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公开课奖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公开课奖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公开课奖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公开课奖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公开课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理科)高二___班第___小组学号:_____姓名:_______小组评价:老师评价: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教材基础知识梳理】一、荒漠化的概念内涵 1.概念:指发生在及一些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2.形成:是等自然因素与相互作用的产物。3.主要表现:由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和。4.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地形区范围: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包括、、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2.地貌特点:地形以和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西部(新疆境内)是和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1)干旱成因:深居___________,高原山地阻隔(2)景观特色——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本区条件分析:①基本条件----气候。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多。 ③动力条件----。④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加剧荒谟化进程。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来自于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图)人为因素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主要危害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1)由于耕作技术落后,措施不当; (2)干旱气候条件下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因地制宜地对、的地段进行综合治理。2.措施:(1)合理利用;(2)利用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问题;(5)控制_________增长。3.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课后练习】一、选择题年3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表明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因D.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2.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形成的重要条件是A.平坦的高原

B.人口密集C.有绿色屏障保护

D.交通发达区3.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4.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①植被破坏②气候变异③海面上升④酸雨危害⑤风沙侵蚀⑥水土流失⑦过度开发⑧太阳活动A.①②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⑦D.④⑤⑥⑦⑧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5--6题5.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A.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C.干旱地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6.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据此回答7--9题。7.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8.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1600万公顷,占全国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B.西部地区毁林开荒严重C.西部地区水蚀严重D.西部地区鼠害严重9.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3.情感目标: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教材基础知识梳理】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1)森林既是重要的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资源。(2)森林在、稳定大气成分、、、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世界森林现状(1)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和地区。 (2)森林急剧减少的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凋、恶化、自然灾害频发,锐减,这些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由南北纬15°~25°。地区、流域和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2.作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1)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的生物群落。被誉为。(2)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可概括为,调节、维护。(3)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被誉为。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作用强,难恢复,养分储存在内。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具体表现为过度的农业;伐木;采矿、、;开辟。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但是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放在第一位。六、保护雨林的措施(P35)【课后练习】1.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3.雨林植被生长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是A.土壤B.地下水C.地上植物体D.枯枝落叶4.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①迁移农业②迁都巴西利亚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④商业性伐木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5.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6.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①雨林观光②生态旅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是①西高东低的地形②受暖流的影响大③受寒流的影响大④纬度低、热量充足⑤陆地面积大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②⑤8.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9.有关亚马孙雨林被毁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B.商业性伐木C.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过于旺盛D.开辟大型农牧场10.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已认识到热带雨林保护的意义,因此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B.亚马孙雨林的保护只对这一地区的国家有利C.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不可调和D.不仅是当地国家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完成第11-13题。1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②泥沙淤积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13.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