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知识建构+精讲精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知识建构+精讲精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知识建构+精讲精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知识建构+精讲精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知识建构+精讲精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这就是遗传现象。思考①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②能够自我复制,保持前后代的连续性③能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性状④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人们认识到蛋白质

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20世纪20年代蛋白质是生物体的

遗传物质。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有4种,每种

有一个特定的碱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占主导地位。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转化实验实验探究过程活体生物、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细菌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选材特征个体菌落对宿主影响形态

R型

S型人患肺炎或小鼠患败血症光滑菌体有

多糖类的荚膜不患病菌体没有

多糖类的荚膜■肺炎双球菌的类型和对应特征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粗糙由S菌遗传物质控制的多糖荚膜的有无决定了S型肺炎双球菌有毒。1.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

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2.将有毒性S型活细菌注射

到小鼠体内,患败血症死亡。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

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4.将无毒性R型活细菌与加

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

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

血症死亡。①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哪些菌?②第三组实验,被杀死的S型细菌为什么没有了致病性?是哪种

物质变性了?R型

活菌③为什么第四组实验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

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是S型菌“复活”了么?S型活菌(有毒有荚膜)转化+S死细菌思考结论:灭活的S型菌中含有

使活R型菌→活的

型菌。原理:

。某种转化因子S基因重组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什么?新问题NEW多糖脂类蛋白质RNADN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但究竟哪一个是转化因子?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单因子变量原则: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分离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活细菌进行混合,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艾弗里实验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OswaldAvery

S型细菌体内的蛋白质是“转化因子”预期实验结果(现象)及结论:实验课题:实验假设:实验思路:将S型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单独与活R型菌混合,看其是否发生转化。探究S型细菌体内到底哪种化学物质是“转化因子”(遗传物质)结论:

则蛋白质

是“转化因子”。①结果:若蛋白质就能使R型细菌

发生“转化”,且转化性状能遗传.结论:

则蛋白质

不是“转化因子”。②结果:

若蛋白质不能使R型细菌

发生“转化”.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蛋白质、多糖、DNA水解产物等不是遗传物质。结论T2噬菌体结构:头部和尾部的外表是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内含有DNA。增殖特点: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增殖。与大肠杆菌的关系:寄生关系实验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蛋白质DNAC、H、O、N、SC、H、O、N、P(标记32P)(标记35S)T2噬菌体用什么元素进行标记?怎样才能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上被相应同位素标记上?首先用含放射性同位素(如32P)的培养基培养______,然后再用上述细菌培养__________,就可得到含放射性元素(DNA分子中含32P)的T2噬菌体。细菌噬菌体首先用含放射性同位素(如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然后再用上述细菌培养__________,就可得到含放射性元素(蛋白质外壳中含35S)的T2噬菌体。

细菌噬菌体①如何制备32P标记的噬菌体?②如何制备35S标记的噬菌体?培养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噬菌体---蛋白质(35S)32P35S培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32P)噬菌体---DNA(32P)大肠杆菌(35S)标记噬菌体的方法培养T2噬菌体离心离心标记组1:标记组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5S32P标记组1:标记组2:放射性高放射性低32P标记DNA放射性低放射性高35S标记蛋白质沉淀物上清液实验组别想一想: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①仅凭放射性的分布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内部,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内部.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因此,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再思考:35S标记噬菌体+细菌搅拌离心上清液:噬菌体

放射性高沉淀物:细菌

放射性低使细菌与噬菌体外壳分开②搅拌的目的是什么?③沉淀物中为什么还具有低的放射性?搅拌离心不充分。④上清液中为什么还具有低的放射性?因为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可能还没有完成侵染过程,或者子代噬菌体已经释放,经离心到了上清液中显示放射性。35S标记噬菌体+细菌搅拌离心上清液:噬菌体

放射性高沉淀物:细菌

放射性低注意:时间限制要严格,既要保证噬菌体已经完成侵染;

又要保证子代噬菌体未释放。搅拌、离心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科研小组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则:①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未裂解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DNA是遗传物质。1952年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生物的遗传物质的探究新问题NEW1928年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1944年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花叶病正常烟草花叶病毒实验四: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叶预测结果:

(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课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得出结论:烟草花叶病毒不含DNA,只有RNA和蛋白质,如何确定其遗传物质是什么?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思路: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他们各自的作用,从而判断谁才是遗传物质。①仅RNA能使烟草产生原样病斑

②仅蛋白质能使烟草产生原样病斑

③RNA和蛋白质都能使烟草产生原样病斑若出现①结果则仅RNA是遗传物质;

若出现②结果则仅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若出现③结果则RNA和蛋白质都是遗传物质1956年A.Gierer和G.Schraman发现从TMV分离出的RNA也能侵染植物,产生特异性的TMV所致的病斑,如用RNA酶处理,则RNA就失去感染能力,而分离出的蛋白质部分无这种感染力。这个实验证明了TMV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1957年美国的H.Fraenkel-Conrat等用重建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从TMV中分离出两个不同的品系:M和HR,由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若将M和HR品系重建,即将两种病毒蛋白质外壳互换,可重建成“杂种”TMV,但仍具有感染能力,所产生的病斑形态和“杂种”TMV的RNA一致,而和蛋白质无关。核酸遗传物质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由此可知: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核酸是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