualJunction】;(3)快捷键P+J;放置节点:P+J2、放置3、设置属性4.4.4设置网络标号1、启动(1)执行菜单命令【Place】/【NetLabel】;(2)图纸上右键命令【Place】/【NetLabel】;2、放置3、设置属性(3)工具按钮;放置位置4个,角度4个,序号递增。4.4.5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1、启动(1)执行菜单命令【Place】/【PowerPort】;(2)图纸上右键命令【Place】/【PowerPort】;(3)工具按钮;(4)电源工具;2、放置3、设置属性4.4.6放置输入输出端口1、启动(1)执行菜单命令【Place】/【Port】;(2)图纸上右键命令【Place】/【Port】;2、放置3、设置属性(3)工具按钮;4.4.7放置忽略ERC检查测试点1、启动(1)执行菜单命令【Place】/【Directives】/【GenericNoERC】;(2)图纸上右键命令【Place】/【Directives】/【GenericNoERC】;2、放置3、设置属性(3)工具按钮;4.4.8设置PCB布线标志1、启动(1)执行菜单命令【Place】/【Directives】/【PCBLayerout】;(2)图纸上右键命令【Place】/【Directives】/【PCBLayerou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