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丰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NO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参考答案:A2.下列物质中能使溴水褪色,又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苯

B.甲烷

C.乙烯

D.丙烯参考答案:CD3.下列气体可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的是(

)A.氯化氢

B.氯气

C.碘化氢

D.氢气参考答案:B略4.将煤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①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②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③减少有毒的CO产生,避免污染空气④减少CO2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略5.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富硒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硒、钙”指的是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参考答案:C略6.在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中,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溴、碘单质

B.钠、镁单质

C.食盐、淡水

D.烧碱、纯碱参考答案:C【详解】海水中氯、溴、碘、钠、镁、铝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若制取其单质,必须经过化学变化。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海水的淡化主要是将海水进行蒸发或蒸馏,是物理变化。而由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需电解,为化学变化,故答案选C。【点睛】纯碱的工业制法主要为侯氏制碱法,主要的原理为:NaCl+NH?+CO?+H?O=NaHCO?↓+NH4Cl

;其中的原料NaCl来源于海水。7.已知:4A(g)+5B(g)=4C(g)+6D(g),如果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V(D)表示,正确的关系是

A.4/5V(A)=V(B)

B.5/6V(B)=V(D)C.2/3V(A)=V(D)

D.4/5V(B)=V(C)参考答案:D略8.按氟、氯、溴、碘顺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C.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D.它们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参考答案:B分析:氟、氯、溴、碘同为第VIIA族元素,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减弱,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困难,离子的还原性增强,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据此分析。详解:A.氟、氯、溴、碘的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A正确;B.氟、氯、溴、碘同为第VIIA族元素,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B错误;C.氟、氯、溴、碘的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C正确;D.非金属性F>Cl>Br>I,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它们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D正确;答案选B。9.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B.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C.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D.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Cu2++2OH—=Cu(OH)2↓参考答案:B略10.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4种物质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A.Al2(SO4)3

B.NaOHC.BaCl2

D.FeSO4参考答案:D11.关于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是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C.电流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铜电极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e—=H2↑参考答案:B略12.从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结论AH2可在Cl2中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B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氧化铝熔点高于铝C钠块投入水中,迅速熔成银白色小球钠的密度比水小D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原溶液中含NH4+

参考答案:C【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凡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B.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生成氧化铝,熔点较高;C.熔成银白色小球说明熔点低;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解答】解:A.凡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故A正确;B.氧化铝熔点较高,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生成氧化铝,导致熔化不滴落,故B正确;C.熔成银白色小球说明熔点低,与密度无关,故C错误;D.一种未知溶液滴加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为氨气,故原溶液中存在铵根,故D正确.故选C.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SiO2+2OH-===SiO32-+H2OB.碳酸钡溶于稀盐酸:CO32-+2H+===CO2↑+H2OC.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D.把水玻璃滴入盐酸中:SiO32-+2H+===H2SiO3↓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方程式正确,A正确;B.碳酸钡不溶于水,应该用化学式表示,B错误;C.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C正确;D.把水玻璃滴入盐酸中生成硅酸沉淀,方程式正确,D正确,答案选B。14.甲、乙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或微粒,在中学化学中有许多物质或微粒能满足下列相互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乙为无色无味气体,则甲可能是CO32-B.若甲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甲、乙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若甲、乙均为离子,甲、乙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D.甲有可能是AlO2-也有可能是Al(OH)3参考答案:CA、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CO2,CO2溶于碱又生成碳酸盐,A正确;B、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被酸吸收生成铵盐,铵盐和碱反应又生成氨气,B正确;C、CO32-和酸反应可以生成HCO3-,HCO3-和碱反应又生成CO32-,CO32-和HCO3-可以大量共存,C错误;D、偏铝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碱反应又生成偏铝酸盐;氢氧化铝和酸反应生成铝盐,铝盐和碱反应又生成氢氧化铝,所以甲有可能是AlO2-也有可能是Al(OH)3,D正确。答案选C。15.比较1.0molN2和1.0molCO的:①质量②分子总数③原子总数,其中相同的是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我们知道“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图甲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与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图乙所示装置。①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②在图乙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③比较上述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原理来分析,图甲是

上部烧瓶内压强;图乙是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3)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

(填“图甲”或“图乙”)装置的原理相似。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H+、NH4+、K+、Cu2+、CO32-、I-、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①该溶液可使pH试纸呈现红色②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新制氯水,再加CCl4振荡,未见CCl4层有颜色变化;③另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NaOH溶液,未观察到有沉淀生成,然后加热,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并回答:(1)在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

,证明它(们)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是

(填实验名称),现象及结论

参考答案:(1)H+、NH4+、Cl-(2)Cu2+、CO32-、I-(3)K+、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如能观察到焰色为紫色,则证明溶液中存在K+略18.一定条件下,将一定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A的转化率达到了最大值,且A和B的转化率相等,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D的浓度为0.5mol/L。(1)判断:此反应此时_______(填“是”或“否”)达到了平衡状态。(2)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_______。(3)B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_mol/(L·min)。(4)x的值为________。参考答案:(1)是

(2)3:1

(3)0.05

(4)4【详解】(1)由于A的转化率达到了最大值,且A和B的转化率相等,此时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故答案为:是。将一定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经5min后,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D的浓度为0.5mol/L,则生成的C为0.2mol/(L·min)×2L×5min=2mol,D为0.5mol/L×2L=1mol,3A(g)+B(g)xC(g)+2D(g)起始(mol)

a

b

0

0变化(mol)

1.5

0.5

2

15min(mol)

2

1(2)由于A和B的转化率相等,则,则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a:b=3:1,故答案为:3:1。(3)由题意可知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D)==0.1mol/(L·min),化学方程式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B的平均反应速率v(B)=1/2v(D)=×0.1mol/(L·min)=0.05mol/(L·min),故答案为:0.05。(4)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